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派系與黨國:國民黨政權遷臺初期的CC系及其政治適應,1949~1950
書刊名:輔仁歷史學報
作者:王良卿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Liang-chi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6
頁次:頁279-320
主題關鍵詞:合法性CC系陳立夫蔣介石中國國民黨LegitimacyCC cliqueChen Li-fuChiang Kai-shekKuominta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1
統治者的地位與統治效度,必須透過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個人贊同、集體規範、法律等協調性行動,才能得到證明。任何脫逸控制,或者缺乏諒解的不協調行動,都可能導致統治合法性的削減。在國民黨政權遷台之初的非常時期,黨內派系的政治適應,能否與領導人、黨國機器之間,採取互爲協調的,或者達致互爲諒解的行動,從而有力的支撐起亟需證明的統治合法性,這可能才是攸關國民黨派系、政權生命的要旨之一。本文試從CC系、蔣介石、黨國體制之間能否達成協調或者諒解性行動這一角度出發,旨就CC系在國民黨政權遷臺初期的政治適應,做出相關陳述與評價。同時,也將針對改造運動所開展的黜退政治提出部分解釋。
This article sets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ussing what actions could be taken between the CC clique, Chiang Kai-shek, and the party-state regime to reach coordination and forgiveness. This article tries to evaluate the political adjustment of the CC clique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Kuomintang's regime when it moved to Taiwan. It will also discuss and explain the politics of expulsion developed from the gai-zao campaign.
期刊論文
1.東方麗(1948)。翁內閣短命無疑。新聞天地,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發源(1948)。翁文灝立院受審。新聞天地,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9)。羅家倫先生日記─民國36年至39年。近代中國,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星明(1950)。競選立法委員之群。新聞天地,103,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星明(1950)。現在不能開玩笑了。新聞天地,10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維開(2000)。蔣中正先生復行視事。近代中國,135,16-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安金出(1950)。陳誠組閣插曲。新聞天地,109,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依川。中山堂之哭。新聞天地,109,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西門聖。行憲第五屆內閣誕生。新聞天地,10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50)。國民黨的改造。新聞天地,12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慈玉、陳思宇(2000)。臺灣地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對公營事業的整頓。臺北。449-4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能士、王良卿(2000)。戰後國民黨爭取內部民主化的背景考察。臺北。560-5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羅俊強(2000)。行憲第一屆立法委員之研究(1948-194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思宇(1999)。台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原會與經濟發展策略(1949-1953)--以公營事業為中心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汪榮祖、李敖(19950425)。蔣介石評傳。商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顯光(1952)。蔣總統傳。中華大典編印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裴斐、韋慕庭、吳修垣、高雲鵬、馬軍(1999)。從上海市長到"臺灣省主席"(1946-1953年):吳國楨口述回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鳳翰、何智霖(1995)。梁肅戎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Girard, René(2002)。替罪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秦孝儀(2002)。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臺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自齊、遲景德、吳淑鳳(2000)。趙自齊先生訪談錄。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詠平(1978)。陳果夫傳。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讓-馬克.誇克、佟心平(2002)。合法性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哈伯瑪斯、陳學明(1994)。合法性危機。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嘉樹(1994)。國民黨在台灣(1945-1988)。台北:大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良卿(1998)。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國民黨關係研究(1938-1949)。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蕭錚(1980)。蕭錚回憶錄:土地改革五十年。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宏濤、汪士淳(2003)。蔣公與我:見證中華民國關鍵變局。臺北:遠見天下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立夫(1994)。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梁肅戎(1995)。大是大非:梁肅戎回憶錄。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海生、張敏(2000)。民國兩兄弟:陳果夫與陳立夫。民國兩兄弟:陳果夫與陳立夫。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范小方(1993)。二陳和CC。二陳和CC。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001)。當代西方政治學詞典。當代西方政治學詞典。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50)。蔣中正至黃少谷手稿錄底。蔣中正總統檔案(第三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賴景瑚(1980)。煙雲思往錄。煙雲思往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家瑩(1983)。樂育菁莪 : 程天放傳。樂育菁莪 : 程天放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雷震(1989)。第一個十年。第一個十年。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徐永昌(1950)。徐永昌日記(第十冊)。徐永昌日記(第十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997)。閻伯川先生感想錄。閻伯川先生感想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1950)。張道藩呈蔣中正陳立夫出國問題。蔣中正總統檔案(第三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950)。鄭彥芬呈蔣中正于右任委員等一百九十一人請斷然決策改造本黨。蔣中正總統檔案(第三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梁肅戎(2001)。人間國寶陳立夫先生─敬悼中國國民黨現代化的催生者。人間國寶陳立夫先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1981)。Stuart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The forgotten ambassador : the report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 1946-1949。Boulder, Colo.。  new window
30.陶百川。申論公道,痛悼京士。陸京士先生紀念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50)。中央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49)。在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名單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50)。非常時期管制出國人員要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50)。蔣中正指示黃少谷擬提中央常會建議公務員等留居香港外國研討後再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議記錄彙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50)。鄭彥芬致在港中央常委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彥芬(1950)。管制出國人員要點遵辦經過情形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50)。孫科致中秘書處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50)。總裁親筆簽署:希提報常會通過李樸生接充海外部副部長一職手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50)。谷正綱同志為中央軍隊黨務改造指導委員會委員等三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50)。總裁親筆:賴璉辭職照准派李樸生同志繼任手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誠(1950)。選擇與需要─論新閣揆人選問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50)。總裁提名陳誠為行政院院長之談話談話會發言紀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50)。裁併國家行局,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50)。政府開始整頓公營事業,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50)。制度第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華(2004)。從顛沛流離到中樞重建:逃希聖手槁日記得觀察與討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50)。為黨的改造而呼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50)。黨的改造的一個問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50)。思想上必須解決的問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50)。鄭彥芬上蔣總裁簽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950)。召開中央常委談話通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950)。中央常務委員會談話會要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950)。鄒魯報告六月十五日中常委談話會已將結果面報總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950)。關於本黨改造的幾點建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