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校務治理之多重個案研究
作者:林錫恩
作者(外文):Shi-En Li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指導教授:范熾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實驗教育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多重個案研究校務治理experimental educati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multiple case studiesschool governa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校務的治理情形。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文獻探索與文件分析、半結構式訪談與觀察省思等方法,透過立意取樣,擇取臺灣北部地區的都會新設實驗學校、中部地區的偏鄉轉型實驗學校、南部地區的原住民族實驗學校為對象。本研究訪談對象涵蓋實驗學校校長、主任、教師與家長,並以校長訪談與校務治理文件為主要資料來源。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本研究檢視多重個案實驗學校治理的辦理情形與其理念實踐,發現多重個案學校分別以擘劃主題課程的自主學習、深耕耶拿教育模式的混齡教學、精進民主參與的文化回應,為其特定教育理念,彰顯其校務治理的核心目標與價值。
本研究歸納實驗學校治理的影響因素,包含計畫內容、組織運作、人員專業、資源整合等面向。本研究發現實驗學校治理的績效優勢,乃在強調實作探究、驗證理念、教學相長、育才展能。此外,以校長視野關注全是贏家的校務領航、以教師觀點展現多元關照的課程教學、以家長聚焦期待擇校時代的賦權增能。
本研究綜整提出實驗學校治理的策略作為,以計畫理念演化多元關懷的動能、以組織運作強化課程教學的可能、以人員專業創化終身學習的潛能、以資源整合深化創新實驗的效能。
最後,根據上述結論,研究者提供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實驗教育校務治理單位與後續相關研究之建議,期能裨益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發展。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chool governance on 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Literature review, document analysi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 were conducted. The principals, directors, teachers, and parents of the newly established metropolitan schools in Northern Taiwan, the rural transitional schools in Central Taiwan, and the experimental schools for indigenous in Southern Taiwan were selected as interviewees through purposive sampling. The interview records and school governance documents of the principals were applied as the primary data source.
As revealed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conceptual practice of the multiple cases of experimental school governance, the specific education concepts implemented include autonomous learning through the planning of thematic courses, mixed-age teaching with the Jena model, and cultural responses with diligent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ll of which represent the core goals and values of school governance.
According to the data generalization results, factors affecting the school governance of the case schools include project contents,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personnel expertise,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The performance advantages of these schools include emphasized practical exploration, verification of concepts, constru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alent cultivation. The principals have focused their attention on effectively leading school affairs. The teachers have demonstrated course instructions with diverse care approaches. The parents have focused their expectations on their empowerment in the school selection era.
Accordingly,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1) the capacity of diverse care should be promoted through concept planning; (2) the possibility of course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rough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3) the potential of lifelong learning should be created through the personnel expertise; (4) the effectiveness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s should be reinforced through resource integr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sector, experimental education school governance unit and advice on the follow-up studies, which can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2017)。校長領導與學校創新。學富文化。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2014)。質性研究論文投稿建議。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2),325-326。
孔繁嘉(2006)。家長選擇在家自行教育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尤清(主編)(1995)。臺北縣教育改革經驗。高雄復文。
方永泉(2000)。邂逅(Encounter、Begegnung)。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維護),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5026/
方德隆(2013)。從國民基本能力到核心素養:課程發展的觀點。教育研究月刊,236,17-28。
王文科、王智弘(2010)。教育研究法(增訂第14版)。五南。
王幼萍(2017)。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修正草案評估報告。立法院法制局法案評估報告(編號:1254)。立法院法制局。
王全興(2016)。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之契機再臨。臺灣教育,699,46-47。
王如哲(2017)。從國際觀點剖析實驗教育的發展趨勢。臺灣教育,704,12-18。
王昭傑(2020)。臺灣公辦公營實驗國民小學轉型歷程與運作模式之探究:才能發展構念(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網站https://hdl.handle.net/11296/3vbzn2
王雅萍(主編)(2017)。我口說我話,我手寫我字:回顧與前瞻原住民族語言復興之路。國家教育研究院。
王雅萍(主編)(2018)。返本開新:臺灣原住民族學校本位課程跨領域案例探究。國家教育研究院。
王順平(2007)。臺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探究。研習資訊,24(4),61-74。
王瑞壎(2019)。偏鄉實驗教育契機:偏鄉小校課程領導之個案分析。教育研究月刊,298,79-93。https://doi.org/10.3966/168063602019020298005
王慧蘭(2017)。偏鄉與弱勢?法規鬆綁、空間治理與教育創新的可能。教育研究集刊,63(1),109-119。https://doi.org/10.3966/102887082017036301004
王慧蘭(2018)。創造教育的多元生態:偏鄉教育政策與小校轉型創新。教育研究月刊,287,38-54。https://doi.org/10.3966/168063602018030287003
卯靜儒(2002)。認同政治與課程改革:以鄉土課程為例的課程社會學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2),1-26。
史英(1993)。尋覓森林的坎坷之路:森林小學的過去與未來。載於人本教育基金會(編),森林小學綠皮書(頁14)。書泉。
司徒達賢(2020)。思考力的作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實踐。載於蕭瑞麟(著),不用數字的研究:質性研究的思辯脈絡(推薦序)。五南。
田建中(2021)。國民小學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發展現況、運作困境與解決策略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取自網站:https:// hdl.handle.net/11296/smzp98
伍振鷟、陳伯璋(1995)。我國近四十年來教育研究之初步檢討。中國論壇,21(1),230-243。
朱麗玲(2017)。治理與自理交織的專業發展探索:一位校長的敘說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朱麗玲、郭丁熒(2019)。治理與自理交織的專業發展探索:一位校長的敘說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2(3),53-78。https://doi.org/ 10.3 96 6/207136492019121203003
江啟臣(2009)。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概論。五南。
江嘉杰(2017)。偏鄉國小校本特色課程的在地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5),90-95。
牟嘉瑩、楊子嫻(2016)。點亮教育的「心」燈火:偏鄉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2),4-4。
行政院(1997)。教育基本法草案。立法院議關係文書(院總第1605號,政府提案第5872號)。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編者。
