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墨子與孟子論「義」
作者:邱一平
作者(外文):Yi-Ping Chi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賢中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墨子孟子告子儒墨義內義外MoziMenciusGuoziRu-Morighteousnessrighteousness is internalrighteousness is externa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本文以《墨子》與《孟子》兩部文獻的內容來省思與回應孟、告論辯中有關義內與義外的爭辯。本文首先從孟、告論辯的對話脈絡來說明「義內」與「義外」所涉及的內容及其爭辯的焦點。孟、告之爭的爭點可詮釋為,孟子認為,道德心理動機的來源是人心內在的真實情感(義內);而告子認為,道德心理動機的來源只可以從人心之外的外在因素而來(義外)。因此「義內」的說明是,道德心理動機的來源是人心內在的真實情感;而「義外」的說明是,道德心理動機的來源只可以從人心之外的外在因素而來。本文接著從思想史的脈絡來呈現墨、孟論義的思想結構——分別從義的具體內容、鍛鍊與培養、實踐與應用的角度來呈現墨、孟論義皆兼及人心「內」在的真實情感與人心之「外」的外在因素的面向。接著本文說明墨子對於孟子的影響,盈天下的墨子思潮對於孟子構成了巨大的挑戰與威脅,而藉由對於墨子思潮的反動與反思,促成了孟子獨創的巧思——提出以羞惡之心為人性的具備推廣力的義內說。藉由孺子入井的思想實驗,孟子論證了人心之中包含可以推廣於陌生他者身上的普遍情感。而這也補充說明了墨子的兼愛理念所缺乏的對於內在真實情感的論證說明,從而解決了兼愛理念之難以說明如何從情感的層面來加以推廣的難題。接著本文反省與檢討前人研究文獻中偏重於墨子論義之外在因素的面向,以及偏重於孟子論義之內在心性的面向之具代表性的論點,以此來更進一步的釐清墨、孟論義皆兼及內在情感與外在因素的面向。接著本文經由以上的分析來重新省思與回應孟告論辯中的義內與義外之爭的議題,並以此來反思儒、墨之別。本文以為,從《墨子》與《孟子》兩部文獻的內容中可詮釋出其皆兼具有「義內」與「義外」的思想內容。從「義內」的角度來看,藉由區別出墨子之「心內」與孟子之「性內」,有別於過往從墨子之義缺乏內在於道德主體之自覺意識的角度來詮釋儒、墨之分,本文以為或可由周代的禮制對於儒者的治國之道來說實有不可忽視的必要性的這個「義外」的角度來重新思索儒、墨之別。
This dissertation uses the Mozi and the Mencius to clarify and evaluate the disagreement between Mencius and Gaozi about the question whether righteousness (yi) is internal or external (義內與義外之爭). This dissertation first points out that the dispute between Mencius and Gaozi is that Mencius thinks that the moral motivation of righteousness can come from one’s inner true emotions, while Gaozi thinks that the moral motivation of righteousness can only come from the outside. “Righteousness is internal (義內)” means that the moral motivation of righteousness arises from one’s inner true emotions, and “righteousness is external (義外)” means that it can only arise from outside external factors. Then the dissertation illustrates the structure of righteousness in the Mozi and the Mencius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I will use these three points of view: concrete content of yi, strength and cultivation of yi, and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yi. Using these, I will reveal they all have the nature of true inner emotions rooted in one’s heart and the external factors instilled into us from outsides. Mozi had an influence on Mencius’ theory of yi, challenging Mencius at the time and contributing Mencius’ original ideas, in particular the idea of a shameful heart (羞惡之心) that is rooted in one’s human nature. This challenge made Mencius bring up the example of the thought experiment that a child falls into a well (孺子入井) and that this gives rise to a universal feeling. This example gave support to Mozi’s idea of universal love (兼愛). Then the dissertation reviews previous research literature that emphasizes the external factors in Mozi’s theory of yi and the inner emotions in Mencius’s theory. The literature on Mozi and Mencius usually emphasizes Mozi on external factors and Mencius on inner emotions. But I claim that this is onesided and does not do justice to the text. I show that there is more inner emotion in the Mozi and there are more external factors in the Mencius than is usually seen. Then I will apply the result of the above analysis to reconsider the dispute between Mencius and Gaozi about the question whether righteousness is internal or external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儒墨之別). I will show that in the Mozi and the Mencius righteousness is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Within internal righteousness there is “true inner emotions rooted in one’s heart (心內)” and “true inner emotions rooted in one’s human nature (性內)”. We should distinguish “true inner emotions rooted in one’s heart” and “true inner emotions rooted in one’s human nature”. Both play a role in internal righteousness. Then we can see that Mozi has much to say about true inner emotions rooted in one’s heart (心內) and therefore also about internal righteousness (義內).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is not so much in the aspect of internal righteousness (義內), but more regarding external righteousness (義外). It also follows that Confucianism strongly depends on ritual in Zhou (周) Dynasty.
