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東漢佛經複合詞研究
作者:郭懿儀
作者(外文):Yi-YiKuo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梅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東漢佛經複合詞並列式複合詞偏正式複合詞聲調the Buddhist scripture of Eastern Han Dynastycompound wordcoordinatibe compoundmodifier-head compoundton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3
  《東漢佛經複合詞研究》一文主要將焦點擺在東漢末期的複合詞變化,並嘗試描寫這些複合詞的生命史,同時採以佛經為主要核心語料,是取佛經歷來被視為是記錄該時代口語最好的材料這項優點,藉由揀選東漢佛經中具有高度口語化特色的複合詞來進行研究,符合這個條件的複合詞有51例複合詞,後將這些複合詞與六朝至隋唐的佛經及文獻加以對照比較,描述出這51例複合詞的歷時變化,包含詞義演變、使用方法、詞性變化等等方面逐一討論。
  另一部分則針對這51例複合詞的構詞情形加以探討,區分出五種類型:並列式複合詞、偏正式複合詞、述賓式複合詞、述補式複合詞及主謂式複合詞,這其中以並列式複合詞的發展最為成熟,數量也最多。其次是述賓式複合詞,數量僅次於並列式,發展快於偏正式複合詞,這和以東漢時期中土文獻為材料的詞彙研究結果,皆是偏正式的發展快於述賓式,這與東漢佛經分析後的結論不同。數量名列第三的是偏正式複合詞,數量僅少於動賓式複合詞一例,類型亦多樣化,可見,偏正式複合詞在東漢佛經的發展和述賓式不相上下,以名詞性偏正式複合詞最多。發展最慢的則是述補式及主謂式複合詞,不僅數量少,類型也單純。
  從東漢佛經複合詞可以觀察出複合詞早期的發展過程,且比對複合詞的變化過程東漢至六朝的佛經及中土文獻,可以釐清複合詞的生命歷程。另外,東漢佛經複合詞具備高度口語化的特質,也能對於鑑定佛經翻譯的確切時代提供一定程度的佐證。
The Study on compound word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
of Eastern Han Dynasty
KUO YI-YI
CHEN MEI-XIANG
College of Liberal Chinese Literature
SUMMARY
The paper focuses the changes of compound at the later period of Eastern Han Dynasty , and tries to describe the history life of those compound , meanwhile , Buddhist scripture will be the main and core language material.
Key words:the Buddhist scripture of Eastern Han Dynasty , compound word , coordinatibe compound , modifier-head compound , tone
INTRODUCTION
The Buddhist scripture is considered the best corpus of spoken language at the time. By picking the highly colloquial compound words of are scripture of Eastern Han Dynasty to study. There are 51 examples which are contrasted with the scriptures and literature written at Six Dynasties Sui and Tang Dynasties complied with this condition. They are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gradually about the diachronic changes of these compound words that including meaning evolvement , using ways , and lexical change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From the compound words can be observed the early developing processes of a compound word. To compare with changing processes of compound words on the scriptures and literature written at Eastern Han Dynasty to Six Dynasties and clarify the life course of compound word.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mpound words of Buddhist scripture of Eastern Han Dynasty equip with the highly colloqu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scriptures those compound words can identify the exact age to provide certain corroboration.
參 考 書 目

傳世文獻
《大正新脩大藏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纂,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
《出三藏記集》,梁‧僧祐,北京:中華書局,1985

近人論著(按照人名筆畫排列)
丁邦新〈論語、孟子、及詩經中並列語成分之間的聲調關係〉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集刊》第47本第一分,1975,頁17-5new window
   《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丁喜霞《中古常用並列雙音詞的成詞和演變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2006
孔慧怡《重寫翻譯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5
方一新、高列過〈題安世高譯《佛說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考辨〉收錄於《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0輯,成都:巴蜀書社,2007,頁345-373
   《東漢疑偽佛經的語言學考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方一新〈東漢語料与詞匯史研究芻議〉收錄於《中國語文》第2期,1996,頁140-144
   〈翻譯佛經語料年代的語言學考察—以《大方便佛報恩經》為例〉收錄於《古漢語研究》第三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頁178-184
   〈《太子墓魄經》非安譯辯〉收錄於《第四屆中古漢語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2004,頁178-184
