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一般認為,佛典一開始時是以口傳文獻(Oral Literature)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說佛典的傳本在早期並不是「文本」,而是靠佛教徒以口口相傳的方式傳誦下來的,因此口傳文獻的特性便成為了解早期佛典傳承史非常重要的內容。這類文獻的產生有其特殊且錯綜複雜的背景,為了探討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問題,學者通常會推測出一種所謂的「模式」(model),並且應用此模式來說明其主張和證成論點。本文所要介紹的,是在英國佛學界中,三位對口傳文獻的形成問題提出具較大影響力看法的學者。第一位是Lance Cousins,他認為經典文獻(sulfa literature,亦即尼柯耶nikayas)帶有口傳敘事詩(oral epic poetry)的性質,即具備「強烈的即席式〔創作〕之元素」(strong improvisatory element)。第二位是Richard Gombrich,他反對Cousins的模式,而提出佛典是一種「審慎之集成」(deliberate composition)的看法,佛典集成後即被記錄下來,並且有系統地傳誦給學生。第三位是Mark Allon,其博士論文之研究主題為佛典長行(散文)部份的文體設計與其所具有的功能。其研究顯示,許多文體扮演著幫助記憶經文的角色和起著傳誦的功能。然而,這三者的論點和他們所採用的佐證方式也有一些值得我們進一步討論之處,因此本文也嘗試在末節作了初步的評論,並說明口傳文獻的論題實難以用簡化的模式即可詮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