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阿美族棒球史:身體、文化與認同
作者:邱韋誠
作者(外文):Wei-Cheng Chiu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東治
邱金松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阿美族棒球運動身體文化族群認同殖民主義Amis tribeBaseballbody cultureethnic identitycoloni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6
本研究在理論典範和研究取徑上重新建構一部以阿美族為主體的棒球史。理論:在歷史社會學的典範下,身體文化與認同的相關理論與概念必須參照原住民在族群發展與社會變遷過程中的集體境遇,藉以勾勒身體實踐和認同型塑的結構性限制與能動性。研究方法:綜合文獻史料的論述分析及口述史與訪談資料,讓阿美族人的生命經驗能夠與其主體論述進行對話,使其社會記憶能與一個脈絡化的族群歷史相互證成。分析:棒球被視為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表徵及認同承載的憑藉,但是兩者的相遇實則伴隨著外來政權的殖民統治、部落社會與集體認同的轉型、以及台灣在社會結構與經濟發展上的結構性變遷,進而顯現阿美族原住民在身體文化與認同上的變遷。結論:原住民在台灣棒球運動中佔有的版圖遠超過它在台灣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其中又以阿美族佔有絕對多數。阿美族的身體活動起初鑲嵌於部落的宗教祭儀與農業活動當中,其後隨著殖民統治與國家治理而漸趨依附於現代化的運動項目與經濟生產之上。 建議:本研究提出以「後國族」的典範作為重新建構原住民的歷史主體與認同論述的取徑,藉此探究非主流或少數民族的身體文化與認同傾向的發展形態,避免在運動史與認同研究之中再生產知識與權力之支配關係。
This study reconstructed a baseball history in the subjective position of Amis tribe. Theory: Under the paradigm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related theories or concepts should be referred to their collective situation in ethn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Study approaches: Equipping with synthetic approaches of discursive analysis and oral history, therefore, this study tries to (re) contextualize aborigines in the nexus of baseball history and aboriginal history. It revealed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and body culture of Amis aborigines which embedded in baseball history, moreover, the collective memory and identity in the ethnic history which been contextualized. Conclusion: Amis People’s collective and social memories of baseball were interacted in the very fabric of their daily life and garner its own cultural dynamism. Social network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tribal members to contact baseball and start their sporting career. Besides, we take collective memory, identity, and social network as theoretical tools to examine and construct the intra-diversity between indigenous baseball practices. In addition, it also discusses how they perceive their own bod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body practice and ethnic-identity in baseball. Suggestions: this study suggested a ‘post-national paradigm’ as an alternative access for future studies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subject and identity discourse, and then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style of body culture and identity disposition, last but not least, to avoid reproducing the domination of power and knowledge complex.
參考書目

中文文獻
(一)專書
