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再論良渚文化的年代
書刊名:故宮學術季刊
作者:欒豐實
作者(外文):Luang, Feng-shih
出版日期:2003
卷期:20:4
頁次:頁15-43+226
主題關鍵詞: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絕對年代Liang-chu cultureTa-wen-k'ou cultureAbsolute dat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
最近十幾年以來,隨著對東部地區史前文化區關係研究的深入,學術界對良渚文化的絕對年代產生了較大的分歧。本文從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分期入手,通過分析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存在的對方文化因素,並依據這些文因素在雙方文化中的期別和年代定位,進而確定兩支文化之間的年代對應關係。同時,對良渚文化已有的30個熱釋光和21個碳十四測年數據進行了系統分析,進一步論證良渚文化的絕對年代約在西元前3500-前2500年之間。
期刊論文
1.夏鼐(1977)。碳─14測定年代和中國史前考古學。考古,4,217-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山東省濰坊地區藝術館(1985)。濰縣魯家口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學報,19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汝祚(1989)。論良渚文化與大汶口、龍山文化的關係。東南文化,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80)。山東諸城呈子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忠培(1995)。良渚文化的年代和其所處社會階段。文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安志敏(1981)。中國的新石器時代。考古,1981(3),252-2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1995)。江蘇興化戴家舍南蕩遺址。文物,199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欒豐實(1992)。良渚文化的分期和年代。中原文物,1992(3),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廣富林考古隊(2000)。廣富林遺存的發現與思考。中國文物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1997)。放射性碳素測定年代報告(二一)。考古,1994(7),6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1995)。放射性碳素測定年代報告(二二)。考古,1995(7),6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1962)。上海市松江縣廣富林新石器時代遺址試探。考古,1962(9),4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上海博物館考古研究部(2002)。上海松江區廣富林遺址1999-2000年發掘簡報。考古,2002(1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欒豐實(1996)。良渚文化的北漸。中原文物,1996(3),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欒豐實(1992)。花廳墓地初論。東南文化,1992(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欒豐實(2000)。論陸莊新石器時代遺存的文化性質和年代。考古,2000(2),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1974)。碳十四年代的誤差問題。考古,1974(5),3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3)。餘杭吳家埠新石器時代遺址.附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欒豐實(1997)。大汶口文化與崧澤─良渚文化的關係。北京。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光直(1976)。殷商文明起源研究上的一個關鍵問題。臺北。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國平(1999)。良渚文化陶缸觀察與分析。杭州。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85)。鄒縣野店。鄒縣野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1)。蒙城尉遲寺。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湖北省荊州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學系石家河考古隊(1999)。肖家屋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山東省文物管理處、濟南市博物館(1974)。大汶口。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7)。大汶口續集--大汶口遺址第二、三次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宣佩、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2000)。福泉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南京博物院(1993)。北陰陽營--新石器時代及商周時期遺址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1990)。泗水尹家城。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蘇魯豫皖考古座談會紀要。文物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秦嶺(2000)。良渚文化的研究現狀及相關問題。考古學研究(四)。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宣佩(1996)。關於良渚文化絕對年代的探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欒豐實(1997)。大汶口文化的分期和類型。海岱地區考古研究。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97)。海岱龍山文化的分期和類型。海岱地區考古研究。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蔣素華(1999)。江蘇阜甯陸莊出土的良渚文化遺物。東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發現六○周年紀念文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1999)。江蘇阜寧陸莊遺址。東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發現六○周年紀念文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91)。中國考古學中碳十四年代數據集1965-1981。中國考古學中碳十四年代數據集1965-1981。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宋建(1999)。論良渚文明的興衰過程。東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發現六○周年紀念文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光直(1999)。商城與商王朝的起源及其早期文化。中國青銅時代。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宋建(1999)。論良渚文化的興衰過程。良渚文化研究─紀念良渚文化發現六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