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諸子之人格類型論
作者:王季香
作者(外文):Chi-hsiang Wang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徐漢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孟子人格類型墨家孔子墨子法家韓非子荀子道家人格儒家心理學先秦諸子Confucian scPre-Qin dynasty Scholarspersonality typepsychologypersona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5)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6
論文摘要
本論文「先秦諸子之人格類型論」,係以先秦諸子的相關文本為素材,意圖探討先秦諸子對人格類型的劃分。旨在藉由「人格類型」的視角,一來抉發其人格世界之美,由此逆探諸子各家學說思想;二來提供全人的人觀,宿昔的典型,以為現代人嚮往,好讓我們在疏通「古道」的同時照見屬於自己文化的「顏色」,找到活出真正自我的「真相」。再者省驗先哲之論,提供與現代心理學比觀的依據,希望透過中西人格類型的比觀和會通,進而吸納西土的人格理論,以為創建國情化、本土化的人格心理學找到一個基點或說是著力點。
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緒論,分別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緣起,而聚焦到大陸學界「人學」、「人才學」研究的概況及其利弊得失,即此提出本論文從人格類型來探討關於「人」的問題。再折入近人的相關文獻研究,略作評議,導出本論文「先秦諸子之人格類型論」的研究對象範圍、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二章界定「人格」的涵義與西方心理學對人格類型的劃分。接著析論四個西方人格心理學思潮的人格類型,並藉由心理學家的傳記和人格理論的比勘,找出心理學家的人格理論所折射出來的理想人格。第三章略論先秦諸子劃分人格類型的方法以做為論述下面幾章的前導。
第四到第六章乃通過歷時性和共時性的結構分析比較文獻資料,分就道德修養、心靈涵養和才能事功三方面論述先秦四家七子各自不同的人格類型層次。第七章不僅打破「家」的觀念,綜納分析比較四家七子的人格類型論述,由各家諸子賞鑒、臧否人物中挖掘其所反映的思想觀點和知識架構。更跨越國界文化,會通比較中西方人格類型論,進而窺探中西方不同的人觀下所反映的文化顯影。最後第八章結論,除了總結各章大要外,抑且貫通歷史,略述先秦諸子人格類型說對後世品人之學的影響。並基於中國思想不離現實人生,對治時代問題而發的思想基調,特就時代意義與應用價值申說本論文研究對現代社會的作用,終以未來研究方向的前瞻做結。
Thesis abstract
Base on certain principal documents, this study focus on " Personality-type Theories of Scholars in Pre-Qin Dynasty ". There are three purposes in this work: First, discovering the prosperous thoughts of scholars in pre-Qin; and the second, providing the models of perfect persons for the modern people; the last, examining the ancient Chinese personality theories to compare those theories originated in western psychological concepts.
This thesis divides eight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explains respectively the motivation, hypothesis and the methodology. Those aspects focus 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viewpoint of "philosophical study on man" and "the philosophical study on talent" in present China.
The second chapter defines the "personality" and analyzes the personality types divided in western psychology. Depending on the definitions, we discuss about four personalities including the western psychological tendency, and synthesize the affiliation by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sychologist''s biography and the personality theory, therefore we attends to discover the ideal personality which these psychologists expected.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personality types which the thinkers classify in Pre-Qin dynasty offering as elaborates following several chapters.
From fourth to sixth chapter, we adopt th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approaches to interpret the scholars’ texts about personality- type theories. Those content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riteria: moral culture, spiritual self-restraint and the social achievement. In surmounting the boundary of nations/scholars, seventh chapter compares the theories personality types and its cultural development which reflected between western world and China. Finally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each chapter, also links up the history to manifest the influence of the classification in later generations. Furthermore, we draw the perspective for this study.
