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二十世紀初期台灣口述傳統的現代性轉轍:以傳說與印刷媒體的關係為中心
作者:呂政冠
作者(外文):Lu, Cheng-Kua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柳書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口頭傳統口頭檔案民間文學文類傳說現代性楊乃武嘉慶君遊台灣廖添丁Oral TraditionOral ArchivesFolkloreGenreLegendModernityYanNai-WuLiaoTian-DingLord Jiaqing and the Journey to Taiw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論文摘要
口述傳統曾經是民間社會傳遞訊息、交流經驗最重要的媒介;但是當口述傳統遇到名之為現代性的文化場域時,為了適應受眾結構的改變,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調整。二十世紀初期是印刷媒體報紙頻繁地介入口頭傳播軌轍的時期,其中又以傳說文類最為明顯。因此本文將以傳說和印刷媒體的關係,進行其媒介轉轍的現象描述,並從中思索口述傳統的現代性意義。
本文選擇了三個傳說案例,來說明三種口述傳統的現代性意義。第一則是「楊乃武」,約莫是在1920年前後以商業戲劇的形式傳播至台。這則渡海而來的傳說為我們展示現代語境底下,口述傳統亦會透過商業與人口移動,得以加速傳播,並擴大傳播範圍。「楊乃武」在傳說形成到傳播至台的過程中,經歷多重轉轍的過程,在傳統冤案的基礎上,加入了現代司法的感性敘事,並使其在無傳說物依附的情況下,得以在台持續流傳。多重轉轍是現代口頭敘事的必然情況,但是本文舉出「嘉慶君遊台灣」為例,透過該則傳說形成的歷史記憶與地方起源說詞,藉此說明口述傳統在遭遇文字媒體時,並非全然的失守。一個仍保有活潑的傳講潛勢的傳說,證明了口述傳統在現代語境下仍然保有其生命力。最後,本文以「義賊廖添丁」的傳說生命史為例,指出亦有由文字流向口傳的「反向轉轍」的狀況。而這種反向轉轍的發生,必須同時建立在傳統框架的穩定敘事,與民間反應現代想像(或殖民想像)下的情境關係。因此本文認為「廖添丁」應該算是台灣第一個大型的當代傳說。最後本文則以「口頭檔案」與「文字媒介」的觀察,去思考文字/口頭之間的相同與差異,並指出文字的侷限性,及其反應講述語境的可能性。
Abstract
Oral tradition was ever the most important media to conversation and transmit message in folk society. Its form has restructured for the change of audience when oral tradition met the culture field of modernity. Printed media, like news pepper, frequently intervened the transmit track of oral tradition, especially legend, during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e research will cente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end and printed media, describe the phenomenon of media translation, and think the meaning of oral tradition in modernity.
There are three cases of legends which have some modernity meaning in this research. The first one is “Yan, Nai-Wu”(楊乃武), translated to Taiwan around 1920s by the forms of commercial theater. This immigration legend showed us that oral tradition will transmit faster and wider by population immigration in the modernity context. The legend, Yan, Nai-Wu, obtained the character of legal sensi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tting and switched to different media repeatedly before traveling to Taiwan. This is the reason that “Yan, Nai-Wu” still be told without legend landscape in Taiwan. The second one, Lord Jiaqing and the Journey to Taiwan(嘉慶君遊台灣), is an typical case proving that oral tradition can still keep vitality by maintaining told-potential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ty. Told-potential of “Lord Jiaqing and the Journey to Taiwan” was kept by adhering to landscape and collective memory, a genre character of positive legend. The third legend, Liao, Tian-Ding(廖添丁), is a case of reverse-switch from printing to oral, bases on the stable traditional narrative form and modern colonial context. Throughout transmitting history of Liao, we can find out that Liao is the first contemporary legend in Taiwan.
In the view of oral archives and printing media, we will find out the possibility of oral context in printing, and the interaction of each.
