:::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教師專業素養之調查研究
作者:蘇文偉
作者(外文):SU,WEN-WEI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清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國小教師教師專業素養師資培育課程教師專業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摘 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並驗證國小教師專業素養現況情形與教師專業素養期望之研究,主要採用調查研究法,以全臺本島地區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運用調查研究法的量表問卷進行抽樣調查,並使用統計分析五項教師專業素養的變項間考驗之差異、相關及教師專業期望之關係,驗證兩量表因果關係的適配度。本研究工具為研究者根據師資職前教育階段,五項教師專業素養並參考相關量表所編擬而成之「國小教師專業素養現況量表」及「國小教師專業素養期望量表」。正式問卷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依據本島各區域與學校規模,選取130所公立國民小學,共1470位國小教師為施測對象,問卷回收共計1283份,回收率為 87.27%,可用問卷為1253份,可用率為97.66%,隨即以此有效問卷進行統計資料分析與考驗。綜合歸納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結果討論分析,分成下面貳點結論,茲將結論分點論述如下:
結論壹:文獻探討研究結果發現我國國小教師專業素養內涵包含「了解教育發展的理念與實務」、「了解並尊重學習者的發展與學習需求」、「規劃適切的課程、教學及多元評量」、「建立正向學習環境並適性輔導」以及「認同並實踐教師專業倫理」。
結論貳:調查量表研究結果發現現今國小教師對於國小教師專業素養現況之認知大多符合中高程度;對於師資培育職前課程則建議增列親師溝通課程,以強化教師專業素養。
一、 臺灣本島地區對國小教師專業素養現況中具有中、高度認知程度,其中以「建立正向學習環境並適性輔導」為認知程度最高,以「規劃適切的課程、教學及多元評量」為認知程度最低。
二、 臺灣本島地區對國小教師專業素養期望中具有中、高度認知程度,其中以「面對現在社會風氣的改變,我覺得在學生輔導上需要增進輔導專業知能和實務之演練」為最高,而以「經過國小實務教學磨合後,我認為師資培育課程需加強學校行政與實務的學習內容」為最低。
三、 不同職務、學校規模及學校地區的國民小學教師,對於國小教師專業素養部分向度具有顯著差異。
四、 不同年齡、服務年資、學校規模、學校地區的國民小學教師,對於國小教師專業素養期望中的部分層面有顯著差異。
五、 不同年齡、服務年資、養成型態、學校規模、學校地區的國民小學教師,對於國小教師專業素養現況有著顯著差異。
六、 國小教師專業素養現況、國小教師專業素養期望兩者間有顯著正相關。
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研究建議,以供國民小學教師、教育行政單位、師資培育機構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國小教師、教師專業、教師專業素養、師資培育課程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mainly to explore and verif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the research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xpectations. It mainly uses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taking th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w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survey research method questionnaires. Sampling survey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ve variable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correlations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expectations, to verify the fit of the two scales. This research tool is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Scal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Expectation Scal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compiled by the researchers based on the pre-service stage of teacher education, five teacher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referring to related scales. . The formal questionnaire was sampled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130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and 1,470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island’s regions and schools. A total of 1283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The response rate was 87.27%. The available questionnaires are: 1,253 copies, the availability rate was 97.66%, and then the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and testing.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is research,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wo conclusions, hereby discuss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Conclusion 1: The competence research results found tha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cludes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s and practices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ing learners'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needs", "planning appropriate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multiple evaluations" ", "Establish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appropriate guidance" and "Recognize and practice teacher professional ethics."
Conclusion II: The survey result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re mostly in line with the middle to high level; for teacher education pre-service curriculum, it is recommended to add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to strength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1. Taiwan’s main island area has a medium to high level of recognition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Among them, "establishing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appropriate guidance" is the highest, and "planning appropriate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multiple evaluations" is the lowest. .
2. Taiwan’s main island area has a medium to high level of recogni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xpectations. Among them, "Facing the current changes in social climate, I feel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coaching in student guidance" is the highest. And "afte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s, I think the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need to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content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practice" is the lowest.
