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現代詩中的《莊子》接受與轉化
作者:丁旭輝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hui Ting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龔顯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接受美學莊子台灣現代詩物化忘我蝶意象魚意象原型aesthetics of endowing objects with the philosophies of human beingsfish imagebutterfly imageself-forgetfulnessarchetypesZhuangziTaiwan modern poetryaesthetics of recep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2
本文援用接受美學方法,研究1949-2008年間台灣現代詩對《莊子》的接受與轉化,重點在探索台灣現代詩在《莊子》影響下的發展軌跡與長期凝聚的獨特價值,這個價值在於台灣現代詩人透過古典傳承所開創而出的時代新貌,這些時代新貌營造出當下與未來整個台灣現代詩,甚至是整個現代漢詩的新美學。
本文在第二章、第三章分別論述台灣現代詩對《莊子》書中魚意象與蝶意象的接受與轉化。在前者,本文分別從台灣現代詩中的鯤鵬大魚意象,以及涸轍之魚、相忘江湖之魚、鯈魚、鮒魚等小魚意象,深入探討,歸結出「詩人的自我隱喻」、與「時代的苦難印記」等深刻的隱喻,並進一步發掘潛藏在魚意象中的原型意義與忘我美學。在後者,本文則從台灣現代詩中的蝶意象,歸結出「形體的解脫與新生的喜悅」及「實我的體認與隔世的追尋」等深刻的隱喻,並發掘潛藏在蝶意象中的原型意義、變形功能與物化美學。本文不但發現了魚、蝶意象的原型意義與忘我、物化美學,並進一步發現了忘我美學與物化美學在《莊子》中做為內在美學樞紐的關鍵價值,而這樣的關鍵價值同時也在台灣現代詩對《莊子》的接受與轉化中發揮了驚人的影響力。
在第四章中,本文提出忘我與物化美學,不但可以解決《莊子》「以物觀物」中「我」的去處,也是「自然齊物」的前提;因此不但成為台灣現代詩人在苦難現實中的心靈對策與解藥,也讓他們領略了萬物一氣的自然生命美學,而紛紛以作品呈現這樣的體認,更讓台灣現代詩發展出無我之境的觀物美學,乃有詩藝的新境界與詩學的大豐收。
在個別詩作的詮釋方面,本文也著力甚深,很多涉《莊》的現代詩作極其精采,卻被視為難解之作,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涉及《莊子》典故、意象、思想的運用與理解,而為一般人所不知;本文之詮解,一方面提供了以《莊》解詩的方法學示範,一方面實際提供了閱讀的路徑,掃除了閱讀的障礙,對當代詩學而言,是一個基礎而實際的貢獻。
《莊子》不只是對個別的詩人,對整體台灣現代詩也產生了無比的影響,這影響不只是過去到現在的六十年,且會持續推進未來整體生命的發展與成長,煥發新的時代價值。
This study, conducted through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approach, analyzes the rece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Zhuangzi’s philosophy in Taiwan’s modern poetry, during the 1949 to 2008 period, with the focus on its development and accumulated value under Zhuangzi’s influence. The value lies in the efforts of Taiwan’s poets who inherited classical cultures from which they created a new spirit. This new spirit constructed the new aesthetics that paved the way for Taiwan’s modern poetry (present and future), and even for Chinese poetry overall, in modern times.
Chapters 2 and 3 respectively discuss how Taiwan’s modern poetry received and transformed the fish and butterfly images in The Book of Zhuangzi. In Chapter 2, the metaphorical images in Taiwan’s modern poetry, like the legendary Big Fish, the stranded fish trapped in a dry rut, spit on one another to stay wet, and small fish are also discussed with the conclusion reached that the images are actually projections, the poets’ self-images. The fish images embody some significant archetypes and represent the aesthetics of self-forgetfulness. Chapter 3 discusses the butterfly images with metaphors of formless life, joys of rebirth, understanding of true self and the pursuit of reincarnation. The butterfly images also reflect significant archetypes and represent the concepts of metamorphosis and the anthropomorphic aesthetics of endowing objects with the philosophies of human beings. The archetypes and aesthetics of fish and butterfly images are also the key to evaluating the aesthetics in The Book of Zhuangzi. This key value has been influential in the rece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Zhuangzi’s philosophy in Taiwan’s modern poetry.
Chapter 4 further explains that self-forgetfulness and the aesthetics of endowing objects with the philosophies of human beings can define the location of ‘I’ in Zhuangzi’s “observing things by other things”, the conceptual basis of Zhuangzi’s insistence upon viewing all the natural beings from the same reflective perspective. These ideas not only served as spiritual nourishment for Taiwan’s poets in hard times but also helped them to realize the unifying aesthetics: that all beings exist as a whole; this explains why Taiwan’s modern poetry has a ‘self-forgetful’ aesthetics in viewing things. It signifies a new stage of poetry and poetics in Taiwan.
This study also labor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dividual modern poems. Many excellent poems involving Zhuangzi’s philosophy are considered difficult to interpret, which is mainly due to people’s unfamiliarity with the allusions, images and thoughts in The Book of Zhuangzi.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methodology for interpreting poems involving Zhuangzi and provides approaches of such reading. In regard to modern poetry, it provides a basic and practical contribution.