參考資料
一、專書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年12月)。
孔復禮(Philip Kuhn)著,陳兼、劉昶譯,《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台北:時英,2000)。
王本狀等著,《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唐山,2014年)
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北:聯經,2014年9月)。
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著,趙旭東譯,《帝國的隱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江肖梅,《台灣故事》(台北:東方文化,1957年)。
艾瑞克.霍布斯邦著,鄭明萱譯,《盜匪:從羅賓漢到水滸英雄》(台北:城邦,1998年4月)。
克利弗德.紀爾茲(Clifford Geertz)著,楊德睿譯,《地方知識》(台北:麥田,2007年),頁237。
呂文翠,《海上傾城:上海文學與文化的轉異1849-1908》(台北:麥田,2009年)。
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部,1960年9月)。
汪暉等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年)。
那思陸,《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台北:文史哲,1992年)。
亞蘭.鄧德斯(Alan Dundes)著,戶曉輝譯,《民俗解析》(廣西:廣西師範,2005年)。
阿爾伯特.貝茨.洛德著,尹虎彬譯,《故事的歌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月)。
林文龍,《南投縣志卷七-人物志》(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2010年)。
林文龍,《台灣掌故與傳說》(台北:台原出版,1992年7月)。
林淑芬主編,《疆界、主權、法》(新竹: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年12月)。
林鶴宜,《東方即興劇場 歌仔戲「做活劇」 上編: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台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阿蘭.鄧迪斯著,戶曉輝譯,《民俗解析》(廣西:廣西師範,2005年1月)。
金榮華,《民間故事論集》(台北:三民,1997年6月)。
彭衍綸,《臺灣地方風物傳說的踏查與闡述》(台北:里仁,2017年8月)。
施翠峰,《台灣民間文學研究》(台北:著者,1982年8月)。
施愛東,《倡立一門新學科:中國現代民俗學的鼓吹、經營與中落》(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2月)。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2005年11月)。
洪長泰著,董曉萍譯,《到民間去: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學1918-193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
洪淑苓,《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以關公傳說為重心的考察》(台北:台大出版委員會,1995年5月)。
洪淑苓,《民間文學的女性研究》,(台北:里仁,2004年2月)。
洪淑苓,《在地與新異──台灣民俗學與當代民俗現象研究》(台北:萬卷樓,2019年12月)。
胡仕麟等著,《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9月)。
胡萬川,《民間文學工作手冊》(台北:文建會,1996年11月)。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清華大學,2004年)。
胡遠杰主編,《福州路文化街》(上海:文匯出版社,2001年)。
烏丙安,《民俗學原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理查德.鮑曼著,楊利慧、安德明譯,《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桂林:廣西師範,2008年10月)。
連橫,《台灣通史》(台北:幼獅文化,1978年8月)。
陳奇祿主編,《臺灣風土 第四冊》(台南:台南市文化局,2013年10月)
陳泳超,《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現代軌轍》(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8月)
陳泳超,《背過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間傳說生息的動力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0月)。
姜佩君,《澎湖民間故事研究》(台北:里仁,2007年12月)。
陳捷先,《嘉慶皇帝與臺灣》(台北:國立故宮,,2016年5月)。
普羅普著,賈放譯,《故事形態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馮明珠、陳龍貴主編,《嘉慶君遊台灣:清仁宗文物特展》(台北:故宮,2016年5月)。
黃阿彩,《黃驤雲進士家族》(台北:黃阿彩,2014年5月)。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2004年)。
劉建輝,《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的「近代」體驗》(上海:上海古籍,2003年)。
劉穎,《中國文學現代轉型的民俗學語境》(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
歷史檔案館編,《清宮御檔──楊乃武小白菜奇案御檔》(杭州,西泠印社,2003年6月)。
賴惠敏,《但問旗民:清代的法律與社會》(台北:五南,2007年5月)。
鍾任壽,《六堆客家鄉土志》(屏東,常青,1973年)。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著,陳雅馨譯,《液態現代性》(台北:商周出版,2020年12月)。
羅蘭.巴特著,江灝譯,《神話學》(台北:麥田,2020年4月)。
愛德華.泰勒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藝,1992年8月)。
愛德華.希爾斯(Edward Shils)著,傅鏗、呂樂譯,《論傳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
Bauman, Richard (1977) 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Bauman, Richard (1992) Folklore, Cultural Performances, and Popular Entertainmen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Brunvand, Jan H. (1986) The Study of American Folklore: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Christiansen, Reidar Th.(1958) The Migratory Legends: A Proposed List of Types with a Systematic Catalogue of the Norwegian Variants, Helsinki: Suomalainen Tiedeakatemia Academia Scientiarum Fennica.
Cocchiara, Giuseppe (1952): The History of Folklore in Europe (John N. McDaniel Trans.) Philadelphia: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man Issues.
Dégh, Linda (2001) Legend and Belief: Dialectics of a Folklore Gen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Dégh, Linda (1995) Narratives in Society: a Performer-Centered Study of Narra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Dorson, Richard M. Ed. (1972) Folklore and Folklife: An Introduc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undes, Alan (1980) Interpreting Folklo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Dundes, Alan (1989) Folklore Matters, Knoxvill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Foley, John M. Ed.(1981) Oral Rraditional Literature: A Festschrift for Albert Bates Lord, Ohio: Slavica Publisher.
