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儒家喪禮思想之研究
作者:李慧仁
作者(外文):Lee,Hui-Jen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尉遲淦
林碧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儒家喪禮思想傳統禮俗殯葬服務喪禮簡化ConfucianismFuneral ThoughtTraditional RitualFuneral ServiceFuneral Simplif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
因有感於當代喪禮的亂象,本論文回歸喪禮處理之本源,從儒家喪禮的思想進行探討,以提出合乎時代需求的調整之道。然而透過實際案例的探討,發現當今人們無法依賴喪禮有效解決死亡相關問題的困境,關鍵點在於殯葬服務人員對於喪禮的認知有誤。因此,為了忠實掌握傳統喪禮的真義,本研究探討的對象與範圍,包含人類原始社會喪禮行為的源起動機,文獻可追溯之《周禮》、《儀禮》、《禮記》的相關內容,以及儀式背後所蘊含的先秦儒家之生死預設與禮治思想。研究方法從考古資料、三禮與儒家相關文獻中著手,統整儒家喪禮的思想。研究過程中除了掌握文獻原意之外,也深入探討其中所蘊藏的內涵、意義與實質上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並且就如何回應現代喪禮問題進行分析。
本論文兼顧學術研究與專業實務兩個面向,研究內容以實務經驗為基礎進行分析,獨到之處在於系統性的探討。論文章節從喪禮的起源出發,再探討喪禮要處理的問題,後續釐清儒家喪禮生死觀的問題,之後再探討儒家喪禮的構成原則,接續論述儒家喪禮的內容,最後就儒家喪禮當代的挑戰進行回應。以特定的脈絡與程序,完成形式的系統性,深入探討並將相關問題間加以相互串連剖析。以人類為什麼會有喪禮的探討做為起點,發現喪禮是為了解決人們因死亡所產生的感情不捨問題而出現。因此喪禮以宗法制度的設計來完成生命傳承任務,但是當中人情之私的問題卻帶來困擾,所以儒家以其生死預設加以化解並且引領人性進入道德的領域,於是喪禮包含了孝道原則、傳承原則和光宗耀祖原則的設計。本研究經論證,確實發現在喪禮的臨終、初終、殮、殯、葬、祭這六個階段中具體落實了以上的三個原則,讓人們藉以圓滿實現繼德傳家的任務。然時代變遷中,傳統喪禮受到衝擊與挑戰,本研究回歸現代人超克生死的需求,發現喪禮的簡化勢在必行,然而除了得配合時代的要求之外,還得考量亡者本身的個別狀況,如此,簡化調整才會成功,當代人們的死亡問題才能獲得真正的解決。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discuss the funeral thought of the Confucianism in order to solve the chaos of contemporary funeral. From practical cases we can find that modern people cannot rely on funeral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death-related problems. The reason is the funeral directors mis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funeral.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wants to really grasp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traditional funeral. The object and scope of this study are: (1) the motive of the funeral behavior of the primitive society. (2) The discussion centered in the concept of“the Rites of Zhou”(周禮), “the Book of Etiquette”(儀禮)and“the Book of Rites”(禮記). (3) The pre-Qin Confucian view of life and death and ritualistic thought. So the research started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literature, the “Sanli ”Books (三禮) and the Confucian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study of Confucianism funeral thought. In addition to explor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literature, the study also examines the meaning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 core issues that should be solved in practice, and analyzes how to apply it to the modern funeral.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demands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analysis of this research depends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s. The specialties of this study are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This study started from the origins of the funeral, discussing what the problem of the funeral to deal with. Find out the life and death presets of funeral. And then stud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uneral principles, and then discuss the contents of the funeral, and finally respond to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of funeral. With a specific context and procedures complete the form of the system, and to link all the problems in series with each other. Then find the selfish nature of mankind will be solved by the design of confusions life and death presets, and then to guide the human nature into the field of morality. This research also find the funeral contains three principles:(1)Filial piety、(2)The inheritance of family life、(3)The fami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onor of ancestors. So the Funeral was divided into the dy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death, before the funeral, funeral, burial, sacrifice the six stages of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above three principles, and let the family generation successive generations. However, to the contemporary, the traditional funeral is challenged. So, this research returns to the needs of modern people, we find that is necessary to simplify 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funeral. However, apart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ra, we must consider the individual status of the dead person, So that the adjustment will be successful, the contemporary people's death problem can get a real solution.
