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甲骨卜辭戰爭刻辭研究──以賓組、出組、歷組為例
作者:張宇衛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Wei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徐富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甲骨戰爭賓組出組歷組Oracle bonesWarsBin GroupChu GroupLi Grou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5
甲骨卜辭是今日可見的殷商信史之一,其內容涵蓋甚廣,但總的一切仍是收攝在「占卜」的本質上。雖然殷人常針對許多生活面向進行卜問,不過這些卜問卻可能只是殷人部份的歷史,透露的訊息雖見零星分散,但藉由統整梳理,仍可相當地拼湊出某塊的殷商史實。
本論文擇取「戰爭」進行探究,此部份材料又以武丁至祖庚、祖甲時期的資訊最多,故將範圍縮限在以貞人劃分的群體──賓組、歷組、出組之中。這三個組別相互疊合,其間涉及到歷組的斷代問題,故藉由戰爭面向的討論,從中挖掘有關斷代的訊息。
文中以方國、封地的區分進行探析。方國相對於商王是個獨立的個體,但是封地則屬於商王權力可達之地。因此首先就賓、出組中相關的方國、封地做整理,其中依照地望的區塊作為劃分,界定當時殷商的地理情勢,於各方國、封地的討論中,將近人的成果一併予以蒐羅、分析,其中包含字形、地望、卜辭繫聯等部分,之後也在這些部分上提出自己的理解與論點。
第四章則納入歷組卜辭相關的方國、封地來作比較,從中揭示了二者間存在許多方國名稱的疊合。而部分二者名稱不同者,經由地望、文字分析等方式,間接可以得出不同的二者卻指同一方國的現象。藉此推定歷組屬於早期的結論。
第五章界定了方國、封地之後,進而繫聯征伐的人物,區分為武丁早期至中期、武丁中期至晚期、武丁晚期至祖庚、祖甲等三期,從中舉出「雀」、「沚 」、「畢」三人作為三期的主要人物,以此繫聯了相關方國、封地。於其中得見在這個時期中,武丁早中期多屬封地的征伐,中晚期至祖庚、祖甲時期則轉向方國的征戰,正突顯了「先安內後攘外」的趨勢,也間接證明典籍提及的「武丁中興」。
第六章藉由戰爭刻辭中涉及的祭祀進行討論,共整理出「告、求、匄、祼」等祭祀動詞,又以「告」為最大宗,而「燎」則只能視作處理牲品的動詞。不過,藉由「燎」則能推知軍事方面的祭祀還是存在牲品使用,只是在多半的戰爭刻辭中被省略了。此外,戰爭刻辭的祭祀對象存在著偏好,多以殷史上武功強盛的君王為主,如上甲、大乙、大甲、祖乙、武丁等。此章尚就「某受某又(祐)」的句型進行討論,提出此蓋為求取敵方之神明的庇祐。
第七章整理戰爭刻辭中的相關動詞,其以「某伐」作為開頭,詳細說解「某伐」的句例。之後,依照戰爭的進程,先就命令類動詞展開,以徵集、組織類的動詞作為接續,接著統整偵查、回報類,以此開始戰爭的前奏,即以趨向類帶出征伐、侵略類,以及追擊與防衛類,最後以翦滅類代表戰爭的結束。而於戰爭之後,尚存有俘獲、獻俘等動詞。文內一一就動詞本身說解,進而採用或提出某一解釋。
第八章以目前賓組、出組、歷組中涉及的軍事儀節進行整理,梳理出當時戰爭的禮儀,如選將、命將,還有振旅、載神主等,也許這些儀節未必為每場戰爭皆出現,但是確實為殷商當時曾經存在的方式。藉由綜合統整的方式,以此凸顯當時軍事的梗概。
憑藉著這一連串的討論,大抵可以得見當時戰爭的面貌與地理情勢。從中也突顯殷人往東方、東南拓墾的野心,還有對西北方國的抵抗,進而造就了殷人一時武功強盛的新氣象,當然這時期的君主──武丁,是個不可缺少的人物,具有在位長,又有振興的魄力的特色,由安定內部諸侯到征戰各方,使殷文化開展出當時廣闊的版圖。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imply the authentic history of the Shang Dynasty available nowadays. Most of them functioned as divination in spite of their rich contents. Although Shang people practiced divinations on various issues, these divinations might represent only a part of the history of the Shang Dynasty. Besides, the messages revealed from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were fragmental and sporadic. Nevertheless, by contextualizing these messages, we can still demonstrate the history of the Shang Dynasty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concentrates on the subject of war. In this regard, the materials during the reigning periods of Wu Ding, Zu Geng, and Zu Jia contain the most abundant information of wars in the Shang Dynasty. This situation confines the scope of this dissertation to the groups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 names of augurs, including the Bin group, the Li group, and the Chu group. The three groups overlapped with one another, and the dating of the Li group is problematic.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also tries to dig up th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dating of the Li group from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ubject of war.
This dissertation aims at defining the geographical sphere of the Shang dynasty. Firstly, it examin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tates and feudatories. States wer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from the Shang Emperors, while feudatories were territories to where the power of the Shang Emperors was able to reach. Secondly, this dissertation sorts out associated states and feudatories mentioned in the Bin and Chu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blocks. In addition to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s and arguments, this part also collects and analyzes previous research findings regarding the characters of words,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and the conjunctions of oracle inscriptions in the discussion of the states and feudatories.
Chapter four compares the states and the feudatories mentioned in the Li group. On the one hand, it reveals the overlap of the names of many states. On the other hand, we can infer indirectly that those states with different names actually refer to the same on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words and political geography. This chapter concludes that the Li group belonged to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Shang dynasty.
After a clear definition of states and the feudatories, chapter five correlates the figures in the wars. It divides the history into three periods, namely, from the early to the middle periods of Wu Ding, from the middle and the late periods of Wu Ding, and from the late era of Wu Ding to Zu Geng and Zu Jia. This chapter points out that Que, Zhi Fa, and Bi were the main figures in respective period, and thereby correlates them to their associated states and feudatories. It demonstrates that wars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periods of Wu Ding were mostly towards feudatories, while the wars in the latter two periods were mostly towards states. This exactly manifests the trend of “firstly maintaining domestic peace and then resisting foreign invasion.” It also indirectly proves “the resurgence of Wu Ding” recorded in ancient literature.
Chapter six discusses relevant consecrations through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on wars. There were four verbs regarding consecration, namely “proclaim, pray, beseech, and libate.” Among these verbs, “proclaim” wa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one, while the verb “burn” could only be treated as one that deals with the sacrifices. Nevertheless, we can infer that the Shang people still used animal sacrifices for military consecrations from the verb “burn.” What is worth noticing is that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about wars usually omitted the verb “burn.” In addition, the receivers of consecrations in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about wars demonstrated specific preference. Most of the receivers were the emperors with strong military forces in the Shang Dynasty, such as Shang Jia, Da Yi, Da Jia, Zu Yi, and Wu Ding.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sentence pattern of “X is blessed by Y,” and argues that it implies praying for blessings from the god of the enemy.
Chapter seven collects and analyzes relevant verbs in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about wars. It starts with the term of “someone attacks” and elaborates on examples of the sentence that adopted the term. This chapter then unfolds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verbs according to the proceedings of war. More specifically, it unfolds with command verbs, followed by recruitment and organization verbs, and then reconnaissance and report verbs. These verbs represented the prelude of war. it subsequently proceeds with the verbs containing the meanings of intention, campaign, defense, and pursuit and attack. The verbs containing the meaning of annihilation represented the end of war. Furthermore, there were verbs about capture and giving prisoner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war.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will elaborate on these verbs one by one and then adopt or propose a specific explanation.
Chapter eight collates the military rituals mentioned in the Bin, Li, and Chu groups, and thereby sorts out the etiquette of war at that time. These rituals include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ation of officers, military training, and carrying the god. These rituals indeed existed in the Shang Dynasty even though they might not appear in every war at that time. This chapter demonstrates the scenes of military affairs in the Shang Dynasty by collecting and synthesizing the afore-mentioned rituals.
