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子貢問答」重探孔子的教學理念
書刊名:教育研究集刊
作者:徐聖心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 Sheng-hsin
出版日期:2022
卷期:68:3
頁次:頁79-111
主題關鍵詞:子貢孔子問答形式教學理念論語ZigongConfuciusQuestion-answer formatTeaching philosophyAnalec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1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陳閔翔、洪仁進(20070300)。追尋教學的藝術--從J. Dewey思想衍繹教師角色與教學的美感特質。教育研究集刊,53(1),87-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錦賢(20110600)。子貢之學行述論。興大中文學報,29,41-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祝平次(20080800)。權威、言行關係與仁:論《論語》中的問答形式。東吳哲學學報,18,23-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奉儒(20030900)。P. Freire的批判教學論對於教師實踐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49(3),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簡良如(20171200)。文本閱讀之客觀性--再探譚家哲經典釋義方法。文與哲,31,417-4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啟屏(20051200)。古代儒學史中的子貢。文與哲,7,97-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從聖(20171000)。孔子教學觀的一個側面--以《論語.公冶長》「聞一知十」章為探討基點。鵝湖,43(4)=508,36-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如玉、何佳瑞、李彥儀、簡成熙(20210600)。東西方教育理論與實務之對話。教育研究集刊,67(2),115-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下村湖人、林耀南(1978)。論語故事。臺北:協志工業叢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東蓀(1974)。理性與民主。臺北:廬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譚家哲(2010)。孟子平解。臺北市: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陶淵明、楊勇(1987)。陶淵明集校箋。台北: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陸九淵(1979)。象山全集。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錢穆(1988)。論語新解。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竹添光鴻(1999)。論語會箋。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賀麟、王太慶(1997)。哲學史講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1997)。定州漢墓竹簡《論語》。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熹(1967)。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Jaspers, Karl、杜意風(1983)。雅斯培論教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方東美(1985)。新儒家哲學十八講。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錢穆(1993)。莊子纂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伯峻(1982)。春秋左傳注。源流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譚家哲(2012)。論語平解。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聖心(20210000)。心之無對性:先秦儒學體現的文化性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程樹德、程俊英、蔣見元(1990)。論語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Freire, P.、方永泉、張珍瑋(2020)。受壓迫者的教育學。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Morgan, G. C.、張竹君(1996)。摩根解經叢卷.馬太福音。美國活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