一、古籍文獻及當代譯注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浦衛忠等整理:《春秋左傳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臺灣古籍, 2001年。
〔漢〕司馬遷撰:《史記》,臺北:古新書局,1976年。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漢〕何晏等注、〔宋〕邢昰疏:《論語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漢〕徐幹撰、錢培名校、王雲五編:《中論》,收入《國學基本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收入《中國子學名著集成》086,珍本初編,雜家子部,清光緒元年淮南書局刊本,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無出版年。
〔漢〕賈誼:《新書》,收入《百部叢書集成》, 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漢〕戴德:《大戴禮記》,收入《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漢〕劉向撰、趙善詒疏證:《說苑疏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1985年。
〔漢〕劉向撰、左松超注譯:《新譯說苑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等校勘:《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一年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宋〕朱熹:《儀禮經傳通解》,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朱熹:《家禮》,收入《朱子全書》第柒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2002年。
〔宋〕朱熹:《朱子語類》,收入《朱子全書》第拾柒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2002年。
〔宋〕李如圭:《儀禮集釋》,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陳祥道:《禮書》,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衛湜:《禮記集說》,收入《通志堂經解》,臺北:漢京出版社,不著年月。
〔宋〕道誠集:《釋氏要覽》,收入《大正藏》5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年。
〔元〕敖繼公:《儀禮集說》,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盛世佐:《儀禮集編》,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方 苞:《儀禮析疑》,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臺北:臺灣時代書局,1975年。
〔清〕王先謙撰:《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孔廣森:《禮學卮言》,收入《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清〕李光地:《尚書解義》,收入《尚書七篇解義》,無出版社,無出版年。
〔清〕吳卓信:《喪禮經傳約》,收入《續經解三禮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清〕張廷玉撰、楊家駱主編:《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清〕張爾岐:《儀禮鄭注句讀》,臺北:學海書局,1976年。
〔清〕陳 立:《白虎通疏證》,收入《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臺北:華世書局,1976年。
〔清〕劉寶楠、劉恭冕撰:《論語正義》,臺北:世界書局,1992年。
〔清〕趙翼撰、杜維運考證:《廿二史劄記》,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清〕趙 翼:《陔餘叢考》,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6年。
〔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收入《四部備要》,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清〕杭世駿:《續禮記集說》,臺北:明文書局,1992年。
〔清〕胡培翬、段熙仲點校:《儀禮正義》,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
《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收入《正統道藏》1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太上南斗六司延壽度人妙經,收入《正統道藏》1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王夢鷗:《禮記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宋天正注譯、楊亮功校訂:《大學今註譯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
李日剛等:《三禮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文化事業,1983年。new window
林尹撰:《周禮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邵增樺:《韓非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張 覺:《荀子譯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張純一:《墨子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
章詩同:《荀子簡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陳鼓應註譯、王雲五主編:《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程樹德:《論語集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
楊天宇:《儀禮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葉國良等:《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廖吉郎:《新編荀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錢 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圖書,2000年。
謝冰瑩:《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二、近人專著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新中國的考古收穫,北京:文物出版,1961年。
_______:《新中國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內政部:《禮俗民俗論述專輯》,臺北:內政部,1989年。
內政部民政司編輯:《平等自主、慎終追遠-現代國民喪禮》,臺北:內政部,2012年。
王子今:《秦漢社會史論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王仲孚總編纂:《沙鹿鎮志》,臺中:沙鹿鎮公所,1994年。
王明珂:《慎終追遠:歷代的喪禮》,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
王計生主編:《事死如生-殯葬倫理與中國文化》,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年。
王貴民:《中國禮俗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王德育:《上古中國之生死觀與藝術》,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
王慶淑:《中國傳統習俗中的性別歧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石奕龍:《中國民俗通志-喪葬志》,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安金槐:《中國考古》,臺北:南天,1996年。
朱泓主編:《體質人類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朱金龍主編:《殯葬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