To sum up, we are able to grasp the proceeding of wars and political geography in the Shang Dynast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This dissertation also demonstrates the ambitious expansion of the Shang people towards the east and the southeast, as well as their resistance against the states from the northwest. This indicates a strong military force of the Shang Dynasty. The Emperor Wu Ding was indispensible to the creation of a powerful nation at that time. He was in power for a long time and showed great resolution in resurgence. He stabilized the feudatories and conquered foreign states, and thereby spread out the Shang culture to a vast territory.
參考書目
一、傳統文獻
《十三經注疏.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12)
《十三經注疏.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12)
《十三經注疏.詩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12)
《十三經注疏.公羊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12)
《十三經注疏.榖梁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12)
《十三經注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12)
《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12)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6)
宋.何去非校:《武經七書.司馬法》(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宋.《楚辭補註》(臺北:大安出版社,20007.5)
元.王楨:《農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2)
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出版社,1999)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
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合肥:安徽敎育出版社,2002)
淸.朱右曾輯;王國維補:《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
華學誠匯證:《揚雄方言校釋匯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

二、專書
(一)二劃
丁 山:《商周史料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88.3)
丁 山:《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8.4)
(二)三劃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
于省吾:《雙劍誃殷栔騈枝》(北京:中華書局,2009.4)
于省吾:《雙劍誃殷栔騈枝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9.4)
于省吾:《雙劍誃殷栔騈枝三編》(北京:中華書局,2009.4)
(三)四劃
王 襄:《簠室殷契徵文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王 襄:《簠室殷契類纂》(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王宇信、楊升南主編:《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4)new window
王震中:《商代都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10)
王貴民:《商周考信制度》(臺北:明文書局,1989)
中國國家博物館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甲骨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方述鑫:《殷墟卜辭斷代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四)五劃
石璋如《小屯第二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建築遺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59)
(五)六劃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臺北:學生書局,1972)
朱歧祥:《甲骨文詞組研究》(行政院國科會成果報告,2008/8/1~2009/7/31)
朱鳳瀚:《商周家族型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7)
朱繼平:《從淮夷族群到編戶齊民──周代淮水流域族群衝突的地理學觀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0)。
(六)七劃
屈萬里:《殷虛文字甲編考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new window
李學勤:《殷代地理簡論》(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李學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硏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李學勤:《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9)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new window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一)》(上海:中西書局,2010)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二)》(上海:中西書局,2011)
李旼昤:《甲骨文例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3)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91)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李 圃:《甲骨文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0)
李 峰:《西周的政體:中國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國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8)
(韓)李鍾淑、葛英會著:《北京大學珍藏甲骨文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李存智:《上博楚簡通假字音韻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0)new window
沈 培:《殷墟甲骨文語序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宋鎮豪、趙鵬、馬季凡編著:《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藏甲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汪啟明:《先秦兩漢齊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8.8)
吳俊德:《殷墟第三、四期甲骨斷代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
(七)八劃
林宏明:《醉古集》(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1)
金祥恆:《續甲骨文編》(臺北:撰者,1959)
(八)九劃
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胡進駐:《殷墟晚商墓葬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5)
姚孝遂主編、肖丁副主編:《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
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
段振美等編:《殷墟甲骨輯佚》(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九)十劃
唐 蘭:《殷虛文字記》(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
唐 蘭:《天壤閣甲骨文存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高 銳:《中國上古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5.8)
島邦男著;溫天河、李壽林譯:《殷墟卜辭研究》(臺北:鼎文書局,1975)
孫詒讓:《契文舉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3)
孫詒讓:《名原》(臺北:新文豐,2006)
孫海波:《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5)
孫亞冰、林歡:《商代地理與方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10)
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11)
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4)
姬佛陀輯:《戩壽堂所藏殷墟文字》(上海:倉聖明智大學,1927)
(十)十一劃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1)
陳 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其存滅表譔異》(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97)
陳 槃:《不見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國稿》(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70)
陳恩林:《先秦軍事制度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10)
