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生命倫理學在通識教育的教學
書刊名: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作者:游惠瑜
出版日期:2004
卷期:29
頁次:頁50-57
主題關鍵詞:生命倫理通識教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22
期刊論文
1.游惠瑜(200211)。生命教育的哲學意義與價値。逢甲人文社會學報,5,96-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台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20031219)。緣由與目的。大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實踐硏討會,台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 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崑嚴(20031219)。我對通識教育的看法。大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實踐硏討會,台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 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游惠瑜、林永崇(20021229)。從價値多元論思考多元入學方案。「儒學與教育」學術會議,花蓮師範學院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Frankl, Viktor E.、趙可式、沈錦惠(1992)。活出意義來。台北:光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Albom, Mitch、白裕承(1998)。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台北:大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evine, Stephen、宋偉航(1999)。如果只有一年。台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Maria, Lena、王家瑜(2001)。用腳飛翔的女孩。台北:傳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Kubler-Ross, Elisabeth、李永平(1998)。天使走過人間。台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俊傑(2000)。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Nuland, Sherwin B.、楊慕華(1995)。死亡的臉。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