一、古籍文獻與注釋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蒲衛忠、龔抗雲、胡遂、于
振波、陳咏明整理;楊向奎審定;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廖名春、劉佑平整理;錢遜審定;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朱漢民整理;張豈之審定;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唐)韓愈,《韓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宋)司馬遷著,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清)孫詒讓,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清)孫詒讓,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清)孫詒讓,李賢中導讀、題解,《墨子(上)》,臺北:五南出版社,2020年。
(清)孫詒讓,李賢中導讀、題解,《墨子(下)》,臺北:五南出版社,2020年。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7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定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王文錦,《禮記譯解》,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李漁叔,《墨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1974年。
王讚源,《墨經正讀》,上海:科學技術文獻,2011年。
王讚源、王冬珍,《新編墨子》,台北:鼎文,2001年。
王冬珍,《墨學新探》,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
姜寶昌,《墨經訓釋》,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
姜寶昌,《墨守訓釋》,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
姜寶昌,《墨論訓釋(上)》,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
姜寶昌,《墨論訓釋(下)》,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
楊俊光,《墨經研究》,南京:南京大學,2002年。
高亨,《墨經校銓》,臺北:世界書局,1981年。
譚戒甫,《墨經分類譯註》,臺北:崧高書社,1985年。
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2018年重印本)。
楊逢彬,《孟子新注新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13年。
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二、中文專書
尤銳著,孫英剛譯,《展望永恆帝國:戰國時代的中國政治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王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臺北:臺北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
———,《中國儒學史(先秦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王讚源,《墨子》,臺北:東大,1996年。
王讚源主編,《墨經正讀》,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年。
史華茲(B. I.Schwartz)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大學,2013年。
艾蘭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增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三冊)》,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
———,《牟宗三文集:圓善論》,吉林:吉林出版社,2010年。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4年。
———,《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2001年。
李賢中,《墨學理論與方法》北京:北京圖書館,2004年。
李雨鍾,《渴望「形式」的「感受」——先秦儒家的政治考古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20年。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出版社,1998年。
杜維明、梁濤主編,《統合孟荀與儒學創新》,濟南:齊鲁書社,2020年。
吳進安,《孔子之仁與墨子兼愛比較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墨家哲學》,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
佐藤將之,《參於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構造》,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出版,2016年。
周才珠,《墨子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阿爾伯特,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著,常暄譯,《有大用的中國思想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8 年。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遠流出版,1986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3年,
———,《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孫長祥,《思維・語言・行動:現代學術視野中的墨辯》,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5年。
孫中原、吳進安、李賢中,《墨翟與《墨子》》,臺北:五南,2012初版。
孫中原,《墨學通論》,瀋陽:遼寧教育,1995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一)》,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台灣商務,1969年。
梁啟超著,賈馥茗標點,《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梁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孟子解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陳問梅(陳拱),《墨學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出版社,1978年。
———,《墨學之省察》,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陳癸淼,《墨辯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77年,