陳全方:《周原與周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陳全方、侯志義、陳敏:《西周甲文注》(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陳年福:《甲骨文動詞詞彙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9),頁17-27。
陳年福:《甲骨文詞義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陳 淳:《文明與早期國家探源──中外理論、方法與研究之比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12)
陳邦懷:《殷虛書契考釋小箋》,轉引《甲骨文獻集成》第7冊。
郭沫若:《殷契粹編》(臺北:大通書局,1971)
郭沫若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編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郭沫若:《金文叢考》,《郭沫若全集.第五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郭沫若:《卜辭通纂考釋》(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6)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7)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一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new window
張秉權:《甲骨文與甲骨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88.9)new window
張秉權:《殷虛文字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92)
張天恩:《關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許進雄先生:《古文諧聲字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曹定雲:《殷墟婦好墓銘文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7.4)
曹錦炎、沈建華編著:《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十一)十二劃
黃天樹:《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黃天樹:《甲骨拼合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
黃天樹:《甲骨拼合續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12)
黃德寬:《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彭裕商:《殷墟甲骨斷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4)
彭裕商:《甲骨文農業資料考辨與研究》(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彭邦炯、謝濟、馬季凡編,《甲骨文合集補編》(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
(十二)十三劃
董作賓:《殷曆譜》(四川南溪:國立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45)
董作賓:《甲骨斷代研究例》(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5),頁323-424。new window
商承祚:《殷契佚存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鄒 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0)
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楊樹達:《卜辭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1)
楊逢彬:《殷墟甲骨刻辭詞類研究》(廣州:花城出版社,2003.9)
葉玉森:《殷虛書契前編集釋》(臺北:藝文出版社,1966)new window
葉玉森:《研契枝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葉玉森:《鐵雲藏龜拾遺附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十三)十四劃
趙 誠:《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
趙 誠:《甲骨文與商代文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1)
趙 林:《商代的羌人與匈奴》(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邊政出版社,1985)
趙 鵬:《殷墟甲骨文人名與斷代的初步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7)
管燮初:《殷虛甲骨刻辭的語法研究》(北京:中國科學院,1953)
聞 宥:《聞宥論文集》(中央民族學院科研處,1985)
(十四)十五劃
蔡哲茂:《甲骨綴合集》(臺北:蔡哲茂發行,樂學總經銷,1999)
蔡哲茂:《甲骨綴合續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
蔡哲茂:《甲骨綴合彙編》(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
鄭傑祥:《商代地理概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6)
鄭繼娥:《甲骨文祭祀卜辭語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
劉 釗、洪颺:《新甲骨文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十五)十六劃
錢 穆:《史記地名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十六)十七劃
鍾柏生:《殷商卜辭地理論叢》(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new window
韓江蘇:《《殷本紀》訂補與商史人物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濮茅左編著:《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12)new window
(十七)十八劃
魏慈德:《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6)new window
魏慈德:《殷墟YH127坑賓組刻辭整理與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9)
(十八)十九劃
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58)
羅香林:《中夏系统中之百越》(臺北:獨立出版社,1943.8)
羅 琨:《商代戰爭與軍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11)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
(十九)二十劃
饒宗頤:《殷代貞卜人物通考》(香港:香港大學,1959)

三、專書論文
(一)四劃
王國維:〈殷虛卜辭所見地名考〉,《王國維遺書》第三卷(上海:上海書店,1983),頁50-51。
王國維:〈不 簋蓋銘考釋〉,《王國維遺書》第四卷(上海:上海書店,1983),頁133-145。
王國維:〈鬼方昆夷玁狁考〉,《觀唐集林》(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583-605。
王國維:〈釋弼〉,《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288-289。
王玉哲:〈鬼方考〉,《古史集林》(北京:中華書局。2002),頁289- 308。
王慎行:〈卜辭所見殷人考〉,《古文字與殷周文明》(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頁113-142。
王貴民:〈商周貴族子弟群體的研究〉,《夏商文明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頁355-373。
王貴民:〈說 史〉,《甲骨探史錄》(北京:三聯書店,1982.9),頁320-321。
(二)六劃
朱歧祥:〈殷初戰爭史稿──殷武丁時期方國研究〉,《中國古文字與文化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98),頁369-444。new window
朱歧祥:〈殷商自然神考〉,《甲骨文研究——中國古文字與文化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98)。new window
朱鳳瀚:〈武丁時期商王國北部與西北部之邊患與政治地理〉,《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甲骨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7),頁269-281。
(三)七劃
李平心:〈甲骨文及金石文考釋(初稿)〉,《李平心史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頁132-158。
李學勤:〈重論夷方〉,《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李學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5),頁90-96。
李學勤:〈殷墟甲骨兩系說與歷組卜辭〉,《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李學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5),頁83-89。
李伯謙:〈從靈石旌介商墓的發現看晉陜高原青銅文化的歸屬〉,《中國青銅文化結構體系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頁167-184。
余太山:〈犬方、鬼方、 方與獫狁、匈奴同源說〉,《古族新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77-110。
沈建華:〈甲骨文所見晉南方國考〉,氏著:《初學集──沈建華甲骨學論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8),頁78-85。
(四)八劃
林 澐:〈商代兵制管窺〉,《林澐學術論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頁148-156。
林 澐:〈釋史牆盤銘中的「狄虘髟」〉,《林澐學術論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頁174-183。
尚志儒:〈鬼方文化淺論〉,《夏商文明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頁449-462。
孟世凱:〈甲骨文井方新考〉,《邢臺歷史文化論叢》(天津: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12),轉引自《甲骨文獻集成》第28冊。
(五)九劃
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臺北:大通書局,1972),頁31-112。
胡厚宣:〈殷代 方考〉,《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臺北:大通書局,1972),頁219-280。