余安邦(主編)(2004)。社區有教室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Ⅰ、Ⅱ):學校課程與社區文化的遭逢與對話暨往日風華饗宴。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余亭薇(2016)。新北市國小教師對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認同度與衝擊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余曉雯(2020)。德國二所另類學校:耶拿計畫學校與蒙特梭利學校-參訪記要與思考。教育實踐與研究,33(2),131-170。
余懿嫻(2007)。教、學和學校的哲學:評介David Carr著《使教育有道理:教育哲學和理論與教學導論》。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2,129-138。
吳明哲(2006)。宜蘭縣公辦民營學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吳明益(2015)。教育權利衝突中組織正義原則及規準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明清(1997年10月26日)。基層教育的困境與出路。發表於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主辦),迎接二十一世紀教師新形象學術研討會手冊。臺北市。
吳明清(2003)。知變、應變、求變:教改政策的行銷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620,2-12。
吳明清(2006)。學校領導的整合架構。臺灣教育,642,2-5。
吳明清(2010)。卓越領導的庶民思維。教育研究月刊,194,5-9。
吳明清(2015)。教育決策的工具邏輯與概念思維:兼論研究與實驗的必要。載於黃政傑(主編),教育行政與教育發展:黃昆輝教授祝壽論文集(頁31-38),五南。
吳武典(2004)。特殊教育的基本原理。載於何英奇(主編),心理與特殊教育新論(頁193-220)。心理。
吳芝儀(2011)。以人為主體之社會科學研究倫理議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5(4),19-39。
吳俊憲、黃政傑(2010)。中小學課程政策改革之研究:九年一貫課程的回顧與前瞻。課程研究,5(2),47-62。
吳清山(1999)。教育革新與發展。師大書苑。
吳清山(2003)。國民教育階段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挑戰與策略。北縣教育,45,18-26。
吳清山(2005)。知識管理活化教育發展動能:評介E.Sallis和G.Jones《教育知識管理》。當代教育研究,13(2),229-237。
吳清山(2006)。臺灣教育改革的檢討與策進:1994-2006年。教育資料集刊,32,1-21。
吳清山(2008)。解讀臺灣教育改革。心理。
吳清山(2011)。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新紀元。師友月刊,531,53-57。
吳清山(2015a)。「實驗教育三法」的重要內涵與策進作為。教育研究月刊,258,42-58。
吳清山(2015b)。全球移動力。教育研究月刊,259,119‒120。
吳清山(2016a)。未來教育發展動向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270,13‒27。
吳清山(2016b)。教育的正向力量。高等教育。
吳清山(2018a)。幸福教育的實踐。心理。
吳清山(2018b)。素養導向教師教育內涵建構及實踐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63(4),261-293。https://doi.org/10.6209/JORIES.201812_63(4).0009
吳清山(2018c)。素養導向教師教育:理念、挑戰與實踐。學校行政雙月刊,112,14-27。https://doi.org/10.3966/160683002017110112002
吳清山(2019)。近50年來國民教育發展之探究:九年國民教育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64(4),1-36。https://doi.org/10.3966/ 102887082018126404001
吳清山(2020)。學校效能與教育111。載於林雍智(主編),教育的理念與實踐(頁3-22)。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2007)。實驗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55,168。
吳清山、林天祐(2009)。教育治理。教育研究月刊,180,128-129。
吳清山、陳伯璋、洪若烈、郭雄軍、范信賢、李文富(2011)。理念學校之論述建構與實踐研究報告。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之研究報告(編號:NAER-98-31-A-2-01-00-1-01)。取自:http://wd.naer.edu.tw/project/NAER-98-07-A-2- 0 1-00-1-01.pdf
吳清山、劉春榮、林志成、王令宜、李柏佳、林雍智(2016)。實驗教育手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託專案計畫成果報告,未出版。
吳清基(1986)。賽蒙行政決定理論與教育行政。五南。
吳清基(1992)。學校行政決定理論與實際問題。文景書局。
吳惠花(2004)。校長閱讀教學領導模式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新傑(2017)。調適性挑戰與教改問題本質及政策角色的辨析。市北教育學刊,57,15-32。
吳新傑(2021)。校長專業發展的新取向:變革免疫模式。教育研究月刊,322,97-110。https://doi.org/10.3966/168063602021020322007
吳蓓怡(2017)。非學校型態團體實驗教育運作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宜蘭縣。
吳瓊芬(2017)。轉型公辦公營實驗學校辦學現況之探討:以臺南市三所實驗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長榮大學,臺南市。
宋沁、李嘉年、徐凡甘、閉恩濡、陳嫺霓(2020)。自學手冊:邁向自我創化的旅程(審訂:鄭同僚)。政大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
宋承恩(2016)。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家長選擇權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玉馨(2011)。「進步」的揭示與開創:論J. Dewey學說與美國進步主義教育各派別之差異。教育科學期刊,9(2),53-76。
李京諭(2017)。政大教育系鄭同僚:應付考試的教育,才是拿孩子人生做實驗。親子天下專特刊,29。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3213
李佳倫(2011)。臺灣與西班牙義務教育階段公辦民營學校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李定國(2002)。國小校長領導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三年級社會學習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李明昌(2004)。在家教育法制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李思敏(2007)。不一樣的教育選擇:三個在家教育家庭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柏佳(2016)。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解析:國民教育階段為例。學校行政,101,15-33。https://doi.org/10.3966/160683002016010101002
李貞儀(2018)。偏遠小校裁併過程之微觀政治個案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4(1),1-25。
李偉俊(2019)。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習慣領域與美塔學雙理論課程設計及創意教學模式之分析研究。習慣領域期刊,10(1),85-96。https://doi.org/ 10.3966/199891212019031001005
李健維(總編輯)(2020)。兒童權利公約教育人員宣導手冊。教育部國民及教前教育署。
李嘉年(2016)。實驗教育三法後,臺灣另類學校發展初探。學校行政月刊,103,1-13。
李嘉年(2017)。成為一所親師生的民主學校:種籽親子實驗小學發展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慶芳(2019)。質化研究之經驗敘說:質化研究的六個修煉。高立。
沈六(2012)。賦權與責任:民主的意義。臺灣教育,673,2-6。
周志宏(2019年10月5日)。實驗教育評鑑法制之建構與實務。載於教育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主辦),實驗教育行政暨審議事務共識營會議手冊。國立政治大學。
周義雄(2010)。家長學校選擇權與體制內另類教育學校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宜蘭縣政府教育處(2017年12月27日)。宜蘭縣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校評鑑實施計畫(草案)。取自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3LwIB3FaiYNF5O P1Q8sgzXDXG-f0b6vM/view
林本炫(2003)。紮根理論研究法評介。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71-179)。南華大學。
林玉体(2015)。西洋教育史(修訂二版)。文景。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心理。
林君屏(2015)。一所推動理念學校校長學習領導敘說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林志成(2016)。臺灣地區特色學校計畫的省思與前瞻。教育行政論壇,8(1),45-59。
林志成、田育昆(2011)。特色學校概念及研究之省思與前瞻。教育行政研究,1(2),121-152。
林志賢(2013)。家長選擇另類學校動機研究:以華德福教育山峰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僑光科技大學,臺中市。
林官蓓、陳建志(2020)。從理念學校轉型實驗教育學校之教師專業發展歷程探究。教育政策論壇,23(1)。91-121。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
林明地(2002a)。校長學:工作分析與角色研究取向。五南。
林明地(2002b)。學校與社區關係。五南。
林明地(2002c)。學校領導:理念與校長專業生涯。高等教育。
林明地(2009)。近年來我國教育政策的關鍵問題與可能對策。學校行政雙月刊,60,1-9。
林明地(2013)。學習領導:理念與實際初探。教育研究月刊,229,18-31。
林欣毅、鄭章華、廖素嫻(2016)。混齡教學於國中小階段之實施方式與支持措施:多重個案探究。教育實踐與研究期刊,29(2),1-32。
林俊成(2015)。實驗教育相關法規對當前教育之影響及公立學校經營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172-178。
林政逸(2019)。師資培育白皮書發布後師資職前培育和教師專業發展之省思。教育研究與發展,15(1),1-28。
林昱貞(2002)。批判教育學在臺灣:發展與困境。教育研究集刊,48(4),1-25。
林炳華(2004)。開放教育。教育文粹,33,3-18。
林致憲(2018)。我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研究:以臺中市實驗教育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林海清(2016)。實驗教育向前行。師友月刊,593,14-20。
林彩岫、李彥儀、林妤蓁(2018)。實驗教育文獻反映的歷史脈絡。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37-52。