重要參考書目(依作者姓氏筆劃先後排列)

一、專書部分:


丁原植《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台北:萬卷樓,1999new window
丁興祥校閱,陳正文等譯,《人格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7
王 翔《逍遙人生—道家的人格理想》江蘇:江蘇教育,1996
王冬珍、王讚源《墨子》(上、下),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
王師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學生,1994
王師邦雄《老子哲學》(台北:東大,1980
王師邦雄《韓非子的哲學》,台北:東大,1977
王船山《莊子解》,台北:里仁,1983
王陽明《傳習錄.卷上》,台北:黎明,1986
王裕安《墨子研究論叢三》,濟南:山東人民,1995
尤煌傑、潘小慧《人的意義》,台北:五南,2001
弗洛姆著,徐進夫譯《心理分析與禪》,台北:幼獅,1983四版
弗洛姆著,孫石譯《自我的追尋》,台北:志文,1988
弗洛姆著,于人瑞譯《超越佛洛伊德》,台北:志文,1991
弗蘭克著,趙可式、沈錦惠合譯《活出意義來》,台北:光啟,1992
弗蘭克著,游恆山譯《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台北:遠流,1992
朱熹著、趙順孫纂疏《四書纂疏》(復性書院刻本),台北:新興,1972
朱義祿《儒家理想人格與中國文化》,瀋陽:遼寧教育,1991
朱義祿《從聖賢人格到全面發展—中國理想人格探討》陜西:人民,1992
朱建民《儒家的管理哲學》,台北:漢藝色研,1994
朱啟新《中國春秋戰國史》,北京:人民,1994
朱耀廷《諸子百家論人才》,北京:北京大學北京:1988
朱耀廷、李月修《諸子人才觀與現代人才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1998
竹添光鴻會箋《左傳會箋》,台北:鳳凰,1978
江光榮《人性的迷失與復歸—羅傑斯的人本心理學》,台北:貓頭鷹,2001
江建俊《漢末人倫鑒識之總理則—劉邵人物志研究》,台北:文史哲,1983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1976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學生,1982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1978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1983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台北:文津,1998
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1992
宋巴特著,張丕介譯《人學》,(台北:天華),1979
李安德著、若水譯《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桂冠,1998
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台北:桂冠,1988
李亦園《文化與修養》,台北:幼獅,1997
李紹崑《美國的心理學界》,台北:商務印書館,1991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文津),1997
李樹喜《成才選才用才--中國人才史》,1992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1992new window
杜維明著,陳靜譯,楊儒賓導讀《儒教》,台北:麥田,2002
沈志安《中華相術》,台北:文津,1995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1990new window
狄卡波奧著,莊耀嘉編譯《健康性格》,台北:桂冠,1981
車文博《人本主義心理學》,台北:東華,2001
金白鉉《莊子哲學中天人之際研究》,台北:文史哲,1986new window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張老師,1992
周富美《救世的苦行者—墨子》,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8
邵瑞珍、皮連生編《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1993
尚 明《中國人學史》,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1995
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1994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1983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1986
姜國柱《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1986
紀 剛《做一個完整的人--從人的七個位格談群的文化觀》,台北:
