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藝術品的神聖性--從社會科學的思考出發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廖新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ao, Hsin-tien
出版日期:2008
卷期:5
頁次:頁95-109
主題關鍵詞:藝術神聖社會科學維科涂爾幹朱光潛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2
關於藝術品、藝術創作者的意義內涵,「天才說」主張藝術品是藝術家才華的發揮,藝術家的天才開拓了人類文明的新領域,啟導人類邁向新的文明里程碑。換言之,藝術品是藝術家天份的展露,藝術品其實就是藝術家本人情思的化身,了解藝術品如同了解藝術家。要一窺藝術品之堂奧,藝術家的背景、心路歷程與思想轉折、作品風格等之研究是不可少的,這是基於創作個體純粹感知的反射或投射。另一論點是「社會代言人」說法,亦即,藝術家是人類心靈的窗眼,代表人類及體力的總的結晶,其創作出來的作品表面上是掛著藝術家個人的名字,實則是該時代該社會的集體聲音,也就是我們所常用的「集體意識」、「時代精神」的概念,在殊相中有著共相,表徵著當時人們的心智狀態。簡言之,這種從集體出發說明藝術品之爲何物(嚴格來說,藝術作品不只是物)的論說,擴充俄國藝術社會學家普列漢諾夫「藝術是社會現象」的話,藝術除了是一種社會「活動」的現象,更是社會「集體活動」下的結果之一。前述的說法它們均假設了藝術品「理所當然」存在特性。但是,從人類社會的形成過程來看,我們並不滿意探求藝術品是什麼,而想更進一步知析藝術品如何可能是藝術品?本文藉著維科、涂爾幹在社會科學思想上的觀點推導藝術的社會定義,作爲與當代哲學論「藝術之死」或「藝術終結」的不同思考路徑。
圖書
1.Benjamin, Walter、胡不釋適(2005)。技術復製時代的藝術品。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ourdieu, Pierre、Darbel, Alain、Schnapper, Dominique、Beattie, Caroline、Merriman, Nick(1990)。The Love of Art: European Art Museums and Their Public。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Danto, Arthur C.(1998)。"Anything goes": the work of art and the historical figure。Berkeley, Calif.:Doreen B. Townsend Center for the Humanities。  new window
4.Plechanov, G. V.(1986)。藝術與社會生活通信。臺北:弘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Vico, Giambattista、朱光潛(1987)。新科學。台北: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erger, John(1972)。Ways of Seeing。The Penguin Book。  new window
7.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洪漢鼎(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光潛(1983)。維柯的《新科學》及其對中西美學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Hobsbawm, Eric、Ranger, Terence(2000)。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0.朱光潛(1982)。西方美學史。臺北:漢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Danto, Arthur C.、林雅琪、鄭惠雯(2004)。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Durkheim, Emile、芮傳明、趙學元(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Williams, Raymond、劉建基(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廖新田(1999)。鹿港事件社會的神聖遇上藝術的神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Bourdieu, Pierre(1995)。But Who Created the 'Creators'?。Pierre Bourdieu Sociology in Question。London:SAGE。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