林彩岫、游自達、陳延興、賴志峰、曾榮華、李彥儀、林妤蓁(2017)。臺中市實驗教育實施現況、困難與建議之研究。學校行政,112,208-227。https:// doi.org/10.3966/160683002017110112010
林清達(2003)。教育改革時代的學校與社區關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報,16,135-158。
林逢祺(2016)。推薦文,載於果哲(著),臺灣教育的另一片天空(頁7)。大塊文化。
林斌(2013)。學校教師會轉型之政策分析:學校治理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6),89-93。
林新發(2001)。跨世紀臺灣小學教育改革動向:背景、理念與評析。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75-108。
林新發、朱子君(主編)(2019)。教育領導的新議題。元照。
林瑞昌(2011)。邁向優質學校:創校初期學校經營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瑞昌(2018)。一所學校初始期的故事。載於林文律(主編),學校經營的實踐智慧(頁93-106)。學富文化。
林瑞昌、林錫恩、田耐青(2004)。綜合活動領域在學校本位課程中的定位與運作。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編輯),教師專業成長與實踐智慧(頁121-130)。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林雍智(2016年10月14日)。臺灣推動實驗教育的做法與經驗(實驗教育:現況、型態、推動做法與未來展望)。載於2016兩岸城市教育論壇。臺北市立大學。
林雍智(2017)。有力量的學校:有效支撐學生學力水準。師友月刊,600,21-27。
林雍智(2018)。國民小學學校治理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雍智(2019年11月8日)。「移動教學」教學模式與運用策略〔PPT投影片〕。111教育發展協進會第2屆第2次會員大會資料。臺北市立大學。
林雍智(2019年3月18日)。實驗教育計畫的擬定〔PPT投影片〕。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實驗教育學分班講義。臺北市立大學。
林雍智(2020)。教育學門論文寫作格式指引:APA格式第七版之應用。心理。
林雍智(主編)(2020)。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心理。
林雍智、吳清山(2013a)。學校經營變革的日本案例分析:學校治理、分權及學校參與。教育政策論壇,16(2),85-114。https://doi.org/10.3966/1560 82982013051602004
林雍智、吳清山(2013b)。日本學校治理模式之變遷及其評析:以學校理事會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4),103-131。https://doi.org/10.6209/JOR IES .2013.58(4).04
林雍智、吳清山(2018)。中小學學校治理:運作機制、實施困境與改進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90,4-17。
林翠香(2008)。國中身心障礙學生就讀「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嬙(2018)。實驗教育作業手冊發展歷程及其用後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錫恩(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林錫恩、范熾文(2017)。十二年國教與偏鄉教育創新實驗的理念與實踐〔論文發表〕。載於東海大學(主辦),第九屆教育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變革與實施研討會手冊,頁27-29。
林錫恩、范熾文(2018)。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內涵、經營策略與案例。載於吳清基(主編),教育政策與學校經營(頁95-121)。五南。
林錫恩、范熾文、石啟宏(2018)。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經營策略之探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135-142。
果哲(2016)。臺灣教育的另一片天空。大塊文化。
虎豹媽咪(2020年11月14日)。實驗教育是什麼?10個面向讓你更了解實驗教育。取自https://hbmomshare.com/what-is-experimental-education/
邱美秀(2012)。融合質性與量化研究法以深化兒童數學學習情緒的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8,119-143。
邱紹一、胡秀媛(2017)。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師資培育的挑戰與經營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77,18‒33。
邱雲奕(2020年11月28日)。量子領導視角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經營之探究。載於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國家教育研究院、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主辦),載於東亞地區校長學學術研討會:領導素養的過去與未來會議手冊(頁105-121)。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邱雲奕(2020年11月28日)。量子領導視角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經營之探究。載於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國家教育研究院、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主辦),載於東亞地區校長學學術研討會:領導素養的過去與未來會議手冊(頁105-121)。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邱義隆、梁憶靜、林信慧(2016)。教育部創新混齡實驗教育計畫:中坑國小(鳶嘴山學堂)校本課程介紹。教育脈動,7,133-147。
俞可平(主編)(2000)。治理和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姜添輝(2010)。批判教學論的要點及其對師生互動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5,1-26。
姜韻梅(2018)。從逆境中突起:偏鄉學校學校本位課程變革的實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336-349。
施又瑀(2017)。從法規演變談我國國民教育階段實驗教育發展趨勢。學校行政 雙月刊,109,172-187。https://doi.org/10.3966/160683002017050109010
洪如玉(2010)。全球化時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另類思考:地方本位教育。幼兒教保研究期刊,5,73-82。
洪詠善(2019)。臺灣課程改革脈絡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教育學報,47(1),49-69。
洪詠善、李文旗、柯若萍(2017)。自主學習:種籽實驗教育小學與道禾實驗教育機構。載於馮朝霖(主編),喚醒夢想、釋放天賦:臺灣實驗教育的另類課程實踐(頁209-242)。國家教育研究院。
為臺灣而教(2014年7月16日)。認識Teach For Taiwan 培訓課程。取自網站https://www.teach4taiwan.org/%E8%AA%8D%E8%AD%98teach-for-taiwan%E5%9F%B9%E8%A8%93%E8%AA%B2%E7%A8%8B/
胡永寶(2016)。原住民小學執行「以民族教育為特色學校本位課程計畫」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范熾文(2002)。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范熾文(2004)。華德福(Waldorfschule)實驗教育的意義。教育資料與研究,61,22-28。
范熾文(2004)。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內涵之建構。學校行政雙月刊,30,1-15。
范熾文(2008a)。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概念與實務。冠學文化。
范熾文(2008b)。學校經營與管理:概念、理論與實務。麗文。
范熾文(2015)。校長專業發展的利器:如何成為反省實踐者。 載於吳清基(主編),教育政策與教育發展(頁173-192)。五南。
范熾文(2019)。專業發展學校:師資培育大學與中小學之鍊結。載於吳清基(主編),教育政策與前瞻創新(頁128-146)。五南。
范熾文、張文權(2016)。當代學校經營與管理:個人、團體與組織連結。高等教育。
范熾文、張文權(2019a)。偏遠地區學校創新的促動因素、實施方式與具體途徑。載於湯志民(主編),偏遠地區學校教育與發展(頁141-165)。政治大學教育學院。
范熾文、張文權(2019b)。國民教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2017年版)(頁103-159)。國家教育研究院。
范熾文、張文權(2020)。國民教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2018年版)(頁105-146)。國家教育研究院。
范熾文、張文權、陳碧卿(2020)。為社會正義而領導:編織公平正義的學校教育環境。教育研究月刊,318,4-17。
范熾文、陳慧華(2016)。未來教育的理念與策進作為。教育研究月刊,270,69-84。
唐宗浩(2006)。關於臺灣的另類教育。載於唐宗浩、李雅卿、陳念萱(主編),另類教育在臺灣(頁19-38)。唐山。
徐永康(2020年8月2日)。領導蒙特梭利學校:維護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取自網頁https://medium.com/montessori-0-100
徐超聖、許恒禎(2007)。Michael Fullan文化變革領導理論對校長課程領導的啟示。課程研究,2(2),17-40。
秦夢群(2003)。由組織興革觀點談化組織的策略。教師天地,129,17-21。
秦夢群(2006)。教育行政:理論部分(第5版)。五南。
秦夢群(2011)。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五南。
秦夢群(2013)。教育行政實務與應用(第2版)。五南。
秦夢群(2014)。美國特許學校經營與成效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115,169-192。https://doi.org/10.6724/ERR.201411_(115).0007
秦夢群(2015)。教育選擇權研究。五南。
秦夢群、莊俊儒、溫子欣(2017)。實驗教育之特色及對現行教育之啟示。臺灣教育,704,2-11。
秦夢群、莊清寶(2019)。臺灣中小學實驗教育政策之推動與現況分析。教育研究月刊,299,55-74。
秦夢群、鄭文淵(2020)。圖解教育行政理論(第2版)。五南。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麗文。
高韻曲(2016)。國民小學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創新經營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校長領導行為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建議書。作者。
張文權、范熾文(2018)。凝聚學校共責的新力量:教師績效責任領導之實踐分析。教育政策論,21(3),143-179。
