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世紀「政治作戰六戰」發展取向
書刊名:國防雜誌
作者:辜晉安
出版日期:2001
卷期:17:1
頁次:頁87-104
主題關鍵詞:政治作戰戰略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
  • 點閱點閱:6
     一、21世紀是「知識」的時代,「經濟」的世紀,也是「科技(資訊)」的年代。國際「和」意識、 「合」型態趨勢,促使戰爭型態難呈現純軍事力鬥爭,非軍事力的運用,已是2l世紀主流:政治作戰六戰,是對應未來21世紀作戰的利器。 二、政治作戰六戰,具備了時代趨勢的特質與內涵,不但是「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中,活用的行為原理原則」、「『戰爭與和平』交迭過程中,『人文與科技』最佳平衡的力點」;尤其,知識軍事時代來臨,戰爭知識化至為明顯,政治作戰六戰已顯現出極大的緊要性與創革發展空間。因此,六戰理論應須更強 化,使每一戰創發出新量能,以預應未來戰爭。 三、政治作戰六戰理論,肆應「知識戰爭」趨勢發展,各戰內涵研發為「知識流」量能的取向為: (一)思想戰:須前瞻規劃「政治文化工業工程」商品,提供「族群共感」,各族群可因共同歷史記憶凝塑;惟「行銷,或傳輸「知識商品」須重視精緻「商品」內涵與誠摯服務態度。 (二)組織戰:組織戰內涵須落實到臺澎防衛作戰「整合性角色」、團體及組織的發展上,將人、物、財力有效整合「敵、我、天、地、水、時、空、力、統、久」作戰要素,以發揮作戰總力。 (三)情報戰:須立論「國家戰略階層的情報戰」,前瞻國際趨勢,有效掌握國際政情並密切通聯管道運作;情報戰所蒐集的情報,首須以臺灣本土「民風政情」為主,次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及中國大陸沿海為內涵。 (四)謀略戰:首須優化「謀略戰知識」的創新。內涵的轉型創新上,即是將既有既見的「謀略戰」內涵知識資源予以「知識組合」,與現代的「資訊戰技術知識」整合創新,將創發出「謀略戰」新內容與量能。 (五)心理戰:亦須重視科技整合深入探討,對敵心戰,須精研心理學理論,觀察國際趨勢,結合大陸知識份子心理傾向,傳輸我方理念,至心防上,須有計晝、有系統透過大眾媒體,傳輸禦敵措施。 (六)群眾戰:明確界定「群眾」在臺澎防衛作戰中本質,尤須研究預劃作戰各階段那些團體、組織,須進行什麼行動配合。
期刊論文
1.方良清(2000)。高新技術的發展與戰爭型態的變革--兼論21世紀的戰爭型態。中國軍事科學雜誌,2000(3)=52,101-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choll, R. W.(1981)。An Analysis of Macro Models of Organizations: The Goal and Political Models。Administration & Society,13(3),271。  new window
3.陳世敏(19791200)。「群眾!」「群眾!」誰是群眾?群眾在那兒?座談會。中央月刊,12(2),66-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雅君(19921100)。九○年代中共的亞太戰略。中國大陸研究,35(11),17-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arnett, Jeffery R.、吳惠民(1998)。未來戰爭:2010年航太作戰之評估。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awrence, Paul R.、Lorsch, Jay W.(1967)。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Manag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Boston Mass:Division of Research,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new window
3.Naisbitt, John、潘祖銘(1990)。大趨勢。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彭文賢(1980)。系統研究法的組織理論之分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進強(1995)。臺海安全與國防改革。臺北:業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國防部(1998)。中華民國87年國防報告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Gray, Colin S.、王振坤(1999)。Explorations in Strategy。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梁懷茂(1994)。社會行為科學理論探討政治作戰六戰。臺北:政戰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Ranney, A.(1971)。Govern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Medison Wisconsi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new window
10.Kast, F. E.、Rosenzweig, J. E.(1979)。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 Systems Approach。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  new window
11.白棟樑(1998)。平埔足跡--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史。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Albanese, R.、Irwin, R. D.(1981)。Managing: Toward Accountability for Performance。Homewood, Illinois:Irwin-Dorsey Limited。  new window
13.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70)。總統訓詞。臺北:總政治作戰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文博(2000)。臺灣人的生死學。臺北:常民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蔡宏明(20010102)。配合產業需求運籌知識經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樹範(19990227)。評五角大廈的臺海安全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陸非(19990807)。中共擴張軍備,美國為假想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建山(20010201)。知識私有化與公共化之兩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崇北、梁曉秋(1987)。對新時期我國國防發展模式的初步探討。歷史性的轉變。北京:新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本厚(19751031)。蔣總統政治作戰思想之研究。蔣總統思想研究專集。臺北:國父實業計畫研究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0)。中國革命史。國父全書。台北:國父全書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湯永勝(1987)。發揮戰略理論在「戰略性轉變」中的先導作用。歷史性的轉變。北京:新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起華(1976)。三民主義的政治社會化。中華文化復興論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