胡厚宣:〈殷代之天神崇拜〉,《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臺北:大通書局,1972),頁281-338;
胡厚宣:〈四方風名考證〉,《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臺北:大通書局,1972),頁369-382。
胡厚宣:〈卜辭中所見之殷代農業〉,《甲骨學商史論叢》第2輯(1986.6),頁7-142。
(六)十劃
夏含夷:〈殷墟卜辭的微細斷代法──以武丁時代的一次戰役為例〉,《古史異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頁19-39。
夏含夷:〈釋「御方」〉,《古史異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頁82-92。
馬保春:〈卜辭「 方」即其地理考〉,徐少華主編:《荊楚歷史地理與長江中游開發》(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頁14-22。
(七)十一劃
陳偉湛:〈「歷組卜辭」的討論與甲骨文斷代研究〉,《甲骨文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頁83-105。
陳煒湛:〈甲骨文同義詞研究〉,《甲骨文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頁35-58。
陳 劍:〈甲骨金文「 」字補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5),頁99-106。
陳 劍:〈釋「琮」及相關諸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5),頁303-304。
郭沫若:〈釋繇〉,《甲骨文字研究》(上海:大東書局石印本線裝兩冊,1931),第十四釋繇,頁4-5。
郭沫若:〈夏禹的問題〉,《中國古代社會》(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7),頁290-295。
張政烺:〈古代中國的十進制氏族組織〉,《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頁237-313。
張政烺:〈庚壺釋文〉,《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頁724-731。
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序》(北京:中華書局,2001.7),頁1-12。
張桂光:〈古文字義近形旁通用條件的探討〉,《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36-57。
張桂光:〈古文字考釋四則〉,《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112-116。
張桂光:〈古文字考釋六則〉,《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117-119。
張桂光:〈甲骨文「 」字形義再釋〉,《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144-153。
張天恩;〈殷墟卜辭所記「羌方」的考古學文化觀察〉,氏著:《周秦文化研究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頁61-70。
曹錦炎:〈論殷墟卜辭的上示與下示〉,《殷商考古論叢》(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頁195-226。
(八)十二劃
寒 峰:〈甲骨文所見的殷代軍制數則〉,胡厚宣等著:《甲骨探史錄》(北京:三聯書店,1982),頁400-449。
(九)十三劃
裘錫圭:〈釋「求」〉,《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8),頁59-69。
裘錫圭:〈釋「木月」、「林月」〉,《古文字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8),頁85-89。
裘錫圭:〈說 〉,《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8),頁105。
裘錫圭:〈說「以」〉,《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8),頁108。
裘錫圭:〈甲骨文字特殊習慣對甲骨文考釋的影響舉例〉,《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8),頁151-153。
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8),頁179-181。
裘錫圭:〈甲骨文中的幾種樂器名稱——釋「庸」「豐」「鞀」〉,《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8),頁196-209。
裘錫圭:〈史墻盤銘解釋〉,《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8),頁371-385。
裘錫圭:〈古文字釋讀三則〉,《古文字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8),頁395-404。
裘錫圭:〈關於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的初步研究〉,《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1重印),頁296-342。
虞萬里:〈由甲骨刻辭多字結構說到多諸之音義及其民族與時地〉,《榆枋齋學術論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頁439-491。
楊升南:〈卜辭中所見諸侯對商王室的從屬關係〉,氏著:《甲骨文商史叢考》(北京:線裝書局,2007),頁15-52。
(十)十四劃
趙平安:〈釋甲骨文中的「 」和「 」〉,《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頁3-36。
趙平安:〈戰國文字的「 」與甲骨文「 」為一字說〉,《新出簡帛與古文字考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頁42-46。
趙平安:〈從楚簡「娩」的釋讀談到甲骨文的「娩 」〉,《新出簡帛與古文字考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頁47-55。
趙平安:〈「達」字兩系說──兼釋甲骨文所謂「途」和齊金文中所謂「造」字〉,《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頁77-97。
趙平安:〈從失字的釋讀談到商代的佚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集刊》第一集(2001)。收入氏著:《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頁56-64。
趙平安:〈甲骨文「 」即「曷」字說──兼談羯的族源〉,《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頁65-76。
(十一)十五劃
蔡運章:〈卜辭中的龍方〉,《甲骨金文與古史新探》(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12),頁1-13。
鄭振香、陳志達〈殷墟青銅器的分期與年代〉,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墟青銅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頁27-77。
劉 釗:〈甲骨文字考釋〉,《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48-59。
劉軍社:〈卜辭中的「周」〉,《西周文明論集》(北京:昭華出版社,2003.10),頁336-344。
劉 桓:〈關於商代貢納的幾個問題〉,《甲骨集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10),頁15-44。
劉 桓:〈釋「 ( )」並再釋「 伐」和「 伐」〉,《甲骨集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10),頁205-206。
劉 桓:〈釋甲骨文 、 二字〉,《甲骨集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10),頁161-170。
劉 源:〈從國博所藏甲骨談殷墟王卜辭的子某〉,中國國家博物館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甲骨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7),頁305-312。
劉 莉:〈中國早期國家政治格局的變化〉,荊志淳等編:《多維視域──商王朝與中國早期文明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頁159-160。
蔡哲茂:〈商代的凱旋儀式──迎俘告廟的典禮〉,荊志淳等編《多維視域──商王朝與中國早期文明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1),頁235-245。
(十二)十七劃
鍾柏生:〈讀契偶得〉,周鳳五、林素清編:《古文字學論文集》(臺北:臺灣編譯館,1999),頁1-6。
(十三)十九劃

四、期刊、會議、紀念論文
(一)三劃
于省吾:〈殷代的交通工具與驛傳制度〉,《東北人民大學人文科學學報》1955年第2期,頁78-114。
于省吾:〈從甲骨文看商代社會性質〉,《東北人民大學人文科學學報》1957年2.3期,頁97-136。
(二)四劃
王宇信:〈武丁期戰爭卜辭分期的嘗試〉,《甲骨文與殷商史》第3輯(1991.8),頁142-174。
王人聰:〈甲骨文 、 釋讀辨析〉,《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3),頁134-138。
王明珂:〈什麼是民族:以羌族為例探討一個民族誌與民族史研究上的關鍵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本4分 (1994),頁989-1027。new window
王俊傑:〈論商周的羌與秦漢魏晉南北朝的羌〉,《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3期,頁79-92。
王震中:〈商族的起源及其早期遷徙〉,《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三集(2004),頁1-66。
王震中:〈商代都鄙邑落結構與商王的統治方式〉,《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頁184-203。
王永波:〈並試探略──兼論殷比干族屬〉,《考古與文物》1992年第1期,頁47-56。
王恩田:〈釋 、 、 ──兼說畀、 字形〉,《古文字研究》第25輯,頁29-3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69-1977年殷墟西區墓葬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9年第1期,頁27-146。
孔德銘:〈安陽殷墟新出土青銅器銘文及相關問題〉,《甲骨學110年:回顧與展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11),頁384-387。
尹盛平、任周芳:《先周文化的初步研究》,《文物》1984年7期,頁42-59。
牛世山:〈劉家文化的初步研究〉,《遠望集(上)——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華誕四十周年紀念文集》(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頁200-213。
(三)五劃
白玉崢:〈《契文舉例》校讀(六)〉,《中國文字》第34期,頁1-20。
