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50年代中共爭取中國代表權之原則與策略
書刊名:史匯
作者:蔡秉修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1
頁次:頁251-270
主題關鍵詞:中國代表權毛澤東周恩來緩議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19
期刊論文
1.洪小夏(2002)。出席舊金山聯合國制憲會議的中國代表團組成情況述略。武漢大學學報(人文學報版),55(3),313-3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野(1994)。舊金山會議中國代表團組成問題。歷史研究,1994(3),170-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華(2005)。毛澤東在新中國加入聯合國問題上的矛盾心態。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38-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雄(2001)。淺析毛澤東對恢復我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思想變化。黨史研究與教學,2001(S1),8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建民(19640500)。確保我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十四年的苦鬥經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9,73-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盧弘(1998)。新中國派赴聯合國的第一個代表團。縱橫,1998(8),14-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陶文釗(1996)。美國、賴伊與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寫在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二十五周年之前。美國研究,1996(4),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齊茂吉(20060800)。五○年代毛澤東對臺灣問題的思考與轉變。兩岸發展史研究,1,105-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路秀華(1995)。董必武參加聯合國成立會議瑣記。黨史文匯,1995(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麗君(2000)。舊金山會議與中國。福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躍農(2005)。董必武出席首屆聯大始末。黨史文苑,2005(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海雲(2001)。董必武出席首屆聯大始末。黨史縱覽,20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德忠(1996)。董必武出席聯合國大會始末。黨史天地,199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鲁振祥(1995)。關於新中國三條外交方針的制定--讀《毛澤東外交文選》。黨的文獻,1995(1),49-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久林(2004)。毛澤東與「另起爐灶」的外交戰略理論和實踐。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立(2002)。半世紀前的一場「紅色風暴」--伍連連父親伍修權出使聯合國。兩岸關係,200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雪嬌(2002)。聯合國的最強音--新中國赴聯合國的第一個代表團。黨史縱橫,200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熊向暉(1998)。周恩來、李克農與1954年日內瓦會議。廣東黨史,199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陶文釗(1998)。遏制與反遏制:日內瓦會議上印支問題的和平解決回顧。中共黨史研究,199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孫岩(2001)。析第一次臺海危機期間中國提出中美談判倡議的時間和原因。國際政治研究,2001(4),67-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為、曉健(2006)。司徒眉生 萬隆會議牽線人。南方人物周刊,2006(19),58-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曉勇(2005)。萬隆會議上的周恩來。百年潮,200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奎松(2003)。毛澤東與兩次臺海危機--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中國對美政策變動原因及趨向。史學月刊,2003(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有溢(1975)。中國代表權問題的演變始末(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同成(2003)。中國外交官在聯合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樹德(1999)。中國重返聯合國紀實。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5)。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毛澤東、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1991)。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0)。周恩來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董必武年譜編輯組(1991)。董必武年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1993)。周恩來外交活動大事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2)。毛澤東年譜(1893-194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當代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1988)。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奎松(1997)。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正華(2001)。中華民國與聯合國史料彙編.中國代表權。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尹慶耀(2001)。中共外交研究。尹慶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顧維鈞、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顧維鈞回憶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董必武(1946)。中國解放區實錄。舊金山:舊金山合作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The U.S. Dep. of State(1976)。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50, Harry S. Truman Administration vol. II, The United Nations; The Western Hemisphere。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 Printing Office。  new window
16.師哲、師秋朗(1995)。毛澤東的翻譯--師哲眼中的高層人物。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Bamett, Doak、弓乃文(1985)。周恩來在萬隆--美國記者鲍大可記亞非會議。北京:中共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陶文釗(1999)。中美關係史(194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尹慶耀(2000)。中共對外關係史料。尹慶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溢潢(2003)。新中國外交人員首次亮相聯合國--伍修權在安理會控訴美國侵略台灣。中國外交官在聯合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符浩(1995)。不眠之夜--中南海毛澤東面授機宜。經天緯地--外交官在聯合國。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