   〈作品斷代和語料鑒別〉收錄於《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簡報》杭州:2004,頁16-29
   〈《佛說奈女祇域因緣經》翻譯年代考辨〉收錄於《漢語史學報》第7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頁238-261
王 力《王力文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
王天虹〈獨特的漢語四字格形式發展探析〉收錄於《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頁58-60
王 芳、萬久富〈《宋書》雙音詞的研究價值〉收錄於《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頁86-89
王 寧〈漢語雙音合成詞結構的非句法特征〉收錄於《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頁31-34、44
王 麗〈《洛陽伽藍記》中的雙音節虛詞研究〉收錄於《東方論壇》2006年第5期,頁68-71
王小莘、魏達純〈《顏氏家訓》中聯合式雙音詞的詞義構成論析〉收錄於《廣西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年第6期,頁96-102
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漢語語詞例釋》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王云路〈中古詩歌附加式雙音詞舉例〉收錄於《中國語文》1999年第5期,頁370-376
   《六朝詩歌語詞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
   《詞彙訓詁論稿》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2
   〈試說翻譯佛經新詞新義的產生理據〉收錄於《語言研究》2006年第2期,頁91-97
   《中古漢語詞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王云路等《中古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臺北:天華出版社,1984new window
王志勝〈簡論漢語雙音詞〉收錄於《浙江社會科學》1997年第5期,頁112-114
王志潔、馮勝利〈聲調對比法與北京話雙音組的重音類型〉收錄於《語言科學》第5卷第1期,頁3-22
王政紅〈論雙音複合詞的構成格式〉收錄於《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6期,頁1-4+7
王浩然〈古漢語單音同義詞雙音化問題初探〉收錄於《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
王理嘉《音系學基礎》北京:語文出版社,1991
王麗華〈漢代《新語》等八部著書兼語式之結構分析〉收錄於《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8期,頁2-42new window
史存直《漢語史綱要》北京:中華書局,2008
史靜薇、高光新〈《詩》毛傳單音詞到鄭箋的雙音化〉收錄於《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第6期,頁35-37
史繼林〈略論同素異序雙音合成詞〉收錄於《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第4期,頁83-85
田 濤〈同義並列雙音詞的詞素異序現象及語音因素的影響〉收錄於《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8年第3期,頁50-51
   〈從《說文解字》的同義詞看同義並列雙音詞詞素義的歷時演變〉收錄於《濱州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頁60-63
任繼愈 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正聞出版社,1971
向 熹〈《詩經》裡的複音詞〉收錄於《語言學論叢》第六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頁27-54
   《簡明漢語史》北京:高等教育社,1998
朱 舫〈王逸《楚辭章句》中的雙音詞〉收錄於《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年S1期,頁93-96
朱冠明《《摩訶僧祇律》情態動詞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
朱惠仙〈平等並聯雙音詞的語義構成考察——以佛典語料為例〉收錄於《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頁300-304、321
朱德熙《朱德熙文集》全五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語法叢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漢譯佛經中的「所V」式被動句及其來源〉收錄於《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1期,頁29-31+45
   《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江藍生《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江藍生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艾紅娟〈專書複音詞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錄於《齊魯學刊》2008年第3期,頁128-131
何 容《中國文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何志華〈古籍校讎機讀模式初探——兼論中國文化研究所「漢達文庫」的另類功能〉,《語言,文學與資訊》(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頁401-421
何亞南〈漢譯佛經與傳統文獻詞語通釋二則〉收錄於《古漢語研究》2000年第4期,頁75-77
吳 穎〈同素近義單雙音節形容詞的差異及認知模式〉《語言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4期,頁40-47
吳金華〈《三國志》雙音節雅言詞散論〉收錄於《古漢語研究》2007年第2期,頁2-9
吳為善、吳懷成〈雙音述賓結果補語「動結式」初探——兼論韻律運作、詞語整合與動結式的生成〉收錄於《中國語文》2008年第6期,頁498-503、575
吳為善〈雙音化、語法化和韻律詞的再分析〉收錄於《漢語學習》2003年第2期,頁8-14
吳海勇〈漢譯佛經佛經四字文體成因芻議〉收錄於《青海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頁77-81
吳澤順〈漢魏時期同義並列雙音詞的衍生模式——以高誘注中的音訓詞為例〉收錄於《古漢語研究》2009年第4期,頁28-31
呂 澂《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濟南:齊魯書社,1980
呂叔湘 著、江藍生 補《近代漢語指代詞》北京:學林出版社,1985
呂叔湘 等著《語法研究入門》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呂叔湘《呂叔湘全集》共十九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
