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讀《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甲骨卷》
書刊名: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作者:蔡哲茂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ai, Che-mao
出版日期:2010
卷期:50
頁次:頁255-301
主題關鍵詞:中國國家博物館甲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
  • 點閱點閱:167
期刊論文
1.周忠兵(2007)。甲骨新綴十一例。殷都學刊,2,3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嚴一萍(1985)。甲骨文合集綴合五版。中國文字,新10,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馮時(19920600)。晚殷周祭卜辭綴合補遺。大陸雜誌,84(6),3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升南(1989)。殷墟甲骨文中的「河」。殷墟博物苑苑刊,創刊號,54-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志強(1994)。論卜辭河岳之神格。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54-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鳳瀚(2000)。說殷墟甲骨文中的「龍」字及相關諸字。故宮博物院院刊,6,1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金祥恆。甲骨文牲圖說。中國文字,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進雄(1980)。甲骨綴合新例。中國文字,新1,65-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厚宣(1977)。甲骨文所見商族鳥圖騰的新證據。文物,1977(2),84-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裘錫圭(1995)。說「揜函」--兼釋甲骨文「櫓」字。華學,1,59-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哲茂(20070100)。釋殷卜辭的?? (籫) 字。東華人文學報,10,2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沈培(2002)。卜辭「雉眾」補釋。語言學論叢,2002(26),245-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蕭良瓊(1986)。卜辭文例與卜辭的整理和研究。甲骨文與殷商史,2,24-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常玉芝(1994)。甲骨綴合新補。殷都學刊,1,7-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學勤(1985)。論周文王時期的四片卜甲。周秦漢唐考古和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西安:西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8)。讀契札記十則。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文字研究國際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8年11月1-3日)。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董作賓(1996)。新獲卜辭寫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鳳華(2007)。殷墟村南系列甲骨卜辭的整理與研究(博士論文)。鄭州大學,河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商承祚(1933)。殷契佚存。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天樹(2006)。甲骨新綴11例。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國歷史博物館、史樹青(2001)。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法書大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忠兵(2006)。歷組卜辭新綴三十例。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鍾柏生(199505)。殷虛文字乙編補遺。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毅公(1950)。甲骨綴合編。上海:修文堂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振玉(1916)。殷虛書契後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哲茂。甲骨新綴十則。古文字研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若愚(2005)。殷契拾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常玉芝(2001)。甲骨綴合新補。甲骨文獻集成。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馮時。晚殷周祭卜辭綴合補遺。甲骨文獻集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姬佛陀、王國維(1917)。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饒宗頤(1998)。說河宗。胡厚宣先生紀念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胡厚宣。甲骨文所見商族鳥圖騰的新證據。甲骨文獻集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金祥恆(1990)。甲骨文牲圖說。金祥恆先生全集。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政烺(2004)。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光裕。新見金文詞滙兩則。古文字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鳳華(200709)。殷墟村南系列甲骨綴合4組。中國文字研究。鄭州:大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樹達(1986)。卜辭求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天樹。非王卜辭中「圓體類」卜辭的研究。黃天樹古文字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屈萬里(1984)。殷虛文字甲編考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島邦男、溫天河、李壽林(1975)。殷墟卜辭研究。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唐蘭(1939)。天壤閣甲骨文存考釋。北京: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郭沫若(1933)。卜辭通纂。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姚孝遂(1988)。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彭邦炯、謝濟、馬季凡(1999)。甲骨文合集補編。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唐蘭(1981)。殷墟文字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蔡哲茂(1999)。甲骨綴合集。樂學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胡厚宣(1955)。甲骨續存。群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曹錦炎、沈建華(2006)。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于省吾、姚孝遂、肖丁(1996)。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0)。小屯南地甲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胡厚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郭沫若(1978)。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蔡哲茂(2004)。甲骨綴合續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蔣玉斌。國博館藏甲骨新綴一例,http://www.xianqin.org/xr_html/articles/xkzht/647.html, 2008/0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哲茂。國博所藏甲骨新綴一則,http://www.xianqin.org/xr_html/articles/xkzht/637.html, 2007/1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齊航福。國博所藏甲骨新綴一例,http://www.xianqin.org/xr_html/articles/xkzht/655.html, 2008/0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彭裕商(1982)。卜辭中的「土」、「河」、「岳」。古文字研究論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琨(2000)。卜辭中的「河」及其在祀典中的地位。古文字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哲茂、吳匡(1999)。釋肙(蜎)。古文字學論文集。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裘錫圭(1992)。甲骨綴合拾遺。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劍(2007)。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對甲骨文字考釋的重要性。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