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呂氏春秋》之史料價值--以孔子為例
書刊名:輔仁國文學報
作者:李毓善
作者(外文):Lee, Yu-shen
出版日期:2006
卷期:22
頁次:頁105-132
主題關鍵詞:呂氏春秋孔子論語史記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於閱讀《呂氏春秋》間,發現該書中有近四十篇文章,或一引或再引孔子其人、其事。若「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之記體能、德行。若「孔子學於老聃、孟蘇夔、靖叔」之記師承。若「(孔丘)晝日諷誦習業,夜親見文王、周公旦而問焉。」記學習熱情。若「子張,魯之鄙家也;顏涿聚,梁父之大盜也。」之記收徒不論出身。若「詩曰:孰轡如組。孔子曰:審此言也可以為天下。子貢曰:何其躁也?孔子曰:非謂其躁也,謂其為之於此,而成文於彼也,聖人組修其身,而成文於天下矣。」之記師徒談經論道。若「孔子見魯哀工,哀公曰:有語寡人曰:為國家者,為之堂上而已矣。寡人以為迂言也。孔子曰:此非迂言也。丘聞之:得之於身者得之人,失之於身者失之人。」之記待君之問。若「孔子道獼子瑕見釐夫人,因也。」之記游說時君。若「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嘗食,藜羹不糝」之記仕途不順。若「孔子貴仁」之記學說特色等,不一而足,對全面性認識孔子,提供豐富材料。分由五方面探究該書之史料價值。
圖書
1.高似孫。子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柳宗元(1970)。柳河東全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班固、顏師古(1972)。漢書。臺北市:明倫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不韋、陳奇猷(1988)。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清)姚際恆(1994)。古今偽書考。古今偽書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73)。周禮,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73)。禮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73)。左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73)。論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73)。孟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73)。荀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73)。列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73)。莊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73)。韓非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73)。墨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西漢)司馬遷(1972)。史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