宋相偉〈《義凈譯經》的雙音節副詞〉收錄於《語文學刊》2009年10期,頁163-164
宋國明《句法理論概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宋紹年〈關於「名(代)+所+動」結構的切分〉收錄於《中國語文》1996年第2期,頁155-159
李 明〈AB式雙音節形容詞重疊式的讀音考察〉收錄於《語言教學與研究》1996年第1期,頁73-82
李 智〈《孟子》名詞性偏正式雙音複合詞研究〉收錄於《紅河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頁40-43
李小平〈《顏氏家訓》聯合式雙音詞語素的構成和替換〉收錄於《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頁14-18
   〈從《顏氏家訓》看駢文對漢語詞匯雙音化的影響〉收錄於《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頁44-47
李丹葵〈《戰國策》中聯合式雙音詞探析〉收錄於《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頁67-70
李仕春〈從複音詞數據看中古漢語構詞法的發展〉收錄於《寧夏大學學報》(人社版)2007年第3期,頁1-7
李仕春、艾紅娟〈從複音詞數據看中古佛教類語料構詞法的發展〉收錄於《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4期,頁10-14
李如龍、蘇新春《詞彙學理論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李如龍〈論漢語的單音詞〉收錄於《語文研究》第2期,2009,頁1-7
李佐豐《上古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李佐豐《先秦漢語實詞》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李杏華〈《世說新語》雙音複合詞內部形式反映對象特征類分〉收錄於《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3期,頁50-55
李勁榮〈雙音節性質形容詞可重疊為AABB式的理據〉收錄於《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2期,頁65-70
李苑靜〈《漢書》服虔注合成雙音詞研究〉收錄於《伊犁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頁46-50
李振東、張麗梅、韓建〈古漢語雙音複合詞理論研究的歷史與現狀述評〉收錄於《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第1期,頁74-76
李晋霞《詞與短語區分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李紹群、王進安〈雙音節定中式複合詞的語法特點〉收錄於《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101-103
李葆嘉《語義語法學導論——基於漢語個性和語言共性的建構》
李維琦《佛經詞語彙釋》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佛經釋詞》長沙:岳麓書社,1993
   《佛經續釋詞》長沙:岳麓書社,1999
李德鵬〈論古漢語現代漢語雙音詞判斷標準的一致性〉收錄於《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2009年第1期,頁156-160
李曉靜〈從,收錄於《高僧傳》品人形容詞看中古漢語詞匯的雙音化〉收錄於《語文知識》2007年第3期,頁94-96
李臨定《漢語比較變換語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沈家煊〈「語法化」研究綜觀〉收錄於《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年第4期,頁17-24、80
   《不對稱和標記論》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沈懷興〈漢語偏正式構詞探微〉收錄於《中國語文》,1998年第3期,頁189-194
   〈漢語詞匯規範化問題的思考〉收錄於《語言文字應用》,2002第二期,頁18-24
   〈「聯緜字—雙音單純詞」說產生的歷史背景——兼及先秦漢語構詞方式問題〉收錄於《語言文字學術研究》2010年第4期,頁38-43
車淑婭〈《韓非子》同素異序雙音詞研究〉收錄於《語言研究》2005年第1期,頁113-118
車艷妮〈《詩經》雙音節形容詞淺析〉收錄於《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6期,頁24-25
辛島靜志〈《佛典漢語詞典》之編輯〉收錄於《佛教圖書館館訊》35、36期,2003,頁28-32
辛島靜志〈早期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以支婁迦讖及支謙的譯經對比為中心〉收錄於《漢語史學報》第10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頁225-237
侃 本《漢藏佛經翻譯比較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
周及徐〈上古漢語雙音節詞單音節化現象初探〉收錄於《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4期,頁122-128
周生亞〈《世說新語》中的複音詞問題〉收錄於《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2年第2期,頁81-88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中國語文論叢》台北:正中書局,1981
周俊勛《中古漢語詞彙研究綱要》成都:巴蜀書社,2009
周祖謨〈漢語駢列的詞語和四聲〉《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5年第3期,頁1-4
周祖謨、羅長培合著《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孟廣道〈古語詞的單雙音節分合形變〉收錄於《淄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頁85-86、59
季羨林《佛教十五題》北京:中華書局,2007
屈承熹《漢語認知功能語法》臺北:文鶴出版社,2010
林光明《梵漢對音初探》臺北:嘉豐出版社,2011
武振玉〈古代漢語中雙音程度副詞的產生與發展〉收錄於《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年第2期,頁218-221
竺家寧〈早期佛經中的派生詞研究〉收錄於《佛學研究論文集四——佛教思想的當代詮釋》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1996,頁387-432
   〈西晉佛經並列詞之內部次序與聲調的關係〉收錄於《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創刊號,1997年12月,頁41-70
   《漢語詞彙學》臺北:五南出版社,1999
   〈中古佛經的「所」字構詞〉收錄於《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1期,頁68-73
   《佛經語言初探》臺北:橡樹林出版社,2005.