Guillén, Claudio (1993) The Challeng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Franzen, Cola, Tra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velock, Eric A. (1986) The Muses Learns to Write: Reflections on Orality and Literary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Holiday, M. A. K. & Hasan, Ruqaiya(1978)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Ltd.
Holiday, M. A. K. & Hasan, Ruqaiya(1989)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liday, M. A. K. & Hasan, Ruqaiya(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Ltd.
Innis, Harold(2007) Empire and Communications, Ontario:Dundurn Press.
Koski, Kaarina, Frog & Savolainen, Ulla Ed.(2016) Genre─Text─Interpretation: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Folklore and Beyond, Helsinki: Finnish Literature Society.
Lang, Andrew (1884) Custom and Myth,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Luthi, Max(1982) The European of Folktale: Form and Nature, Philadelphia :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man Issues.
McLuhan, Marshall(2001)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Routledge.
Naithani, Sadhana (2014) Folklore Theory in Postwar Germany,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Ong, Walter J.(1982) Orality and Literacy, New York: Routledge.
Richard, Bauman(1984) 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Röhrich, Lutz(1991) Folktales and Realit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Rosenberg, Bruce A.(1991) Folklore and Literature-Rival siblings, Knoxvill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Simpson, Jacqueline (2000) A Dictionary of English Folklo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mpson, Stith(1955) Motif-Index of Folk-Literature Vol. I,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Foster, Jonathan K. Mem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lk, Ülo and Sävborg, Daniel Ed. (2018) Storied and Supernatural Places: Studies in Spati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Folklore and Sagas, Helsinki: Finnish Literature Society.

二、單篇論文
王斯福著,趙旭東譯,《帝國的隱喻》(江蘇:江蘇人民,2008年4月)。
王麒銘,<日治檔案中的廖添丁及其共犯>《台灣學研究》第九期,2010年6月,頁19-42。
司黛蕊,〈懷舊的共同體與再合成的自我:金枝演社與臺灣春風歌劇團的新胡撇仔戲〉《戲劇研究》第4期(2009.7),頁49。
朱弘,〈近代上海的興起1843-1862〉,載於汪暉等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吳勇宏,〈塑形於閱聽與傳唱之間──歌仔冊中廖添丁敘事的俠義化〉《台灣學研究》第九期,2010年6月,頁63-96。
吳彥儒,〈老驥伏櫪──院藏嘉義匪拒圖與張丙事件中的王得祿〉《故宮文物月刊》第415期,2017年,頁101-103。
吳桂龍,〈清末上海地方自治運動論述〉,《近代史研究》第3期,1982年,頁1-3。
李丁讚,〈社區營造與公民社會〉,王本狀等著,《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唐山,2014年),頁21-22。
李季樺,〈從日文原始檔案看廖添丁其人其事〉《台灣風物》第38卷第8期,1988年9月,頁53-74。
李思旭,〈從詞匯化、語法化看話語標記的形成──兼談話語標記的來源問題〉《世界漢語教學》第26卷3期,2012年。
周明強,〈現代漢語話語標記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第4期,2015年6月。
林文龍,〈嘉慶君遊台傳說雜考〉《台灣文獻季刊》第41卷第2期,(1990年6月)。
林培雅,〈近四十年來台灣民間文學的調查、研究狀況〉《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期,2006年10月,頁33-52。
林培雅,〈桃園縣福佬歌謠傳承人之調查研究〉《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暨說唱傳承表演論文集》(台南:台文館,2004年12月),頁116.