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1995
韋 昭《國語》,台北:藝文,1966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商務,1985
韋政通《中國哲學思想批判》,台北:水牛,1986
韋政通《傳統中國理想人格的分析》,台北:桂冠,1988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1981三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學生,1983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台北:學生,1988
馬斯洛著,結構群編譯《動機與人格》(台北:結構群文化,1991
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續篇)》,台北:東大,1983
唐.理查.里索(Don Richard Riso)著,《性格型態:心理取向的九種人格分類》,台北:遠流,1994
唐.理查.里索(Don Richard Riso)著,《了解人格九型》, 台北:元尊文化,1997
袁保新《老子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1991
袁信愛《先秦人學研究》,輔大哲研所博士論文,1994new window
孫中原《墨子及其後學》北京:新華 ,1993
孫中原《墨學通論》遼寧:遼寧教育,1993
孫詒讓《墨子閒詁》台北:河洛,1980
徐師漢昌《先秦諸子》,台北:臺灣書店,1997
徐師漢昌《韓非的法學與文學》台北:維新,1979
徐復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台北:學生,1975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商務,1982
祝平一《漢代的相人術》,台北:學生,1980new window
翁惠美《荀子論人研究》,台北:正中,1988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1992new window
高柏園《韓非哲學研究》,台北:文津,1994new window
高華平《魏晉玄學人格美研究》,四川:巴蜀,2000
高齡芬《王弼老學之研究》,台北:文津,1992
崔大華《莊子歧解》,河南:中州古籍,1988
張 平 《孔子西遊記—中西人格研究法之比較》,南京:江蘇教育,1998
張春興、楊國樞合著《心理學》,台北:三民,1973
張素貞《韓非子的實用哲學》,台北:中央日報,1989
張純一《墨子集解》台北:文史哲,1982
張起鈞、吳怡《中國哲學史話》台北:東大,1989
張蓓蓓《漢晉人物品鑒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論文,1983new window
梁啟超《墨子學案》,台北:商務,1921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中華,1968
梁啟雄《荀子柬釋》,台北:河洛,1974
郭永玉《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台北:貓頭鷹,2000
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之《莊子集釋》上下,台北:群玉堂,1991
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台北:河洛,1974
陳立夫《人理學》,台北:臺灣中華,1981
陳問梅《墨學之省察》,台北:學生,1988
陳啟天《中國政治哲學概論》,台北:華國,1951
陳啟天《增訂韓非子校釋》,台北:商務,1994
陳啟天《韓非子校釋》,台北:商務, 1969
陳問梅《墨學之省察》,台北:學生,1988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商務,1983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商務,1992
陳鼓應《老莊新論》,台北:五南,1993new window
陳維德《墨子教育思想研究》,台北:文史哲1981new window
陳德和《從老莊思想詮詁莊書外雜篇的生命哲學》,台北:文史哲,1993new window
常若松《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台北:貓頭鷹,2000
傅佩榮《釐清自我的真相》,台北:天下遠見,2003.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1999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香港:崇基,1980
程兆熊《道家思想─老莊大義》,台北:明文,1985
曾師昭旭《論語的人格世界》,台北:漢光,1987
曾師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台北:漢光,1983
普汶著,洪光遠、鄭慧玲譯,《人格心理學》,台北:桂冠,1995
凱倫•魏著,翁靜育譯,《認識九型人格—重現古老的靈魂智慧》,台北:世茂,1997
彭運石《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貓頭鷹,2001
