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放風男子與兒童樂園
書刊名:臺灣文學學報
作者:范銘如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Fan, Ming-ju
出版日期:2004
卷期:5
頁次:頁115-131
主題關鍵詞:時空型袁哲生張啟疆駱以軍ChronotopeYuan, Chih-shengChang, Chih-chiangLuo, Yi-ju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1
相對於大多執迷直線性時間的前輩,少數在九○年代崛起的所謂「五年級」男作家卻著墨於循環性時間的敘述。在袁哲生、張啟疆與駱以軍的某些小說裹,我們注意到他們隱約地發展出一種在固定地點讓時間循環的敘事模式。這種「定點循環」的小說篇幅也許不算太多,也並非同世代作家的書寫通則,卻顯得相當獨特,尤其是搭配上文本中的男性新形象。他們筆下的男性人物,都有未泯的童心,不斷地回溯年少時的棒球場、遊樂園,或是沉迷於電動遊戲機裹。他們熱中於在特定的地點上,一遍遍操作同樣的遊戲,讓時間重覆地迴環,直到自已的意願得到滿足。新世代男作家們的「懷舊」與「未來感」看似矛盾實則並行不悖,他們既非追憶純真過往,也不是寄寓烏托邦式的未來。本文的目的即是探討這種新型態小說時空型的敘述模式,如何將當代社會關係與性別權力的轉變投射到對空間與時序的幻想上。有如時鐘運轉的「定點、循環」時空形式的主要作用,究竟與文本中新(好)男人們的時代感知有何關聯?
圖書
1.袁哲生(2000)。秀才的手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駱以軍(1993)。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臺北:印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erteau, Michel de, Luce Giard, and Pierre Mayol(1998)。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2: Living and Cooking。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2: Living and Cooking。London, UK/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new window
4.Jameson, Fredric(1991)。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Durham, North Carolina:Duk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駱以軍(20001100)。月球姓氏。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arthes, Roland、孫乃修(1993)。符號禪意東洋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袁哲生(1999)。寂寞的遊戲。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akhtin, Mikhail M.、錢中文(1998)。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啟疆(1991)。如花初綻的容顏。如花初綻的容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啟疆(1993)。陽物墳場。小說、小說家和他的太太。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Fiske, John、楊全強(2001)。電子遊戲的快樂。解讀大眾文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龍瑛宗(1979)。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植有木瓜樹的小鎮。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