邵敬敏《漢語語法學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漢語語法專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金理新《上古漢語型態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06
俞理明《佛經文獻語言》成都:巴蜀書社,1993
俞曉紅〈中土佛經翻譯的主要方式〉收錄於《海南大學學報》(人社版),2004年第1期,頁60-64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姚振武〈個別性指稱與「所」字結構〉收錄於《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3期,頁45-49
洪心衡《漢語詞法句法闡要》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胡安順〈「所「字三論〉收錄於《語文研究》2010年第3期,頁39-44
胡敕瑞《《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研究》成都:巴蜀書社出版發行,2002
   〈《道行般若經》與其漢文異譯的互校〉收錄於《漢語史學報》第4輯,2004,頁127-146
胡曉華、杜伊〈從東晉郭璞注談注釋體例與詞匯雙音化的關系〉收錄於《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8年10期,頁151-153
胡繼明〈《漢書》應劭注偏正式雙音詞研究〉收錄於《東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年第2期,頁97-100
   〈《漢書》應劭注偏正式雙音詞研究〉收錄於《東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年3月第2期,頁97-100
   〈《漢書》應劭注聯合式雙音詞探析〉收錄於《漢字文化》2003年第3期,頁34-38
   〈《漢書》應劭注雙音詞研究〉收錄於《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3期,頁93-96
唐子恒〈《三國志》雙音詞研究〉收錄於《文史哲》1998年第1期,頁116-121
唐子桓〈漢大賦雙音詞初探〉收錄於《福建論壇》(文史哲版),2000年第5期,頁80-82
唐作藩《漢語語音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孫永蘭〈漢語詞匯雙音節化的原因及其作用〉收錄於《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1996年第2期,頁68-74
孫良明《中國古代語法學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孫錫信《漢語歷史語法要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
孫 豔〈佛經翻譯與漢語四字格的發展〉收錄於《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年第1期,頁120-125
徐小波〈《說文》單字同義訓釋與同義並列雙音詞的產生〉收錄於《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p80-.83
徐正考〈雙音節動詞重疊形式探源〉收錄於《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6第3期,頁49-51
徐江勝〈論被動式中的「所」字〉收錄於《語言研究》,2010年第30卷第3期,頁80-83
徐時儀、梁曉虹、陳五雲《佛經音義與漢語詞彙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佛經音義概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佛經音義與漢語詞彙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佛經音義研究:首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徐時儀〈古白話及其分期管窺——兼論漢語詞彙史的研究〉收錄於《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六卷第一期,2007.01,頁72-78
   〈略論《一切經音義》與音韻學研究〉收錄於《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頁56-63
   〈略論《一切經音義》與詞匯學研究〉收錄於《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9年第3期,頁106-111
   〈漢語詞匯雙音化的內在原因考探〉收錄於《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2期,頁68-76
   〈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探論〉收錄於《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頁39-47
   〈論詞組結構功能的虛化〉收錄於《復旦學報》(社科版)第5期,1998,頁108-112
   《古白話詞彙研究論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徐根松〈雙音節同素反序詞的語法、語義考察〉收錄於《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第1期,頁107-110
徐烈炯《生成語法理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8
徐從權〈《釋名》聯合式雙音詞探析〉收錄於《黃山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頁900-92
徐通鏘《漢語結構的基本原理:字本位和語言研究》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5
   《語言論》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殷作炎〈關於普通話雙音常用詞輕重音的初步考察〉收錄於《中國語文》第三期,1982,頁168-173
殷國光〈「所」字結構的轉指對象與動詞配價——《莊子》「所」字結構的考察〉收錄於《語言研究》2006年第26卷第3期,頁30-36
殷曉明〈《荀子》中的偏正式複音詞〉收錄於《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1期,頁57-58
祖生利〈《景德傳燈錄》中的偏正式複合詞〉收錄於《古漢語研究》2001年第4期,頁78-82
馬紅軍、盧 穎〈魏晉南北朝時期佛經翻譯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收錄於《四川外語學院報》2005年第6期,頁118-121
馬維漢等《西域翻譯史》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94
馬慶株《二十世紀現代漢語語法論著指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馬慶株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
   《漢語語義語法範疇問題》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
馬顯彬〈古代漢語同素異序詞綜論〉收錄於《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3,第1期,頁58-61
沈家煊〈語法化研究綜觀〉收錄於《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年第4期,頁17-24
高列過〈東漢佛經句法的語言接觸現象〉收錄於《漢語史學報》第7輯,2008,頁128-136
高育花〈《潛夫論》聯合式複音詞的語義構成〉收錄於《中南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2期,頁159-162
商艷濤〈《篆隸萬象名義》雙音詞釋義體例初探〉收錄於《語言研究》2005年第1期,頁119-121