邱坤良,〈理念、假設與詮釋:台灣現代戲劇的日治篇〉,《戲劇學刊》,2011年13期。
施炳華,〈「廖添丁傳說的演化」研究〉「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山醫大台語文學系、台灣羅馬字協會,2007年10月。
柯榮三,〈「迷信兇賊の靈」──論廖添丁死後傳說的原始樣貌〉《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12月),頁233-249。
柯榮三,〈失傳的廖添丁──全本《臺灣義賊新歌廖添丁》中的庶民話語〉《台灣文學研究》第五期,2013年12月,頁137-168。
紀慧玲,〈演員丰采猶勝戲文《楊乃武與小白菜》〉,表演藝術評論台,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3210(2021.1.11)
胡萬川,〈亡命好漢的生與死──莊芋、曾切與廖添丁傳說之研究〉《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暨說唱傳承表演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頁255-271。
胡萬川,〈土地.命運.認同.-京官來台灣敗地理傳說之探討〉《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期,2005年10月,頁1-21。
胡萬川,〈民間文學口傳性特質之研究──以台灣民間文學為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1期,2010年10月,頁199-220。
胡萬川,〈從集體性到個人風格──民間文學的本質與發展〉《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踐》(新竹:清華大學,2004年1月)。
胡萬川,〈變與不變:民間文學本質的一個探討〉《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清華大學,2004),頁1-34。
唐振常,〈市民意識與上海社會〉,載於汪暉等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頁92-100。
徐忠明、杜金,〈楊乃武冤案平反的背後:經濟、文化、社會資本的分析〉《法商研究》第3期,總第113期,2006。
徐載平,〈申報關於楊乃武案的報導始末〉《新聞與傳播研究》第1期,1981年。
殷樹林,〈論話語標記的形成〉《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第15卷2期,2012年3月。
馬凌合,〈流民與上海租界〉,載於汪暉等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張隆志,〈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殖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年11月),頁33-58。
理查德.鮑曼著,楊利慧譯,〈表演中的文本與語境:文本化與語境化〉《西北民族研究》總第87期,第4期(2015年)。
陳永棣,〈落日殘照:清楊乃武案昭雪的歷史、社會與制度因素〉,《中外法學》第19卷第4期(2007年8月),頁411-440。
陳益源、柯榮三,〈春暈書房所藏閩南語歌仔冊概況與價值〉《成大中文學報》第三十八期,2012年9月。
陳韋誠,〈失落與大巡:松柏嶺受天宮大上帝信仰探析〉《第三屆台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靜宜大學,2018年7月,頁329-332。
陳慧均,〈舞台上的兇賊與義賊──評述日治至戰後的新劇《廖添丁》〉《台灣學研究》第九期,2010年6月。
彭利元,〈走出扶手椅,邁向田野──馬林諾夫斯基語境論發展評析〉《外語與外語教學》第9期,2008年。
惠嘉,〈文本:具有構境能力的語言事件〉《民族文學研究》第36卷,第6期,2018年。
董秀芳,〈來源於完整小句的話語標記「我告訴你」〉《語言科學》第9卷3期,2010年5月。
董秀芳,〈詞彚化與話語標記的形成〉《世界漢語教學》總第79期,2007年。
寧樹藩,〈”有聞必錄”考〉《新聞研究資料》,第一期,1986年。
劉捷,〈民間文學的整理及其方法論〉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第一冊》(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0月,頁260-261。本文原載於《臺灣文藝》第2卷,第7期,1935年7月。
劉南芳,〈台灣歌仔戲中程式語言的作用:以歌仔戲「活戲」演出為例〉,《台灣文學研究》第3期,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2012年3月。
劉柳書琴,〈殖民都市、文藝生產與地方反應──1930年代台北與哈爾濱都市書寫比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3期,頁49-65。
劉柳書琴,〈魔都尤物:上海新感覺派與殖民都市啟蒙敘事〉《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頁38-49。
蔡博方,〈報刊現代性與公民身分:以《申報》為例的反思〉,《傳播研究與實踐》第6卷第2期,2016年7月。
蔡錦堂,〈義俠?或盜匪?──以台灣 .廖添丁與日本.鼠小僧為例〉《台灣學研究》第九期,2010年6月,頁1-18。
魯納(Rune Svarverud)著,施清婧譯,〈改變中國的國際定位觀:晚清時期國際法引進的意義〉林淑芬主編,《疆界、主權、法》(新竹: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年12月),頁157-173。
操瑞青,〈建構報刊合法性:「有聞必錄」興起的另一種認識──從《申報》「楊乃武案」報導談起〉,《新聞與傳播研究》第3期,2015年3月。
賴玉玲,〈嘉慶君遊台灣的傳說與溯源〉《嘉慶君遊台灣:清仁文物特展》(台北:國立故宮,2016年5月)頁416-422。
賴松輝,〈「文學進化論」、「反動進化論」與台灣新舊文學的演進〉《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期,2006年10月。
賴惠敏,〈從命案看清前期的國家與社會(1644-1795)〉《但問旗民:清代的法律與社會》(台北:五南,2007.05)。
戴浩一,〈新世紀臺灣語言學研究之展望〉《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2000年12月。
謝筱玫,〈胡撇仔及其歷史源由〉《中外文學》31卷1期,2002年6月,頁159-164。
Abrahams, Roger D. (1968) “Introductory Remarks to a Rhetorical Theory of Folklore”,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81(320), pp.143-158.