中華民國棒球協會(2006)。臺灣棒球百年史。臺北市: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王世慶(1970)。臺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疆域篇,第五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王美玉(2011)。臺灣久久:臺灣百年生活印記。臺北市:天下。
王惠民(1994)。紅葉的故事。臺北市:民生報。
王詩琅(2003)。臺灣人物誌。臺北市:海峽學術。
石忠山(2008)。太巴塱部落志。花蓮市:花蓮縣文化局。
夷將˙拔路兒(2008)。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上)。臺北縣:國史館。
宋龍生(2002)。卑南公學校與卑南族的發展。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new window
李玉芬(主編)。(1999)。臺灣地名辭書(卷三)。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new window
李景崇、廖守臣(1998)。阿美族歷史。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林文蘭(2008)。原/圓夢之球:臺東棒球運動發展的歷史系譜考察(1895-2008)。載於2008年臺灣原住民族教育新思維專輯二。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林玉茹(2007)。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臺北市:遠流。new window
林洋港(等監修)(1995)。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林華韋、林玫君編著。(2005)。典藏臺灣棒球史:嘉農棒球1928-2005。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花蓮縣政府(2005)。2009年花蓮原住民傳統體育競賽大會手冊。花蓮縣:花蓮縣政府文化局。
邱上林(1999)。寫真老花蓮:花蓮人的老相簿。花蓮縣: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姜添輝(2006)。民族教育:舞動民族教育精靈第一輯。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族委員會。
劉建基(譯)(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原作者:Williams, R. )。臺北市:巨流。
施添福、詹素娟(編纂)(2001)。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市縣政府。
施添福(總編纂)(2001)。臺東縣史--大事篇。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
洪麗完(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
原住民棒球發展協會(2010)。2010第十七屆關懷盃全國三級棒球錦標賽競賽規程及報名簡章。臺北市:中華民國原住民棒球發展協會。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北市:聯合文學。new window
陳秉逵(譯)(2010)。歷史研究的取徑:以外交史為例。 (原作者:Trachtenberg, M. )。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浦忠成(巴蘇亞.博伊哲努)(2002)。思考原住民。臺北市:前衛。new window
翁佳音(2008)。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問題。新北市:稻鄉。new window
高正源(1994)。東昇的旭日-中華棒球發展史。臺北市:民生報。new window
康培德(2005)。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荷西明鄭時期)。南投縣:臺灣文獻館。
張耀宗(2009)。部落與國家的對峙:日治時期的臺灣原住民教育。臺北市:華騰。new window
教育部(1997)。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司(1984)。國民體育法(修訂)。臺北:教育部體育司。
畢然、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原作者:Maurice Halbwachs)。上海:上海人民。
余碧平(譯)(2003)。社會學與人類學五講(原作者:Marcel Mauss)。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2000)。臺灣原住民史:阿美族史篇。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new window
許佩賢(2005)。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市:遠流。new window
郭佩宜、王宏仁(主編)(2006)。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臺北市:巨流。
郭源治(1998)。熱球。臺北市:新中原。
陳文德(1993)。南王卑南族「人的觀念」:從生命過程的觀點分析。載於黃應貴(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447-502)。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new window
陳文德(2001)。臺東縣史--文教篇。臺東縣:臺東縣政府。
陳文德(2001)。臺東縣史--卑南族篇。臺東縣:臺東縣政府。new window