單繩武《心理與教育》,台北:古今文化,1994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1974
黃世瑞《墨家思想新探》台北:水牛,1983
黃光國《王者之道》台北:學生,1991new window
楊中芳《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台北:遠流,1991new window
楊伯峻《孟子譯注》,台北:源流,1982
楊俊光《墨子新論》江蘇:江蘇教育,1992
楊倞注,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台北:文光,1971
楊國樞主編《本土心理學的開展》,台北:桂冠,1993
楊儒賓《莊周風貌》,台北:黎明,1991
蔣伯潛廣解,朱熹集註,《廣解四書》,台北:東華,1986
雷登•貝克等著,葉玄譯《存在主義與心理分析》,台北:巨流,1979
雷禎孝《中國人才思想史》,北京:展望,1987
榮格著,楊儒賓譯《東洋冥契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台北:商鼎文化,1992
榮格著,劉國彬、楊德友合譯《榮格自傳》,台北:張老師,1997
熊十力《韓非子評論》,台北:學生,1977
熊哲宏《心靈深處的王國—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台北:貓頭鷹,2000
熊禮匯、袁振明《老子與經營管理》,台北:絲路,1998
劉再復《性格組合論》(上) (下),台北:新地,1988
劉康德《魏晉風度與東方人格》,遼寧:遼寧教育,1991
劉黎明《先秦人學研究》,成都:巴屬書社,2001
劉翔平《西方心理學名著提要》,台北:昭明,1999
劉翔平《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貓頭鷹,2001
蔡仁厚《墨家哲學》,台北:東大,1983
蔡英文《韓非的法治思想及其歷史意義》 台北:文史哲,1986new window
蔡明田《老子的政治思想》,台北:藝文,1976new window
鄭良樹《韓非之著作及思想》,台北:學生,1993
蕭 艾《中國古代相術研究與批判》,湖南:岳麓,1996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部,1985
蕭萬源、徐遠和主編《中國古代人學思想概要》,北京:東方,1994
賴炎元、傅武光《新譯韓非子》,台北:三民,2000
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台北:華正,1981
薛克誠、洪松濤、吳定求主編《人的哲學-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新探》,1992
薛保綸《墨子的人生哲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new window
憨 山《莊子內篇注》,收入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25,台北:藝文
譚宇權著,《莊子哲學評論》,台北:文津,1998
譚家健《墨子研究》,貴陽:貴州教育,1995
嚴 復《評點老子道德經》上篇,台北:廣文書局,1961
嚴靈峰《墨子簡編》台北:商務印書館,1995
黨士豪《心理學與教育》,台北:水牛,1987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註考證》,台北:宏業,1976再版
蘭妮.巴倫、伊莉莎白.華蓋利著,李美珍譯《尋找靈魂伴侶—從人格九型解析人際關係》,台北:世茂,1997


二、期刊部分

丁千惠〈莊子寓言人物再論--孔門弟子〉,臺中商專學報26,1994.06,pp..103-27
丁千惠〈莊子政治型寓言人物的角色功能論〉,臺中商專學報28,1996.06,pp..1-21
丁千惠〈因名見義--論莊子的寓名人物〉,鵝湖22:3=255,1996.09,pp..23-31new window
丁千惠〈虛實相生--莊子寓言人物的衍創舉隅〉,鵝湖22:2=254,1996.08,pp..28-35new window
丁原植〈老子思想中「聖人」觀念的提出〉,哲學與文化18:2/3=201/202,1991.02,pp..209-22new window
尹振環〈儒家道家兩種相反相成的治國思想〉,孔孟月刊32:5=377,1994.01,pp..11-16new window
方立天〈早期儒家人格觀及其現代意義〉,哲學與文化,1991.04,pp..341-4
方立天〈儒道的人格價值及其會通〉,宗教哲學1:1,1995.01,pp..23-30new window
王文波〈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整合的新趨向〉,晉陽學刊,2002.6,pp..54-7
王永智〈人類共生主義的道德理想--兼論儒家倫理的現代價值〉,宗教哲學1:4,1995.10,pp..63-71new window
王永智〈論道家的生命哲學〉,宗教哲學2:3=7,1996.07,pp..95-103new window
王志足夭〈莊子人論研究--兼述先秦儒道人論之歧異與互補〉,宗教哲學1:2,1995.04,pp..45-53
王師邦雄〈從修養工夫論莊子「道」的性格〉,鵝湖21:6=246,1995,.12pp..7-15
王師邦雄〈莊子系列(5):德充符〉,鵝湖18:10=214,1993.04,pp..28-37