Ambrož Kvartič (2012) “The Local Impact of Migratory Legends: the Process and Function of Localisation” Journal of Ethnology and Folkloristics, 6(2).
Anttonen, Pertti(2012) “Oral Traditions and The Making of The Finnish Nation” Folklore and Nationalism in Europe During the Long Nineteenth Century (Ed. By Timothy Baycroft and David Hopkin), Boston: Brill, pp.325-350.
Bauman, Richard(2012) “Performance” in Companion to Folklore (Bendix, Regina F. & Hasan-Rokem, Galit Ed.) Malden, MA : Wiley-Blackwell, pp.100-101.
Bendix, Regina(August, 2010) “Property and Propriety: Reflections on Archived and Archival Cultures” Culture Archives and the State: Between Nationalism, Socialism, and the Global Market Vol.1.
Best, Stephen(2020) “Walter J. Ong, Orality and Literacy(1982)” Public Culture, 32(2), pp.431-439.
Bird, S. Elizabeth (2002) “It Makes Sense to Us: Cultural Identity in Local Legends of Plac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31(5).
Bogart, Barbara Allen (2011) “The “Image on Glass”: Technology, Tradi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Folklore” in Contemporary Legend: A Reader (Gillian Bennet & Paul Smith ed.) London: Routledge.
Dégh, Linda & Vasonyi, Andrew (1978) “The Crack on The Red Goblet or Truth and Modern Legend” Folklore in The Modern World (Ed. By Richard Dorson) Paris: Mouton Publishers.
Dégh, Linda (1991) “What is the Legend After All” in Contemporary Legend, V.01.
Dundes, Alan & Arewa, E. Ojo(1964) “Proverbs and the Ethnography of Speaking Folklor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6(6), Part2, pp.70-85.
Dundes, Alan (1966) “The American Concept of Folklore” Journal of the Folklore Institute, 3(3).
Dundes, Alan (1980) “Who Are The Folk?” Interpreting Folklo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p1-19.
Dundes, Alan,(1979) “Metafolklore and Oral Literary Criticism” in Analytic Essays in Folkore, New York: Mouton.
Feuchtwang, Stephan (Mar. 1993) “Historical Metaphor: A Study of Religious Representation and the Recognition of Authority”, Man, New Series, 28(1).
Foley, John M. “Editor’s Column: Introduction” Oral Tradition 1(1).
Foley, John M. “Oral Tradi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oral-tradition(March 5, 2020).
Fraser, Bruce (1999): “What are discourse markers?” in Journal of Pragmatics 31.
Frog, Koski, Kaarina, & Savolainen, Ulla (2016)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ext and Interpret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Genre” in Genre-Text-Interpretation: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Folklore and Beyond, Helsinki: Finnish Literature Society.
Frog, Koski, Kaarina, & Savolainen, Ulla (2016)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ext and Interpret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Genre” in Genre-Text-Interpretation: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Folklore and Beyond, Helsinki: Finnish Literature Society.
Georges, Robert A. (1979) “The General Concept of Legend: Some Assumption to be Reexamined and Reassessed” in American Folk Legend: a Symposium, Hand, Wayland B. E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lassie, Henry (1971) Pattern in the Material Folk Culture of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Gunnell, Terry(2006): “Narratives, Space and Drama: Essential Spatial Aspect Involve In the Performance and Reception of Oral Narrative” in Folk Vol.33.
Jason, Heda, (1997)“ Texture, Text, and Context of the Folklore Text vs. Indexing” Journal of Folklore Research, 34(3), pp.221-225.
Guillory, John(2021) “Reading Ong and Reading McLuhan” Texual Practice, 35(9) London: Routledge, pp1487-1501.
Lindahl, Carl (2011) “Psychic Ambiguity at the Legend Core” in Contemporary Legend: A Reader (Gillian Bennet & Paul Smith ed.) London: Routledge.
Liu, Ming (June 2014)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 4(6).
Malinowski, Bronislaw K. (1923)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in Charles K. Ogden, The meaning of Meaning: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upon Thought and of the Science of Symbolis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Newell, William Wells (1988) “On the Field and Work of a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1), pp.3-7.
Mason, Bruce Lionel(1998) “E-Texts: The Orality and Literacy Issue Revisited” Oral Tradition, 13(2), 306-329.
Ong, Walter J.(1986) “Writing Is A Technology That Restructures Thought” The Written Word: Literacy In Transition (Ed. By Gerd Bauman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23-50.