陳柔縉(2005)。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陳黎(2008)。陳黎散文選:1983-2008。臺北市:九歌。
傅仰止,蔡明哲等著(2001)。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賈士蘅(譯)(2006)。歷史的再思考(原作者:Keith Jenkins)。臺北市:麥田。
曾文誠、盂峻瑋(2004)。臺灣棒球王。臺北市:我識。
費德廉、羅效德 (編譯)(2006)。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市:如果。
黃宣衛(2002)。成功鎮志--阿美族篇。臺東縣:成功鎮公所。new window
黃宣衛(2005)。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日治時期宜灣阿美族的例子。臺北市:南天。new window
黃宣衛、羅素玫(2001)。臺東縣史--阿美族篇。臺東縣:臺東縣政府。new window
黃應貴(1986)。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市:聯經。new window
黃應貴(1999)(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葉日好(1997)。棒球學理--教你看棒球。臺北縣:祺齡。
達西烏拉彎. 畢馬(田哲益)(2001)。臺灣的原住民:阿美族。臺北市:台原。
嘉義農業專科學校校友會(1993)。嘉農口述歷史。嘉義縣:嘉義農專校友會。
臺灣文獻委員會(1997)。日本據台初期重要檔案。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臺灣省文獻會(編)(1993)。臺灣史。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齊邦媛,王德威(2004)。最後的黃埔。臺北市:麥田。
劉寧顏(總纂)(1995)。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第二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賴建誠(2004)。布勞代爾的史學分析。臺北市:桂冠。
黃煜文(譯)(2002)。論歷史(原作者:Eric Hobsbawm)。臺北市:麥田。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市:聯經。new window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市:自立晚報社。
謝仕淵、謝佳芬(2003)。臺灣棒球一百年。臺北市:果實。new window
謝國雄(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臺北市:群學。
謝國雄(1997)。純勞動:臺灣勞動體制諸論。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簡永昌(1993)。中華棒球史記。臺北市:簡永昌發行。
簡扶育(1999)。搖滾祖靈。臺北市:藝術家。
藤井志津枝(2001)。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蘇錦章(1996)。嘉義棒球史話。臺北市:聯經。
林正芳(譯)(1999)。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原作者:E. Patricia Tsurumi鶴見)。宜蘭市: 仰山文教基金會。

(二)論文
王巨中(2004)。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認同與社會變遷探討:以屏東縣獅子鄉排灣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宜瑾(2006)。部落集體認同的重新形塑:從拉勞蘭傳統青年會所振興歷程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吳煜敏(2006)。花東原住民地區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呂政武(2000)。臺灣原住民族休閒活動與社會變遷之研究:以南王聚落世俗化與涵化過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加耀(1997)。南賽夏族運動文化的變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丁國(2009)。觀念、組織與實踐—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之發展(1895-1937)(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林文蘭(2010)。棒球作為「原/圓夢階梯」:教育體制、文化創生與社會階序繁衍(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林白涓(2000)。李來旺族群教育觀之孕育、發展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林倍群(2005)。臺灣棒球場域的文化空間論述--一個運動地理學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琪雯(1995)。運動與政權維繫:解讀戰後臺灣棒球發展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邱韋誠(2003)。是鎖鏈還是羽翼--原住民棒球選手的運動之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張力可(2000)。臺灣棒球與認同:一個運動社會學的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張廷榮(2007)。臺東縣各級學校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5)(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張期玲(2003)。國家認同的塑造:以國中的歷史教科書為焦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張源泉(2002)。原住民族教育及其法規範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梁淑玲(1993)。社會發展、權力與運動文化的形構-臺灣棒球的社會、歷史、文化分析(1892-1990)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梁澤芳(2005)。慢速壘球運動員慢壘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