3.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of different positions, school scales and school region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4.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of different ages, years of service, school scale, and school area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me aspects of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xpecta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5.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of different ages, years of service, education status, school size, and school area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6.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urrent statu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is research proposes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conclusions for reference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units,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eacher profession,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eacher professions,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teacher education.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文祺(2008)。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教師專業實踐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世英(2003)。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教師知識管理能力評鑑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王佳煌、潘中道等(譯)(2005)。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W.Lawrance.Neuman
原著)。臺北:學富文化。
王智弘(2019)。素養導向師資培育與課綱轉化-教育2030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
刊, 8(12),32-37。
王淑珍(2019)。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教師同僚性與教學創新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麗玲(2002)。「 個別化教學 」在特殊學校班級教學之應用:以臺北市立啟聰學校為例。特教園丁,18(2),70-76
王儷靜、邱淑玫(2002)。成為教師:師院生的專業認同。教育研究月刊,99,
  58-72。
方志華(2012)。佐藤學「學習共同體」對比十二年國教的教育改革意涵。載於黃政
傑主編,十二年國教課程教學改革-理念與方向的期許。台北:五南書局。
卯靜儒(1999)。解讀臺灣課程改革趨勢、尋找教師教學實踐空間。「課程改革與教
  師角色」發表之論文,花蓮縣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伍振鷟(1996)。中國教育史論叢。臺北市:師大書苑。
伍振鷟、黃士嘉(2002)。臺灣地區師範教育政策之發展。(1945-2001)。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協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臺北市:學富文化。
伍國雄、鄭燕祥(1994)。教師對學校變革態度之研究。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報,第二11(1),3-14。
朱建民(1996)。專業倫理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通識教育月刊,3(2),75-90。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作者。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二期諮議報告書(1995)。提升教師專業素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tsy2_abs.html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四期諮議報告書(1996)。改革理念:教育基本法理念。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tsy4_2.html
李介至(2002)。教師偏愛學生現象與教室班級氣氛之相關研究。中等教育,53(2),116-129。
李宗文、梁忠銘、熊同鑫(2003)。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實踐。臺北市:心理。
李奉儒(2011)。英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載於楊深坑、黃嘉莉(主編),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頁43-92)。臺北:高等教育。
李奉儒(2013)。推動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考察:新專業主義的省思。當代教育與文化,5(4), 57-66。
李茂能(2009)。圖解AMOS在學術研究之應用。臺北市:五南書局。
李俊湖(1998)。教師專業成長模式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俊毅(2019)。公立高中職校長正向領導、教師學術樂觀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政翰(2007)。學校跳脫文化再製現象之可能性-從教師專業倫理實踐之角度檢視。學校行政雙月刊,48期,頁168-186。
李雅莉(2020)。新時代-教師圖像與教師專業素養指引。師友雙月刊,621,9-11,臺北市。
李源順、呂玉琴(2006)。國小教師數學教學知能初探:學者的觀點。載於屏東教育大學主編,優質數理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手冊,195-223,屏東縣。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1-30。臺北市:師大書苑。
金自強、蔡桂芳(2007)。培育優質數理資優教師能力之探討。資優教育季刊,105,1-7。
吳天方、廖德昭(2003)。國立高中職校教師成績考核現況與展望。學校行政雙月刊,24,87-93。
吳芝儀(2019)。因應新課綱素養導向之師資培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2),19-23,臺北市。
吳和堂(2007)。教師評鑑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隆(2007)。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書局。
吳明隆(2008)。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書局。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模式:方法與實務運用。高雄市: 麗文文化。
吳明隆、涂金堂(2014)。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修訂版)。臺北市::五南書局。
吳明隆、張毓仁(2018)。SPSS問卷統計分析快速上手祕笈。臺北市:五南書局。
吳明雄(2010)。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
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武典、楊思偉、周愚文、吳清山、高熏芳、符碧真、陳木金、方永泉、陳盛賢(2005)。