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江慶林主編:《臺灣地區現行喪葬禮俗研究報告》,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3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西安半坡博物館、陝西省考古硏究所、臨潼縣博物館編:《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何聯奎:《中國禮俗研究》,臺北:中華書局,1968年。
呂子振輯:《家禮大成》,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年。
李長莉、閔傑、羅檢秋、左玉河、馬勇:《中國近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李厚澤:《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杜正勝:《周代封建制度的社會結構-封建與宗法(下篇)》,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1979年。new window
周 何:《古禮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2年。
周 莎:《明清墓葬》,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
周自強:《中國古代思想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周蘇平:《中國古代喪葬習俗》,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林川夫編審:《台風瑣話》,《民俗臺灣》第三輯,臺北:武陵出版社,2000年。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1997年。new window
林碧玲:《王船山之禮學》,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8年。
俞益卿校閱:《銅版監本詩經》,上海:錦章書局,1936年。
姚文柟、郁元英校:《喪服喪禮草案》,臺北:維新書局,1969年。
姚漢秋:《臺灣喪葬古今談》,臺北:台原出版社,1999年。
紀俊臣:《內政部辦理〈端正社會風俗—改善喪葬設施及葬儀計畫〉之成效及未來展望》,臺北:內政部民政司,1998年。
胡小池:《中國葬儀風水俗傳-人死亡後的世界》,臺北:武陵出版社,1984年。
胡適:《我對喪禮的改革〉,收入《胡適文集(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郁元英主編:《喪服草案簡編.喪禮儀式》,臺北:郁氏印獎會,1975年。
席汝楫:《變遷社會中的喪葬禮俗〉,《生命禮俗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印,1984年。
徐吉軍:《中國喪葬史》,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徐福全:《中華喪禮之源:儀禮士喪禮既夕禮儀節研究》,臺北:徐福全,2013年。new window
晁福林等:《中國民俗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秦照芬:《商周時期的祖先崇拜》,臺北:蘭臺出版社,2003年。
高明士主編、梁國真、賴亮郡、劉燕儷、李汾陽編:《中國通史》,臺北:五南出版,1950年。
高廣仁、欒豐實:《大汶口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尉遲淦:《生命尊嚴與殯葬改革》,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_______:《禮儀師與生死尊嚴》,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_______:《殯葬臨終關懷》,臺北:威仕曼文化事業公司,2009年。
常金倉:《周代禮俗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張捷夫:《中國喪葬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考活力》,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張劍光:《入土為安-圖說古代喪葬文化》,江蘇:廣陵書社,2004年。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new window
章景明:《先秦喪服制度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
莊英章:《從喪葬禮俗探討改善喪葬設施之道》,臺北:行政院研考會委託,1990年。
許詩莉、戴台馨:《敬天祭祖禮儀的設計與現代化取向》,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5年。
郭于華:《死的困擾與生的執著:中國民間喪葬禮儀與傳統生死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年。
郭振華:《中國古代人生禮俗文化》,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陰法魯等:《古代禮制風俗漫談》,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7年。
陳戌國:《中國禮制史》(秦漢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陳國鈞:《台灣土著社會婚喪制度》,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61年。
陳華文:《喪葬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年。
陳開宇、蔡明昌等:《臺灣地區殯葬消費行為調查研究》,臺北: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2006年。
陶在樸:《理論生死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9年。new window
陶英惠:《蔡元培年譜(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年。
陸玉林:《中國學術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陸建松:《魂歸何處—中國古代喪葬文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陸建華:《先秦諸子禮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雪犁主編:《中華民俗源流集成-儀禮喪葬》,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
麻天祥:《中國宗教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傅偉勳:《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彭美玲:《古代禮俗左右之辯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1997年。
程德祺:《原始社會初探》,北京:中央民族學出版社,1988年。
鈕則誠、王士峰主編:《殯葬教育與管理》,臺北:中華生死學會、中華殯葬教育學會,2002年。new window
鈕則誠:《殯葬生命教育》,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7年。new window
_______:《殯葬與生死》,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7年。
黃士強:《考古中國》,臺北:錦繡出版。1982年。
黃文博:《臺灣人的生死學》,臺北:常民文化,2000年,頁35-36。new window
黃有志、尉遲淦、鄧文龍:《殯葬設施公辦民營化可行性之研究》,臺北:內政部民政司,1998年。
黃有志:《社會變遷與傳統禮俗》,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91年。
楊 華:《先秦禮樂文化》,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楊 寬:《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萬建忠:《中國歷代葬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
葉國良:《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店,1997年。
葛晨虹:《中國古代的風俗禮儀》,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董家遵、卞恩才,《中國古代婚姻史研究》番禹:廣東人民,1995年。