許鈞淑(2005)。霧社事件文本的記憶與認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郭佑慈(2008)。臺東平原的農業民族:馬蘭社阿美族社會經濟變遷—1874~1970年(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郭鴻明(2007)。優秀臺灣原住民參與田徑運動賽會發展之研究(1946-2006年)(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嘉謀(2002)。臺灣國民學校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1968)(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new window
黃貞瑋(2009)。文化展演與認同:馬太鞍阿美豐年祭的傳統與現代(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楊仁煌(1987)。變遷中的薄薄社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溫勝智(2004)。臺灣地區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897-2001)(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市。
蔡侑霖(2003)。競賽作為一種生產:臺灣職業棒球產業勞動體制的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蔡宗信(1991)。日據時代臺灣棒球運動發展過程之研究—以1895 (明治28) 年至1926(大正15)年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博任(2005)。躍向世界的野球:戰後臺灣基礎棒球發展與國家機器─以美和中學棒球隊興衰(1970~1983)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鄧憲卿(1997)。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5:北宜地區都市原住民採訪專輯。南投。(專書)
謝仕淵(2002)。殖民主義與體育:日治前期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謝佳芬(2005)。臺灣棒球運動之研究(1920~1945年)(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三)報紙
《工商時報》〈第一屆原鄉盃全國軟式少棒邀請賽開幕典禮暨記者會〉2010-05-18。
《中國時報》〈有品棒球 高克武練兵 品德safe功利out〉2010-07-25。
《中國時報》〈東農棒球場 即將走入歷史〉2010-12-14。
《中國時報》〈省酒錢土坂部落重建壘球隊〉2008-5-31 C1版。
《中國時報》〈從小學會調適輸的感受 最可貴〉2010-02-10。
《中國時報》〈球探頻挖角 選手留不住〉1989-4-22第14版。
《中國時報》〈陳致遠父逝 決心為清白而戰〉2010-02-22。
《中國時報》〈尋回祖靈的力量 母語姓名的消失與重生〉2011/07/17。
《中國時報》〈棒球教育的二元難題〉2009-12-29論壇版。
《中國時報》〈棒球教育的二元難題〉2009-12-29論壇版。
《中國時報》〈陽冠威 可怕的攻擊型捕手〉2009-12-31 D7版。
《中國時報》〈楊振裕棒打高苑 平鎮逆轉勝〉2011/01/21。
《中華日報》1948-7.18-21 第3版。
《中華日報》1949-8-13 第4版。
《中華日報》1960-08-13 第4版。
《中華日報》1968-5-14 第4版。
《民生報》〈關懷盃三級24隊明開打〉2005-11-21。
《自由時報》〈太巴塱國小棒球隊 面臨斷層〉2008-9-17。
《自由時報》〈紅葉盃少棒專利 青少棒鬧雙包〉2008-12-30南部新聞版。
《自由時報》〈張奕 追隨表哥陽仲壽腳步〉2009-11-22。
《更生日報》〈新生國中決捐助郭源治〉,1969-09-17第5版。
《和平日報》1948-4-11 第2版。
《新生報》1955-9-30 第4版。
《臺灣時報》〈泰源聯盟奪得代表權 地方人士功不可沒〉1989/05/19臺東版。
《臺灣新聞報》〈不畏大雨活力北縣 原住民族運動會拼佳績〉2010-06-27
《臺灣新聞報》1966-5-11 第3版。
《聯合晚報》〈紅葉少棒史 功臣榜上有遺珠〉1992-12-13 第15版。
《聯合晚報》〈部落壘球賽東青會暖身〉2006/02/02。
《聯合報》〈A咖球員 打架偷錢 教練不吭聲〉2009-12-28。
《聯合報》〈山胞擅長何運動? 十三項目擺出來:教部有意在山地縣設實驗中學〉1988-06-28第7版。
《聯合報》〈中日少年棒球對抗 台省聯隊人選排定〉1968-06-18。
《聯合報》〈中美菲棒球對抗賽 今天下午在台揭幕〉 1968-07-30 第6版。
《聯合報》〈廿屆學童棒賽 紅葉缺旅費 竟無法參加〉1968-04-05第6版。
《聯合報》〈光打球不念書 棒球從根爛〉2009.12.28第1版。