Raufman, Ravit & Ben-Cnaan, Rachel, (2009)“ Red Riding Hood: Text, Hypertext, and Context in an Israeli Nationalistic Internet Forum” Journal of Folklore Research, 64(1), pp. 43-66.
Redfield, Robert (1947): “The Folk Socie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2)4, pp293-308.
Seal, Graham, (2009) “The Robin Hood Principle: Folklore, History, and the Social Bandit” Journal of Folklore Research, 46(1).
Smith, Paul(2011) “Contemporary Legend: A Legendary Genre? ”in Contemporary Legend: A Reader (Gillian Bennet & Paul Smith ed.) London: Routledge.
Sydow, C. W. Von(1965) “Folktale Studies and Philology: Some Points of View” in The Study of Folklore( ed. By Alan Dundes), NewJersey: Prentice-Hall.
Thompson, Stith (1995) “Myths and Folktales”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68(270), pp. 482-488.
Utley, Francis Lee(1961) “Folk Literature: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74(293), pp.193-206.
Vaz da Silva, Francisco, (2007) “Folklore into Theory: Freud and Levi-Strauss on Incest and Marriage” Journal of Folklore Research, 44(1), pp. 1-19.

三、學位論文
丁鳳珍,〈「歌仔冊」中的台灣歷史詮釋──以張丙、戴潮春起義事件敘事歌為研究對象〉(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5年)。
王帥,〈話語標記詞「對了」的話語功能和詞匯化歷程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2013年5月)。
江志桓,〈楊乃武與小白菜」《申報》、原案與黃南丁小說的比較研究〉(台北: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碩士論文,2012)
林培雅,〈台灣民間文學積極傳承人調查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7年7月)。
林欣育,〈土地與認同:美濃地區客家墾拓傳說之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喻郁,〈八景演變的相關探討:以彰化八景為例〉(花蓮: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楊哲熙,〈台灣閩南語句尾助詞的語意屬性、語用功能和句法分析〉(新竹:清華大學語言所碩士論文,2014年7月)
劉麗豔,〈口語交際中的話語標記〉(浙江:浙江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論文,2005年4月)。
蔡茱蓉,〈蘇州彈詞《繪圖楊乃武奇案》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8)。
蔡蕙如,〈日治時期台灣民間文學觀念與工作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8年7月)。

四、報章雜誌、史料與史圖
1.《台灣日日新報》
不著撰人,〈易樓為閣〉《台灣日日新報》,明治三十八年八月六日(1905年)
不著撰人,〈嚴揖兇賊〉《台灣日日新報》明治42年(1909)8月27日,漢文第五版。
畏蛇歇者,〈里巷鎖聞.蟬琴蛙鼓〉《日日新報》明治42年(1909)8月27日,漢文第五版。
不著撰人,〈莊芋〉《漢文台灣日日新報》大正三年二月二十二日(1914),第六版。
雅堂,〈俠盜曾切軼事〉《漢文台灣日日新報》大正八年六月三十日(1919),第六版。
不著撰人,〈逃走犯人の逮捕〉《台灣日日新報》明治36年8月2日(1903年),第5版。
不著撰人,〈持兇器窃盜捉はる〉《台灣日日新報》明治38年3月26日(1905年),第7版。
不著撰人,〈捕獲兇犯〉《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明治38年3月28日(1905年),第5版。
不著撰人,〈巧みに法網を潜る賊〉《台灣日日新報》明治38年6月28日(1905年),第5版。
不著撰人,〈在台北 類似歌仔戲的本島劇? ==在新舞台==〉《台灣藝術新報》,1939年4月1日。
不著撰人,〈銃器彈藥の賊〉《台灣日日新報》明治42年8月27日(1909年),第5版。
不著撰人,〈嚴緝兇賊〉《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明治42年8月27日(1909年),第5版。
不著撰人,〈兇賊護身用の武器〉《台灣日日新報》明治42年9月8日(1909年),第5版。
不著撰人,〈兇賊廖添丁就縛〉《台灣日日新報》明治42年11月20日(1909年),第7版。
不著撰人,〈稀代の兇賊廖添丁の最期〉明治42年11月21日(1909年),第7版。
濟東野人,〈里巷瑣聞.菊黃楓紫〉《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明治42年11月25日(1909年),第5版。