張志翔(2019)。國民小學學校型態實驗教育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沛儀(2016)。臺北市國民小學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張明惠(2013)。德國華德福教育之在地化過程:以雲林山峰華德福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芬芬(2007)。後現代質性研究:特徵及其對課程研究的蘊義。課程與教學季刊,10(3),31-48。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芬芬(2015)。以譬喻認識質性研究。載於黃政傑(主編),教育行政與教育發展(黃昆輝教授祝壽論文集)(頁448-470)。五南。
張芬芬(2020)。質性研究中的快思慢想:整體直觀與邏輯推理。臺灣教育研究期刊,1(3),235-270。
張芷瑄(2021)。探究公立學校轉型實驗教育學校的師資困境:質性後設分析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31,118-137。https://doi.org/10.6423/HHHC.20211 _(131).0007
張金田(2018)。偏鄉小校轉型公辦民營之省思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91-95。
張家瑜(2019)。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認同、組織變革與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淑芳(2017)。實驗教育理念實踐與辦學經營的另類思維。臺灣教育雙月刊,704,19-21。
張淑芳(2018)。「另類教育,不另類?」導讀國際另類教育手冊。教育脈動,14,10-15。
張莉君(2017)。我國公辦公營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辦學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張惠玲(2021年2月4日)。守護偏鄉、用心混齡〔PPT投影片〕。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局務會議專案報告。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張惠博(2020年2月25日)。開學了,談談實驗教育的實際與想像。蘋果即時電子報。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00225/C7Q73HIKGE7HKT V74VBP7UX52M/
張瑋佳(2019)。實驗教育學校教學信念、創造力自我效能、學習環境、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取自網站https://hdl.handle.net/11296/k89n3k
張裕程(2017)。開啟臺灣教育的另一扇窗: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154-157。
張鈿富(1995)。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五南。
張碧如(2018)。學校型態實驗教育開啟教育改革的可能性。教育脈動,14,1-7。
張維庭(2018)。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小學發展混齡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維國(2017)。平民化的生機課程:一個另類教育者的行動敘說(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臺北市。
張慶勳(2006)。校本文化領導的理念與實踐。高雄復文。
張慶勳(2011)。校長領導與優質學校組織文化之型塑。教育研究月刊,202,14-22。
張慶勳(2015)。看不見的領導智慧:領導心語。京尼。
張慶勳(2018)。一所理念學校建構校本課程推動實驗教育之個案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14,1‒11。
張慶勳(2018)。素養導向的未來師資培力。學校行政雙月刊,113,11-18。https://doi.org/10.3966/160683002018010113002
張慶勳(2019)。教育、文化與產業三位一體的學校治理:以創新實驗教育為取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23-27。
張潼(2016年1月28日)。北都實小「推」4學季,暑假腰斬。中國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128000531-260107
張瀞文(2014)。全臺實驗教育單位總覽。天下雜誌,71,126-127
張瀞文(2018)。同儕關係、學習動機對實驗教育混齡教學成效之研究:以臺中市太平區太平與東汴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取自https:// www.naer.edu.tw/files/11-1000-1590.php?Lang=zh-tw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作者。
教育部(2013)。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作者。
教育部(2015)。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方案。作者。
教育部(2016)。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作者。
教育部(2019年3月11日)。教育部中程施政計畫(2017至2020年度)。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100/News.aspx?n=F396C178D5BD3EE4 &sms=0E7480E052A6E5AA
教育部(2020)。實驗教育簡報〔PPT投影片〕。取自:https://www.k12ea.gov.tw/ files/common_unit_id/d8533636-0498-4fd6-b456-2bcda3a8b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15)。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灣學術網路第5版)。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企劃執行:國家教育研究院。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15)。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維護),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灣學術網路第5版)。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統計處(2020)。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民國109年版)。教育部。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ebook/Education_Statistics/109/109edu.pdf
教育部統計處(2020年3月)。108學年各級教育統計概況分析。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20年7月)。原住民族教育概況統計結果提要分析。教育部。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108native_ana.pdf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北京)、未來學校研究院、北京國育世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國教育智庫網(2020)。「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發展1.0(Development Guidelines For Future Roadmap Experimental School 1.0)。https://www.izhouran.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b3b1936bad70adb.pdf
梁雲霞、陳淑麗(主編)(2018)。跨年級教學實務手冊(再版)。(作者:洪儷瑜、梁雲霞、陳淑麗、陳聖謨、陳金山、洪瑾瑜、李佩臻、張臺隆、段傳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梁榮仁、范熾文(2020)。臺灣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品質保證的內涵與發展策略。教育研究月刊,315,41-56。https://doi.org/10.3966/168063602020070315003
梁福鎮(2004)。改革教育學:起源、內涵與問題的探究。五南。
莊威冠(2020)。教育實踐智慧之現象學探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取自網站https://hdl.handle.net/11296/3vbzn2
莊威冠(2020)。教育實踐智慧之現象學探究。高雄
莎瓏.伊斯哈罕布德(2020)。大專原住民歷史與當代原住民議題課程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許宏儒(2017)。實驗教育之精進:由法國教育學家R. Cousinet的新教育思想分析。教育研究月刊,277,34‒47。
許誌庭、楊怡婷、王新昌(2020)。框架下的天空:南大附小校訂自主學習課程的規劃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309,80‒94。
陳世聰(2015)。專業自主的最後一哩路:班級本位教師領導。教育研究月刊,256,25-38。https://doi.org/10.3966/168063602015080256003
陳世聰(2016a)。理念學校績效評估之探討。經營管理學刊,11,67-86。
陳世聰(2016b)。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品質確保與績效評估。教育研究月刊,268,39-53。https://doi.org/10.3966/168063602016080268004
陳世聰(2019)。愛在長榮百合裡:教育理想學園的進行曲(校長論文集)。屏東縣瑪家鄉長榮百合國民小學。
陳世聰(2020)。核心素養導向的學校組織文化:理路與策進作為。教育研究月刊,313,83-94。https://doi.org/10.3966/168063602020050313006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洪業文化。
陳成宏(2020年11月28日)。學校行政潛臺詞的表達方式與相關理論之探討。載於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國家教育研究院、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主辦),東亞地區校長學學術研討會:領導素養的過去與未來會議手冊(頁215-223)。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與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
陳亞伶(2017)。臺灣公辦民營「特許模式」學校治理之個案研究:以美國經驗為借鑑(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佩英、林佳慧、張志維(2020)。跨領域課程發展與實踐:以臺北市南湖高中為例。教育研究月刊,316,4‒22。
陳延興、朱秀麗(2018)。一所學校型態創新混齡實驗教育學校的成長與蛻變。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1(3),109-136。https://doi.org/10.3966/20 7136492018121103005
陳怡光(2017年11月14日)。實驗教育,到底在「實驗」什麼?取自網站: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52/article/6332
陳芳吟、余曉雯(2013)。從福利國家到競爭國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1(2),1-36。https://doi.org/10.6151/CERQ.2013.2102.01