王師邦雄〈莊子思想及其修養工夫〉,鵝湖 17:1=193,1991.07,pp..1-12
王師邦雄〈莊子齊物論儒墨兩行之道〉,鵝湖17:8=200,1992.02,pp..9-13
王師邦雄〈道家「報怨以德」的無為思想〉,宗教哲學3:1=9,1997.01,pp..1-16
王師邦雄〈道家思想的倫理空間--論莊子「命」與「義」理念〉,現代化研究10,1997.04,pp..3-10
王長華〈功用與意義--從孔墨對比角度看墨子價值觀〉孔孟月刊32:7=379,1994.03 ,pp..18-23new window
王啟康〈關於超個人心理學幾個主要理論問題的辨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41卷第5期,2002,pp..75-81
王通訊〈我的人才研究之路〉,中國人才,2001年5期,p.24-7
田兆元〈尋覓「道」的蹤跡﹣﹣論莊子美學的終極理想〉,中國文化月刊153,1992.07,pp..84-94
石朝穎〈以當代詮釋學角度來看儒道會通問題〉,宗教哲學1:1,1995.01,pp..45-61new window
石曉楓〈「物我一體」的觀照與肯定--「莊子.齊物論」內涵及其啟示〉,國文學報26,1997.06,pp..19-33new window
朱歧祥〈釋 儒—由古文字論儒的發生〉,第四屆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1998,pp..81-7
朱高正〈論儒—從《周易》古經證「儒」的本義〉,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6卷第4期,pp..109-21new window
朱 嵐〈君子、仁人、聖人〉,《孔孟月刊》35:8=416,1997,pp..19-24
朱義祿〈從人的價值觀看莊子的學說〉,中國文化月刊168,1993.10,pp..29-44
朱榮智〈莊子的人生理想〉,國立編譯館館刊,1989.06,pp..149-58new window
朱維煥〈莊子所言之「心」之闡釋〉,文史學報(中興大學)25,1995.03,pp..1-7new window
衣俊卿〈人學研究:域界釐定與範式轉換〉,哲學動態2006年第6期,pp..5-7
杜宇民〈從「內聖外王」到「外儒內道」--中國古代士人理想人格之轉型〉《天府新論》,1995,6期,pp..39-44
何曉明〈孟子「浩然之氣」與中國士大夫人格修養〉,孔孟學報,1996.03,pp..33-45new window
余敦康〈魏晉玄學與儒道會通〉,宗教哲學1:1,1995.01,pp..99-111new window
吳汝鈞〈莊子的終極關懷〉,哲學雜誌17,1996.08 pp..172-97
吳汝鈞〈莊子的靈臺心與自然諧和論〉,哲學與文化21:8=243,1994.08pp..680-94new window
吳晉生〈試論墨子的正義觀〉《墨子研究論叢二》,山東大學,1993,pp..238-49
呂耀懷〈「韓非子」治家論初探--兼與孔、孟有關思想比較〉,哲學與文化,25:6=289 1998.06 pp..575-582new window
宋榮培〈關於莊子的社會危機意識和自由意識的問題〉,哲學雜誌20,1997,pp..170-184
李正治〈莊子「超禮遊道」型的禮樂思索〉,鵝湖17:1=193,1991.07,pp..33-40new window
李正治〈墨子「以義反禮」型的禮樂思索〉,鵝湖17:6=198,1991.12,pp..1-10new window
李宗桂〈中國哲學研究的回顧、反思和展望—以中國大陸為例〉,哲學雜誌,22期,1997.01,pp..109-26
李治華〈莊子之聖人、真人、至人、神人及天人的層次新論〉,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7:5=41,pp..89-97
李宣侚〈莊子的生命理境〉,鵝湖,1990.04,p..46-53new window
李哲賢〈弱者道之用--老子弱道哲學析論〉,哲學與文化23:4=263,1996.04,pp..1474-83new window
李 晢〈老學與孔學比較研究〉, 哲學與文化,25:2=285,1998.02,pp..140-6
李紹崑〈墨子的生命觀〉,哲學與文化22:4=251,1995.04 ,pp..332-6new window
李偉泰 〈韓非一書中的歷史解釋與歷史事實〉,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9,p..711-5
李傳印 〈略論宋明理學家的理想人格設計〉,江漢論壇8,1977,pp..14-6
沈清松〈從簡樸生活與環保哲學論心靈改革關係〉,理論與政策11:2=42,1997.03,pp..39-49new window
沈清松〈復全之道--意義、溝通與生命實踐〉,哲學與文化,24:8=279,1997.08,pp..725-37new window
沈清松主持〈道家智慧與當代心靈--超脫心靈、齊物心靈與環保心靈的哲理奠基〉,哲學雜誌13,pp..4-35
沈翠蓮〈莊子修養工夫及其理想境界〉,孔孟月刊32:5=377,1994.01,pp..17-21new window
周景勳〈莊子寓言中的生命哲學〉,哲學與文化,1990.09,pp..814-25new window
林月惠 <韓非子思想的特色、精義與限制—由其非儒的論點談起>(嘉義師院學報:7)1993,pp..119-46
林安梧〈「儒家思想與成人教育」--論孔子「仁教」哲學中的成人教育思想〉鵝湖19:10=226,1994.04,pp..1-8new window
林安梧〈論儒家的宗教精神及其成聖之道--不離於生活世界的終極關懷〉,宗教哲學1:1,1995.01,pp..123-9new window