張 舸〈《齊民要術》雙音節詞在漢語史中的承傳〉收錄於《社會科學輯刊》2005年第6期,頁209-212
張 凱〈《尚書》雙音節名詞研究〉收錄於《漢字文化》2007年第5期,頁36-43
張 博〈先秦並列式連用詞序的制約機制〉收錄於《語言研究》第2期,1996,頁13-26
張 潔〈《齊民要術》中雙音節助動詞的句法和語義分析〉收錄於《文教資料》2008年15期,頁32-33
張 艷〈《爾雅》雙音詞淺析〉收錄於《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6年第3期,頁77-82
張永言《詞彙學簡論》武漢: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2
   《語文學論集》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
張玉棉〈試析古漢語聯合式雙音詞的詞義〉收錄於《邢臺師范高專學報,》1995年第2期,頁69-73
張言軍〈同義單雙音節時間副詞的對比分析〉收錄於《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8年第5期,頁113-116
張風嶺〈《說文解字》雙音詞訓釋研究〉收錄於《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頁15-17
張連榮《古漢語詞義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張曉杰〈從《說文》同訓詞探尋同義雙音詞形成的規律〉收錄於《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頁119-122
張雙隸〈《呂氏春秋》詞匯簡論〉收錄於《北京大學學報》1989年第5期,頁56-66
   《《呂氏春秋》詞彙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
張麗霞〈論漢語構詞的雙音節化趨勢——從「兒」尾與「子」尾的使用頻率談起〉收錄於《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頁72-74
敏春芳〈敦煌愿文中的同素異序雙音詞〉收錄於《敦煌研究》2007年第3期,頁107-111
   〈敦煌愿文中的名詞加綴雙音詞〉收錄於《敦煌學輯刊》2006年第4期,頁117-121
曹秀華〈三國漢譯佛經的特點及其價值研究述評〉收錄於《湖南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1期,頁72-74
梁光華〈試論漢語詞匯雙音化的形成原因〉收錄於《貴州文史叢刊》1995年第5期,頁50-55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梁曉虹〈從語言上判斷《舊雜譬喻經》非康僧會所譯〉收錄於《中國語文通訊》第40期,1996new window
   《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66冊,高雄:普門學報社,2002
   《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
章建文、趙代根〈《荀子》複音詞初探〉收錄於《池州師專學報》2002年第1期,頁99-102、104
符淮青〈漢語表「紅」的顏色詞群分析〉(上)(下)收錄於《語文研究》1988年第8期,頁28-35、《語文研究》1989年第1期,頁39-46
   《現代漢語詞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詞義的分析和描寫》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
   《漢語詞彙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許 進〈上古漢語的雙音現象〉收錄於《濟寧師專學報》1994年第2期,頁-
許 鈞《文學翻譯的理論與實踐─翻譯對話錄》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翻譯概論》北京:外語教學語言出版社,2009
許世瑛《中國文法講話》臺北:台灣開明書局,1966
許昌秀〈魏晉南北朝時期漢語詞匯雙音節化現象繁盛的原因.pdf〉收錄於《語言應用研究》2009.06,頁45-46
許威漢《古漢語語法精講》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2
連金發〈構詞學問題探索〉收錄於《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2000.12,頁61-78new window
郭紹虞《照隅室語言文字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郭曉妮〈《博物志》聯合式雙音詞探析〉收錄於《語文學刊》2006年第8期,頁133-136
郭錫良《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陳明娥〈從雙音新詞的存亡看敦煌變文在漢語史上的地位〉收錄於《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5期,頁87-90
   〈敦煌變文雙音新詞全面透視〉收錄於《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頁137-142、187
陳福康《中國譯學理論史稿》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陳寶勤〈試論漢語語位構造雙音詞〉收錄於《語文研究》2004年第1期,頁18-22
陳蘭芬〈《晏子春秋》雙音詞構詞方式簡論〉收錄於《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期,頁35-37
陸志韋《漢語的構詞法》北京:科學出版社,1964
傅惠生〈我國的佛經譯論體系〉收錄於《上海翻譯》2010年第1期,頁1-5
喻遂生、郭力〈《說文解字》的複音詞〉收錄於《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頁123-136
景盛軒;徐之明〈敦煌佛經詞語考釋〉收錄於《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頁60-62、98
曾昭聰〈中古佛經中的字序對換雙音詞舉例〉收錄於《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1期,頁84-87
曾昭聰〈佛典文獻詞彙研究的現狀與展望〉收錄於《佛教徒書館館刊》第50期,2009.12,頁58-65new window
   〈漢譯佛經與漢語詞匯〉收錄於《華夏文化》2004年第3期,頁50-51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湯廷池《漢語詞法句法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new window
   《漢語詞法句法續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漢語詞法句法三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
   《漢語詞法句法四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
   《漢語詞法論集》臺北:金字塔出版社,2000
   《漢語語法論集》臺北:金字塔出版社,2000
焦毓梅〈淺談漢譯佛經外來詞的漢語化〉收錄於《社會科學家》2006年第4期,頁192-195
程湘清 主編《先秦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1992
   《兩漢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1992
   《隋唐五代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1992
   《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1992
程湘清《漢語史專書複音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華玉明〈雙音節動詞重疊式AABB的狀態形容詞功能〉收錄於《唐都學刊》2003年第2期,頁121-124
