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桃源意象與田園美學的建構與實踐:試論杜甫詩中「桃」意象
書刊名: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
作者:陳禹齊
出版日期:2010
卷期:5:1
頁次:頁65-82
主題關鍵詞:杜甫桃源意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
  • 點閱點閱:58
期刊論文
1.廖美玉(19810400)。論杜甫之收京三首。東海中文學報,2,27-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歐麗娟(19971200)。唐詩中桃花源主題的流變--繼承、轉化與發揚。國立編譯館館刊,26(2),89-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嘉英(200509)。人間樂土--〈桃花源記〉。凝視古典美學。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方瑜(1985)。思歸與務農。去留的徘徊--居夔與出峽。臺北: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瑜(198012)。浣花溪畔草堂閒。古典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辰冬(1977)。杜甫作品繫年。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倫(1981)。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柯慶明(1983)。文學美綜論•文學與生命。台北:長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建盛(2002)。理解事件與文本意義--文學詮釋學。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俞建章、葉舒憲(1990)。符號:語言與藝術。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歐麗娟(19971231)。杜詩意象論。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杜甫、仇兆鰲(1980)。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廖美玉(200306)。杜甫「歸田意識」的形成與實踐—兼論越界的身分認同與創作視域。杜甫與唐宋詩學。臺北: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歐麗娟(1997)。意象表現之特質。杜詩意象論。臺北: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鵬翔(198311)。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主題學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歐麗娟(2000)。桃花源主題的流變:繼承、轉化與發揚。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