白 堅:〈說雀〉,《江漢考古》1989年第1期,頁92-99。
史黨社、田靜:〈陜甘地區商代秦文化及相關問題〉,《文博》2000年第9期,頁20-26。
(四)六劃
朱歧祥:〈甲骨文的「見」〉,《中國文字研究》第2輯(2001),頁180-184。
朱歧祥:〈論研讀甲骨文的方法──文例研究〉,《Meaning and Form:Essays in Pre-Modern Chinese Grammar(意義與形式──古代漢語語法論文集)》(München:Lincom Europa,2004),頁267-290。new window
朱歧祥:〈說卲──兼論花東甲骨的時期〉,《語言文字與文學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東海大學,2010/11/20/21),頁257-265。new window
朱鳳瀚:〈論殷墟卜辭的「大示」及其相關問題〉,《古文字研究》第16輯(1989.9),頁36-48。
朱鳳瀚:〈商代諸神之權能與其類型〉,《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頁57-75。
朱繼平:〈從商代東土的人文地理格局談東夷族群的流動與分化〉,《考古》2008年第3期,頁53-61。
朱彥民:〈殷都城牆問題之我見〉,《殷都學刊》1998年第1期,頁35-41
朱彥民:〈甲金文的「基」、「 」與基子封燕考〉,《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專輯》,轉引自孫亞冰《商代地理與方國》,頁310。
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戎狄之旅——內蒙、陜北、寧夏、隴東考古考察筆談〉,《考古與文物》2012年第1期,頁96-107。
印 群:〈商周之際三角援青銅戈與蜀人隨武王伐紂〉,《齊魯學刊》2008年第6期,頁34-38。
江 鴻:〈盤龍城與商朝的南土〉,《文物》1976年第2期,頁42-46。
(五)七劃
屈萬里:〈甲骨文从比二字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3分(1948),頁213-217。new window
李 羲、趙世超:〈甲骨文字補釋四則〉,《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2期,頁44-46。
李學勤:〈論「帚好」墓的年代及有關問題〉,《文物》1977年第11期,頁32-37。
李學勤:〈岐山董家村訓匜考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8),頁149-156。
李學勤:〈試論孤竹〉,《社會科學戰線》1983年第2期,頁202-206。
李學勤:〈釋多君、多子〉,《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一輯(1983),頁13-20。
李學勤:〈殷墟甲骨分期的兩系說〉,《古文字研究》第18輯(1992.8),頁26-30。
李學勤:〈續釋「尋」字〉,《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6期,頁8-11。
李學勤:〈論新出現的一片征人方卜辭〉,《殷都學刊》2005年第1期,頁1-3。
李學勤:〈一版新綴卜辭與商王世系〉,《文物》2005年第2期,頁62-66。
李毅夫:〈鬼方 方考〉,《齊魯學刊》1986年第6期,頁12-15、47。
李伯謙:〈從靈石旌介商墓的發現看晉陜高原青銅文化的歸屬〉,《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8年第2期,頁15-29。
李伯謙:〈城固銅器群與早期蜀文化〉,《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2期,頁66-70。
李 民:〈祖乙遷邢與卜辭井方〉,《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6期,頁13-19。
李家浩:〈釋「弁」〉,《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頁391-395。
李孝定:〈讀栔識小錄〉,《中研院歷史語言所集刊》35本(1964),頁41-51。new window
李先登:〈關於小屯南地甲骨分期的一點意見〉,《中原文物》1982年第2期,頁32-36。
李先登:〈考古地層學與歷組卜辭斷代〉,王宇信、宋鎮豪主編:《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2003),頁332-334。
李 瑾:〈殷代甲骨刻辭中「夔方」地理釋證〉,《人文雜誌》1959年第4期,頁71-77。
李海榮:〈關中地區出土商時期青銅器文化因素分析〉,《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2期,頁35-47。
李水城:〈劉家文化來源的新線索〉,《遠望集(上)——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華誕四十周年紀念文集》(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頁193-199。
李雪山:〈商代軍制三論〉,《史學月刊》2001年第5期,頁28-31。
李雪山:〈晚商晉南封國、方國地望考〉,《甲骨學110年:回顧與展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11),頁217-230。
李 峰:〈先周文化的內涵及其淵源探討〉,《考古學報》1991年第3期,頁265-284。
李 發:〈甲骨文中的「微」及其地望考〉,《考古與文物》2011年第3期,頁100-103。
李宗焜:〈卜辭中的「望乘」〉,《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2007.9),頁117-138。new window
李宗焜:〈卜辭「爯冊」與《尚書》之「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80本第3分(2009),頁347-348。
李紹連:〈中原諸侯國方國與商廷的關係〉,《2004年安陽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9),頁278-283。
沈寶春先生:〈甲骨文 字說新解〉,《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7.10),頁133-145。
沈長雲:〈說殷墟卜辭中的「王族」〉,《殷都學刊》1998年第1期,頁29-34。
沈 培:〈說殷墟甲骨卜辭的「 」〉,《原學》第三輯(1995),頁75-110。
沈之瑜、濮茅左:〈套卜大骨一版考釋〉,《上海博物館集刊》第二期(1983),頁10-14。
宋鎮豪:〈甲骨文「牽」字說〉,《甲骨文與殷商史》第2輯(1986.6),頁65-83。
宋鎮豪:〈商代軍事制度研究〉,《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輯(1995),頁13-25。
宋華強:〈釋甲骨文中的「今朝」和「來朝」〉,《漢字研究》第一輯(2005),頁367-374。
宋華強:〈釋甲骨文的「戾」和「體」〉,《語言學論叢》第43輯(2011.9),頁338-351
宋雅萍:〈說甲骨文、金文的「敢」字〉,《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第2輯(臺北:政大中文系,2011.09),頁193-212。new window
杜正勝:〈歐亞草原動物文飾與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本2分(1993),頁231-408。new window
杜正勝:〈關於先周歷史的新認識〉,《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16期 (1991),頁1-45。new window
杜 勇:〈說甲骨文中的巴方──兼論巴非姬姓〉,《殷都學刊》2010年第3期,頁1-5。
何琳儀:〈長沙帛書通釋校補〉,《江漢考古》1989年第4期,頁48-53。
呂智榮:〈試論李家崖文化的幾個問題〉,《考古與文物》1989年第4期,頁75-79。
呂智榮:〈鬼方文化及相關問題初探〉,《文博》1990年第1期,頁32-37。
吳振武:〈說「苞」「鬱」〉,《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頁32-36。
吳振武:〈「 」字的形音義──為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而作〉,《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辦,1998),頁287-300。
吳孫權:〈卜辭 祭初探——殷人對兩種生產的關注〉,《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7年第2期,頁82-91。
吳俊德:〈第四期卜旬辭的整理與應用〉,《臺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1.12),頁5-40。new window
吳國升:〈甲骨文「易日」解〉,《古籍整理研究集刊》2003年第5期,頁12-16。
辛德勇:〈說河伯〉,《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5),頁255-260。
(六)八劃
(日)松丸道雄:〈甲骨文偽造問題新探〉,《古文字研究》第6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11),頁380-399。
林 澐:〈從武丁時代的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的家族型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8),頁314-336。
林 澐:〈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國聯盟〉,《古文字研究》第6輯(1981.11),頁67-92。
林 澐:〈小屯南地發掘與殷墟甲骨斷代〉,《古文字研究》第9輯(1984),頁111-154。
林 澐:〈釋干、盾〉,《古文字研究》第22輯(2000),頁93-95。
林 澐:〈釋眴〉,《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頁57-60。
林 澐:〈究竟是翦伐還是撲伐〉,《古文字研究》25輯(2004),頁115-118。
林 澐:〈評《三論武乙、文丁卜辭》〉,《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會議論文》抽印本。
林小安:〈殷武丁臣屬征伐與行祭考〉,《甲骨文與殷商史》第2輯(1986.6),頁223-302。
林小安:〈殷墟卜辭 字考辨〉,《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11),頁98-105。
林小安:〈殷墟卜辞 字考辨〉,《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7.10),頁147-154。
林小安:〈再論「歷祖卜辭」的年代〉,《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1期,頁8-17。
林宏明:〈從一條新綴的卜辭看歷組卜辭的時代〉,《古文字研究》第25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10),頁86-90。
林宏明:〈歷組與賓組卜辭同卜一事的新證據〉,王宇信、宋鎮豪、孟憲武主編:《2004年安陽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9),頁74-77。
林宏佳:〈釋「微」〉,《中國文學研究》第26期(2008.6),頁37-76。
林 歡:〈試論太清宮長子口墓與商周「長」族〉,《華夏考古》2003年第2期,頁64-67+104。
林 向:〈殷虛卜辭中的「蜀」──成都平原商代遺存初析〉,《殷墟博物院院刊》創刊號(1989),頁96-106。
林瑞能:〈論「又」──兼論卜辭中「受祐」和「受有祐」之別〉,《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7期(2009.7),頁1-24。new window