師資培育政策建議書。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模糊德菲術、模糊層級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估法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1998)。解嚴以後教育改革運動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23,261-276。
吳清山、張素偵(2002)。教師評鑑:理念、挑戰與策略。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177-218。
吳清山(2003)。為下一代選擇好老師 –小學培育師資理念的分析。「我國小學師資培育的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臺中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專業化。教育研究月刊,112,164。
吳清山(2004)。提升教師素質之探究。教育研究,127,5-17。
吳清山、黃旭鈞(2005)。教師專業倫理準則的內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32,44-58。
吳清山(2016)。教師專業標準。教育研究,272,130‒131。
吳清山、王令宜(2017)。教師專業標準的理論與應用。學校行政雙月刊,108,98-118,臺北市。
吳清山(2018a)。素養導向教育:挑戰與機會。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新航向-校長領導與學校創新,201-234。臺北市:學富文化。
吳清山(2018b)。素養導向教師教育內涵建構及實踐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4),頁261-293。
吳清基、黃乃熒、吳武典、李大偉、周淑卿、林育瑋、高新建、黃譯瑩(2005)。各師資類柯教師專業表現之標準訂定計畫,教育部:臺北市。
吳清基、黃嘉莉、張明文(2011)。我國師資培育政策回顧與展望。載於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國家教育研究院編印,1-20,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吳淑禛(2011)。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特色與教育專業課程的能力指標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7(4),1-41。
呂錘卿、林生傳(200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及現況之研究。教育學刊,19,
45-64。
呂錘卿(2013)。臺灣小學師資培育制度與教育專業課程。載於楊思偉主編,各國小學師資培育制度與教育專業課程研究,277-322。臺北市:五南書局。
吳璧純、鄭淑慧、陳春秀(2016)。以學生學習為主軸的生活課程素養導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30-34。
沈姍姍(1999)。教育專業。載於陳奎喜(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師大書苑。
邢敏華(1998)。臺灣區啟聰學校教師之教學溝通行為與所需具備之專業能力調查。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103-123。
范熾文(2008)。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概念與實務。新北市:冠學文化出版。
范熾文、紀惠英(2013)。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與專業發展:知識經濟的觀點。學校行政雙月刊,85,190-207。
周文欽(2002)。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周淑卿(2003)。教師敘事與當代教師專業的開展。教育資料集刊,28,407-420。
周淑卿(2004)。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周健、霍秉坤(2012)。教學內容識的定義與內涵。香港教師中心學報,11,145-163。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25,33-61。
林生傳(2002)。教育專業成長的指標需求與途徑-教育改革取向。輯於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策劃,潘慧玲(主編)(2002)。教育改革的未來: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教育學門成果發表論文集,219-248。臺北: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生傳(2008)。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志成(1998)。授權增能導向的學校行政。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編印:學校行政新理念,107-123。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林和春(2019)。師資生所應具備的核心素養。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2),49-53,臺北市。。
林建福主編(2004)。教育專業倫理(2)。臺北市:五南書局。
林建福(2006)。德行、情緒與道德教育。臺北市:學富出版社。
林建福(2009)。德行取向的道德教育。臺北市:學富出版社。
林秀玉(2002)。職業學校學校本位教學視導指標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佩璇、李俊湖(2018)。從教師專業能力到教師專業素養,臺灣教育,711,103-111,臺北市。
林佩瑩、王振德(1998)。國小資優教育教師專業能力之分析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443-462。
林宗賢(2009)。彰化縣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春妙、楊淑朱(2005)。幼兒教師專業知能之研究。兒童與教育研究,1,55-84。
林清章(2012)。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幼兒教保研究期刊,8,53-79。
林新發、王秀玲(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之行政專業知能成長內涵和策略。教育研究集刊,28,189-212。
林新發、王秀玲、鄧珮秀(2007)。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現況、政策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1),57-79。
林新發(2011)。師資培育政策之省思。國民教育,51(6),1-5。
林新發(2018a)。教師專業素養的意涵與實踐策略。臺灣教育,711,29-47。
林新發、陳紘(2018)。中小學教師專業素養指標之初構。臺灣教育,711,49-55。
林新發、張凌凌(2018)。教師專業素養指引之研訂。臺灣教育,711,67-77。
林進材(1998)。國民小學教師教學計畫信念與實務之研究。載於「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41-583。
邱怡和(2004)。教師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以高雄縣王公國民小學為例。現代教育論壇,11,76-89。
邱素青(2005)。師資培育制度的理論與實際。臺灣教育,631,54-62。
邱皓政(2006)。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量化研究法二)。臺北:雙葉書廊。
邱皓政(2007)。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量化研究法一)。臺北:雙葉書廊。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臺北市:雙葉書廊。
邱皓政 (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五版)。臺北市:五南書局。
邱憶惠(2002)。國小級任教師知識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憶惠(2007)。教師認同之敘說探究:以一位幼教教師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9,1-34。
洪文芬、謝文英(2007)。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載於教師評鑑與專業成長,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臺北市:心理。