賀國偉《漢語詞語的產生與定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越建東〈西方學界對早期佛教口傳文獻形成的研究近況評介〉收錄於《中華佛學研究》第8期,2004,頁327-348new window
馮 軍〈《陳書》雙音節副詞概述〉收錄於《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6期,頁79-82
馮勝利《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漢語韻律句法學》(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漢語韻律句法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黃先義〈中古佛經詞語選釋〉收錄於《臺州學院學報》1997年第4期,頁34-37
黃建寧〈《太平經》中的同素異序詞〉收錄於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第1期,2001,頁62-66
楊 琳〈漢語詞彙複音化新論〉收錄於《煙台大學學報》第4期,1995,頁90-95
楊同軍《語言接觸和文化互動:漢譯佛經詞彙的生成與演變研究——以支謙譯經複音詞中心》北京:中華書局,2011
楊伯峻、何樂士合著《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
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臺北:大通書局,1971
楊錫彭《漢語語素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楊繼光〈漢譯中古佛經詞語例釋〉收錄於《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頁98-102
萬獻初《漢語構詞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葛本儀《現代漢語詞彙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葛佳才〈東漢譯經中的雙音節時間副詞〉收錄於《西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2000.03,頁1-8
董玉芝〈《抱朴子》偏正式複音詞研究〉收錄於《新疆教育學院學報》(漢文綜合版)1995年第4期,頁72-75
   〈《抱朴子》複音詞構詞方式初探研究〉收錄於《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4期,頁82-85
   〈《抱朴子》聯合式複音詞研究〉收錄於《新疆教育學院學報》(漢文綜合版)1994年第1期,頁54-60
董志翹《《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詞彙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董秀芳《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路飛飛、張科曉〈《左傳》杜注中雙音詞的結構類型與特點〉收錄於《太原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頁38-42
遇笑容〈梵漢對勘與中古譯經語法研究〉收錄於《漢語史學報》第6輯,2006,頁 61-67
寧 燕〈《論語》雙音詞研究〉收錄於《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頁89-92
熊 娟〈佛典文獻中的「-能」附加式雙音詞〉收錄於《臺州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頁30-33
裴 源《佛經翻譯史實研究—中國翻譯史綱》臺北:大乘出版社,1983
趙 芳〈雙音節副詞AABB式重疊研究—兼論雙音節特殊重疊AAB式〉收錄於《南開語言學刊》2009第1期(總期第13期),頁107-118、183、184
趙 誠《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
趙元任《中國語文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
趙克勤《古代漢語詞彙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趙奇棟、華學誠〈《淮南子》許慎注、高誘注中的雙音節新詞〉收錄於《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年第2期,頁51-56
趙振興〈《周易》的複音詞考察〉收錄於《古漢語研究》2001年第4期,頁71-77
趙豔芳《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劉 娜〈淺談佛經翻譯對漢語語言的影響〉收錄於《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S1期,頁403-405
劉 誠〈《韓非子》構詞法初探〉收錄於《湖南師大學報》(哲社版)1985年第2期,頁101-107
劉志生〈《莊子》複音詞構詞方式初探〉收錄於《喀什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4期,頁78-81
劉叔新《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劉叔新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漢語描寫詞彙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語法學探微》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6
劉冠才《兩漢韻部與聲調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
劉海艷、王俊杰〈並列式雙音詞產生的原因探析〉收錄於《語文學刊》2009年16期,頁147-148
劉開驊〈中古漢語的並列式雙音副詞〉收錄於《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1期,頁57-62
劉興均〈《周禮》雙音節名物詞詞源義探求舉隅〉收錄於《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4期,頁57-66
歐陽國泰〈《論語》、《孟子》構詞法比較〉收錄於《廈門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頁41-44
潘 勇〈對复合詞結构詞匯及語法屬性的探討〉收錄於《語文學刊》(高教版)第5期,2006,頁74-77
潘允中《漢語詞彙史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漢語語法史概要》許昌:中洲書畫社,1982
潘文國《字本位與漢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漢語的構詞法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蔣紹愚、曹廣順《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蔣紹愚《古漢語詞彚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蔣紹愚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漢語詞彙語法史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蔣紹愚自選集》河南:大象出版社,1994
蔣冀騁〈隋以前漢譯佛經虛詞箋識〉收錄於《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2期,頁-
魯國堯《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魯國堯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黎錦熙《黎錦熙選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錢 光〈《墨子》複音詞初探〉收錄於《甘肅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頁89-97
