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強人威權黨國體制與戰後臺灣政治案件
書刊名:輔仁歷史學報
作者:蘇瑞鏘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u, Jui-chia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30
頁次:頁167-213
主題關鍵詞:白色恐怖政治案件蔣介石蔣經國中國國民黨White TerrorPolitical casesChiang Kai-shekChiang Ching-kuoKuomintang黨國體制動員戡亂戒嚴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09
  • 點閱點閱:267
1949-1992年間,臺灣有數以萬計的人民,遭統治當局以叛亂或匪諜罪嫌加以拘捕、審問和處罰,導致白色恐怖氛圍長期籠罩全臺。該時期之所以出現眾多政治案件,實有其複雜的因素;其中,「強人威權黨國體制」是核心因素,而「強人」(蔣介石與蔣經國)與「黨」(國民黨)是了解該體制的重點,在這當中,蔣介石、蔣經國、國民黨三者皆扮演重要的角色。考究該體制發展的歷程,有訓政時期黨國體制與文化的移植,也有戰後動員戡亂體制與戒嚴體制的建構,以及「改造」後威權體制的強化等面向。當時國民黨當局以此背離民主人權要求的體制作為發動機,於是出現眾多不當與不法處置的白色恐怖政治案件。
Between 1949 and 1992,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in Taiwan were arrested, interrogated, and punished by the authorities based on suspicion that they were either seditious or in collusion with Communist agents. This was the time of the ”White Terror.” The appearance of numerous political cases during this era were the result of several complex factors, foremost of which was the ”strongman authoritarian party-state system.” The ”strongmen” (Chiang Kai-shek and Chiang Ching-kuo) and ”party” (Kuomintang) were critical elements to understanding this system as Chiang Kai-shek, Chiang Ching-kuo, and the Kuomintang all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ourse of this system's development there was a party-state system and 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period of political tutelage, promotion of mobilization for suppression of Communist rebellion and martial law after World War II, and a strengthening of the authoritarian system after ”reformation.” At that time, the Kuomintang used as its engine an organization that departed from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The consequence was the appearance of a multitude of improper and unlawfully managed White Terror political cases.
期刊論文
1.李永熾(20061100)。兩蔣獨裁政權的成立與變化。當代,113=231,10-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阮大仁(20090400)。蔣經國個性中史大林式的一面--發生在徐柏園、楊濟華、鄭彥棻身上的故事。傳記文學,94(4)=563,55-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志龍(19910600)。曲解內亂罪竟五十年。律師通訊,141,10-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瑞鏘(20080100)。一九五〇年前後的蔣經國--傅正史料所呈現的歷史面向。傳記文學,92(1)=548,15-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瑞鏘(20040600)。評介王奇生著《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近代中國,157,191-2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瑞鏘(20121200)。臺灣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不當核覆初探:以蔣介石為中心的討論。臺灣文獻,63(4),209-2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蘇瑞鏘(20090300)。臺灣軍訓教育,為何無法走入歷史?。人本教育札記,237,8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蘇瑞鏘(20110300)。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的偵辦--以情治單位的不法與不當偵辦為中心。中華人文社會學報,14,92-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松田康博(200004)。蔣經國による特務組織の再編--特務工作統括機關の役割を中心に。日本臺灣學會報,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熙明(20090600)。看不見的血手:國共內戰時期的國府特務殺人與蔣介石之關係。臺灣史學雜誌,6,126-150+150_1-150_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蘇瑞鏘(20110900)。戰後臺灣政治案件審判過程中的不法與不當。臺灣風物,61(3),33-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蘇瑞鏘(20101200)。戰後臺灣處置政治案件的相關法制。臺灣史學雜誌,9,155-2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熙明(20001000)。蔣中正與蔣經國在戒嚴時期「不當審判」中的角色。臺灣史研究,6(2),139-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胡佛(19910600)。臺灣威權政治的傘狀結構。二十一世紀,5(6),36-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羅大年(19561031)。建立自由教育必須剔除的兩大弊害。自由中國,15(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泰升(20070900)。臺灣近代憲政文化的形成:以文本分析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6(3),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淑雅(19891200)。杜魯門與臺灣。歷史月刊,23,75-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蘇瑞鏘(20080300)。從雷震案看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的法律處置對人權的侵害。國史館學術集刊,15,113-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維開(20040500)。國防最高委員會的組織與運作。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1,135-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泰升(20070900)。清末及民國時代中國與西式法院的初次接觸--以法院制度及其設置為中心。中研院法學期刊,1,105-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泰升(20090900)。國民黨在中國的「黨治」經驗--民主憲政的助力或阻力?。中研院法學期刊,5,69-2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儀深(20030600)。臺獨叛亂的虛擬與真實--一九六一年蘇東啟政治案件研究。臺灣史研究,10(1),141-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吳國楨(195406)。Formosa。Look,29,39-43。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邱榮舉、謝欣如(2007)。戰後臺灣客家菁英與白色恐怖政治事件--解析許信良與三個重要政治事件之關係。「臺灣民主的興起與變遷」第二屆學術研討會。臺中:臺灣省諮議會。45-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雪姬(2003)。滿洲經驗與白色恐怖--「滿洲建大等案」的實與虛。「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專題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瑞浩(2004)。從官方檔案看統治當局處理「雷震案」的態度與決策--以國防部檔案為中心。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臺北:國史館。319-4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薛化元(2000)。陳誠與國民政府統治基盤的奠定--以一九四九年臺灣省主席任內為中心的探討。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臺北:國史館。264-2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薛化元、楊秀菁(2004)。強人威權體制的建構與轉變(1949-1992)。「人權理論與歷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史館。268-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曹欽榮(2007)。打開歷史之窗--探討口述與檔案。臺北:檔案管理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泰翰(2002)。黨團、軍事與教育:一九五〇年代學生軍訓進入校園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ang, Dan(2008)。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State Violence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in 1950s(博士論文)。Harvard University。  new window