陳金貴(2013)。治理之理論與發展。公共治理季刊,1(1),25-36。
陳俊生(2010)。教育改革論述中的教師主體建構及其身分認同之探究:後結構主義取向(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俊毓(2007)。特許學校在屏東地區可行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建志(201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兼論理念學校與教學卓越獎的助益。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6(3),69-106。 https://doi.org/10.6151/CERQ.201809_26 (3).0003
陳盈宏(2015)。我國教育政策網絡治理之研究:以國民小學補救教學政策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盈宏(2015年2月15日)。質性取徑的教育政策研究品質規準及其促進策略。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106。取自網站:https://epaper.naer.edu.tw/ind ex.php? edm_no=106&content_no=2470
陳美如、郭昭佑(2008)。兒童眼中的學校。教育研究月刊,169,98-108。
陳美如、郭昭佑(2019)。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活化教學個案研究:學會學習的系統觀點。課程與教學季刊,22(1),65-9039–70。
陳韋志(2018)。公辦公營實驗學校校長創新領導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素秋(2011)。臺灣主體性教育之研究:政策與行銷(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清圳(2018)。是的,我們都在練習生活。載於顧瑜君(著),五味屋的生活練習曲(推薦序)(頁6-9)。親子天下。
陳清溪(2005)。推動十二年國教之做法。研習資訊,22(2),56-67。
陳智蕾(2014)。變遷時代臺灣小學經營:公立學校校長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雅慧(2013)。另類教育如何翻轉體制?親子天下,52,138-144。
陳雅慧(2017)。2017實驗學校招生中。親子天下專特刊,29,12-17。
陳新平(2020)。特色學校轉化歷程、經營策略與創新發展實施成效之研究:以桃園市梅花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https://hdl.handle.net/11296/9qsxpg
陳榮政(2015)。朝向脈絡式的教育政策研究:評《政策與教育:教育研究的一些基柱》一書。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3(1),149-158。
陳榮政(2016a)。實驗教育實施與混齡教學的嘗試。教育研究月刊,270,54-68。https://doi.org/10.3966/168063602016100270005
陳榮政(2016b)。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探析與學校行政變革。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4,157-181。https://doi.org/10.3966/207802222016110014005
陳榮政(2017)。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校務變革與地方教育治理之互動分析。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MOST 105-2410-H-004-193-),未出版。
陳榮政(2019)。教育行政與治理:新管理主義途徑。學富文化。
陳榮政(2020年11月28日)。偏遠地區學校校務治理、組織氣氛語與教師流動之研究。載於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教育大學、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主辦),東亞地區校長學學術研討會:領導素養的過去與未來會議手冊(頁65-77)。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碧卿、范熾文(2020)。析論學校實驗教育中創經營理念與實施策略。載於吳清基(主編),教育政策與發展策略(吳清基教授七十大壽論文集)(頁267-285)。五南。
陳蓓仙(2018)。臺南市偏鄉小學推動實驗教育實施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臺中市。
陳毅鴻(2016)。公辦公營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轉型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明道大學,彰化縣。
陳黎娟(2017)。校長課程教學領導之個案研究:以一所實驗小學為例。社會科學學報,25,1-24。
陳黎娟(2018)。非主科混齡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以一所實驗小學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113,119‒138。
陳麗美(2006)。我國公立學校委託民營自治條例之分析與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麥錦雅(2010)。從Waldorf學校發展談桃園仁美華德福學校教育實踐。研習資訊,27(3),29-38。
彭真儀、洪詠善、陳端仁(2017)。十二年國教課綱轉化與實踐:道禾實驗學校自主學習案例研究。載於馮朝霖(主編),臺灣另類教育實踐經驗與十二年國教課綱之對話(頁59-86)。國家教育研究院。
彭雅靖(2017)。校長課程領導與課程建構之研究:以屏東縣原住民實驗教育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彭錦鵬、許添明、陳端容、李俊達、吳濟安、周延(2016)。我國社會發展政策前瞻規劃子計畫:偏鄉教育政策之檢視與未來發展:「偏鄉資源配置」與「偏鄉學生能力提升」。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編號:NDC-104115)。國家發展委員會。
曾大千、宋峻杰(2020)。從公立學校實驗教育論公平正義之實踐。教育研究月刊,318,84-103。https://doi.org/ 10.3966/168063602020100318006
曾秀珠(2018)。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俊凱(2006)。臺灣地區在家自行教育制度規劃與學生學習成效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煥淦(2019年5月17日)。臺灣原住民族另類學校領導歷程之研究。載於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及領導與評鑑中心(主辦),清華教育學國際論壇會議會議手冊(頁72)。國立清華大學。
曾煥淦(2020)。臺灣實驗學校校長轉化型課程領導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https://hdl.handle.net/11296/49ec9u
曾煥鵬、林志成(2011)。治理觀點對學校創新經營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76,147-166。https://doi.org/10.6423/HHHC.201111.0147
游志堅(2010)。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在家自行教育制度問題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宜蘭縣。
游惠音(2016)。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談公立國民小學轉型與創新經營的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102,161-174。https://doi.org/10.3966/1606 83002016030102010
湯堯、成群豪、楊明宗(2006)。大學治理:財務、研發、人事。心理。
程遠茜(2018)。北都實小:從零打造芬蘭式主題教學。親子天下,98,96-97。
粟淼、劉群、劉柯(2010)。從創新教育走向教育創新。商業文化,2010(7),243-243。
鈕文英(2006)。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雙葉書廊。
馮朝霖(2001)。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教育研究月刊,92,33-42。
馮朝霖(2004)。駱駝、獅子與孩童:尼采精神三變說與批判教育學及另類教育學的起源。教育研究,121,5-13。
馮朝霖(2006a)。另類教育與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趨勢。研習資訊,23(3),5-12。
馮朝霖(2006b)。謙卑、敢行與參化:教育美學在全人另類學校的開顯。載於李崇建,移動的學校(推薦文)(頁297-314)。寶瓶文化。
馮朝霖(2012)。另類、教育與美學三重奏。載於中華民國教育學會(主編),2020教育願景(頁83-116)。學富文化。.
馮朝霖(2015)。把根紮深、把夢作大:臺灣實驗教育發展願景。新北市教育,14,13-18。
馮朝霖(2016)。乘風尋度:教育美學論輯。道禾書院。
馮朝霖(2017)。另類教育基本精神及其臺灣經驗。載於馮朝霖(主編),臺灣另類教育實驗經驗與十二年國教課綱之對話。國家教育研究院。
馮朝霖(編著)(2011)。漂流、陶養與另類教育。政大出版社。
馮朝霖、范信賢、白亦方(2013)。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系統圖像之研究。載於范信賢(主編),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研擬原則與方向。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志順(1998)。教師參與臺北縣國小實施「開放教育」之經驗:兩位教師的詮釋性研究。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3,161- 178。
黃志順(2018)。領導即是遭逢:創辦與經營實驗學校的一些作為與思考。載於林文律(主編),學校經營的實踐智慧(頁53-71)。學富文化。
黃志順(2020年10月30-31日)。笨蛋,問題在治理!一所實驗國小校務治理的戰略思維與戰術實踐〔論文發表〕。2020教育治理的挑戰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東華書局。
黃建翔(2014)。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資料導向決定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黃彥文(2016)。超越標準:邁向臺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課程改革下之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專業研究期刊,11,17-39。
黃彥超(2016)。實驗教育三法分析與影響之探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4),44-49。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東華書局。
黃政傑(2013)。課程轉化整合探究之概念架構研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6(3),1-29。https://doi.org/10.6384/CIQ.201307_16(3).0001
黃政傑(2015)。教師圖像的翻轉。教育研究,260,12-23。
黃崇銘(2012)。臺灣教育實驗法制之研究:以日本法制為比較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雪芬(2018)。宜蘭縣國小教師對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看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心理。
