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玄宗御注《老子》「理國論」探析--兼論「援儒入《老》」的詮釋向度
書刊名: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作者:張禹鴻
作者(外文):Chang, Yu-hong
出版日期:2004
卷期:11
頁次:頁99-114
主題關鍵詞:唐玄宗御注老子理國論御疏以儒解老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36
從先秦以降,箋解注疏《老子》的著作甚多,從本文詮釋的概念來看,《老子》屬於原創性的經典,而歷代解釋《老子》義理的文獻,則是屬於詮釋的系統,而中國老學史,則是由這些詮釋性的文獻組構而成,成為中國學術史的一環。唐代是儒釋道三教爭論的時代,在三教爭論的過程中,對彼此的哲學思想亦有所汲取,因此三教會通的學術思潮便漫衍了唐代的學界,自然而然《老》學家在詮說《老子》時,亦不免沾拈儒佛思想,而唐玄宗的注《老》就是一個例證。玄宗一方面承襲祖制,以《老》為本,另一方面又欲調和三教爭論,故以《老》為本,兼攝儒佛,將三教精華應用在修身理國,因之在《御注》、《御疏》中,出入佛儒的轍跡是隨處可見。由此看來,玄宗的注《老》是帶有政治目的,是為消弭三教鴻溝而作。事實上,《御注》、《御疏》詮釋雖是雜揉佛儒,但在筆者重新建構玄宗理國論的過程中,發現玄宗透過《老子》架設其理國論時,多以儒家角度出發,以「引儒入《老》」的視域進行詮釋。站在詮釋學的角度,玄宗「以儒解《老》」的詮釋向度,雖然已扭曲了《老子》的原貌,但從後設反省的立場作觀察,玄宗此種視域,不僅活化了《老子》思想,發掘《老子》思想與儒家學說會通的可能性,但從另一角度來說,此種詮釋向度正可以反映出唐代《老》學,甚至是唐代學術史,在三教會通的流衍下,呈現出創造性詮釋的一面,亦為後人留下一道探索唐代學術文化的線索。
期刊論文
1.江淑君(20020500)。王雱《老子注》「性論」發微--兼論「援儒入《老》」之詮解向度。東吳中文學報,8,125-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淑君(20010600)。蘇轍「老子解」義理內蘊探析--兼論「儒道交涉」的老學視域。中文學報,7,119-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董立民(2003)。程大昌《易老通言》探析─兼論「援儒入《老》」。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杜光庭(1988)。道德真經廣聖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寶楠、劉恭冕、高流水(1990)。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董仲舒、蘇輿、鍾哲(1992)。春秋繁露義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亨(1940)。老子正詁。老子正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焦循(1966)。孟子正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