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御注《老子》之詮釋與比較
作者:韓秀利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新北:普林斯頓國際
ISBN:9789866534829
主題關鍵詞:老子注釋研究考訂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劉固盛(2000)。論宋元老學中的儒道合流思想。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牟宗三、盧雪崑(20031100)。老子《道德經》講演錄。鵝湖,29(5)=341,9-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天石(19790500)。歷代老子注本簡述。道教文化,2(4),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淑君(20030300)。宋代老子學的一個側面--以《易傳》詮解《老子》的觀點。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4,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慧茹(2005)。道家型的管理哲學。思想與文化,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尹志華(2004)。試析北宋《老子》注家對「無為」的詮釋。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卿希泰(1999)。明太祖朱元璋與道教。江西社會科學,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程志強(2002)。明太祖的三教思想、政策及其影響。史林,2002(1),1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柏園(19980900)。無為而無不為--道家管理藝術之理論與應用。鵝湖,24(3)=279,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莊耀郎(19930600)。魏晉玄學家的聖人觀。國文學報,22,105-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德和(19910300)。試論道的雙重性--道德經中的「無」與「有」初探。鵝湖,16(9)=189,3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邦雄(20110400)。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自我轉化之道。鵝湖,36(10)=430,13-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麥谷道夫、朱越利(1990)。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中的『妙本』。世界宗教研究,1990(2),82-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江淑君(20071000)。《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義理宗趣及其詮註取向析論。輔仁國文學報,25,141-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蕭璠(19930300)。皇帝的聖人化及其意義試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1),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鴻(19900600)。明太祖與僧道--兼論太祖的宗教政策。歷史學報,18,63-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俊傑(19991200)。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臺大歷史學報,24,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禹鴻(20040700)。唐玄宗御注《老子》「理國論」探析--兼論「援儒入《老》」的詮釋向度。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1,99-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丁原植(19910200)。老子思想中「聖人」觀念的提出。哲學與文化,18(2/3)=201/202,209-2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鼓應(20050500)。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臺大文史哲學報,62,89-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袁保新(20010800)。秩序與創新--從文化治療學的角度省思道家哲學的現代義涵。鵝湖,27(2)=314,1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丁亮(2010)。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中之詮釋模式。2010中國文學歷史與思想中的觀念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葛榮晉(2006)。道家無為智慧與現代企業管理。21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第四次會議--中華文化與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6/11/11-11/17)。台北: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柏園(1997)。孔子與老子--兩個文化治療學基型之考察。應用哲學與文化治療學術研討會。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317-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耀郎(2007)。王弼道論的義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第三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魏晉南北朝。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袁保新(1988)。老子思想在現代文化中的意義--以唐君毅先生有關存在主義之省察為線索。唐君毅思想國際會議。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呂廣明(2007)。明太祖與儒佛道(碩士論文)。安徽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禹鴻(2005)。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夏春梅(1992)。道德經舊註初探(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嘉琳(2002)。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僑宗(2001)。明太祖御製道德真經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源典(2004)。先秦道家之意義治療意蘊研究(博士論文)。淡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昱章(2008)。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樊鳳玉(1999)。宋儒解老異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柳存仁(1999)。道家與道術--和風堂文集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慧遠。大乘義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僧肇。注維摩詰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智顗、灌頂。摩訶止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專誠(2003)。御注老子。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宗寶。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昫(1977)。舊唐書。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孔安國、孔穎達、黃懷信(2008)。尚書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弼、陸德明(1962)。老子道德經。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倞、王先謙(2000)。荀子集解‧修身第二。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九齡(1964)。曲江張先生文集。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宋敏求、司義祖(1997)。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宋徽宗(1977)。老子西昇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曾(1966)。能改齋漫錄。臺北:藝文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胡宏(1965)。知言。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真德秀(1975)。大學衍義。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魏了翁(1965)。古今考。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吳澄(1987)。道德真經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憨山大師(1974)。老子道德經憨山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焦循(1966)。孟子正義。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邦雄(1994)。老子的哲學。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中江(2005)。視域變化中的中國人文與思想世界。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鳳彬(1994)。企業管理組織變革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德有(1997)。老莊意境與現代人生。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方東美、孫智燊(1981)。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安世鳳(1970)。墨林快事。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牟宗三(2004)。周易哲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司徒達賢(2000)。管理挑戰新世紀。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司徒達賢(2005)。管理學的新世界。臺北:天下遠見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任繼愈(1994)。老子新譯。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任士英(2005)。唐朝二十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吳光(1994)。儒道論述。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吳晗(2005)。朱元璋大傳。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吳晗(2010)。朱元璋傳。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徐友漁、周國平、陳嘉映、尚杰(1996)。語言與哲學--當代英美與傳統比較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胡適(1993)。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宮寶利(2005)。清世祖事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游彪(2005)。宋朝十八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唐君毅(2004)。中國哲學原論(原道論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楊慧林(2002)。聖言人言--神學詮釋學。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舜徽(1962)。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陳奇猷(1991)。韓非子。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馮友蘭(1993)。中國哲學簡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董恩林(2006)。唐代老學: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國之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鄧嗣禹(1966)。明朝開國文獻。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蒙曼(2010)。唐玄宗。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盧盛忠、余凱成、徐昶、錢冰鴻(1997)。組織行為學--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劉韶軍(1997)。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御批點評。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劉笑敢(2009)。老子。臺北:東大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劉瑞符(1980)。謀略。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蔡仁厚(1992)。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錢遜(1991)。先秦儒家。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蕭天石(1978)。道德經名著選輯。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蕭天石(1978)。道德經名著選輯。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Maslow, Abrahan H.(1966)。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South Bend, Indiana:Gateway Edi-tions。  new window