金祥恆:〈釋率〉,《中國文字》第18期,頁1-8。
金祥恆:〈釋萑、雚〉,《中國文字》第24期,頁1-14。
金 岳:〈東胡源于土方考〉,《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頁35-43。
尚志儒:〈商代井方與關中地區商代文化〉,西北大學文博學院編:《考古文物研究──紀念西北大學考古專業成立四十周年文集(1956-1996)》(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12),頁205-213。
孟世凱:〈商代田獵性質初探〉,《甲骨文與殷商史》第1輯(1983),頁128-172。
孟世凱:〈帚井與井方〉,《王玉哲先生八十壽辰紀念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頁108-123。
孟蓬生:〈釋「 」〉,《古文字研究》第25輯(2004),頁267-272。
周鳳五先生:〈說猾〉,《中國文字》47期(1973.3),頁1-13,。
周鳳五先生:〈遂公盨銘初探〉,《華學》第6輯(2003.6),頁7-14。
周鳳五先生:〈傳統漢學經典的再生──以清華簡〈保訓〉「中」字為例〉,《漢學研究通訊》31卷2期(2012),頁1-6。
周忠兵:〈甲骨文中幾個從「 (牡)」字的考辨〉,《中國文字研究》第7輯(2007.4),頁139-143。
周忠兵:〈歷組卜辭新綴十組〉,《中國文字研究》第12輯(2009.6),頁60-61。
周書燦:〈《牧誓》蜀、濮地望新考〉,《南都論壇》2012年第1期,頁35-38。
季旭昇:〈從《曹沫之陳》一個特殊的「將」字談到甲骨金文相關之字〉,《第十八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莊:輔仁大學中文系所,2007.5),頁95-102。
(七)九劃
胡厚宣:〈甲骨文所見殷代奴隸的反壓迫鬥爭〉,《考古學報》1976年第1期,頁1-18。
胡厚宣:〈甲骨文土方為夏民族考〉,《殷墟博物院院刊》創刊號(1989),頁1-8。
胡進駐:〈石樓──綏德類型管窺〉,《考古與文物》2008年第2期,頁64-73。
胡輝平:〈殷卜辭中「大示」問題再研究〉,《考古》2010年第3期,頁71-79。
姚孝遂:〈商代的俘虜〉,《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8),頁337-390。
姚孝遂:〈甲骨刻辭狩獵考〉,《古文字研究》第6輯(1981.11),頁34-66。
姚孝遂:〈關於〈殷代甲骨刻辭中「夔方」地理釋證〉一文的商榷〉,《人文雜誌》1959年第6期,後收入氏著:《姚孝遂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1),頁331-336。
姚 萱:〈殷墟卜辭「朿」字考釋〉,《考古》2008年第2期,頁64-66。
范毓周:〈殷代武丁時期的戰爭〉,《甲骨文與殷商史》第3輯(1991.8),頁175-239。
范毓周:〈甲骨文「戎」字通釋〉:《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3),頁190-193。new window
段 渝:〈先秦巴文化與巴楚文化的形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社版)》2004年第6期,頁12-19。
段 渝:〈先秦蜀國的都城和疆域〉,《中國史研究》2012年第2期,頁19-32。
施謝捷:〈甲骨文字考釋十篇〉,《考古與文物》1989年第6期,頁71-72。
拱 辰:〈釋「呂方方皇于土」〉,《文史哲》1955年第9期,頁27。
柯昌濟:〈《殷墟卜辭綜類》例證考釋〉,《古文字研究》第16輯(1989.9),頁141-156。
祝中熹:〈「振旅」新解〉,《人文雜誌》1992年第5期,頁79-82。
(八)十劃
唐曉峰:〈卜辭「岳」之地望〉,《九州》第三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頁83-91。
唐際根:〈安陽的「商邑」與「天邑商」〉,《考古》2009年第9期,頁70-80、111。
高智群:〈甲骨卜辭所見商代出師祭儀〉,吳浩坤、陳克倫主編:《文博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頁14-30。
孫海波:〈卜辭文字小記〉,《考古學社社刊》第3期(1935),頁53-74。
孫曉春:〈試論商代的父系家族公社〉,《史學集刊》1991年第3期,頁7-15。
孫亞冰:〈由一例合文談到卜辭中的「 叀吉」〉,《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二輯(2011.11),頁141-165。
夏含夷:〈早期商周關係及其對武丁以後殷商王室勢力範圍的意義〉,《古文字研究》第13輯(1986.6),頁129-143。
徐中舒:〈西周牆盤銘文箋釋〉,《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頁139-148。
徐少華:〈南陽新出「輔伯作兵戈」的年代和族屬〉,《考古》2009年第8期,頁79-83。
徐錫臺:〈周原十篇重要卜辭考釋〉,《中國語文研究》八期(1986.8),頁1-14。
徐明波:〈商代武丁征伐考──以殷墟YH127坑賓祖卜辭為例〉,《求索》2006年第11期,頁208-210轉198。
徐義華:〈商代國家性質申論〉,《殷都學刊》2007年第1期,頁8-17。
徐良高:〈京當類型商文化與鄭家坡類遺存關係再檢討〉,《考古》2010年第9期,頁46-54。
徐昭峰:〈商王朝東征與商夷關係〉,《考古》2012年第2期,頁61-75。
馬如森、馬囡:〈YH127甲骨坑大龜腹甲《合集》6834片試解〉,《紀念殷墟127甲骨坑南京室內發掘70周年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10),頁369-374。
馬 楠:〈西周「五門三朝」芻議〉,《出土文獻》第1輯(2010.8),頁140-144。
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劉家姜戎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7期,頁16-29。
秦曉華:〈也談甲骨文中的「望」字〉,《古文字研究》第26輯(2006),頁109-114。
(九)十一劃
陳夢家:〈史字新釋補證〉,《考古學社社刊》第5期(1936.12),頁13-16。
陳 旭:〈商代戰爭的性質極其歷史意義〉,《史學月刊》1988年第1期,頁11-18。
陳漢平:〈古文字釋叢〉,《出土文獻研究》第1輯(1985.6),頁219-238。
陳曉華:〈戈器、戈國、戈人〉,《人文雜誌》1999年第4期,頁106-109。
陳全方、尚志儒:〈陜西商代方國考〉,《殷墟博物院院刊》創刊號(1989),頁88-97。
陳 曦、陸煬:〈試析殷墟甲骨文中「萑」和「雚」的關係〉,《古文字研究》第23輯(2002.6),頁26-29。
陳 劍:〈說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中的「丁」──附釋「速」〉,《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4期,頁51-63。
陳 劍〈釋「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3輯(2010.7),頁1-89。
陳青榮:〈卜辭危方地望考〉,《管子學刊》2009年第2期,頁115-120。
郭振錄:〈小屯南地甲骨綜論〉,《考古學報》1997年第1期,頁23-56。
郭旭東:〈商代征戰時的祭祖與遷廟制度〉,《殷都學刊》1988年第2期,頁18-23。
郭旭東:〈從甲骨文字「省」、「 」看商代的巡守禮〉,《中州學刊》2008年第2期,頁163-166。
郭旭東:〈甲骨卜辭所見商代的獻捷獻俘禮〉,《史學集刊》2009年第3期,頁26-33。
郭旭東:〈殷墟甲骨文所見的殷代軍禮〉,《中國史研究》2010年第2期,頁47-69。
郭靜云:〈甲骨文「下上若」祈禱占辭與天地相交觀念〉,《周易研究》2007年第1期,頁7-13。
張秉權:〈卜辭 化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9本(1958.12),頁775-792
張政烺:〈釋它示──論卜辭中沒有蠶神〉,《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8),頁63-70。
張亞初:〈殷墟都城與山西方國考略〉,《古文字研究》第10輯(1983.7),頁388-404。
張亞初:〈古文字分類考釋論稿〉,《古文字研究》第17輯(1989),頁230-267。
張國碩:〈試論商代的會盟誓詛制度〉,《殷都學刊》1998年第4期,頁7-11。
張萬鐘:〈商時期石樓、保德與「沚方」的關係〉,《中國歷史文物》1989年第0期,頁16-31。
張懋鎔:〈盧方、虎方考〉,《文博》1992年第2期,頁19-22。
張世超:〈花東卜辭中的「延祭」〉,《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頁1-2。
張玉金:〈釋甲骨文中的「 」和「 」〉,《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1期,頁4-8。
張永山:〈從卜辭中的伊尹看「民不祀非族」〉,《古文字研究》第22輯(2000),頁1-6。
張永山:〈商代的軍禮〉,《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考古學──慶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華誕學術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頁468-478。
張宇衛:〈談夒、夔〉,「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習營」(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2010/12/25)new window
張宇衛:〈「 」字說解〉,《中國文學研究》第32期(2011.7),頁1-37。new window
張宇衛:〈由卜辭「于」的時間指向探討其相關問題〉,「西南大學2011全國博士生論壇」
張宇衛:〈再探甲骨、金文「 」字及其相關字形〉,《臺大中文學報》第37期(2012.6),頁1-38。new window
張宇衛:〈卜辭「冎凡ㄓ疾」再探〉,《第二十三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靜宜大學,2012/6.1-2),頁205-222。
許敬參:〈鐵雲藏龜釋文補正〉,《考古學社社刊》3期(1935),頁81-85。
許進雄先生:〈武乙征召方日程〉,《中國文字》新12期(1988.7),頁297-336。
許進雄先生:〈工字是何形像〉,《中國文字》新23期(1997.12),頁59-72。
許進雄先生:〈修定武乙征召方日程〉,《古文字研究》第20輯(1999),頁20-43。
連劭名:〈商代軍事行動的祝祈〉,《殷都學刊》1996年第4期,頁13-17。
曹定雲:〈殷代的「盧方」〉,《社會科學戰線》1982年第2期,頁121-127。
曹定雲:〈論武乙、文丁祭祀卜辭〉,《考古》1983第2期,頁238-243。
曹定雲:〈殷墟田野發掘與卜辭斷代〉,《考古學集刊》15輯(2004),頁174-188。
曹定雲:〈《尚書.牧誓》所載盧、彭地望考〉,《中原文物》1995年第1期,頁23-33、15。
曹定雲:〈釋道、永兼論相關問題〉,《考古》1995年第11期,頁1028-1035。
曹定雲:〈甲骨文「巴」字補釋──兼論「巴」字的原始意義及相關問題〉,《殷都學刊》2011年第1期,頁8-11。
曹定雲、劉一曼:〈三論武乙、文丁卜辭〉,《考古學報》2011年第4期,頁467-502。
曹錦炎:〈甲骨文地名字構形試析〉,《殷都學刊》1990年第3期,頁15-20。
曹 一:〈卜辭「立中」新證〉,《漢語史集刊》第12輯(2009),頁370-384。
陶正剛:〈石樓類型商代青銅器研究〉,《殷都學刊》1991年第4期,頁1-5。
陶正剛:〈馬簋與馬方的研究〉,《殷商文明暨紀念三星推遺址發現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頁209-211。
莊春波:〈譚國史考略〉,《東夷古國史研究》第1輯(1988),頁212-225。
梅廣:〈訓詁資料所見到的幾個音韻現象〉,《清華學報》第24卷第1期(1994.3),頁1-43。new window
常耀華:〈卜辭「步」字別解〉,《殷都學刊》2009年第1期,頁30-33。