洪仁進、王秀玲、康瀚文、謝馥宇(2006)。建構我國教師進修體系之研究。張建成(主持人),師資培育政策、教育指標與學習評鑑。邁向卓越教育國際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裕宏(2008)。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 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國科會研究成果報告(NSC 95-2511-S-010-001)。臺北市:陽明大學。
馬孟平(2014)。國民中小學師資培育教育專業標準之建構。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10,67-91。
姜添輝(2000)。論教師意識、社會控制與保守文化。教育與社會研究,1,1-24。
姜添輝(2003)。教師專業或是觀念簡單性的忠誠執行者?文化再製理論的檢證。教育集刊,49(4),93-136。
孫志麟(2001)。師資培育制度變革職前教師的專業認同。臺灣教育社學研究,1(2),59-89。
孫志麟(2010)。師資教育的改革:《2011年教育報告書》說了什麼?。載於回顧與前瞻:我國教育政策的發展趨勢研討會手冊,頁105-117,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高至豪(2013)。12年國教-學習的革命。臺北:凱信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高義展(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學習型態、專業成長與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高強華 (1997)。 明日的教師與明日的學校。 中等教育,48(3),5-10。
高熏芳、楊欣燕(2005)。美加英澳等國教師專業標準發展對於我國教師素養的啟示。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臺北市:心理。
時容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量化、質性與混合研究方法。臺北市:精華書局。
郭秋勳(1995)。教學與教師專業化。載於王文科等著。教育概論。臺北:五南書局。
郭淑芳(2013)。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化制度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
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梁福鎮(2005)。教師專業倫理內涵與養成途徑之探究。教育科學期刊,5(2),61-77。
教育部(2011a)。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b)。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簡要版)。臺北市:
作者
教育部(2011c)。十二年國民教育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核定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a)。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與師資培育研討會研習手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3)。人才培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中華民國教師專業素養指引-職師資職前教育階段暨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修正規定。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20)。縣市別校數(80~108學年度)。2020年5月25日,     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1B58E0B736635285&s=D04C74553DB60CAD
教育部(2020b)。性別統計指標彙總性資料-教職員(108學年度)。2020年7月
  5日,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C1EE66D2D9BD36A5。
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2013)。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計畫報告 書。取自 http://literacytw.naer.edu.tw/data/cht/20140801/20140801u4v194.pdf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009)。師資培育政策回顧與展望研究報告。新北市:未出版。(計畫編號:NAER-97-08-C-1-01-07-2-07)
國立國家教育研究院(2011)。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新北市:作者。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建議書。臺北市:作者。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臺北市:作者。
國立編譯館主編(1992)。教育史上冊。臺北市:正中書局。
張玉成、黃秀霜、、李宗薇、林新發和徐超聖(1997)。國民小學應具備之基本能力及素養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學專業與師資培育,頁91-117。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素貞(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知能分析和方案規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紘炬(2009)。抽樣方法與調查分析:理念、設計、分析、實例(二版)。臺北市:華泰文化。
張淑宜、辛俊德(2011)。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5(1),83-103,臺中市。
張新仁(2004)。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臺北市:五南書局。
張慧芝、陳延興譯(2003),David Carr。教學倫理。臺北市:韋伯。
張鈿富(1996)。教育專業問題與展望。輯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349-365。
張德銳(2000)。師資培育與教師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銳(2004)。專業發展導向教師評鑑與教學導師制度芻議。師友月刊,447,6-11。
莊素貞、梁成一(1990)。現任視障教育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8,頁105-125。
葉坤靈(2017)。12年國教核心素養評量與師資培育之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新航向-校長領導與學校創新,247-302。臺北市:學富文化。
康瀚文(2011)。臺灣教師專業論述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康瀚文(2014)。臺灣教師專業組織論述的發展分析。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7(2),頁123-148。
許添明(2001)。學校本位經營成功的條件。教育資料與研究,43,52 - 55。
許朝信(2002)。國小教師課程設計能力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許藤繼(2000)。我國中小學組織權力重建之探究。臺灣教育,594,24-32。
許藤繼(2011)。教師啟導、視導與領導。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木金(2005)。創造專業與評鑑結合的教師進修文化,師友月刊。
陳木金、邱馨儀、陳宏彰(2005)。從教師專業發展模組談教師進修研習系統建構。載於教師專業發展與規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輔仁大學主編,7-18。
陳木金、邱馨儀、陳宏彰(2006)。高中職以下學校教師生涯發展進階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72,17-32。
陳玉玫(2009)。親師互動之微觀政治分析:教師專業主義vs.家長彰權益能,中正教育研究,8(2),35-74。
陳仲翰(2011)。教師專業倫理發展在師資培育過程上之意義。教育資料與研究,103,69-89。
陳伯璋(1999a)。從九年一貫課程教師角色再定位談師資培育因應之道。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35-
245,高雄市:麗文文化。