57.彼得.杜拉克(2003)。21世紀的管理挑戰--管理篇。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2006)。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林朝成、郭朝順(2000)。佛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王弼、韓康伯(1999)。周易王韓注。臺北市: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楊仲良(1967)。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牟宗三(1970)。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黃震(1982)。黃氏日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陳鼓應(1995)。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董恩林(2003)。唐代《老子》詮釋文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朱熹(2000)。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鵝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蕭公權(1986)。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宋濂(1976)。元史。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劉笑敢(2009)。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嚴靈峰(1965)。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陳鼓應(1974)。老子今註今釋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高柏園(2000)。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伽達默爾、洪漢鼎(1999)。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楊祖漢(19840000)。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李漢雄(2000)。人力資源策略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郭慶藩、王孝魚(1997)。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帕瑪、嚴平(1992)。詮釋學。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何晏、邢昺(1997)。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嚴靈峰(1992)。老子研讀需知。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李耳、朱謙之、任繼愈(1985)。老子釋譯。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白雲觀長真人(1985)。正統道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1997)。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王溥(1998)。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老子、張松如(1993)。老子說解。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王明(1984)。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何建明(1997)。道家思想的歷史轉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葛兆光(1989)。道教與中國文化。台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嚴靈峰(1968)。道家四子新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趙汝愚(1983)。宋名臣奏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王弼(1974)。老子王弼注。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王應麟(1977)。玉海。臺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沈清松(19860000)。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袁保新(1991)。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鐘泰(2002)。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王淮(1990)。老子探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卿希泰(1992)。中國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黃俊傑(20040000)。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呂鍚琛(1991)。道家、方士與王朝政治。長沙:湖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李威熊(19880000)。中國經學發展史論。臺北:文史哲。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高柏園(19880000)。中庸形上思想。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許抗生(19920000)。魏晉思想史。臺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牟宗三(1993)。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王弼、樓宇烈(1992)。王弼集校釋。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吳汝鈞(1998)。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馮友蘭(1993)。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勞思光(1995)。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孔安國、孔穎達、陸德明、阮元(1997)。尚書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晁公武(1983)。郡齋讀書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王弼、彭曉鈺(1999)。老子河上公注。台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圓暉。倶舍論頌疏論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賈曾。倶舍論頌疏論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道宣。集古今佛道論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杜道堅(1970)。玄經原旨發揮。台北:藝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雷瀚(1989)。謀略家的智慧。台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洪漢鼎(2005)。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余英時(1990)。歷史與思想。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蔡仁厚(19840000)。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楊儒賓、黃俊傑(19960000)。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徐復觀(199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劉笑敢(2006)。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徐松(1957)。宋會要輯稿。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黎靖德、王星賢(1986)。朱子語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方東美(1993)。原始儒家道家哲學。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陳壽昌(1972)。南華真經正義。新天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袁保新(20080000)。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黃釗(1991)。道家思想史綱。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1997)。中國老學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劉固盛(2001)。宋元老學研究。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牟宗三(1993)。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蕴之問題。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盧國龍(1993)。中國重玄學--理想與現實的殊途與同歸。人民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陳鼓應、白奚(2001)。老子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牟宗三、陶國璋(1999)。《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王弼、樓宇烈(1980)。王弼集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王邦雄(2010)。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任繼愈(1991)。中國道教史。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許士軍(1993)。管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1995)。中國老學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欽若(1967)。帝王部.尚黃老。冊府元龜。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歐陽修(1961)。集古錄跋尾。歐陽修全集。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加藤常賢、劉文獻(1980)。老子書中的「善人」和「聖人」。中國古代的文化研究。東京都:二松學舍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麥谷邦夫(1999)。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之撰述與其思想特徵。道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德和(2007)。先秦道家哲學的詮釋與發展--以20世紀的台灣為例。中國哲學之教學與研究論壇。臺北: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