(十)十二劃
黃 烈:〈有關氐族來源和形成的一些問題〉,《歷史研究》1965年第2期,頁91-114。
黃天樹:〈簡論「花東子類」卜辭的時代〉,《古文字研究》第26輯(2006),頁23-29
黃天樹:〈甲骨綴合六例及其考釋〉,《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一輯(2008.12),頁315-322。
黃文杰:〈說色〉,《古文字研究》第25輯(2004),頁262-266。
黃錫全:〈甲骨文字釋叢〉,《考古與文物》1992年第1期,頁77-86。
黃銘崇:〈商王朝晚期的政治地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十周年所慶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2008.11.22/23),頁1-118。new window
黃銘崇:〈「饕餮紋」的再思考:一個方法的省思〉,《美術史研究研究集刊》第32期(2012),頁1-102。new window
黃銘崇:〈晚商政體型態的研究〉,《新史學》22卷3期(2011.9),頁161-207。
彭明瀚:〈商代虎方文化初探〉,《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3期,頁101-108。
彭裕商:〈也談歷組卜辭的時代〉,《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1983年第1期,頁91-109。
彭裕商:〈歷組卜辭補論〉,《古文字研究》第21輯(2001),頁68-121
彭裕商:〈卜辭中「土」、「河」、「岳」〉,《古文字研究論文集》,頁194-228。
彭裕商:〈從商的竹國論及商代北疆諸氏〉,《甲骨文與殷商史》第3輯(1991),頁380-404。
彭邦炯:〈竝器、竝氏與并州〉,《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3期,頁50-52。
彭邦炯:〈釋卜辭「眾人 」及相關問題〉,《殷都學刊》1989年第2 期,頁11-18。
彭邦炯:〈說甲骨文的 和 方〉,《中國文字》新24期(1998.12),頁19-24。new window
彭邦炯:〈卜辭所見龍人及其相關國族研究〉,《殷都學刊》1996年第4期,頁4-12。
彭邦炯:〈再說甲骨文的「 」和「 方」──附說首人及其地望〉,宋鎮豪、蕭先進主編:《殷商文明暨紀念三星堆遺址發現七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8),頁240-243。
程 憬:〈夏民族考〉,《大陸雜誌》一卷5、6期(1932),頁35-43、頁85-89。
勞 榦:〈釋狄與築〉,《董作賓先生逝世十四周年紀念刊目次》(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頁41-44。
馮勝君:〈出土材料所見先秦古書的載體以及構成的傳佈方式〉,《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4輯(2011.12),頁195-214。
(十一)十三劃
鄒景衡:〈釋工互〉,《大陸雜誌》53卷第2期(1976),頁51-64。
裘錫圭:〈論「歷組卜辭」的時代〉,《古文字研究》第6輯(1981),頁263-321。
裘錫圭:〈釋殷墟卜辭中的「 」、「 」等字〉,《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3.10),頁73-94。
裘錫圭:〈說殷墟卜辭的「奠」——試論商人處置服屬者的一種方法〉,《中央研究歷史語言所集刊》64本3分(1993),頁659-686。後修改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8/1/4。本文採後文論說。new window
裘錫圭:〈甲骨文中的見與視〉,《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暨中央研究院史語所,1998.5),頁1-6。
裘錫圭:〈推動古文字學發展的當務之急〉,《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12月),頁433-440。new window
楊升南:〈略論商代的軍隊〉,胡厚宣等著:《甲骨探史錄》(北京:三聯書店,1982),頁340-399。
楊升南:〈卜辭「立事」說──兼談商代的戰法〉,《殷都學刊》1984年第2期,頁6-10。
楊升南〈:殷契「河日」說〉,《殷都學刊》1992年第2期,頁5-8。
楊權喜:〈略論古代的巴〉,《四川文物》1991年第1期,頁12-17。
楊文山:〈商代的「井方」與「祖乙遷于邢」考〉,《河北學刊》1985年第3期,頁81-84。
葉正渤:〈釋 和 〉,《考古與文物》2005增刊〈古文字論集(三)〉,頁29-32。
雷興山:《先周文化探索》(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詹鄞鑫:〈讀《小屯南地甲骨》札記〉,《考古與文物》1985年第6期,頁130-151。
詹鄞鑫:〈釋卜辭中的範圍副詞「率」——兼論詩書中「率」字的用法〉,《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6期,頁174-180。
賈 平:〈讀殷虛文字甲編考釋〉,《古文字研究》第3輯(1980.11),頁206-214。
(十二)十四劃
趙 誠:〈甲骨文虛詞探索〉,《古文字研究》第15輯(1986.6),頁277-302。
趙 林:〈商王武丁伐巴方〉,《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6 期(2008.4),頁1-18。
趙平安:〈釋「 」及相關諸字〉,《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3輯,頁90-99。
蒙文通:〈古代民族遷徙考〉,《禹貢》七卷6.7合期(1937.6),頁15-40。
齊思和:〈西周地理考〉,原載《燕京學報》第30期(1946),後收入氏著:《中國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1981.4),頁27-49。
齊文心:〈殷代的奴隸監獄和奴隸暴動〉,《中國史研究》1979年第1期,頁64-76。
齊文心:〈釋讀「沚 爯冊」相關卜辭──商代軍事的重要史料〉,《2004年安陽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頁251-260。
齊航福:〈殷墟甲骨文疑難辭例考釋六則〉,《中原文物》2010年第5期,頁92-95。
雒有倉:〈說殷墟卜辭中的「王族」〉,《殷都學刊》1998年第1期,頁29-34。
(十三)十五劃
蔡哲茂:〈逆羌考〉,《大陸雜誌》52卷第6期(1976.6),頁11-29。
蔡哲茂:〈讀殷契粹編小識〉,《書目季刊》10卷4期(1977.3),頁53-66。
蔡哲茂:〈殷卜辭「 」試釋(附讀英國所藏甲骨集補遺)〉,《大陸雜誌》75卷第4期(1987.10),頁1-4。
蔡哲茂:〈甲骨文合集的同文例〉,《大陸雜誌》第76卷第5期(1988.5),頁44-48。
蔡哲茂:〈殷卜辭「伊尹 示」考——兼論它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58本第4分(1987.12),頁755-808。new window
蔡哲茂:〈釋「 」、「 」〉,《故宮學術季刊》5卷第3期(1988.春),頁73-78。
蔡哲茂:〈甲骨文合集綴合補遺(續八)〉,《大陸雜誌》82卷4期(1991.4),頁30-43。
蔡哲茂:〈讀《尚書.無逸》「其在祖甲,不義惟王」〉,《甲骨文發現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師大國文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99.8),頁85-100。
蔡哲茂:〈讀《甲骨續存補編》〉,《大陸雜誌》第97卷第1期(1998.7),頁11-23。
蔡哲茂:〈卜辭同文例研究舉例〉,《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頁48-53。
蔡哲茂:〈說殷卜辭中的「圭」字〉,《漢字研究》第1輯(2005),頁308-315。
蔡哲茂:〈殷卜辭「肩凡有疾」解〉,《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2006.12),頁389-432。
蔡哲茂:〈釋殷卜辭的籫字〉,《東華人文學報》第10期(2007.1),頁21-50。new window
蔡哲茂:〈說殷卜辭中的「 」字〉,《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2007.9),頁73-92。
蔡哲茂:〈武丁卜辭中 父壬身分的探討〉,《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三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2012.3),頁125-148。
鄭若葵:〈殷墟「大邑商」族邑佈局初探〉,《中原文物》1993年第3期,頁83-93。
鄭慧生:〈釋「 」〉,《殷都學刊》2004年第2期,頁6、28。
劉 釗:〈卜辭所見殷代的軍事活動〉,《古文字研究》第16輯(1989.9),頁67-140。
劉 釗:〈利用郭店楚簡考釋金文一例〉,《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頁277-281。
劉 釗:〈釋甲骨文耤、羲、蟺、敖、 諸字〉,《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0年第2期,收入氏著:《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嶽麓書社,2005),頁1-18。
劉 釗:〈論中國古代的「軍市」〉,《廈門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頁35-42。
劉興林:〈殷商以田獵治軍說質疑〉,《殷都學刊》1997年第1期,頁7-10。
劉 桓:〈殷代德方說〉,《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4期,頁93-98。
劉 桓:〈甲骨文字考釋四則〉,《古文字研究》第26輯(2006),頁58-62。
劉 桓:〈釋甲骨文「 、遏」〉,《古文字研究》第27輯(2008.9),頁96-99。
劉 弘:〈巴蜀戎事考〉,《四川文物》2006年第1期,頁38-46。
劉 翔:〈多友鼎銘兩議〉,《人文雜誌》1983年第1期,頁82-85
劉一曼、郭振錄、溫明榮:〈考古發掘與卜辭斷代〉,《考古》1986年第6期,頁547-557。
劉一曼、岳占偉:〈殷墟近出刻辭甲骨選釋〉,《考古學集刊》第18集(2010.7),頁211-236。
劉宗漢:〈卜辭伊尹 示考〉,《文史》2004年第4輯,頁91-96。
劉 源:〈簡論早期卜辭中祭祀的性質──兼談歷組卜辭的時代〉,《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頁8-12。
劉 源:〈歷組卜辭新綴兩組〉,《故宮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4期,頁6-10。
劉 源:〈殷墟「比某」卜辭補說〉,《古文字研究》第27輯(2008.9),頁111-116。
劉信芳:〈冊、 、 、 匯釋〉,《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2期,頁40-43。
劉義峰:〈論甲骨文分類和斷代的主要標準〉,《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8),頁200-214。
劉新民:〈「工」字字源新考〉,《中國文字研究.2007年第二輯》(總第九輯),頁137-139。
劉昭瑞:〈關於甲骨文中子稱和族的幾個問題〉,《中國史研究》1987年第2期,頁97-105。
盧繼旻:〈「盧方」的分佈與遷徙〉,《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0年第1期,頁45-46。
黎 虎:〈殷代外交制度初探〉,《歷史研究》1988年第5期,頁36-47。

(十四)十六劃
蕭良瓊:〈卜辭文例與卜辭的整理和研究〉,《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二輯(1986.6),頁24-64。