林秀珍〈莊子「逍遙遊」的超個人心理學分析〉,鵝湖21:9=249,1996.03,pp..38-40new window
林孟玲〈由荀子的立論來看人格形成與環境的關係〉,孔孟學報,1990.03,pp..203-39new window
邵漢明〈莊子人學二題〉,哲學與文化 18:1=200,1991.01,pp..64-74new window
胡適〈說儒〉,原載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後收錄於《胡適文存》第4集,卷1,台北:遠流,1992,pp..1-130new window
封思毅〈道家思想對應君主政治之遞變--復古說、虛君說無君說〉,中國國學25,1997.10,pp..39-44
胡楚生〈老子「三寶」釋義﹣﹣兼論馬一浮對老子思想的批評〉,中國文化月刊139,1991.05,pp..44-53
唐君毅〈孔子與人格世界〉,《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台北:學生,1975
孫德玉〈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論略〉,孔孟月刊,1997.06,pp..1-5new window
翁聖峰 〈《漢書•古今人表》試論〉,輔仁國文學報13 ,1998 ,pp..177-211new window
袁保新〈當代新道家?!--代道家哲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中央人文學報12,1994.06,pp..57-68new window
孫明君 〈莊子哲學中的三重人格境界>,齊魯學刊,1996,5期,pp..85-90
馬西沙〈孔老的追求〉,宗教哲學1:1,1995.01,pp..83-88new window
高柏園〈莊子「德充符」的自處之道及其相關問題〉,淡江大學中文學報1,1992.03,pp..204-233new window
高柏園〈莊子思想中的唯美性格--以勞思光、徐復觀為中心討論〉,鵝湖21:1=241,1995.07,pp..14-22new window
徐麗真〈《世說新語》才性之美析論〉,哲學雜誌22,1997,pp..141-52章太炎〈原儒〉《國故論衡》,台北:世界,1917, pp.. 116-20
婁立志 〈墨子理想人格的建構與實施〉,齊魯學刊,1995,第3期,pp..48-51
崔永東〈試析墨子的理想人格設計〉,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2期,1994,28-33
崔新建〈從開拓走向深化—人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河北學刊,1998年1 月,pp..17-22
張建仁 〈儒道理想人格之比較 〉,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1996,pp..28-35
張揚明 〈泛論中華文化與老孔學術思想兼及儒道會通〉,宗教哲學1:1,1995.01,pp..63-74new window
張揚明〈論中華文化與儒道會通兼釋老子新生疑義-下-〉,道教文化6:2=62,1997.04,pp..11-20new window
張智彥 〈老子的「和諧」思想與現代文明〉,中國文化月刊189,1995.07,pp..24-34
張靖亞〈墨荀的樂論及其中所描述的人之存在狀態〉,鵝湖24:4=280,1998.10 ,pp..36-42new window
張德文〈「中庸」論人格設計及其理論基礎〉,孔孟月刊1997.08,pp..1-8new window
張德文〈孟子論人格美及其塑造〉,孔孟月刊,1994.06,pp..11-6new window
許抗生〈簡論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道思想互補〉,宗教哲學1:1,1995.01,pp..11-21new window
許 波〈人本主義健康人格和儒家理想人格的比較研究〉,心理學探新21,2001,第1期,pp..3-8
陳全得〈韓非子中有關孔子形象及兩家學說異同之比較〉,中華學苑41,1991.06 pp..61-87new window
陳志尚〈人學—21世紀的顯學〉,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p p..46-51
陳貞吟〈試論莊子之養生哲學〉,孔孟月刊32:10=382,1994.06,pp..20-7new window
陳鼓應〈「天和人和」與「心和」--談道家的和諧觀〉,明報月刊32:8=380,1997.08,pp..72-9
陳鼓應〈莊子的悲劇意識自由精神〉,國文天地7:1=73,1991.06,pp..59-64new window
陳榮波〈老子的環保美學〉,哲學雜誌7,1994.01,pp..98-103
陳榮捷〈仁的概念之開展與歐美之詮釋〉《王陽明與禪》(台北:學生,1984),pp..7-9new window
陳德和〈畸人與真人--莊子大宗師的超越性和圓融性〉鵝湖,19:3=219,1993.09,pp..45-54new window
郭沫若〈駁說儒〉《青銅時代》(東京:雄渾社,1981),pp..434-62
郭永玉〈超個人心理學的形成與發展〉,國外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pp..39--42
郭永玉〈榮格及其學派與超個人心理學〉,武漢大學學報55卷,第5期,2002,pp.535-8.