陳伯璋(1999b)。從近年來課程改革談教師角色的再定位。「課程改革與教師角色」發表之論文,花蓮縣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省思。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利敏、梁金盛(2004)。小班教師專業成長內涵之探討。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2,135-166。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玉(2002)。教師個人知識管理與專業發展。臺北:學富出版社。
陳恆聰(2010)。南投縣國民中學推動與實施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盈詩(2015)。幼兒園教師專業核心素養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 紘( 2018)。中小學教師專業素養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楦政(2010)。臺中縣國民小學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管理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德欣(2001)。高級職業學校專業科目教師專業成長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燕嬌、范熾文(2007)。花蓮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及學校效能的關係。論文發表於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舉辦之「2007東部教育論壇」研討會,花蓮市。
馮莉雅、張新仁、林雅芳(2007)。我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人才培訓成效與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教師評鑑與專業發展,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曾素秋(2010)。應用服務學習提昇職前教師教育專業能力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
學刊,8 (1),185-232。
曾素秋(2017)。中華民國教師專業表現指引對照現行師資培育制度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7),1-6,臺北市。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馮鈺娟(2010)。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專學習社群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馮朝霖(2005)。教育專業倫理。教育研究月刊,132,5-10。
黃乃熒(2003a)。後現代思潮與教育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1-24。
黃乃熒(2003b)。課程改革對於學校組織文化的衝擊及其因應。教師天地,123,22-32。
黃乃熒、陳玉娟(2005)。從相信學生能學觀點建構教師專業。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文定、董秀蘭、李麗玲、陳麗華(2011)。建構社會領域領導教師專業三維論之探究。載在教育研究發展期刊,7(1),179-210。
黃光雄編譯(1983)。能力本位師範教育。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黃光雄、蔡清田(2015)。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臺北市:五南書局。
黃昆輝(1983)。能力本位的師範教育。載於黃光雄等編譯,能力本位師範教育。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黃宗顯(2004)。應用教師自我評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1,45-54。
黃坤錦(1995)。從教師專業論教師評鑑。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229-246。臺北:師大書苑。
黃坤錦(2003)。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41-258。
黃政傑(1996)。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政傑(2012):十二年國教變局下的課程改革展望。載於黃政傑主編:十二年國教課程教學改革-理念與方向的期許。
黃淑玲(2008)。世界主要國家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比較分析。載於楊深坑、王秋絨、李奉儒主編,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比較研究,273-312。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公司。
黃琇屏(2019)。淺談師培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2),6-11。
黃嘉莉(2002)。「專業」蘊義之理論分析。今日教育,68,32-40。
黃嘉莉(2003a)。教師專業及其制度化之歷史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嘉莉(2003b)。英國的教師專業發展與管理主義。教育資料集刊,28,51-75。
黃嘉莉(2013)。標準本位師資培育理念與實踐。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黃嘉莉、陳學志、王俊斌、洪仁進(2020)。師資職前教師專業素養 與課程基準之建構及其運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5(2),1-35,臺北市。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楊巧玲(2000)。教學原理與師資培育。載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八十九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1428-1446,臺北市。
楊思偉、陳盛賢、林政逸(2011)。我國師資培育政策變遷之分析-以師範校院為主。載於百年教育的回顧-傳承與創新,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方永泉、陳佩英執行主編。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思偉、陳盛賢(2011)。師資培育的黃金十年。師資培育專業通訊,21,6-7。
楊思偉(2019)。臺灣教師教育之今昔與前瞻。臺北市:五南書局。
楊俊鴻(2018)。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理論與實踐。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楊深坑(2002)。從專業理念的新發展論我國師資培育法之修訂。教育研究月刊,98,頁79-90。
楊深坑、黃嘉莉、黃淑玲、楊洲松(2005)。從教師專業理論論各國教師專業管理機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56-81,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楊深坑、王秋絨、李奉儒(主編)(2008)。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比較研究。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公司。
楊深坑、王秋絨及李奉儒(主編)(2014)。比較與國際教育(第三版)。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公司。
楊國賜(1996)。教育專業。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增訂版第六刷),臺北市:師大書苑。
詹棟梁(1997)。教育倫理學導論。臺北:五南書局。
詹棟梁(2005)。教師的專業倫理與專業精神。教育研究月刊,132,11-19。
顏國樑(2003)。教師評鑑的基本理念、問題及作法。教育研究月刊,112,62-77。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甄曉蘭(2004a)。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合編),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53-72。臺北市:學富。