黃鴻文、鄭英傑、王俐蘋(2016)。為何不傾聽學生的聲音?學生課程觀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啟示。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6(1),127-152。
黃寶園(2021)。以校長學習為基礎之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系統建構。教育研究月刊,322,19-33。https://doi.org/10.3966/168063602021020322002
黃繼仁(2018)。特色課程就是實驗教育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6),56‒62。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5)。新北市2015教育品質年。作者。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9)。新北教育123(2019-2022)。作者。
楊文貴、游琇雯(2011)。臺灣理念學校發展與現況之探討。載於陳伯璋(主編),教育的藍天:理念學校的追尋(頁83-109)。國家教育研究院。
楊伊茹(2010)。我國國民小學教育選擇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楊怡婷(2018)。公辦公營實驗學校轉型之問題與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83-86。
楊振昇(2015)。從實驗教育三法析論我國中小學教育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258,15-27。https://doi.org/10.3966/168063602015100258002
楊振昇(2018)。我國中小學校長推動學校發展之挑戰與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113,1‒10。https://doi.org/10.3966/160683002018010113001
楊振昇(2020年8月10日)。臺中市實驗教育推動現況、未來願景及實驗教育中心運作暨推動班班有冷氣政策及全市校園電力設備改善期程之進度。載於臺中市議會第3屆第5次臨時會專案報告,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取自https://www.rdec.taichung.gov.tw/1584321/Lpsimplelist
楊朝祥(2002)。多元入學方案面面觀。國家政策論壇,1,223-232。
溫子欣(2018)。實驗教育機構、學校之共同辦學特色分析。國家教育研究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4。取自https://pulse.naer.edu.tw/Home/Content/d11593a1-161c-4b48-9323-1afec7dc6380?insId=53c08c25-348a-4842-a50d-3ec06527cefe
溫明珓(2018)。一所公立偏鄉小學教師推行實驗教育之角色與態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市。
溫明麗(2018)。實驗教育真能引領教育走出新篇章?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18-24。
溫明麗、黃乃熒、黃繼仁、葉郁菁、翁福元、鍾明倫(2015)。國民教育新視野:借鑑、蛻變與創新。國家教育研究院。
葉連祺(2019)。小學教育集團化辦學之理論與實踐。學校行政雙月刊,121,1-32。https://doi.org/10.6423/HHHC.201905_(121).0001
董俞伯(2011)。理念學校的校務評鑑法制:以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詹志禹(2016)。國內外創新教育動向。載於臺北市中等學校校長會議「跨界創新教育論壇」會議手冊(頁151-155)。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詹志禹(2017)。實驗創新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與教學季刊,20(4),1-24。https://doi.org/10.6384/CIQ.201710_20(4).0001
詹志禹(2019)。臺灣實驗教育師資培育的困境與希望。中等教育,70(1),8-16。https://doi.org/10.6249/SE.201903_70(1).0001
詹志禹、吳璧純(2015)。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教育研究月刊,258,28-41。
詹家惠(2015)。親師生信任連結的家校生活:一所臺灣另類國民小學教育實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詹盛如(2010)。臺灣高等教育治理政策之改革:新管理主義的觀點。教育資料 與研究雙月刊,94,1-20。
詹麗娟(2018)。偏鄉小校轉型後教師因應實驗教育與素養導向教學專業發展歷程研究:以基隆市M國小為例。雙溪教育論壇,7,215‒245。
廖宏彬(2015)。華德福實驗教育:低年級生活課程圖像之我見。新北市教育,14,25-27。
甄曉蘭(2001)。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元照。
甄曉蘭(2007)。課程研究的趨勢與方法論問題。課程與教學季刊,10(3),49-62。https://doi.org/10.6384/CIQ.200707.0049
甄曉蘭(2011)。教育研究發展現況的省思。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4),49-55。
監察院(編著)(2019)。我國實驗教育的實施現況與未來發展(通案性案件調查研究報告:精簡版)。取自file:///C:/Users/user/Downloads/28777.pdf
監察院(編著)(2020)。我國實驗教育的實施現況與未來發展(通案性案件調查研究報告)。(監察委員:蔡培村、尹祚芊、王美玉、方萬富、瓦歷斯.貝林、楊芳婉、楊美鈴、王幼玲、林盛豐、陳小紅、田秋堇、江明蒼)。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7)。優質學校4.0 評選指標系統。作者。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8)。臺北市中長程教育施政綱要:迎向幸福未來、躍升臺北教育。作者。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1)。臺北縣教育報告書。作者。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2019)。教育改革的昔與今:挑戰與回應。高等教育。
趙汝福(1966)。現代教育思潮。臺灣省立臺中師範專科學校叢書。
劉世閔(2019)。臺灣民族實驗教育課程創新:以高雄市巴楠花部落小學為例。課程研究,14(1),25‒54。https://doi.org/10.3966/181653382019031401002
劉世閔、吳育偉(2004)。家長教育選擇權:教育公平與績效的雙刃劍。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2,19-40。
劉育忠(2011)。無目的論的教育學可能性想像:後結構主義與另類教育的接合。載於馮朝霖(主編),漂流、陶養與另類教育(頁53-72)。政大出版社。
劉育忠、王慧蘭(2011)。實驗教育在「實驗」什麼?臺灣實驗教育的核心關懷與實踐探索。教育研究月刊,277,4-17。
劉育忠、王慧蘭(2017)。實驗教育在「實驗」什麼?臺灣實驗教育的核心關懷與實踐探索。教育研究月刊,277,4‒17。https://doi.org/10.3966/16806360 2017050277001
劉佳宜(2011)。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辦學現況之研究:以臺灣中部四所實驗教育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劉美慧(2001)。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念與歷史發展。載於譚光鼎等(合著):多元文化教育(頁1-19)。國立空中大學。
劉倍妙(2018)。公辦公營實驗小學學生核心素養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臺灣首府大學,臺南市。
劉鳳雲(2010)。臺北市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方案目標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鎮寧(2018)。偏鄉小校推動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從契機到實踐的困境與出路:以臺東縣為例。教育研究月刊,287,52‒65。https://doi.org/10.3966/1680636 02018030287004
劉鎮寧(2020)。偏鄉小學教師領導者在教師專業發展歷程的協作領導之個案研究。教育學刊,55,41-79。https://doi.org/10.3966/156335272020120055002
撒古流・巴瓦瓦隆(1998)。部落有教室:達瓦蘭文化扎根運動特刊。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局。
歐陽教(1988)。觀念分析學派的教育思潮。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現代教育思潮(頁1-49)。師大書苑。
歐陽教(1990)。教育的概念分析。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頁3-30)。師大書苑。
潘文忠(2020年3月11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十屆第一會期教育業務概況報告。教育部。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3/relfile/6397/7 1877/5ce93182-7751-4f8e-bafa-4ee7d5efbf0d.pdf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心理。
潘世尊(2007)。教育、理論與行動研究。華騰。
潘世尊(2014)。教育行動研究的困境與挑戰。教育理論與實踐,30,119-14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立旭、洪英正(2015)。實驗教育實施條例的影響與因應策略。新北市教育,14,43-44。
蔡旻欣(2012)。我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研究:政策執行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市。
蔡宣蘋(2007)。臺東縣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蔡純姿(2005)。學校經營創新模式與衡量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https://hdl.handle.net/11296/gau4ss
蔡清田(2011)。素養:課程改革的 DNA。高等教育。
蔡清田(2016)。50則非知不可的課程學概念。五南。
鄧運林(主編)(1994)。現代開放教育。高雄復文。
鄧運林(主編)(1995)。開放教育新策略。高雄復文。
鄭同僚(2017)。臺灣實驗教育師資培育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編號:106-1014)。教育部。
鄭同僚(2020)。讓青春去冒險。載於宋沁、李嘉年、徐凡甘、閉恩濡、陳嫺霓(著),自學手冊:邁向自我創化的旅程(頁v-vii)。政大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
鄭同僚(2020年4月28日)。群瞎摸象:蒙特梭利教育是什麼?載於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y2edu.org/tmec
鄭同僚、李天健、陳振淦(2013)。偏遠地區小校再生之研究。另類教育,2,25-59。
鄭同僚、詹志禹(審訂)(2018)。實驗教育作業手冊(2018年修訂版)。國立政治大學教育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