錢宗武〈論今文《尚書》複合詞的特點和成因〉收錄於《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五期,1966,頁67-70
戴璉璋〈殷周構詞法初探〉收錄於《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8,頁491-500
謝若秋〈《世說新語》雙音程度副詞考察〉收錄於《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頁101-103、139
韓惠言〈《世說新語》複音詞構詞方式初探〉收錄於《固原師專學報》1990年第1期,頁19-24
顏洽茂〈中古佛經借詞略說〉收錄於《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頁76-79
   〈魏晉南北朝佛經詞釋〉收錄於《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1期,頁52-60
   《佛教語言闡釋:中古佛經詞匯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
   《南北朝佛經詞彙研究》,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64冊,高雄:普門學報社,2002
顏恰茂、荊亞玲〈試論漢譯佛典四言格文體的形成及影響〉收錄於《浙江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8卷第5期,2008,頁177-186
顏紅菊〈從句法獨立到詞法獨立——主謂結構成詞的獨立象似動因〉收錄於《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29卷第7期,頁206-208
魏培泉〈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語法的重要發展〉收錄於《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組,2003,頁75-106
魏達純〈《世說新語》中並列式同義(近義、類義)詞語研究〉收錄於《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3期,頁56-60、76
   〈《顏氏家訓》中反義語素並列雙音詞研究〉收錄於《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1998年第1期,頁75-79
魏德勝《《韓非子》語言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5
羅新璋《翻譯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譚科宏、李保民〈試論先秦韻文對單音詞雙音化的助推作用〉收錄於《長沙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頁62-63
蘇振華、毛向櫻〈從,收錄於《國語》與韋昭注的對比看漢語的雙音化〉收錄於《宜賓學院學報》2008年第8期,頁92-94
蘇錦坤〈初期漢譯佛典疑難詞釋義〉收錄於《福嚴佛學研究》7期,2013,頁1-74new window
顧滿林〈試論東漢佛經翻譯不同譯者對音譯或意譯的偏好〉收錄於《漢語史研究集刊》第5輯,成都:巴蜀書社,2002,頁379-390
   〈東漢佛經音譯詞的同詞異形現象〉收錄於《漢語史研究集刊》第8輯,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25-337
   〈漢文佛典音譯詞的節譯形式與全譯形式〉收錄於《漢語史研究集刊》第9輯,成都:巴蜀書社,2006,頁161-177


學位論文(按照發表年代排列)
顏洽茂《南北朝佛經複音詞研究──賢愚經、雜寶藏經、百喻經複音詞初探》碩學位士論文,1981,遼寧師師範大學
鄧志強《《幽明錄》複音詞構詞方式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01,華中師範大學
化振紅《〈洛陽伽藍記〉詞彙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1,四川大學
俞理明《漢語縮略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2,四川大學
張正霞《《五十二病方》構詞法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03,西南師範大學
高列過《東漢佛經被動句疑問句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3,浙江大學
周俊勛《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詞匯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3,四川大學
時良兵《支謙譯經副詞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04,南京師範大學
車淑婭《《韓非子》詞彙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4,浙江大學
馬啟俊《《莊子》詞彙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4,安徽大學
馮利華《中古道書語言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4,浙江大學
季 琴《三國支謙譯經詞彙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4,浙江大學
羅曉林《《撰集百緣經》詞匯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05,湖南師範大學
盧春紅《《荀子》複音詞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遼寧師範大學,2005
楊會永《《佛本行集經》詞彙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5,浙江大學
劉志生《東漢碑刻複音詞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5,華東師範大學
胡曉華《郭璞注釋語言詞匯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5,浙江大學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雙音詞的成詞和演變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5,浙江大學
郭 穎《《諸病源候論》詞語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5,浙江大學
呼敘利《宋人筆記與漢語詞匯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浙江大學
張 凡《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同義詞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6,浙江大學
王宏涌《先秦兩漢商業詞彙——語義系統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6,華中科技大學
吳保安《西漢核心詞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6,華中科技大學
唐德正《《晏子春秋》詞彙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6,山東大學
高婉瑜《漢文佛典後綴的語法化現象》博士學位論文,2006,國立中正大學new window
張 悅《從《三國志》、《洛陽伽藍記》、《水經注》看魏晉南北朝漢語雙音合成詞的發展及演變》博士學位論文,2006,山東大學
許劍宇《《佛本行集經》定中結構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6,浙江大學
杜曉莉《《摩訶僧祇律》雙音複合結構語義複合關係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6,四川大學
