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人體立姿平衡能力與下肢肌力之相關探討
書刊名:運動與遊憩研究
作者:張鳳儀高紹源張明玉
作者(外文):Chang, Feng-yiKao, Shao-yuanChang, Ming-yu
出版日期:2009
卷期:3:4
頁次:頁85-92
主題關鍵詞:性別平衡下肢肌力立定跳遠GenderBalanceLower extremity muscularStand jum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1
  • 點閱點閱:107
多數研究具體指出人體因爲老化而產生的下肢肌力衰退,對於身體平衡能力產生很大的影響,年輕族群下肢肌力是否對平衡能力的表現與老年人有一致現象爲本研究探討要點。以健康大學生爲對象,女生37人、男生33人共70名,平均年齡20.78±0.79歲,進行立定跳遠(下肢肌力測驗項目)以及平衡能力測驗,平衡能力以平衡板爲測驗工具,計算站在平衡板上一分鐘內左右觸碰次數爲動態平衡能力指標,採皮爾遜相關檢定立姿平衡與下肢肌力之相關,以獨立樣本t檢定不同性別下肢肌力與平衡能力之差異。結果:肌力與平衡能力達顯著負相關男生爲r=-.383(p<.05),女生爲r=-.414 (p<.01)。不同性別立定跳遠達顯著差異(p<.01),平衡能力未達顯著差異。本研究顯示,年輕族群之下肢肌力越好與較佳之平衡能力有關,但下肢肌力可能非影響平衡能力之關鍵因素。
期刊論文
1.Lepers, R.、Bigard, A. X.、Diard, J. P.、Gouteyron, J. F.、Guezennec, C. Y.(1997)。Posture control after prolonged exercise。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and Occupational Physiology,76(1),55-61。  new window
2.Gehlsen, G. M.、Whaley, M. H.(1990)。Falls in the elderly: Part II, balance,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Rehabilitation,71,739-741。  new window
3.胡名霞(1998)。動作學習在物理治療上的應用。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雜誌,23(4),297-3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寶猜(1978)。立姿--肌電圖上的硏究。物理治療學會雜誌,3,23-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景鶴(19990600)。冰上曲棍球運動員的下肢肌力與頸部傷害之關係。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5(下),367-3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全壽(20010600)。老人的肌肉與肌力訓練。國民體育季刊,30(2)=129,21-29+1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黎俊彥(20030300)。人體生理特徵、腳踝肌力與站立平衡能力。育達研究叢刊,4,229-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宗志(20060600)。保齡球的運動傷害與防治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0(2)=77,27-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意德、黃俊發、顏榮宏、簡翔偉(20050600)。排球運動員大腿肌肉傷害之探討。文化體育學刊,3,123-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Kobayashi, K.、Miura, M.、Yoneda, Y.、Edo, K.(1974)。A study of stability of standing posture。Biomechanice,6,53-59。  new window
11.Lichtenstein, M. J.、Shields, S. L.、Shiavi, R G.、Burger, M. C.(1989)。Exercise and Balance in Aged Women: A Pilot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Arch Phys Med Rehabil,70,138-143。  new window
12.王思婷、湯文慈、王思宜、黃長福(20040300)。網球雙手反拍肌肉協調型態之探討:個案研究。體育學報,36,85-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洪偉欽、沈竑毅(20071200)。老化與平衡能力。嘉大體育健康休閒,6(2),119-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謝昌成、蔡坤維、劉鎮嘉(20071000)。老年人的跌倒問題。基層醫學,22(10),352-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胡名霞、林慧芬(19940300)。成年人站立平衡之研究--感覺整合與年齡效應之分析。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雜誌,19(1),66-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范姜逸敏(20010900)。平衡能力的測量及訓練方法初探。中華體育季刊,15(2)=58,65-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姬榮軍、劉宇、李宜芳(20011200)。老年人動態活動與下階梯動作條件下肌肉勁度調節能力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3(2),113-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世國(2005)。有無規律慢跑運動中老年人腿部肌力與跌倒預防之相關硏究。2005亞太青年高等體育學術硏討會,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漢年、陳全壽(1999)。不穩定平衡維持時間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八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台北縣:輔仁大學。303-3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蕙蘭(1998)。鄕村老年人太極拳運動教導的身心健康評估(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春媛(1999)。身體活動量與老化的關係(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俊德(2002)。國小學童閉眼單足站立最佳測驗時間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樹淵(1976)。人體動力學。臺北:協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iener, H. C.、Dichgans, J.(1988)。On the role of vestibular, visual and somatosensory information for dynamic postural control in human。Amsterdam:Elsevier。  new window
3.許樹淵(2004)。運動科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慧君、林正常(1999)。運動能力的生理學評定。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正常(1990)。運動科學與訓練--運動教練手冊。臺北:銀禾文化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永任(1994)。運動科學講座。台北市:八熊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