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美、日、中職棒裁判的型態與作為
書刊名:彰化師大體育學報
作者:黃俊傑廖誼印
出版日期:2005
卷期:5
頁次:頁181-188
主題關鍵詞:職業棒球裁判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7
  • 點閱點閱:9
在一場九局的球賽中,球場法官-「裁判」精凖而正確的判斷,會讓選手表現更好,使球賽更加完美;長達二至三個小時隨時需要保持高度注意力,因此裁判不只是眼力和體力要好,頭腦更要保持清晰、靈活。職業棒球裁判養成最困難的原因乃是自由心證的認定判決難度高,不會使用轉播畫面來現場改判規則引用錯誤除外的認定判決,例如;好壞球(STRIKE、BALL)、界內界外(FAIR BALL、FOUL BALL)、出局或安全(OUT、SAFE)、是在棒球規則中不可抗議的,當然更是不可改判的(林國輝,1990)。當然裁判是人,執法過程中也有犯錯及誤判的可能性,如何減低失誤率,增加現場處理的機智性,將是裁判養成過程的重點。
圖書
1.神田順治(1960)。野球。不昧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陸永強(1996)。美國職棒葵花寶典。野球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樊正治(1975)。運動裁判法。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敏雄(1997)。棒球判例。三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昭彥(1995)。美國棒球(一):歷史篇。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祥木(1997)。強力棒球論。台灣省體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石井藤吉郎(1974)。野球裁判法。講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袁定文(1995)。棒球觀點。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義煌(2002)。中華民國棒球規則。臺北市: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昭彥(1998)。美國棒球。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國輝(1990)。棒球。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仁(1996)。棒球操典。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高正源(19940000)。東昇的旭日 : 中華棒球發展史。臺北:民生報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昭彥(1998)。球星、球技、球賽。美國現代棒球。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Evans, Jim(2002)。Academy of Professional Umpiring,http://www.umpireacademv.com。  new window
2.(2002)。Harry Wendelstedt School for Umpires,http://www.umpireschool.com。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