濟東野人,〈里巷瑣聞.菊黃楓紫〉《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明治42年11月25日 (1909年),第5版。
不著撰人,〈里巷瑣聞.謠言勿聽〉《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明治42年12月26日(1909年),第5版。
不著撰人,〈似而非自來也〉《台灣日日新報》日文版,明治43年1月11日(1910年),第5版。
不著撰人,〈又噓雄鬼〉《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明治43年1月16日(1910年),第7版。
不著撰人,〈雄鬼為厲〉《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明治43年2月22日(1910年)第5版。
不著撰人,〈雜報:蟬琴蛙鼓〉《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明治44年8月22日(1911年),第3版。
鄭十洲,〈古奇峰記〉《台灣日日新報》明治43年,2月20日(1910年),第5版。

2.《申報》
不著撰人,〈勸南市各舖戶捐點路燈〉,《申報》同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872.12.24),頁2。
不著撰人,〈論夜點路燈得愈目疾〉,《申報》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一日(1872.12.30),頁1。
不著撰人,〈記禹航某生因奸謀命細情〉,《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1874年1月6日),頁2-3。
不著撰人,〈詳述禹航某生因奸謀命事案情〉,《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874.1.13),頁2。
不著撰人,〈禹航生獄中自斃〉《申報》(上海版),同治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874.01.14),頁2。
不著撰人,〈禹航生並非監斃〉《申報》(上海版),同治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874.01.15),頁2。
不著撰人,〈禹航生畧〉《申報》同治十三年三月三日(1874.04.18),頁2。
不著撰人,〈記禹航生略〉,《申報》同治十三年三月三日(1874.4.18),頁2。
不著撰人,〈十月初九日京報全錄〉,《申報》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1874.12.5),頁5。
不著撰人,〈浙江餘杭楊氏二次叩 閽原呈底稿〉本篇分2日刊登於《申報》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三十日(1874.12.7-8),皆登於頁2。
不著撰人,〈論餘杭案〉,《申報》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1874.12.10),頁1。
不著撰人,〈天道可畏〉,《申報》光緒元年三月初五日(1875.4.10),頁3。
不著撰人,〈審案傳聞〉《申報》(上海版),1875.07.16,第二頁。
不著撰人,〈審餘杭葛畢氏案雜聞〉《申報》(上海版),1875.08.02,第二頁。
不著撰人,〈辦大不敬〉,《申報》光緒元年九月十四日(1875.10.12),頁2。
不著撰人,〈楊乃武案已定〉,《申報》光緒元年十月二十日(1875.11.17),頁1。
不著撰人,〈論閩省林文明案〉,《申報》光緒六年四月十一日(1880.5.19),頁1。

3.史料與史圖
不著撰人,〈新刊台灣陳辦歌〉《台灣俗曲集 中卷》發行地點與時間皆不詳,現藏台灣圖書館,無頁碼。
不著撰人,〈嘉義縣境被匪拒守村莊簡明圖說〉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故機067087 國立故宮博物院「明清輿圖全文影像資料庫」。
不著撰人,《義賊廖添丁歌》(新竹:竹林書局,1990年8月)。
王詩琅,〈曾切的故事〉《王詩琅全集卷一:台灣民間故事 鴨母王》(高雄:德馨室,1979年),頁13-24。
伊能嘉矩,《台灣事要》,來源:台灣大學「伊能嘉矩手稿」資料庫http://dtrap.ntu.tw/DTRAP/index.htm,(2020.6.30)
朱點人,〈賊頭兒曾切〉《第一線》第一期,1935年1月6日,頁22-25。
岑毓英(清),〈奏報派員前往臺灣嘉義縣查辦殺斃民命之匪黨莊芋林等情形〉,《軍機處檔褶件》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褶及軍機處檔褶件資料庫,文件編號:121680。文件日期不詳,硃批日期:光緒八年三月五日。
周凱(清),〈記台灣張丙之亂〉《內自訟齋文選》道光二十年(1840)印行。本文引自資料庫「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49261,(2020.8.9)。
周璽(清),《彰化縣志 第一冊》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五六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11月)。
周璽(清),《彰化縣志 第二冊》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五六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11月)。
周璽(清),《彰化縣志 第三冊》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五六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11月)。