傅佩榮〈莊子人觀的基本結構>,哲學與文化,15:1,1988,pp..61-72new window
傅佩榮、林安梧〈「人性向善論」與「人性善向論」--關於先秦儒家人性論的論辯〉,哲學雜誌5,1993.06,pp..78-107new window
傅佩榮〈道家的邏輯與認識方法〉,哲學論評14,1991.01,pp..99-111new window
傅武光〈老子和孔子誰高﹖〉,國文天地12:7=139,1996.12,pp..14-7new window
傅武光〈最好的政治[老子]〉,國文天地12:8=140,1997.01,pp..22-3new window
傅偉勳〈弗蘭克與意義治療法〉《批判的承繼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1991),pp.171-9
曾師昭旭〈論道家美學中的道﹣﹣境界與虛靈〉,鵝湖17:11=203,1992.05,pp..8-15
曾師昭旭〈論良心教與人文教〉,宗教哲學2:4=8,1996.10,pp..1-7
曾師昭旭〈論莊子的整體存在感與人我相通感〉,鵝湖 7:1=193,1991.07,pp..13-16
曾師昭旭〈論儒道兩家之互為體用義〉,宗教哲學1:1,1995.01,pp..1-10
湯一介〈論老莊哲學中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問題〉,中國文化月刊 144,1991.10,pp..4-13
程 潮〈儒家理想人格的三種發展模式〉,孔孟月刊38:12=456,2000,pp..7-12
程林輝〈老子的人生哲學〉,人文學報17,1995.04,pp..49-63
馮滬祥〈老子管理哲學及其現代應用〉,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5,1997.06,pp..123-71new window
黃登山〈老子論人生〉,東吳中文學報3,1997.05,pp..77-93new window
黃漢青〈莊子內篇與外雜篇處世論與政治觀之比較〉,臺中商專學報24,1992,.06,pp..23-50
楊汝舟〈道家思想概觀〉,中道,34-38,1992,pp..25-38
楊海文〈「仁且智」與孟子的理想人格論〉,孔子研究,第四期,2000, pp..40-9
楊國榮〈人格境界與成人之道--理學的人格理論及其內蘊〉,孔孟月刊1993.06,pp..14-21new window
楊國榮〈儒家人格學說發微〉,鵝湖月刊,1994.05,pp..30-5new window
楊國樞〈劉邵的人格理論及其詮釋〉《人觀、意義與社會》(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3),pp..89-127new window
楊韶剛〈走向整合的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探新19卷,67期,1999,pp..19-24
楊鴻銘 〈莊子寓言兩則分析論〉,孔孟月刊34:12=408,1996.08,pp..43-4new window
葉海煙〈老子的人的哲學〉,東吳哲學傳習錄1,1992.03,pp..23-35
葉海煙〈莊子的人的哲學〉,哲學與文化19:1=212,1992.01,pp..1201-11new window
葉海煙〈齊物論與人間世--一場知識與權力的對話〉,哲學與文化23:11=270,1996.11,pp..2168-76new window
葉海煙〈論莊子的終極關懷〉,哲學年刊10,1994.06,pp..97-112
葛榮晉〈評儒家人格要素論〉,孔孟月刊,1990.03,pp..26-31new window
葛魯嘉〈超個人心理學對西方文化的超越〉,長白學刊,1996,第2期,pp..84-127
鄒昌林〈從「老子」對待文明的態度看儒道的異同及其現代意義〉,宗教哲學1:2,1995.04,pp..27-44new window
鄔昆如〈莊子的生死觀〉,哲學與文化21:7=2421994.07pp..584-91new window
趙雅博〈儒字釋義〉,大陸雜誌第79卷第5期