甄曉蘭(2004b)。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2004a)。發展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研究(普及版)。2012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publication/B0054/0322.doc
潘慧玲(2004b)。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慧玲(2014)。探思教師專業標準之發展與運用。教育研究月刊,5-19。
趙廣林(2011)。國民小學分享領導、教師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春榮(1997)。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承諾研究。教育資料集刊,0(22),85-96,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劉焜輝(2006)。輔導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三民書局。
劉鎮寧(2016)。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教師學習動機與其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臺
北市立大學學報,教育類47(1),1-22,臺北市。
劉慶仁(1998)。美國教師素質現況與改進措施。師友,367,34-36。
劉寶貴(2003)。我國高職教師評鑑實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清田(2008)。課程學。臺北市:五南書局。
蔡清田(2011a)。素養-課程改革的DNA。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蔡清田(2011b)。課程改革中的素養(Competence)與知能(Literacy)之差異。教育研究月刊,203,頁84-96。
蔡清田、陳延興、吳明烈、盧美貴、陳聖謨、方德隆、林永豐(2011c)。K-12中小學課程綱要的核心素養與各領域之連貫體系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之研究報告。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蔡清田(2012a)。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關鍵DNA:核心素養。臺北:五南書局。
蔡清田(2012b)。前瞻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改革。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2020教育願景。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蔡清田、陳延興、盧美貴、陳聖謨、方德隆、林永豐、李懿芳(2012c)。K-12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與各領域課程統整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之研究報告。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蔡清田(2018)。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臺北市:五南書局。
蔡清田(2020)。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臺北市:五南書局。
蔡濱如(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 12(4),129-168。
蔡俊傑(2003)。提昇教師專業知能因應九年一貫教育改革。臺灣教育,623,20-27。
蔡培村(1999)。我國實施教師職級制度可行性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31,1-14。
蔡崇建(1994)。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知能發展的需求評估。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0,103-117。
閰自安 、潘雅芳(2017)。從標準本位的觀點談師資培育的品質控管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73,17-33。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6)。中小學教師進修教育的盲點與突破。教改通訊,4,1,4-15。
鄭詩釧(2005)。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蔡濱如(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129-168。
薛承泰(2003)。十年教改為誰築夢?。臺北:心理出版社。
盧美貴、蘇雪玉(1999)。臺北市幼稚園與托兒所整合規劃研究-專業知能篇。臺北市教育局委託專案研究。臺北市:教育局
盧姿里(2005)。不同師資培育體系背景之初任國中小教師教育專業表現之比較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鍾任琴(1994)。教師專業的探討。教師之友,35(5),29-35。
鍾任琴(1997)。教師權能之論證。載於國立花蓮師院舉辦之「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17-338,花蓮縣。
鍾任琴、魏宗明(2000)。國小教師專業踐行影響因素與專業踐行表現內涵之探究。朝陽學報,7,159-188。
鍾聖校(1990)。認知心理學。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戴華、甘偵蓉、鄭育萍(2010)。人文社會科學與研究倫理審查:執行研究倫理治理架構計畫的考察與反思。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1),10-18。
謝文全(1997)。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書局。
謝志偉、王慧玉譯(2010)。混合方法研究導論。作者: J.W.Creswell & V.L.Plano Clark. 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謝辰鑫、曾淑惠(2012)。我國高職教師專業表現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81,92-109。
謝佳懿(2013)。高中教師自我效能、工作壓力、教師學習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閔詩紜(2018)。國民小學教師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核心素養具備現況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14,58-114。
閔詩紜(2019)。小學教師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之專業成長需求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21,185-203。
簡茂發、彭森明、李虎雄(1998)。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之分析與評量。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蘇玲慧(201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研究之後設分析。教育行政論壇,4(2),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蘇奕娟、林三維(2018)。中小學教師專業素養調查問卷工具之編製。臺灣教育,711,57-66。
饒見維(1999)。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配套實施策略。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邁向課程新紀元,305-323,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臺北市。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書局。
騰邑文化編輯部(2013)。臺灣教育世紀回顧-民國時期。臺北:零極限文化。
魏曼伊(2011)。我國小學師資培育課程規劃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外文部分
Acker, S. (1996).Gender and teachers’ work.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21,99-162.