3.歐世華(1999)。吳國楨與臺灣政局(1949-1954)(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正亮(1988)。國民黨政權在臺灣的轉化(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石佳音(2008)。中國國民黨的意識形態與組織特質(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明通(1990)。威權政體下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流動(1945-1986)--省參議員流動的分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魏誠(1984)。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蘇瑞鏘(2010)。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1949-1992)(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果顯(2009)。一九五○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乃德(1987)。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博士論文)。University of Chicago。  new window
圖書
1.蔣介石。蔣介石日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民政府文官處印鑄局(1929)。國民政府公報。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世杰、錢端升(1948)。比較憲法(下冊)。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史廣全(2006)。法西斯主義法學思潮。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人權之路編輯小組(2008)。人權之路2008新版--臺灣民主人權回顧。臺北: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醉(1994)。軍統內幕。臺北:新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健國(2000)。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20)。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馬振犢、戚如高(1988)。蔣介石與希特勒--民國時期的中德關係。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炎憲、許芳庭(2008)。林日高案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麥克阿瑟、張瓊(1983)。麥克阿瑟回憶錄。臺南:文國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傅正(1989)。雷震全集(33):雷震日記(1951年)--第一個十年。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歐素瑛(2008)。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蔣經國(1988)。勝利之路。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雲漢(1992)。蔣經國先生傳略。蔣經國先生全集(記事年表上輯)。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筱峰(2008)。林日高。二二八事件辭典。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谷正文(1995)。「蔣介石定律」冤死省黨部副主委李友邦。白色恐怖秘密檔案。臺北:獨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毓生(1991)。敬悼民主運動先驅者傅正先生。傅正先生紀念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章微寒(1992)。戴笠與龐大的軍統局組織。細說中統軍統。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蔣中正(1960)。蔣主席致國民會議開幕詞(民國二十年五月五日)。革命文獻。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蔣經國(1992)。五個基本問題--理想、責任、精神、態度、前途。蔣經國先生全集。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蔣經國(1992)。加強思想領導做好軍訓工作--民國四十五年十二月四日對學校軍訓幹部第八期學員講。蔣經國先生全集。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蔣經國(1992)。建立共同信仰。蔣經國先生全集。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蔣經國(1992)。建立革命思想的堡壘。蔣經國先生全集。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蔣經國(1991)。破獲中共在臺秘密組織全案經過--民國三十九年五月十三日在記者招待會講。蔣經國先生全集。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蔣經國(1991)。國家安全利益高於一切--民國五十四年三月十六日對警備總部毋忘在莒幹部講習班講。蔣經國先生全集。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蔣經國(1992)。新問題新工作新精神--民國四十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國家安全局國父紀念週講。蔣經國先生全集。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The Embass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United States(1997)。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8-1960, China。Washington, DC: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new window
28.張劍寒(1976)。戒嚴法研究。臺北:漢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蔡墩銘(2004)。戒嚴時期之惡法與審判--以不當叛亂匪諜審判案件為主。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Lloyd, E. Eastman(1990)。The Abortive Revoluti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1927-1937。Cambridge: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new window
31.邱國禎(2007)。近代臺灣慘史檔案。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彭懷恩(1992)。台灣政治變遷40年。臺北市:自立早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Townson, Duncan(1994)。Dictionary of Modern History 1789-1945。London:Penguin Books。  new window
34.秦孝儀(2003)。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臺北:中正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秦孝儀(2008)。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臺北:中正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臺灣省文獻會(1998)。臺灣地區戒嚴時期五〇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一):中外檔案。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馬之驌(1993)。雷震與蔣介石。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世宏、張世瑛、許瑞浩、薛月順(2003)。雷震案史料彙編:黃杰警總日記選輯。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林德龍、陳芳明(1992)。二二八官方機密史料。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江南(1984)。蔣經國傳。洛杉磯:美國論壇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國家安全局(1991)。安全局機密檔案:歷年辦理匪案彙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高明輝、范立達(1995)。情治檔案:一個老調查員的自述。臺北:商周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薛化元、陳翠蓮、吳鯤魯、李福鐘、楊秀菁(2003)。戰後台灣人權史。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Kirby, William C.(1984)。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5.林蔭庭(1998)。追隨半世紀:李煥與經國先生。