鄭同僚、詹志禹(審訂)(2019)。實驗教育作業手冊(2019年修訂版)。國立政治大學教育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
鄭同僚、詹志禹、黃秉德、李天健、陳振淦、周珮綺(2008)。偏遠地區小學再生之研究。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委託之研究報告(編號:PG9607-0031)。教育部。
鄭崇趁(2006a)。教育的著力點。心理。
鄭崇趁(2006b)。我國國民教育政策的發展趨勢。教育大學學報,22,1-22。
鄭崇趁(2013)。校長學:成人旺校九論。心理。
鄭崇趁(2017)。知識教育學:智慧人、做創客。心理。
鄭崇趁(2018)。教育4.0:新五倫‧智慧創客學校。心理。
鄭崇趁(2020)。素養教育解碼學:元素構築、知識遞移、知能創價。心理。
鄭章華(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課程與教學實踐工作計畫:國中階段。國家教育研究院。
鄭雅文(2018)。臺灣偏遠地區中小學校長校務治理困境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鄭燿男(2000)。中小學組織慣性與效能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國民教育研究集刊,8,197-228。
蕭瑞麟(2020)。不用數字的研究:質性研究的思辯脈絡(第5版)。五南。
親子天下(2020)。2020實驗學校、機構、團體總覽。取自https://cp.cw1.tw/ files/md5/88/18/8818d70ca0d287b695b9d099fecb7ae0‒249029.pdf
賴志峰(2006)。臺灣地區中小學公辦民營之研究:理論、政策與實施(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賴威廷(2018)。臺灣公立實驗教育學校計畫書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https://doi.org/10.6814/THE.NCCU.EDU.010.2018.F02
駱明儀、陳榮政(2019)。由另類教育分析創新教學之實施:以耶拿學校為例。中等教育,70(1),17-36。https://doi.org/10.6249/SE.201903_70(1).0002
鮑瑤鋒(2018)。公立小學推動學校型態實驗教育面面觀:以臺中市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76‒82。
薛春光、林雍智、方慶林、李柏佳、林逸松、高麗鳳、張乃文、張素花、游惠音、黃志順、劉文章(2016)。公立學校轉型實驗學校之實驗規範建構。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計畫成果報告。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
薛雅慈(2011)。另類教育的理念溯源及其與當代新興教育思潮的邂逅:兼論對臺灣中小學體制化教育現場的反思。載於馮朝霖(編著),漂流、陶養與另類教育(頁237-258)。政大出版社。
薛雅慈(2019)。何謂「實驗」教育?從實驗教育三法談起。載於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發行),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e-news,31,取自https:// dehpd.ndhu.edu.tw/var/file/67/1067/img/1694/e-news_031_1080930.pdf
薛曉華(2009)。教育實驗。載於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臺灣大百科全書。取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954
薛曉華(2009)。教育實驗。載於國家文化資料庫,臺灣大百科全書。取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954
謝文全(2018)。教育行政學(第6版)。高等教育。
謝秉蓉(2016)。臺灣偏鄉小學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校務行政變革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謝琇媚(2018)。公辦公營實驗小學轉型歷程與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臺中市。https://hdl.handle.net/11296/2bdfx4
謝傳崇、吳鈺崧、廖金文(2020)。臺灣個人實驗教育社會支持需求的現況與困境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25,43-56。https://doi.org/10.6423/HHHC. 202001_(125).0003
謝傳崇、曾煥淦(2016)。偏鄉公立學校之轉型新路?解析《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學校行政雙月刊,106,157-177。
謝傳崇、曾煥淦、張莉君(2019)。另類教育創新取徑:臺灣公立實驗學校現況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122,185-205。https://doi.org/10.6423/HHHC. 201907_(122).0011
鍾邦友(2003)。學校組織慣性、組織自主調適與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韓舒容(2017年4月23日)。實驗教育,另一個學習基地。喀報,262。取自https://www.ir.nctu.edu.tw/handle/11536/136595
簡茂發(1998)。適性教育的心理觀。教育資料集刊,23,13-24。
簡茂興(2018)。孺慕益深,往事難忘。載於賴清標(主編),謙謙君子:憶簡茂發名譽教授。五南。
簡菲莉(2019)。十二年國教課綱高中自主學習建制化之實踐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https://hdl.handle.net/11296/2vx6u6
顏永進(2013)。一位國小校長領導的生命故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https://hdl.handle.net/11296/y265u9
顏妙如(2020)。實驗教育學校學生創新教學知覺、學校生活適應、幸福感與創造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ezfm56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師大書苑。
顏國樑(2015)。教育法規大意與政策(第5版),悅翔數位印刷。
顏國樑、陳姿利(2020)。新竹縣一所全人教育為核心理念的實驗學校分析與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126,191‒212。https://doi.org/10.6423/HHHC.20 2003_(126).0010
顏慶祥(2010)。全球思維在地行動:談屏東縣特許學校的設立。取自網站:http://blog.yam.com/educationradio_yblog/article/32263731
魏坤賓(2019年10月5日)。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原則與常見問題。載於教育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主辦),實驗教育行政暨審議事務共識營會議手冊。國立政治大學。
魏莨伊(2017年4月8日)。北市北都實小,今年僅收174人。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23/2391799
羅振宇(2018)。羅輯思維:成大事者不糾結。天下文化。
羅梅英(2020年3月2日)。政大教育系副教授鄭同僚:選擇實驗教育的4個迷思。三立新聞網。取自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699909
嚴長壽(2011)。教育應該不一樣。天下文化。
蘇永明(2015)。當代教育思潮。學富文化。
蘇近棻(2014)。英國公辦民營學校最新改革動向。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99。取自http://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99&content_no=2376
蘇近棻(2014年11月26日)。學校公辦民營他山之石:英國自由學校朝一貫制方向發展。教育家部落格,取自http://teachersblog.edu.tw/23/451
蘇鈺楠(2014)。Freire對話行動理論的主體觀點及五個規準。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2)。89-109。https://doi.org/10.6209/JORIES.2014.59(2).04
蘇廣林(2018)。國民小學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教師教學校能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顧瑜君(2002)。實踐取向之教師專業成長:在職教師進修模式之變革之解析。課程與教學季刊,5(4),1-18。https://doi.org/10.6384/CIQ.200210.0001
顧瑜君(2004)。以社區與空間為題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解析。課程與教學季刊,7(1),65-90。https://doi.org/10.6384/CIQ.200401.0065
顧瑜君(2018)。五味屋的生活練習曲。親子天下。
Dewey, J.(2018)。明日學校:杜威論學校教育〔呂金燮、吳毓瑩譯〕。商周。(原著出版年:1915)
Goodlad, J. I.(2008)。一個稱為學校的地方〔梁雲霞譯〕。聯經。(原著出版年:1984)
Hillary, R. C.(1996)。同村協力:建造孩童的快樂家園〔呂麗蓉譯〕。遠流。(原著出版年:1996)
Johnson, A. G.(2001)。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群學。(原著出版年:1997)
Kahneman, D.(2018)。快思慢想〔洪蘭譯〕。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2011)
Koetzsch, R. E.(2002)。學習自由的國度:另類理念學校在美國的實踐〔薛曉華譯〕。高等教育。(原作者出版年:1997)
Lichtman, M.(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江吟梓、蘇文賢譯〕。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10)
Marshall, C. & Rossmanm, G.(2014)。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李政賢譯〕。五南。(原著出版年:2010)
Maxwell, J.(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心理。(原著出版年:1996)
Miller, R.(2007)。學校為何存在?美國文化中的全人教育思潮〔張淑美、蔡淑敏譯〕。心理。(原著出版年:1997)
Patton, M. Q.(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
Patton, M. Q.(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第3版)〔吳芝儀、李奉儒譯〕。濤石。(原著出版年:2002)
Pink, D. H.(2006)。未來在等待的人才〔查修傑譯〕。大塊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Popper, K. R(1984)。開放社會及其敵人〔莊文瑞、李英明譯〕。桂冠。(原著出版年:1945)
Yin, R. K.(2001)。個案研究法(第2版)〔尚榮安譯〕。弘智。(原著出版年:1994)
Aarto-Pesonen, L., & Piirainen, A. (2020). Teacher students’ meaningful learning in widening learning worlds. Teaching Education, 31(3), 323‒342.