《聯合報》〈再揮一棒吧,歐吉桑〉1993-02-15 第17版。
《聯合報》〈同心棒〉 1965-04-27 第3版。
《聯合報》〈協助發展山胞運動潛能〉1979-12-17 第5版
《聯合報》〈花棒協要紅葉 賠償拒賽損失〉 1968-09-06 第6版。
《聯合報》〈看新紅葉打球 老紅葉手好癢〉2005-8-24 D7版。
《聯合報》〈紅葉少棒 打開中華棒球史〉,1992-08-29,第17版。
《聯合報》〈紅葉杯明開打 首戰紅葉vs.和歌山〉2005-08-23。
《聯合報》〈紅葉垂楊棒隊 被人檢舉冒名〉 1968-06-18 第6版。
《聯合報》〈紅葉飄零其情可憫 法曹尋求救濟途徑〉 1969-09-10 第3版。
《聯合報》〈原住民豐年節 週六日邀你來〉2009-10-14。
《聯合報》〈馬蘭棒隊昨日雙捷 稱霸中華杯公開組〉,1971-12-01 第8版。
《聯合報》〈跨年跨世紀 原住民成棒賽30日登場〉2000-12-21 第31版。
《聯合報》〈榮工四支棒隊西遷 今後都在北縣集訓〉1978-04-02 第8版。
《聯合報》〈臺東A隊冠軍〉1970-04-13第6版。
《聯合報》〈臺東娃兒「用棒球寫日記」〉1992-07-02第19版
《聯合報》〈聯合豐年祭 周六熱鬧登場〉2009-10-14。
《聯合報》〈額頭上一口痰 打開他的博士路〉2004-01-08 A10版。
《聯合報》〈聽…阿美族語報球賽 兩出局要說「吐煞估馬巴帶安矣」 有人擔心播報員舌頭打結〉2005-11-18 D8版。

(四)期刊
中華民國慢壘協會。(1999)。八十八年度第一屆體委盃原住民慢速壘球全國錦標賽【專題】。全國慢壘協會季刊,9,30-33。
中華民國慢壘協會。(2003)。原汁原味-原住民盃【專題】。全國慢壘協會季刊,11,5-6。
王佩芬(2006)。給我哈利波特之眼—一個棒球歷史紀錄片的田野觀察與思考【專題】。臺灣史料集刊,2,112-122。new window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專題】。思與言,34.3,147-184。new window
王建臺、王秋光(2000)。臺灣少數族群運動文化之現況與展望【專題】。行政院體委會國民體育季刊,38.3,26-31。
李玉芬。(2003)。郭光也《馬蘭阿美重建部落史》手稿及譯稿簡介【專題】。東臺灣研究,8,165-174。new window
林文蘭(2007)。金牌背後:原住民投身棒球運動的社會基礎與效應【專題】。2007年臺灣原住民族教育新思維專輯,1-28。
林伯修、朱自敏(2009)。花東學生棒球與原住民【專題】。運動文化研究,9, 67-108。new window
林靜宜(1999)。推動原住民教育的鐵漢-陳耕元校長【專題】。原住民教育季刊,16,7-11。
邱韋誠(2000)。運動與族群關係的再思考-社會、文化與差異【專題】。大專體育學刊,8(4),1-14。new window
南方朔(1995)。運動 被看 異國情調【專題】。山海文化雙月刊,臺灣原住民運動專輯(下),9,21-25。
翁嘉銘(1992)。民心變遷下的臺灣棒球史【專題】。中國論壇,第32卷12期, 27-31。
高正源(1995a)。原住民與臺灣棒球與臺灣棒運(上)【專題】。山海文化雙月刊,9, 32-36。
張力中(1995)。臺灣原住民棒球大事紀【專題】。山海文化雙月刊,9,21-24。
張文良(2006)。花蓮市原住民阿美族--傳統部落地誌【專題】。濤聲學報,1,92-94。
教育通訊社(1951)。【專題】。教育通訊,2.21,10-31。
郭佑慈(2007)。臺灣戰後阿美族研究之回顧與討論--以馬蘭阿美族為例【專題】。漢學研究通訊,26:2,11-18。
陳文德(2004)。「族群」分類的省思—認識臺灣南島社會與文化【專題】。歷史月刊,199, 76-83。
陳文德(2009)。黑盒子被打開了嗎?談「田野工作」與學術知識建構的關係【專題】。臺灣社會學,13,243-264。
陳守庸(2001)。名人記事--走訪94高齡的嘉農元老拓弘山【專題】。國民體育季刊,131,101-107。
陳筱玉(2001)。泰源村的棒球之歌【專題】。學校體育雙月刊,11.4,41-43。
湯志民(2000)。學校建築之美--百年老校(太巴塱國小)。【專題】。教育研究,77,68-69。
黃玉峰(1973)。將棒球史實塞悠悠之口【專題】。新聞天地,1337,17-18。
黃明玉(2000)。推展原住民文化與國小體育活動之觀念與看法【專題】。學校體育,61,21-26。
黃俊傑、康正男(2006)。臺灣慢速壘球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之探討【專題】。臺大體育,44,89-96。new window
黃美英(1985)。都市山胞與都市人類學【專題】。思與言,23.2,194-218。
黃應貴(1976)。光復後高山族的經濟變遷【專題】。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85-96。new window
黃秀敏(譯)(1995)。甲子園的光輝—東投手的現況(原作者:鈴木明)【專題】。山海文化雙月刊,9,44-52。
劉美慧、陳麗華(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專題】。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 。new window
劉照金、王建臺、邱金松(2004)。傳統文化與社會變遷對魯凱族長跑運動之影響-以屏東霧台鄉聚落為例【專題】。南大學報,38.2,91-113。
蔡宗信(1995)。日據時代臺灣東部原住民棒球運動之發展【專題】。山海文化雙月刊,9,37-43。
蔡武璋(1997)。嘉農棒球史【專題】。嘉農人,1,1-28。
瞿海源(1983)。臺灣山地鄉的社會經濟地位與人口【專題】。中國社會學刊,7,157 -175。new window
瞿海良(1995a)。臺灣原住民的棒球傳奇【專題】。山海文化雙月刊,9,25-31。
瞿海良(1995b)。久違了!能高兵團—臺灣原住民棒球傳奇圖序【專題】。山海文化雙月刊,9,8-21。