賈蘭波:《山頂洞人》,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50年。
_______:《中國大陸上的遠古居民》,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
鄒昌林:《中國古禮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_______:《中國禮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鈴木清一郎著:《增訂台灣舊慣習俗研究,臺北:眾文圖書,1989年。(原著出版年:1933)
翟明安、鄭萍:《溝通人神-中國祭祀文化象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new window
_______:《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劉 源:《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劉黎明:《祠堂、靈牌、家譜:中國傳統血緣親族習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劉寶才:《先秦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年。
蔡尚思:《中國禮教思想史》,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
鄧卓明、鄧力:《中國葬俗》,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
蕭登福:《道教與民俗》,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_______:《先秦兩漢冥界與神仙思想探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霍 巍:《大禮安魂-中國古代墓葬制度》,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魏 源:《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魏建震:《先秦社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羅開玉:《中國喪葬與文化》,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顧希佳:《禮儀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三、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孔令信:〈從「人是向死的存有」反思自殺與攜親自殺問題〉,《中華禮儀》第26期,2012年6月,頁26-29。
王士峰:〈殯葬業發展趨勢之觀察〉,《中華禮儀》第30期,2014年6月,頁31-36。
甘肅省博物館:〈甘肅武威皇娘娘台遺址挖掘報告〉,《考古學報》1960年2期,
易俊杰:〈動物的葬禮〉,《科學之友》1996年第11期,頁52。
林素英:〈先秦儒家的喪葬觀〉,《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83-112。new window
_______:〈喪禮儀式中的空間象徵、遞變與倫理重整--以三禮書之喪禮空間象徵、轉化為核心進行探討〉,《漢學研究》第33卷第4期,2015年12月,頁1-36。
林碧玲:〈《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辨義——兼論有子之思想〉,第七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4月16-17日。
_______:〈勞思光論《禮記‧大學》原義—以儒家「成德之學」的世界化為研究取向〉,2016儒學與當代哲學新視野學術研討會,2016年4月27-30日。
_______:〈以「知行一貫結構」論〈大學〉古本首章「原義」——儒家「成德之學」世界化的反本探索〉,《東亞漢學研究》2017年特別號,頁16-27。
林慧婉:〈論孟子的生死觀〉,《博愛雜誌雙月刊》第140期,2001年3月,頁35-44。
_______:〈春秋時代的生死觀〉,《黃埔學報》第45期,2003年10月,頁39-49。
_______:〈試論荀子對孟子生死觀的繼承與發展〉,《黃埔學報》第51期,2006年10月,頁31-41。
邵望平:〈橫陣仰韶文化墓地的性質與葬俗〉,《考古》1976年第3期,頁168-172。
尉遲淦:〈從儒家觀點省思殯葬禮俗的重生問題〉,《儒學的當代發展與未來前瞻-第十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深圳:深圳大學,2013年11月15-18日,頁959-962。
_______:〈禮儀師的職業尊嚴〉,《中華禮儀》第29期,2013年12月,頁4-8。
_______:〈從哲學到殯葬--一條踐行新儒學的迂迴之路〉,《鵝湖》第465期,2014年3月1日,頁47-49。
_______:〈殯葬服務與綠色殯葬〉,《中華禮儀》第32期,2015年6月,頁39-45。
_______:〈悲傷輔導融入殯葬服務的時機與方式〉,《中華禮儀》第33期,2015年12月,頁74-78。
傅佩榮:〈孔子對死亡的某種定見〉,《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4期,2005年4月,頁61-70。new window
曾漢塘:〈先秦喪、葬禮儀爭辯的省思與啟示〉,《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10期,2008年10月,頁87-108。
鈕則誠:〈虛與實:生死學和殯葬學的回顧前瞻〉,《中華禮儀》第26期,2012年6月,頁5-9。
黃榆惠:〈喪禮空間轉換之象徵意義探討--以《儀禮.士喪禮》為討論核心〉,《中國文學研究》,第32期,2011年7月,頁39-73。new window
鞏啟明:〈姜寨遺址考古發掘的主要收穫與意義〉,《人文雜誌》1981年第4期,頁119-125。
謝君直:〈發乎情,止乎禮義--《荀子‧禮論》與禮義之道的禮學思想〉,《淡江中文學報》第35期,2016年12月,頁277-313。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孔炳奭:《〈禮記〉與〈墨子〉喪葬思想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文智成:《儀禮喪服親等探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朱心綾:《《儀禮》喪禮之文化意涵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李日斌:《先秦儒家殯葬倫理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李淑珍:《東周喪葬禮制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沈恆春:《宗法制度探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林秋慧:《先秦喪禮與其在台灣客家、閩南社會的體現》,新竹:玄奘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林祖耀:《中國喪葬禮俗中的宗教思想與現代意義》,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林碧玲:《存在與實踐—從孔子的生命歷程論「儒之道」的顯發》,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1996年。new window
邱達能:《先秦儒家喪葬思想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喜研究所博士論文,201年。new window
徐福全:《台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new window
梁右典:《先秦儒家宗教性研究-以孔孟荀對「喪葬」、「祭祀」、「天」的觀點為討論中心》,臺北: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new window
梁家瑋:《台灣殯葬儀式之時空演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2014年。
陳冠蓉:《女性在《儀禮》喪禮中角色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年。new window
陳麗蓮:《早期儒家喪禮思想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黃榆惠:《三禮書中喪禮的儀式與象徵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劉光軒:《「禮儀師」的誕生:從台灣殯葬禮儀治理視角切入的歷史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五、外文論著及期刊論文
Claude, L.S., 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 London: Eyre and Spottis-woode.1969.