Adams, P. (2014). Policy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ofeducation studies. Routledge.
Aldridge, G. (2005). Therapeutic narrative analysis as a narrative case study approach. In D. Aldridge (Ed.), Case study designs in music therapy (pp. 31-51). Jessica Klingsley Publishers.
Alexander, R. J. (2000). Culture and pedagogy: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in primary education . Blackwell.
Alia, R. (2014). Enter the Alternative School: Critical Answers to Questions in Urban Education. Routledge.
Amaral, A., Meek, V. L., & Larsen, I. M. (Eds.). (2003). The higher education managerial revolution? Kluwer Academic.
Anderson, G.(2015).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in education: Framing the issue.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23(84),1-9.
Aron, L.Y. (2006). An overview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Washington, D. C.: The Urban Institute. Retrieved from http://www.urban.org/research/ publication/over view-alternativeeducation/view/full_report
Bradley, H. (1996). Parental choice of school in an area containing grant Maintained Schools。School Organization, 16(1) , 59~70.
Brantlinger, E., Jimenez, R., Klingner, J., Pugach, M., & Richardson, V. (2005). Qualitative studies in special educa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71(2), 195-207.
Cambridge Dictionaries Online (2013). English definition of “public”. Retrieved from 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british/ public_1?q=public
Carney, T. F. (1990). Collaborative inquiry methodology. University of Windsor, Division for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Carr, D. (2003). Making sense of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philosophy and theor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outledge Falmer.
Carr, W., & Kemmis, S. (1986).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Falmer.
Charmaz, K. (2006). 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 A practical guide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Sage.
Cheng, Y. C., & Townsend, T. (2000). Educ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rends and issues. In T. Townsend & Y. C. Cheng (Eds.), Educ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pp. 317-344). Swets & Zeitlinger.
Coleman, J. S.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 1-22.
Collins, J. (2002). The ultimate creation. In F. Hesselbein, M. Goldsmith, & I. Somervile (Eds.), Leading for innovation and organizing for results (pp. 31-38). Jossey-Bass.
Conley, B. E. (2002). Alternative schools: A reference handbook. ABC-CLIO.
Counts, G. S. (1932). Dare the school build a new social order? John Day.
Cuddapah, J. L. & Stanford, B. H. (2015). Career-changers' ideal teacher images and classroom surprise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51, 27-37.
Cydis, S. (2014). Fostering competencies in future teachers: A competency-based approach to teacher education. Creative Education, 5(13), 1148-1159. https:// doi.org/10.4236/ce.2014.513130
Dewey, J. (1915). Schools of tomorrow. E. P. Button & Company.
Donahoo, S. (2012). Introduction. In R. C. Hunter, F. Brown, & S. Donahoo (Eds.), School governance (pp.17-29). Sage.
Dryzek, J. S. (2000).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 Critics, Contest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isner, E. W. (1995). Preparing teachers for schools of the 21st century.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70(3), 99-111.
Freire, P. (1972).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Translated by Myra Bergman Ramos. Herder and Herder.
Fullan, M. (1982). The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pp. 17-19). Teachers College Press.
Fullan, M. (199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Cassell.
Fullan, M. (2001). Leading in a culture of change. Jossey-Bass.
Fullan, M., & Hargreaves, A. (1992).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hang. Psychology Press.
Giroux, H. A. (1983). Theory, resistance, and education: A pedagogy for the opposition. Bergin & Garvey.
Guba, E. G., & Lincoln, Y. S. (2005). Paradigmatic controversies, contradictions and emerging confluences. In N.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pp. 191-215). Sage.
Hantzopoulos, M. (2012). Considering Human Rights Education as U.S. Public School Reform. Peace Review, 24(1), 36-45. doi:10.1080/10402659.2012.651006
Heifetz, R. A. (1998). Leadership without easy answer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irst, M. W. (2000). Bridging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making.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6(3), 379-395.
Langa, M. A., & Yost, J. L. (2007). Curriculum mapping for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K-8. Corwin.
Lauder, H. (2012). Education: In search of a future. Routledge.
Leithwood, K. A., Begley, P. T., & Cousins, J. B. (1992). Developing expert leadership for future schools. Falmer.
Martin, R. A. (2004). Philosophically based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 An exploration of learner-centered, progressive, and holistic education. Encounter: Education for Meaning and Social Justice, 17(1), 17–27.
Merriam, S. B. (2009). Qualitative reserach: A 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Jossey-Bass.
Miller, R. (1990). What are school for? Holistic Education Press.
Miller, R. (1997). What are Schools For? Holistic education in American clture. Holistic Education Press.
Molway, L. (2019). It’s all about coping with the new specifications: Cop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new CPD. London Review of Education, 17 (2), 97–111. https://doi.org/10.18546/LRE.17.2.01
Nagata, Y.(2007). Alternative education: Global perspectives relevant to the Asia-Pacific region. Springer.
Niesche, R.(2010). Discipline through documentation: A form of governmentality for school princip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in Education, 13(3), 249-263.
Odden, A. R. (1991). New patterns of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challenges for the 1990s. In A. R. Odden (Ed.),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pp. 297-327). SUNY.
Office of Superintend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 (2017, Marcr 5). Innovative Schools. WA, USA. Retrieved from http://www.k12.wa.us/EducationAwards/Innovative/ default.aspx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3). Education policy outlook Australia.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edu/EDUCATION%20 POLICY%20OUTLOOK%20AUSTRALIA_EN.pdf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Sage.
Placier, M., Hall, P. M., Mckendall, S. B., & Cockrell, K. S. (2000). Policy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ntions: Making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olicy. Educational Policy, 14(2), 259-289.
Raab, C. D. (2000). The devolved management of school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governance. In M. A. Arnott & C. D. Raab (Eds.), The governance of schooling: Comparative studies of devolved management (pp. 15-42). Routledge.
Raywid, M. A. (1998). The journey of the alternative schools movement: Where it's been and where it's going. High SchoolMagazine, 6(2), 10-14.
Riordan, C. (2004). Equality and achievement (2nd ed.). Prentice-Hall.
Rorty, R. (2006). Take care of freedom and truth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 : Interview with Richaed Rorty.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oction by Eduardo Mendiet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ergiovanni, T. J. (2001). Leadership: What’s in it for school. Routledge-Falmer.
Sergiovanni, T.J. (1994). Building community in schools. Jossey-Boss.
Sliwka, A.(2008). The contribution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 lnnovating to learn, learning to innovate, (pp. 93-1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edu/ ceri/ 40805108.pdf
Stake, R. E. (2005). Quantative case studies. In N. K. Denzin & Y.S. Lincol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pp. 443–466). Sage.
Starling , G. (2011) . Managing the public sector . Thomson Wadsworth.
Steiner, R. (2004). The spiritual ground of education. Anthroposophic Press.
Tee, N. P. (2008). Education policy rhetoric and reality gap: A refl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22(6) ,595-602. https://doi.org/10.1108/ 09513540810895471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1996). 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 Report to UNESCO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uthor.
Wahlstrom, K. L., & Louis, K. S. (2008). How teachers experience principal leadership: The roles of professional community, trust, efficacy, and shared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4(4), 458-495.
Wallace, J., McNish, H., & Allen, J. (2001). A handbook for teachers of multi-grade classes. UNESCO.
Yin, R. K. (200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4th ed.). Sage.
Yin, R. K. (201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5th ed.). Sage.
Zimmerman, B. J. (2001). Theories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 overview and analysis. In B. J. Zimmerman, & D. H. Schunk (Ed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2nd ed.) (pp.2-37).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Zimmerman, B. J. (2002). Become a self-regulated learner: An overview. Theory into Practice, 41(2), 64-7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