梁啟超,《墨子學案》,臺北:中華書局,1957年。
郭偉宏,《趙岐《孟子章句》研究》,揚州:廣陵書社,2014年。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0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收錄於《三松堂全集》第七卷,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曾昭旭,《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1983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三卷》,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3年。
葛瑞漢(A.C. Graham),《後期墨家的邏輯、倫理和科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 年。
葛瑞翰(A.C. Graham),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
張秉楠,《稷下鈎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市:三民書局,2002年。
葛兆光著,《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2001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孟子》,臺北市:東大,2006年。
萬光軍,《孟子仁義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孟子與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趙吉惠,《中國儒學簡史》,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年。
鄭杰文,《中國墨學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出版社,1984年。
鄧育仁,《公民儒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蔡龍九,《孟軻與《孟子》》,臺北:五南出版社,2014年。
劉兆育譯,詹康校定;邁克爾‧斯洛特(Michael Slote),〈評萬百安《中國早期哲學的德行倫理學與結果論》〉(“Comments on Bryan Van Norden’s Virtue Ethics and Consequentialism in Early Chinese Philosophy”),收入汪文聖主編,《漢語哲學新視域》,臺北市:學生書局,2011年。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2 年。
錢新祖,《中國思想史講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戴梅可著、葉劍龍譯,《幻化之龍:兩千年中國歷史變遷中的孔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6 年。
譚家哲,《孟子平解》,臺北市:唐山書局出版社,2010年。
羅哲海著,陳詠明、瞿德瑜譯,《軸心時期的儒家倫理》,鄭州市:大象,2009年。
龐樸,〈告子小探〉,收錄於馮建國編選,《龐樸學術思想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嚴靈峰,《列子辯誣及其中心思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三、期刊論文

丁為祥,〈從絕對意識到超越精神――孟子對墨家思想的繼承、批判與超越〉,《人文雜誌》,2007年。
丁四新,〈《墨語》成篇時代考證及墨家鬼神觀研究〉發表於《人文論叢》(2010年卷)。
王博,〈早期儒家仁義說的研究〉,收入鄭吉雄主編,《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王介成,〈《墨子》身體觀探研——以「修身」為核心〉,《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五十六期)》,2018 年。
吳進安,〈價值衝突的權衡──以先秦儒墨相非為中心〉,《漢學研究集刊(第12期)》,2011年。
———,〈墨家終極關懷中的烏托邦性格〉,《漢學研究集刊(第9期)》,2009年。
———,〈墨家天人關係論探析〉,《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12期,2009年。
———,〈從墨子「義利一元論」探討墨子社會正義觀〉,《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
第41卷,2000年。
李賢中,〈先秦哲學方法論〉,《哲學與文化》,第20卷第6期,1993年。
———,〈墨家哲學〉,《哲學與文化》,第23卷第7期,1996年。
———,〈道德實踐中的權衡問題〉,《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8期,2005年。
———,〈墨子兼愛的理想與實現〉,《歷史月刊》,第216期,2006年。
———,〈論先秦邏輯史中帶有思想內涵的推理律動〉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5卷第1期,2008年。
———,〈墨學與現代倫理思想之比較〉,《職大學報(包頭)》第6期,2011年。
———,〈墨家的天人關係〉,《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4期,2012年。
———,〈墨子推理方法對於孟子的影響〉《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總第212期,2017年第五期。
———,〈先秦邏輯史研究方法探析〉,《哲學與文化》第四十四卷第六期,2017年。
———,〈論「概念」載遞哲學思想的作用與限制〉,《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1期(總232期),2018年。
何炳棣,〈從《莊子‧天下》篇首解析先秦思想中的基本關懷〉,收入於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臺北市:中央研究院,2013年。
杜正勝,〈墨子兼愛非無父辯〉,《史原》,第三期,1972 年。
杜保瑞,〈中國哲學的基本哲學問題與概念範疇〉,《文史哲》2009年第4期。
周富美,〈墨辯與墨學〉,《臺大中文學報》創刊號,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1975年。
周大興,〈《列子‧楊朱篇》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 21 卷第 4 期)》,2011 年。
林啟屏,〈理分——血緣關係架構中的「仁義」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2014年。
———,〈「下學上達」與「仁義內在」〉,政大中文學報第二十八期,2017年。
南樂山,〈中國哲學的身體思維〉,收錄於楊儒賓(編),《中國古代哲學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出版社,1992年。
孫中原,〈墨子雜論感言——從〈親士〉到〈三辯〉〉,《職大學報》,2011年第1期,
孫長祥,〈墨子大取篇倫理思想發微〉,《華岡文科學報》,第二十期,1995年。
———,〈墨辯中的認識與語言〉,《華岡文科學報》,第二十六期,2003年。
陳麗桂,〈郭店儒簡的外王思想〉,《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5期)》,2001年。
陳弘學,〈效益做為行動之準據――關於墨家功利思想的重釋〉,《清華學報(第45卷第2期)》,2015年。
陳弱水,〈說「義」三則〉該文收錄於《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