(五)網路資料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2010 年6 月16 日)。中日少年棒球對抗 台省聯隊人選排定【新聞群組】。取自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2415877
聯合新聞網(2010 年12 月9 日)。陽志豪 首度完投就獲勝【新聞群組】。取自http://mag.udn.com/mag/sports/index.jsp
中央社(2010 年6 月16 日)。知恩圖報 旅日棒球選手返校傳授學弟球技【新聞群組】取自http://n.yam.com/cna/sports/201001/20100104715726.html
中央社(2010 年3 月29 日)。振興棒球 教部4年將砸10億【新聞群組】。取自http://n.yam.com/cna/garden/201003/20100329805691.html
文化研究月報(2008 年1 月25 日)。時間即生活:Norbert Elias的時間社會學簡介【線上論壇、新聞群組、討論群組】。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88/review.htm
臺北市政府原民局(2010 年9 月11 日)。北市原民傳統體育競賽 臺北田徑場精彩較勁【線上論壇、新聞群組、討論群組】。取自http://www.native.taipei.gov.tw/ct.asp?xItem=1226339&;ctNode=13204&;mp=121041
臺東史前文化博物館(2010 年6 月28 日)。策展--力與美的生命傳奇:馬蘭三勇士(馬亨亨、楊傳廣、高巍和)【線上論壇、新聞群組、討論群組】。取自http://beta.nmp.gov.tw/main/04/4-2/valangaw/main.html
臺東縣政府全球資訊網(2010 年9 月26 日)。黃縣長允諾臺東縣榮譽縣民洪百基全力支持「傳福盃」【線上論壇、新聞群組、討論群組】。取自http://www.taitung.gov.tw/tw/information/CountyNewsDetail.aspx?SN=19989
臺灣棒球維基館(2010 年8 月29 日)。曹錦輝【線上論壇、新聞群組、討論群組】。取自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title=%E9%A6%96%E9%A0%81
花蓮高農學校網站(2010 年12 月12 日)。校史簡介【重要資訊】。取自http://www.hla.hlc.edu.tw
原住民數位博物館(2010 年5 月26 日)。阿美族人口分布圖【族群分類資訊】。取自http://www.dmtip.gov.tw/FileUpload/images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計畫(2010 年7 月29 日)。阿美族簡介【數位資訊】。取自http://www.dmtip.gov.tw/FileUpload/interaction/e_images/%E9%98%BF%E7%BE%8E%E6%97%8F%E6%97%8F%E7%BE%A4%E7%A0%94%E7%A9%B6.pdf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2008 年12 月10 日)。94 年教育優先區【重要訊息】。取自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 =8240
教育部體育司(2009 年2 月2 日)。體育班現況與課程發展執行調查研究【重要資訊】。取自http://sport2008.academic.tw/index.php
朝日新聞社(2010 年1月9 日)。高校野球【新聞群組】。取自http://www2.asahi.com/koshien
德和棒球隊網站(2010 年8 月26 日)。球隊緣起【最新消息】。取自http://www.azma-baseball.com.tw/modules/tadnews/page.php?nsn=2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 年12 月19 日)。全國原住民人口資料(至中華民國91年12月底)【重要資訊】。取自http:// www.apc.gov.tw。

英文文獻

Althusser, L.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Essays on Ide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Fernand, B. (1982). On Hist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stells, M. (1997). The Power of Identity. London: Blackwell.
Chen, T. H. (2005). Not Just an Imagined Community: Mass Media and the Identity Matrix of Spor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of Cambridge, Madison.
Foucault, M. (1979).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Goffman, E. (1963). Stigma. London: Penguin.
Guttman, A. (1994). Games and Empir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1997). 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Rousseau, J. J. (1953). Confessions. London: Penguin.
Woodward, K. (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 Sa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