瑚松額(清),〈奏請準鳳山縣粵莊在籍主事黃驤雲於服闋後由部帶領引見〉《軍機處檔褶件》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褶及軍機處檔褶件資料庫,文件編號:066525。文件日期不詳,硃批日期: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
劉璈(清),《巡台退思錄》,出版時間不詳。此處引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37727&searchu=%E8%8E%8A%E8%8A%8B,(2021.3.4)。
韓永福、朱淑媛主編,《清宮御檔:楊乃武小白菜奇案御檔》(杭州:西冷印社,2003年6月)。
虎山巖管委會,《虎山巖史略》(彰化:虎山巖管委會,未發行)。
財團法人台灣台中市文昌公廟,《台中市文昌公廟210週年誌慶特刊》(台中:財團法人台中市文昌公廟,2007年10月)。
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崇遠堂張廖宗祠沿革詳誌》(雲林:張廖姓宗親會,2001年10月)。
蘇子建,《鄉詩俚諺采風情》,未出版。
五、採集本與影音資料
(1) 採集本(含縮寫標示)
胡萬川、林聰明總編,《羅阿蜂、陳阿勉故事專輯》(宜蘭:宜蘭縣文化中心,1998年6月)。(羅阿蜂、陳阿勉)
胡萬川總編,《宜蘭縣民間文學集(二)》(宜蘭:宜蘭縣文化中心,1999年6月)。(宜蘭二)
胡萬川、陳益源總編,《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一)》(斗六:雲林縣文化局局,1999年12月)。(雲林一)
胡萬川、陳益源總編,《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二)》(斗六:雲林縣文化局局,2001年1月)。(雲林二)
胡萬川、陳益源總編,《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三)》(斗六:雲林縣文化局局,2001年1月)。(雲林三)
胡萬川、陳益源總編,《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四)》(斗六:雲林縣文化局局,2001年12月)。(雲林四)
胡萬川主編,《台中縣民間文學集18:大甲鎮閩南語故事集(一)》(豐原:台中縣文化局,1995年6月)。(大甲一)
胡萬川主編,《台中縣民間文學集22--清水鎮閩南語故事集(一)》(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6月)。(清水一)
胡萬川主編,《台中縣民間文學集25--清水鎮閩南語故事集(二)》(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6月)。(清水二)
胡萬川總編,《台中縣民間文學集23:梧棲鎮閩南語故事集(一)》(豐原:台中縣文化中心,1996年6月)。(梧棲一)
胡萬川總編,《台中縣民間文學集24:新社鄉閩南語故事集(二)》(豐原:台中縣文化中心,1997年6月)。(新社二)
胡萬川總編,《台中縣民間文學集27:大安鄉閩南語故事集(一)》(豐原:台中縣文化中心,1998年6月)。(大安一)
胡萬川總編,《台中縣民間文學集28:外埔鄉閩南語故事集》(豐原:台中縣文化中心,1998年6月)。(外埔)
胡萬川總編,《台中縣民間文學集29:大安鄉閩南語故事集(二)》(豐原:台中縣文化中心,1998年6月)。(大安二)
胡萬川總編,《台中縣民間文學集33:大安鄉閩南語故事集(三)》(豐原:台中縣文化中心,1999年11月)。(大安三)
胡萬川總編,《台中縣民間文學集34:東勢鎮閩南語故事集(一)》(豐原:台中縣文化中心,2000年5月)。(東勢一)
胡萬川總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2:故事篇(一)》(彰化:彰化縣文化中心,1994年6月)。(彰化二)
胡萬川總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9:故事篇(五)》(彰化:彰化縣文化中心,1996年6月)。(彰化九)
胡萬川總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18:芬園、花壇、秀水地區》(彰化:彰化縣文化中心,2002年)。(彰化十八)
胡萬川總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20:北斗、田尾、社頭地區》(彰化:彰化縣文化中心,2003年)。(彰化二十)
胡萬川總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21:鹿港、福興、社頭地區》(彰化:彰化縣文化中心,2004年)。(彰化二十一)
胡萬川總編,《台南縣民間文學集2:台南縣閩南語故事集(一)》(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1年4月)。(台南一)
胡萬川總編,《台南縣民間文學集5:台南縣閩南語故事集(四)》(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2年4月)。(台南四)
胡萬川總編,《台南縣民間文學集10:台南縣閩南語故事集(六)》(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4年12月)。(台南六)
(2)影音資料
許亞芬歌子戲劇坊,《楊乃武與小白菜》(新北市:許亞芬歌子戲劇坊,2019年)。
葉麗珠三姊妹歌劇團錄影資料《神州天馬俠》。出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BiKEFjg_rE&t=6210s,(2021.01.8)
麗葉三姊妹歌劇團錄影資料《恨爸爸》。出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KlQIuEFY_E&t=4220s,(2018.04.25)
(3)作品集
李易修,〈胡撇音樂劇:泡菜冤──黑牢啟示錄〉《第十四屆台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2年3月),頁296-34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