黃俊傑,〈中國古代的釁及其文化史意義〉,收錄於《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張汝倫,〈義利之辨的若干問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卷第3期,2010年。
黃百銳,〈孟子的理由及類比推理〉,收錄於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九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年。
廖名春,〈荊門郭店楚簡與先秦儒學〉,收入《中國哲學》編輯部、國際儒聯學術委員會合編,《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20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劉文清,〈試論墨家之仁義思想〉,《臺北師院語文集刊》第5期,2000年。
———,〈《墨子大取篇》「權」與「求」、「倫列」新解〉,收入王裕安主編:《墨
子研究論叢》(六),北京:北京圖書館,2004年。
———,〈墨家兼愛思想之嬗變──從「兼」字涵義談起〉,《成大中文學報》第42期,2013年。
劉寶俊,〈論戰國古文“義”字〉《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5
卷第3期,2015年。
劉樂賢,〈郭店楚簡〈六德〉初探〉,收入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戴卡琳,〈墨子和楊朱的血液在儒家的筋肉裏:《唐虞之道》的中道觀〉,收錄於《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戴卡琳著,李庭綿譯,〈古代的墨學,現代的建構:孫詒讓的《墨子閒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2015年。
戴卡琳著,袁青、李庭綿譯,〈墨家“十論”是否代表墨翟的思想?——早期子書中的“十論”標語〉,《文史哲》,第5期,2014年。
謝君直,〈郭店儒簡〈六德〉「仁內義外」的實踐原則及其規範〉,《揭諦(第18期)》 2010年。
顏世鉉,〈郭店楚簡〈六德〉箋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 2份,2001年。
羅新慧,〈郭店楚簡與儒家的仁義之辨〉,《齊魯學刊(第5期)》,1999 年。

四、學位論文
白夙平,《從孟子觀點論效益主義》,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金基柱,《理想的道德與道德的理想:孟子道德哲學之再構成》,東海大學哲學系
博士論文,1996年。
徐華,《墨學新論:《墨子》佚文及墨家學說研究》,安徽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陳維德,《孔墨思想異同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張祐禎,《儒家推己思想:以當代孟子詮釋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20年。
許詠晴,《《論語》與《孟子》的生命觀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
戴兆國,《孟子德性倫理思想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王介成,《《墨子》兼愛思想研究》,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五、參考文獻(英文)
(一)英文專書/論文/其它著作

Graham, Angus C., 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Singapore: Th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 1986.
Graham, Angus C., 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 La Salle, Ill.: Open Court, 1989.
Roetz, Heiner, Confucian Ethics of The Axial Age: a Reconstruction under the Aspect of the Breakthrough toward Postconventional Thinking,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Schwartz, Benjamin I.,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Shun, Kwong-loi, Mencius and Early Chinese Though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Van Norden, Bryan W., Mengzi : with selections from traditional commentaries, Indianapolis : Hackett, 2008.
Wong, David B., “Reasons and Analogical Reasoning in Mengzi”, Xiusheng Liu and Philip J. Ivanhoe (ed.), Essays on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Mengzi, Indianapolis,
IN: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pp. 187-220.
Wong, David B., “Growing Virtue: The Theory and Science of Developing Compassion from a Mencian Perspective” in Brian Bruya(ed.), The Philosophical Challenge from China,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15, pp. 23-57.

(二)英文期刊論文
Defoort, Carine. 2004. “Mohist and Yangist Blood in Confucian Flesh: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Guodian Text ‘Tang Yu zhi Dao.’”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76 : 44–67.
———. 2005–06. “The Growing Scope of jian 兼: Differences Between
Chapters 14, 15 and 16 of the Mozi.” Oriens Extremus 45: 119–40.
———. 2015. “The Modern Formation of Early Mohism: Sun Yirang’s
Exposing and Correcting the Mozi墨子閒詁.” T’oung Pao 101 (1–3):
208–38.
六、電子資料庫(含網路電子資源)
香港中文大學郭店楚簡資料庫:http://bamboo.lib.cuhk.edu.hk/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s://ctext.org/zh
曹景年,〈《說文》段注「義」字辨誤〉,武漢大學簡帛網(2014年12月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110
朱曉海「古籍導讀」線上課程(國立清華大學開放式課程):http://ocw.nthu.edu.tw/ocw/index.php?page=course&cid=14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