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制度主義與中國國有企業改革--一個分析框架的運用
書刊名:中國大陸研究
作者:宋國誠
作者(外文):Sung, Kuochen
出版日期:2000
卷期:43:2
頁次:頁37-78
主題關鍵詞:國有企業新制度主義制度制度變遷制度創新State-owned enterprisesNew institutionalismInstitutionInstitutional change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9
期刊論文
1.楊瑞龍(1994)。論我國制度變遷方式與制度選擇目標的衝突及其協調。經濟研究,1994(5),40-49+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瑞龍(1993)。論制度供給。經濟研究,1993(8),45-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良謀(1998)。新制度經濟學與中國經濟改革研討會綜述。經濟研究(大陸),7,70-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華生、張學軍、羅小朋(1988)。中國改革十年:回顧、反思與前景。经济研究,247,1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樹清(1999)。中國市場經濟中的政府作用。改革,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旭昆(1993)。論制度的均衡與演化。經濟研究(大陸),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Rosen, S.(1985)。Implicit Contracts: A Surve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s,xxiii,1144-1175。  new window
8.國家統計局國有大中型企業研究課題組(1999)。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如何走出困境。中國統計,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克難(1999)。探尋國有企改革的突破口-兼論低效率探源的方法論。學術月刊,4,1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1996)。現階段我國企業經營者的職業流動與職業化取向-一九九六年中國企業家成長與發展專題調查報告。管理世界,3,128-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沈志漁(2000)。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國企業管理五0年。經濟管理,2,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珺(1996)。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分析。經濟研究(大陸),8,37-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伯庚(1996)。產權結構理論及其運用。學術月刊,12,47-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瞿林瑜(1995)。從代理理論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經濟研究,1995(2),23-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仕軍(1999)。國有企業經理制度缺陷與經理行為扭曲。經濟問題,11,3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于良春(1998)。芻議國有企業的職能定位與規模定位。經濟研究(大陸),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曉維(1994)。控制、利益和國有企業產權改革方式的選擇。經濟研究(大陸),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小玄(1995)。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的產權結構及其對效率的影響。經濟研究,7,1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軍(1994)。社會主義的政府與企業:從「退出」的角度分析。經濟研究(大陸),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夏業良、殷劍峰(1999)。政府行為方式與企業高負債率關係的經濟分析。經濟科學,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曼(1999)。退出機制: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環節。經濟問題,12,2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胡家勇(1999)。對政府支配資源總量的實證分析。改革,3,65-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四川省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產權制度改革課題(1998)。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研究。經濟研究(大陸),12,3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秋寶(1998)。論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陜西師範大學學報,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世龍(1998)。論國有經濟的地位和作用。計劃與市場,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華傑(1998)。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保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毛澤東思想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夏振坤、初玉崗(1995)。論國家主導地位與國有企業改革。經濟研究(大陸),12,23-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于金富(1996)。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不應堅持國家主導型取向。經濟研究(大陸),5,17-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Davis, Lance E.、North, Douglass C.、Smorodin, Calla(1971)。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North, Douglass C.(1980)。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New York:London:W. W. Norton & Company, Inc.。  new window
3.林毅夫、蔡昉、李周(1997)。充分信息與國有企業改革。上海: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Kornai, János(1980)。Economics of Shortage。Amsterdam:North Holland。  new window
5.Olson, Mancur Jr.(1971)。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1998)。國有企業虧損研究。國有企業虧損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世謹(1993)。經濟體制效率分析導論-一個理論框架對中國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問題的應用研究。經濟體制效率分析導論-一個理論框架對中國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問題的應用研究。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97)。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戰略研究。陜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詩白(1995)。論制度創新。論制度創新。四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五常(1988)。再論中國。再論中國。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94)。Implicit Contracts Theory。Implicit Contracts Theory。Aldershot, UK。  new window
12.Sutch, Richard(1982)。Douglass North and the New Economic History。Explorations in the New Economic History。New York, NY。  new window
13.Solow, Robert M.(1970)。Growth Theory: An Exposition。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4.張克難(1996)。作為制度的市場和市場背後的制度。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鈺(1996)。國有企業改革新探。國有企業改革新探。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維迎(1995)。企業理論及其對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意義。經濟學與中國經濟改革。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江春(1998)。我國股票市場中的產權問題。股份經濟發展與國有企業重組。海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Granick, David(1987)。Job Rights in the Soviet Union: Their Consequences。Job Rights in the Soviet Union: Their Consequences。New York, NY。  new window
19.金碚(1998)。何去何從?當代中國的國有企業問題。何去何從?當代中國的國有企業問題。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瑞龍(1992)。股份制與當代中國企業改革。股份制與當代中國企業改革。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96)。Empirical Studies in Institutional Change。Empirical Studies in Institutional Change。New York, NY。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