廖柏森〈論語中理想人格之探討〉,中國文化月刊,1990.11,pp..103-16
廖俊裕〈從「人本心理學」到「超個人心理學」--儒學「學統」建立的一個面向〉
研究與動態5,2002,pp..11-5
劉笑敢〈老子之自然與無為--古典意含與現代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0,1997.03,pp..25-58new window
劉笑敢〈關於老子之道的新解釋與新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7:2=26,1997.06,pp..1-40new window
劉學智〈老子及道家學說的文化價值重估〉,哲學與文化21:8=243,1994.08,pp..703-11new window
蔡方鹿〈儒學傳統理想人格和價值取向及其現代意義〉,鵝湖月刊,1994.5,pp..36-39new window
蔡仁厚 〈唐君毅先生論人格世界〉,《儒學的常與變》,台北:東大,1990,pp..164-188new window
蔡忠道〈先秦儒道的聖人論試析〉,宗教哲學3:4=12,1997.10,pp10-25new window
蔡明田〈先秦儒道思想的理想人格〉,《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1982
蔡俊傑〈韓非子思想探析--哲學思想篇〉,師友 320,1994.02 pp..56-9
蔡俊傑〈韓非子思想探析--教育思想篇〉,師友 21,1994.03 pp..55-57
鄭基良〈老子生死學研究〉,空大人文學報5,1996.05,pp..89-109new window
鄭基良〈莊子生死學研究〉,空大人文學報6,1997.05,pp..129-58new window
蕭 璠〈韓非政治思想試探〉,臺大歷史學報第8卷,1981
錢 穆〈駁胡適之說儒〉,東方文化第1卷第1期,1954,pp..123-8
錢 穆〈中國文化與中國人〉,《歷史與文化論叢》,台北:東大,1979,pp..64-80
錢耕森〈「道法自然」新論--道家與廿一世紀〉,孔孟月刊34:9=405,1996.05,pp..37-43new window
鮑師國順〈荀子與儒效〉,第三屆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1998.11.29,pp.. 1-16
戴晉新〈墨子的歷史思想〉《輔仁歷史學報》,1991.12,pp..1-13new window
薛保綸〈老子及道家的人生哲學〉,哲學與文化22:5=252,1995.05,pp..401-9new window
饒宗頤〈釋儒〉,東方文化第1卷第1期,1954,pp..111-22
謝大寧〈莊子對孔子的評價〉,中國學術年刊12,1991.04,pp..45-56new window
謝宗榮〈「人自然化」與「自然人化」的循環互動--莊子藝術精神在山水畫中的體現(上)〉,鵝湖,1996.03,pp..24-9new window
鍾雲鶯〈「莊子之「夢」探析」,鵝湖23:5=269,1997.11,pp..43-51new window
顏清梅〈從「逍遙遊」談莊子的人生觀〉,中國文化月刊139,1991.05,pp..89-103
魏元珪〈老子的人生境界暨對人世的透視〉,宗教哲學2:1=5,1996.01,pp..79-94new window
魏元珪〈老子的歷史智慧〉,中國文化月刊191,1995,09,pp..2-33
魏元珪〈老子論美與生活的藝術〉,宗教哲學1:2,1995.04,pp..1-26new window
魏元珪〈老子論道德修養與生命體證-下-〉,中國文化月刊189,1995.07,pp..2-23
魏元珪〈道家思想暨對文化的貢獻〉,中國文化月刊193,1995.11,pp..3-19
羅思美〈莊子自然美學之意義〉,孔孟月刊35:11=419,1997.07,pp..28-33new window
蘇新鋈〈道家棄仁義的真諦〉,中國書目季刊27:4,1994.03,pp..88-9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