Dolores,G.M., Maureille,B. & Vandermeersch,B.,“Neanderthal Infant and Adult Infracranial Remains from Marillac(Charente, France).”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155.1 ( Sep.2014):99-113.
Engels, E.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臺北:谷風出版社,1989年。(原著出版年:1884)
Florian, V., Mikulincer, M., “Fear of death and the judgment of social transgressions: A multidimensional test of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 73(2)(Aug 1997):369-380.new window
Frazer,J.G.(弗雷澤)著、李新萍、郭于華與王彪譯:《永生的信仰和對死者的崇拜》,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2年。
James, W. (詹姆斯)、蔡怡佳與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之探索》(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新北市:立緒出版,2001年。
Murdock, G.P.,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 Macmillan Co.1949.
Piaget, J., & Inhelder, B.,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Y: Basic Books.1969.
Piaget, J. (皮亞傑)、黃道譯:《心理學與認識論 : 一種有關知識的理論》,臺北:結構群,1990年。
Ralph, P. L., Lerner, R.E., Meacham, S. & Burns, E. M., World Civilizations: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 NY:W W Norton & Co Inc.1997.
Tattersall, I., & Schwartz, J.H.,“Hominids and hybrids:The place of Neanderthals in human evoluti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6.13 ( June 22, 1999): 7117–7119.
Turner, V. (特納)、趙玉燕、歐陽敏與徐洪峰譯:《象徵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The Forest of Symbles -Aspects of Ndembu Ritual),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原著出版年:1970)
Tylor, E.B. (泰勒)、連樹聲譯:《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原著出版年:1871)
Tylor, E.B. (泰勒)、連樹聲譯:《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廣西:廣西大學出版社,2005年。(原著出版年:1871)
芥川玲司:《密林の食葬族》,日本東京:恒友出版,1984年。
六、網路資源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據庫》,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年),2017年3月1日檢自:http://202.106.125.14:1168/indexengine/entry_browse.cbs?valueid=%CD%FB%C3%C5%BE%D3&dataname=dbk2%40D%3A%5Cdabaike%5Cdbkdms%5Cdata%5Cbook2%5Cdbk2.tbf&indexvalue=%B0%A2%D7%A2%BB%E9
Than,K.,“Neanderthal Burials Confirmed as Ancient Ritual,”National Geographic. 16 December 2013. 3 March 2017 Retrieved from Retrieved from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2013/12/131216-la-chapelle-neanderthal-burials-graves/
內政部:《我國主要殯葬管理政策之演進》,內政部全國殯葬資訊網,2015年3月25日),2017年3月5日檢自:http://mort.moi.gov.tw/frontsite/cms/serviceAction.do?method=viewContentDetail&iscancel=true&contentId=MjcyMw==
未標明作者:〈馬英九母親秦厚修93歲在萬芳醫院過世〉,ETtoday 新聞雲,2014年5月2日。2016年5月5日檢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502/352925.htm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史上最慘!翻車33死 招魂家屬痛哭〉(《民視新聞》,2017年2月14日),2017年5月1日檢自: http://news.ftv.com.tw/NewsContent.aspx?ntype=class&sno=2017214S14M1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2016年3月26日,檢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臺灣期刊論文檢索系統,2016年3月27日,檢自: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