Anderson, J. C., & Gerbing, D. W. (1988).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3), 411–423.
Babbie, Earl 著,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譯自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 Co. 1986.
Bacharach, S. B. (1989). Organizational theories: Some criteria for evalua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4), 496–515.
Bagozzi, R. and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s, 16, 74-94.
Bredekamp, S. (1994). The competence of entry-level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teachers as learners. Goffin, G. & Day, D. E. (eds.), New perspectives i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 59-62.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arr, D. (2000). Professionalism and Ethics in Teaching.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avanagh, M & Prescott, A.(2015).Your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handbook: A guide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Frenchs Forest, N. S. W: Pearson Australia.
Center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1977). Performance-Based Teacher Education Modules. Ohio State University.
Clandinin,D.J.,& Connelly,F.m.(2000).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2010).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The schools white paper 2010.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17 5429/CM-7980.pdf.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2011). Teachers' standard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teachers-standards.
Dillaboug,Jo-Anne (1999). Gender politics and conceptions of the modem teacher: Woman, identity and profession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0(3), 373-394.
Elbaz, F. (1991). Research on teacher’s knowledge: The evolution of a discourse.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3(1), 1-19.
Eisner, E.W.(1994).(3rd ed.).The Education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NewYork: Macmillan.
Farstrup, A. E. (2004).Teacher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excellence and expertise. Reading Today, 21(3),8-10.
Fredson, E. (1986).Profession power.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1), 39–50.
Gay, L. R. (1992).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Macmillan, New York.
Gefen, D., Straub, D. W., & Boudreau, M. C. (2000).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regression: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practice. Communications of AIS, 4(7), 1-80.
Goodson, I. F.(2003).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lives : Studiesin education and change. Maidenhead : Open University Press.
Glatthorn,A.A. et al.(2006).Curriculum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Thousand Oaks,CA:Sage.
Greene,M.(1974).Cognition, consciousness, and curriculum. In w. Pinar(Ed.), Heightened consciousness,cultural revolution, and curriculum theory ,69-84.Berkeley,CA:McCutchan.
Guskey,T.R.(2000).Evaluation profession development. CA: Corwin Press,Inc.
Hargreaves, D. H. (1994).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The synthesis of
professional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Teaching & Teacher Educαtion,
10(4), 423-438.
Hargreaves,A.(1997).From reform to renewal: A new deal for a new age. In A.Hargreaves, & R.Evans (Eds.),Beyond educational reform: Bringing teacher back in(pp.105-125).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Hargreaves,A.,& Goodson,I.(1996).Teachers professional lives: Aspirations actualities. In I. Goodson & A.Hargreaves(Eds).Teachers’ profession lives .London:Cassell.
Hirst, P. H & Peters, R. S. (1970). The logic of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Hirst, P. H.(1974).Knowledge and the cucrriculum:A collection of philosophical papers.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Hoyle, E. & John, P.D.(1995).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London: Cassell.
Kliebard, H.M.(1986).The srruggle of American cucrriculum.Boston:Routledge &Kegan.