蕭良瓊:〈卜辭中的「立中」與商代的圭表測影〉,《科學史文集》第10期(1983),頁27-44。
蕭良瓊:〈「下」、「上」考辨〉,《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10),頁17-20。
蕭良瓊:〈卜辭中的伊尹和伊尹放大甲〉,《古文字研究》第21輯(2001.10),頁14-23。
蕭 楠:〈論武乙、文丁卜辭〉,《古文字研究》第3輯(1980),頁43-79。
蕭 楠:〈再論武乙、文丁卜辭〉,《古文字研究》第9輯(1984),頁155-188。
冀小軍:〈說甲骨金文中表祈求義的 字——兼談 字在金文車飾名稱中的用法〉,《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一期,頁35-44。
穆 潔:〈商代甲骨卜辭中所見山西地區重要方國考〉,《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增刊,頁148-154。
(十五)十七劃
鐘柏生:〈卜辭中所見殷代的軍事之一──戰爭啟動的過程及其準備工作〉,《中國文字》新14期(1991),頁91-156。
鐘柏生:〈卜辭中所見的殷代軍禮之二──殷代的大蒐禮〉,《中國文字》新16期(1992.4),頁41-164。
鐘柏生:〈卜辭所見的殷代軍禮之二──殷代的戰爭禮〉,《中國文字》新17期(1993),頁87-240。
韓江蘇:〈沚的地望考〉,《殷都學刊》2002年第3期,頁6-10。
韓江蘇:〈甲骨文中的「多子」、「多子族」、「王族」〉,《殷商文明暨紀念三星堆遺址發現七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8),頁327-333。
韓江蘇:〈沚 參加商王朝的軍事活動淺論〉,《殷都學刊》2004年第3期,頁16-21。
繆文遠:〈周原甲骨所見諸方國考略〉,《古文字研究論文集》(《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10 輯,1982),頁72-73。
謝 濟:〈甲骨斷代研究與康丁文丁卜辭〉,《甲骨文與殷商史》第3輯(1991),頁98-141
謝 濟:〈歷組卜辭武丁(晚)祖庚時代說質疑十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2集(2004),頁7-41。
謝 濟:〈甲骨文分期斷代的標準問題——與林沄先生商榷〉,《殷都學刊》2007年第1期,頁33-35
(十六)十九劃
羅 琨:〈高宗伐鬼方史跡考辨〉,《甲骨文與殷商史》第1輯(1983),頁83-127。
羅 琨、張永山:〈論歷組卜辭的時代〉,《古文字研究》第3輯(1980),頁80-103。
羅 琨:〈殷商時期的羌和羌方〉,《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三輯(1991),頁405-426。
羅 琨:〈試析「登帚好三千」〉,《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11),頁35-44。
羅 琨:〈卜辭中的「河」及其在祀典中的地位〉,《古文字研究》第22輯(2000),頁6-12。
羅 琨:〈商代亘方考〉,《二十一世紀中國考古學──慶祝佟祝臣先生八十五華誕學術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448-467。
羅 琨:〈商代的「方」方〉,《鹿鳴集──李濟先生發掘西陰遺址八十周年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頁215-227。
羅 琨:〈殷墟卜辭中的「先」和「失」〉,《古文字研究》26輯(2006),頁52-57。
(十七)二十劃
饒宗頤:〈卜辭中之危方與興方〉,《徐中舒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10),頁22-25。
饒宗頤:〈甲骨文中的冉與冉駹〉,《文物》1998年第1期,頁38-40。
嚴一萍:〈釋 〉,《中國文字》第7期(1962.3),頁1-7。
嚴一萍:〈再釋 〉,《中國文字》第15期(1965.3),頁1-3。
嚴一萍:〈釋 〉,《中國文字》第15期(1965.3),頁1-27。
嚴一萍:〈釋 方〉,《中國文字》第33期(1969.9),頁1-5。
嚴一萍:〈不國解〉,《中國文字》49期(1973.9),頁1-8。
嚴一萍:〈殷商兵制〉,《中國文字》新7期(1983.4),頁1-82。
嚴一萍:〈「歷組」如此〉,《中國文字》新8期(1983.10),頁185-200。
(十八)二十一劃
顧頡剛:〈從古籍中探索我國的西部民族──羌族〉,《社會科學戰線》1980年第一期,頁117-152。

五、博碩士論文
牛申那:《從甲骨卜辭看帚好的社會地位》(鄭州: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0)
李善貞:《甲骨同文例舉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1)
李旼昤:《甲骨文字構形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博士,2004)
李 發:《商代武丁時期甲骨軍事刻辭的整理與研究》(重慶:西南大學博士論文,2011)
宋華強:《甲骨文疑難語辭例釋》(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2.5)
何樹環:《西周對外經略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博士論文,2000)new window
林 歡:《晚商地理論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2002年)
林宏明:《小屯南地甲骨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2003.6)new window
周忠兵:《《小屯南地甲骨.釋文》校訂》(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5)
周忠兵:《卡內基博物館所藏甲骨的整理與研究》(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孫亞冰:《殷墟甲骨文中所見方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論文,2001)
柳東春:《周原甲骨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博士論文,1996,6)new window
張宇衛:《甲骨文武丁時期王卜辭與非王卜辭之祭祀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7)
張惟捷:《殷墟YH127坑賓組刻辭整理與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6)new window
黃聖松:《殷商軍事組織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董 冰:《商代軍隊編制與兵種研究》(鄭州: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0)
蔣玉斌:《殷墟子卜辭的整理與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劉學順:《YH一二七坑賓組卜辭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5)
劉風華:《殷墟村南系列甲骨卜辭的整理與研究》(鄭州:鄭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5)

六、外文資料
林泰輔:〈龜甲獸骨文に見えたろ地名〉,《斯文》第一編三卷,頁25-47;第一編四卷,頁23-38。
貝塚茂樹、伊藤道治:《甲骨文斷代研究法の再檢討》,《東方學報》第23(1953),頁1-78。
貝塚茂樹:《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藏甲骨文字》(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1959),頁321。
白川靜:〈殷の王族と政治の型態〉,《古代學》3卷1號(1956),頁25-26。
白川靜:〈羌族考〉,《甲骨金文學論集》(東京:朋友書店,昭和48[1973]),頁555-693。
池田末利:《殷虛書契後編釋文稿》(廣島:廣島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硏究室,昭和39[1964])
島邦男:《殷墟卜辭綜類》(東京:大安,昭和42[1967])
許進雄先生(Hsü Chin-hsiung):《The Menzies collection of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Toronto : Royal Ontario Museum,1972-1977)
許進雄先生(Hsü Chin-hsiung):《Oracle bones from the White and other collections》(Toronto,Canada : Royal Ontario Museum,1979)
司禮義(Paul L-M. Serruys):〈Towards A Grammar of the Language of the Shang Bone Inscription(關於商代卜辭語言的語法)〉,《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1),頁342-346。
楊秀芳:〈方言本字研究的探義法〉,In Alain Peyraube and Chaofen Sun eds., Linguistic Essays in Honor of Mei Tsu-Lin : Studies on Chinese Historical Syntax and Morphology:299-326, 1999.02。Paris: 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 l’Asie Orientale.new window
Keightley,D.N. The Ancestral Landscape-Time,Space and Community in Late Shang China(ca.1200-1045.B.C.)China Research Monograph 53,Berkley: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0

七、網路文章
王子揚:〈甲骨綴合第十~十一例〉,先秦史研究室2011/1/15。
王子揚:〈甲骨文舊釋「凡」之字絕大多數當釋為「同」——兼談「凡」、「同」之別〉,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1/7/14。
何 會:〈龜腹甲新綴第八則〉,先秦史研究室2010/5/9。
新 亭:〈「車馬遌逸王車」新說——讀書閑誌一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1.3.2。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十一~十九例〉,先秦史研究室2009/10/9。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325-326例〉,先秦史研究室2012/3/22。
林志強:〈福建南靖獲贈甲骨文初探〉,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11/10。
徐寶貴:〈甲骨文「犁」字及相關問題研究〉,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0/4/8。
陳 劍:〈上博竹書《昭王與龔之脽》和《柬大王泊旱》讀後記〉,簡帛研究網2005/2/15。
董 珊:〈試論殷墟卜辭之「周」為金文中的妘姓之琱〉,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4/26。
趙 鵬:〈《乙編》3471中兩條卜辭釋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9/16。
蔣玉斌:〈《甲骨文合集》綴合拾遺(第六十七組)〉,先秦史研究室2010/9/1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