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就郭店簡本〈緇衣〉引《詩》與《論語》探究其作者及相關問題
書刊名:中國文學研究
作者:鄭雯馨
作者(外文):Jeng, Wen-shi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28
頁次:頁35+37-69
主題關鍵詞:緇衣引詩子思論語ZiyiUsing passages from the ShijingZisiThe analec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43
期刊論文
1.李學勤(199901)。荆門郭店楚簡中的《子思子》。中國哲學,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虞萬里(2005)。〈緇衣〉簡本與傳本章次文字錯簡異同考徵。中國經學,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俞志慧(20051200)。《國語》〈周、魯、鄭、楚、晉語〉的結構模式及相關問題研究。漢學研究,23(2)=47,35-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國良(20061200)。公孫尼子及其論述考辨。臺大中文學報,25,25-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周鳳五(2000)。郭店楚簡的形式特徵及其分類意義。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寧鎮疆(2004)。古書章次問題淺說--古書成書問題系列研究之一。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以周(1975)。子思子。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嘉錫、周祖謨(2003)。古書通例。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屈萬里(1993)。詩經釋義•敘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鄒濬智(200603)。《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緇衣》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阮元(1981)。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素卿(1991)。左傳稱詩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金木(1996)。唐寫本論語鄭氏注研究--以考據、復原、詮釋為中心的考察。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零(2007)。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章學誠(200001)。文史通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澧(197012)。東塾讀書記。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荀況、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1997)。荀子集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梁啟超(1989)。要籍解題及其讀法。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顧實(1976)。漢書藝文志講疏。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夏含夷(200104)。試論〈緇衣〉錯簡證據及其在《禮記》本〈緇衣〉編纂過程中的原因和後果。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濤(200804)。〈縱衣〉、〈表記〉、〈坊記〉思想試探。思想•文獻•歷史:思孟學派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虞萬里(2006)。從《詩經》授受、運用歷史看《緇衣》引《詩》。傳統中國研究集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名春(1999)。荊門郭店楚簡與先秦儒學。中國哲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金凌(2002)。《禮記.緇衣》今本與郭店、上博楚簡比論。新出楚簡與儒家思想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