Kirk, S. A. &Gallagner, J. J. (1972).Educa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Lawn, M. & Ozga, J. (1981).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and class.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Liberman, M. (1956). 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 Englewood Cliffs,NJ:Pretice-Hall.
McLaughlin,T.H.(1999).Beyond the reflective teach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31(1),9-25.
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2000). http://www.nbpts.org/standards/stds.cfm
NBPTS(2005).What Teachers Should Know and Be Able to Do: The Five Core Propositions of the National Board.http://www.nbpts.org/about/coreprops.cfm
NBPTS (2005).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Early Adolescence through Young Adulthood Certificate. http://www.nbpts.org/candidates/guide/whichcert/08EarlyYoungAdult2004.html
Neuman, W. L. (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New Jerse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4). New Jersey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 and school leaders. http://www.state.nj.us/njded/profdev/profstand/standards.pdf.
Nunnally, J.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ition, McGraw-Hill, New York.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2001).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2001. Paris: Author.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2005).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2005. Paris: Author.
Otto, B.W. (2007).Literacy development in early childhood: Reflective teaching for birth through age eight. Upper Saddle River, N.J:Pearson.
Patton, M. Q.(2003/2008)。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3rd). 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嘉義:濤石。
Peacok, A.,& Rawson,B.(2001).Helping teachers to develop competenc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21,79-92.
Pellegrino, J. W.; Hilton, Ml. (2012).Education for life and work: Developing transferrable knowledge and skill in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Piburn, M. D. & Baker, D. R. (1993). If I were the teacher: qualitative study of attitude toward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77(4), 393-406.
Posner, G. J (1995).Analyzing the Curriculum. London:McGraw-Hill.
Queensland government (2005).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 Guidelines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http://education.qld.gov.au/staff/learning/standards/teachers/pdfs/profstandards.pdf
Rhodes, C., Stokes, M. & Hampton, G. (2004). A practical guide to mentoring, coaching, and peer-network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chools and colleges.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Richardson, J.(1996).Teacher knowledge, Skills most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student learning. The NSDC Developer, November,1-2.
Royer, J. & Feldman, R. (1984).Educational psychology: Application and theory. New York:Knopf.
Royer, J. & Feldman, R. (1984).Educational psychology: Application and theory. New York:Knopf.
Rychen, D.S.& Salganik, L.H. (2003)(eds.) 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 Cambridge, MA: Hogrefe & Huber Publishers.
Sabrina W.M. Laine., & Ellen J.Behrstock-Sherratt & Mooly S.Lasagna.(2011). Improving Teacher Quality-A guide for Education Leader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Shulman, L. S. (1986).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 Researcher,15(2),4-14.
Sachs, J. (2003). Teacher Professional Standards: controlling or developing teaching? Teachers & Teaching, 9(2), 175-186.
Scriven, M.(1994).Duties of the teacher. 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8, 151-184.
Seidman,I.E.(1998).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Stenhouse, L. (1975).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Heinemann.
Stenhouse, L.(1980)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Action. London: Heinemann.
Stenhouse, L. (1981).Using case study in library research.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Study, 1(1), 221-230.
Stenhouse, L.(1983).Authority, education and emancipation.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Sudman, S. (1976). Applyied sampl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uchman, L. A.(1987). Plans and Situated Action : The Problem of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ulman, L. S. (1999). Knowledge and teaching. In Leach, J. and Moon, B.(eds.), Learners and Pedagogy, 61-77. London: sage.
Thiesean, D.(2000).A skill start to a teaching career: A matter of developing impactful behaviors, reflective practices, o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33,515-537.
Tyler, R.W.(1949).Basic principles of cucrriulum and instruc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UNESCO (2015). Teacher policy development guide:For teachers education 2030. Paris:UNESCO.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5). No Child Left Behind: expandind the promise.—Guide to President Bush’s FY2006 Education Agenda.
http://www.ed.gov/about/overview/budget/budget06/nclb/expanding-promise.pdf
Wetzels, M., Odekerken-Schroder, G. and Van Oppen, C. (2009). Using PLS Path
Modeling for Assessing Hierarchical Construct Models: Guidelines and
Empirical Illustration. MIS Quarterly, 33, 177-19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