楊同軍《支謙譯經復音詞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6,四川大學
彭小琴《《六度集經》語素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6,四川大學
劉 鋒《支謙譯經異文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07,浙江大學
曾 亮《三國漢譯佛經代詞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07,湖南師範大學
解植永《中古漢語判斷句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7,四川大學
郭作飛《《張協狀元》詞彙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7,四川大學
丘彥遂《論上古漢語的詞綴型態及其語法功能》博士學位論文,2008,台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吳 欣《高誘《呂氏春秋》詞彙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8,浙江大學
劉曉然《雙音短語的詞彙化:以《太平經》為例》博士學位論文,2008,四川大學
滕華英《漢語同源詞形成發展認知機制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8,華中科技大學
倪小蘭《《無量壽經》同經異譯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09,浙江大學
慧如法師《南傳《法句經》到漢譯《四十二章經》關係與影響之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09,華梵大學
施真珍《《後漢書》核心詞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9,華中科技大學
徐朝暉《《國語解》詞彙語法專題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9,復旦大學
劉紅妮《漢語非句法結構的詞彙化》博士學位論文,2009,上海師範大學
劉祖國《《太平經》詞彙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9,華東師範大學
盧巧琴《東漢魏晉南北朝譯經語料整理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9,浙江大學
柴紅梅《《摩訶僧祇律》復音詞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9,浙江大學
王曉竹《《維摩詰所說經》雙音詞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10,四川師範大學
趙曉馳《隋前漢語顏色詞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10,蘇州大學
沈 晨《《傳習錄》的四字格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10,廣西師範學院
劉曉靜《東漢核心詞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11,華中科技大學
姜興魯《竺法護譯經感覺動詞語義場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11,浙江大學
丁 瑾《淺析鳩摩羅什與義凈佛經翻譯的異同》碩士學位論文,2012,河北師範大學
陳 平《古漢語心理動詞詞義演變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12,福建師範大學
葉慧瓊《《道行般若經》及同經異譯本語法比較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14,湖南師範大學


翻譯著作(按照出版時間為序)
鐮田茂雄《中國佛教通史》全四卷,高雄:佛光出版社,1985
藤堂恭俊、塩入良道《中國佛教史》上下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
志村良治 著、江藍生、白維國 譯《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
水野弘元 著、劉欣如 譯《佛典成立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Leonard Bloomfield著,袁家驊、趙世開、甘世福譯《語言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Erik Zürcher(許理和)著、李四龍、斐 勇 等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Ferdinand de Saussure(索緒爾)著,高名凱 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Erik Zürcher(許理和)著,顧滿林 譯〈關於初期漢譯佛經的新思考〉(A New Look at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exts)收錄於《漢語史研究集刊》第4輯,
成都:巴蜀書社,2001,頁288-312頁
水野弘元 著、許洋主 譯《佛教文獻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3
Mair Victor(梅維恒)著,朱冠明翻譯〈《賢愚經》的原典語言〉,收入《漢語史研究集刊》第8輯,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424-444
辛島靜志 著、徐文堪 譯〈早期漢譯佛教經典所依據的語言〉收錄於《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0輯,成都:巴蜀書社,2007,頁293-305
Erik Zürcher(許理和)著、朱冠明譯〈早期佛經中的口語成分——確定最佳源材料的嘗試〉收錄於朱冠明《《摩訶僧祇律》情態動詞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頁223-242
William Croft著,龔群虎等譯《語言類型學與語言共性》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外文著作(按照英文字母為列)
Beard, Robert. 1995. Lexeme-Morpheme Base Morphology: A General Theory of Inflection and Word Formation. NY: SUNY Press
Croft, William. 2000. Typology ana Universals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Jerome L. Packard 2004. 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 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工具書、資料庫及網站
徐中舒 主編《漢語大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
【漢字古今音資料庫】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cr/
【佛典辭書數位檢索系統】http://cprg.esoe.ntu.edu.tw/cyj/index.py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2011】資料庫,下載網址:www.cbeta.org/
【《佛光大辭典》線上查詢系統】http://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大正新脩大藏經テキストデータベース】http://21dzk.l.u-tokyo.ac.jp/SAT/
【漢達文庫】http://www.chant.org/
【漢語大字典】http://words.sinica.edu.tw/sou/sou.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