臺北:天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Taylor, Jay、林添貴(2000)。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1994)。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台灣史料編纂小組、薛化元(1990)。臺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1945-1965)。臺北:業強:聯經: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李雲漢、劉維開(1994)。中國國民黨職名錄。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陳世宏、張世瑛、許瑞浩、薛月順(2002)。雷震案史料彙編:國防部檔案選輯。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錢復(2005)。錢復回憶錄:外交風雲動。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Cline, Ray S.、聯合報國際新聞中心(1990)。我所知道的蔣經國。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任育德(1999)。雷震與臺灣民主憲政的發展。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王奇生(2003)。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2000)。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從戒嚴到解嚴。台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王作榮(1999)。壯志未酬--王作榮自傳。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田弘茂、李晴暉、丁連財(1989)。大轉型 : 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馮啟宏(1998)。法西斯主義與三〇年代中國政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李禎祥(2002)。人權之路:臺灣民主人權回顧。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 : 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臺北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龔宜君(1998)。「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國家安全局(1959)。歷年辦理匪案彙編。國家安全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孫代堯(2003)。台灣威權體制及其轉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蘇瑞鏘(2008)。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薛化元(19960000)。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臺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蘇瑞鏘(2005)。戰後臺灣組黨運動的濫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Taylor, Jay、林添貴(2010)。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松田康博(2006)。台湾における一党独裁体制の成立。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株式会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殷海光、盧蒼(1990)。剖析國民黨。殷海光全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世界文化服務社編纂委員會(1952)。自由中國名人傳。臺北:世界文化服務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王正華(2008)。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荊蓀案史料彙編(二)。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國家安全局。歷年辦理匪案彙編。臺北:國家安全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薛化元(2007)。臺灣全志.政治志.民主憲政篇。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監察院國防及情報委員會(2004)。郭衣洞叛亂案調查報告。臺北:監察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李宣鋒(1998)。臺灣地區戒嚴時期50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二)個案資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陳翠蓮(2009)。臺灣戒嚴時期的特務統治與白色恐怖氛圍。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蘇瑞鏘。白色恐怖,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864, 2012/06/24。  new window
2.叛亂犯郭君蔡君二名擬請暫緩判古君一名擬請暫緩執行死刑資運用擴大偵破可否乞示遵(0042/3132303/303/1/0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為檢呈蘇東啓等叛亂案內有關高玉樹涉嫌部份之處理意見恭請鑒核由(0053/3132521/521/1/0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檢呈蘇東啓等叛亂案卷判及覆判判決情形請核示(0053/3132521/521/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適。胡適函陳雪屏吳國楨蔣經國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查獲堂外甥汪漢航開出的港幣支票作為套滙圖利之證據盼望三位設法清查案裏串同栽贓誣陷良民的真相(005010100000530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傅正。傅正日記(1951.0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9)。立法院公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58)。總統府公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001)。總統府公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49)。中央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60)。中央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97)。中國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49)。臺灣新生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009)。聯合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56)。總統府公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清龍(20090103)。恩惠與決裂--吳國楨和兩蔣關係,http://blog.chinatimes.com/noa/archive/2009/01/03/365158.html, 2013/02/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Whiting, Allen(19550312)。A Man of Mystry。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蘇瑞鏘(2011)。白色恐怖。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臺北:臺灣歷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薛化元(2009)。威權體制的建立。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臺灣歷史學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果顯(200412)。戰後臺灣統治體制的再思考--威權體制的理論與適用。現代學術研究(專刊13)--戰後臺灣歷史省思。臺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瑞鏘(2012)。雷震與蔣介石當局關係演變之研究。自由的探尋--陳宏正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臺北:《陳宏正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泰升(2002)。臺灣戰後初期的政權轉替與法律體系的承接(1945-1949)。臺灣法的斷裂與連續。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中正(1984)。關於實施本黨改造之說明。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山田(1996)。五十年來的臺灣法制。臺灣法制一百年論文集。臺北:臺灣法學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Linz, Juan J.(1970)。An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 Case of Spain。Mass Politics: 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New York:Free Press。  new window
9.吳乃德(2004)。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市: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