The Book of Zhuangzi has proven influential both to poets and modern poetry in general, in Taiwan, not only for the past 60 years but as the inspiration of a new spirit by enhancing the spiritual life of the whole of humanity.
說明:
一、本目錄一律以作者之姓名或筆名的第一個字之筆劃數為序,由少到多,依序排列;第一個字相同者再依姓名或筆名的第二個字之筆劃數為序,由少到多排列;翻譯著作則以原作者姓名第一個字母排列,並置於中文參考書目之後。
二、同一作者之著作依出版年代之遠、近排列。
三、專書、學位論文以雙尖括號標示,單篇論文、單篇作品以單尖括號標示。
四、本書目只收入論文中實際引用之作品與論述。


大荒:《台北之楓》,台北:采風出版社,1990年。
大荒:《第一張犂》,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
大錯述考,鈍根編次:《戲考(顧曲指南)第五冊》,台北:里仁書局,1980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
王正良:《戰後台灣現代詩論研究》,台北: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王祥齡:〈從莊子「物化」觀念論李商隱詩中的審美意識〉,《中正中文學術年刊》,第二期(1998年3月),頁51-85。new window
王添源:《如果愛情像口香糖》,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88年。
王添源:《我用贋幣買了一本假護照》,台北:文鶴出版公司,1996年。
王偉明:〈煮三分禪意釀酒--訪洛夫〉,《詩網絡》,第15期(2004年6月),頁4-16。
王國維:《人間詞話》,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89年。
王凱:《逍遙游--莊子美學的現代闡釋》,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古丁:《古丁全集(新詩)》,台北:秋水詩刊社,1983年。
古添洪:〈名理前的視境:論葉維廉詩〉,《中外文學》,第四卷十期(1976年3月),後收入廖棟樑、周志煌主編:《人文風景的鐫刻者--葉維廉作品評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頁83-101。new window
向明:《水的回想》,台北:九歌出版社,1988年。
向明:《隨身的糾纏》,台北:洪範出版社,1994年。
向明:《陽光顆粒》,台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
向明:《地水火風》,台北:唐山出版社,2007年。
羊令野:《羊令野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9年。
羊令野:《叫花的男人》,台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
艾農:〈從「詩與台灣」到「詩與科技」--瘂弦VS.杜十三〉,《創世紀詩雜誌》,第119期(1999年6月),頁35-48。
江雅茹:〈試探「詩經」之魚類嘉殽〉,《大陸雜誌》(台北),第103卷第2期(2001年8月),頁27-37。
余光中:《天狼星》,台北:洪範書店,1976年。
余光中:《蓮的聯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
余光中:《在冷戰的年代》,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
余光中:《紫荊賦》,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
余光中:《夢與地理》,台北:洪範書店,1990年。
余光中:《藕神》,台北:九歌出版社,2008年。
李元洛:〈「為永恆服役」的選手--張默詩作欣賞〉,收入蕭蕭主編:《詩痴的刻痕:張默詩作評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頁95-101。
李長青:《落葉集》台北:爾雅出版社,2005年。
李昉(宋)編:《太平廣記》,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李弦:《下午,寂寞的空廊:李弦詩集(二)》,嘉義:嘉義市文化局,2000年。
李弦:《蝶翼》,嘉義:嘉義市文化局,2000年。
李若鶯:《寫生》,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公司,2008年。
李貞瑩:〈傷痕民族誌--陳鴻森現代詩作品座談會記錄〉,《笠》詩刊,第237期(2003年10月),頁17-84。
李皇誼:〈隱喻之鏡--試論陳鴻森八O年代詩作〉,收入笠詩社、東海大學中文系編:《笠與七、八O年代台灣詩壇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8年,頁331-353。
李時銘:《六朝詩歌中所呈現「莊子」思想之考察》,台中: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李進文:《除了野薑花,沒人在家》,台北:九歌出版社,2008年。
李瑞騰:〈試探洛夫詩中的『古典詩』〉,蕭蕭編:《詩魔的蛻變》,台北:詩之華出版社,1991年,頁195-218。
李瑞騰:〈說鏡--現代詩中一個原型意象的試探〉,孟樊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4:新詩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頁115-154。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李澤厚:《華夏美學》,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
李豐楙:〈山水•逍遙•夢--葉維廉後期詩及其詩學〉,《創世紀詩雜誌》,第107期(1996年7月),頁73-80。
李豐楙:〈中國純粹性詩學與現代詩學、詩作的關係--以七十年代葉維廉、洛夫、瘂弦為主的考察〉,收入廖棟樑、周志煌主編:《人文風景的鐫刻者--葉維廉作品評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頁435-469。
杜而未:《莊子宗教與神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
宋效永:《莊子與中國文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沈志方:《書房夜戲》,台北:爾雅出版社,1991年。
何念龍:〈大鵬:從哲學意象到文學自我--莊子、李白文化符號類型比較〉,《黃岡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5期(2006年10月),頁24-27。
何亭慧:《形狀與音樂的抽屜》,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林泠:《林泠詩集》,台北:洪範書店,1982年。
林泠:《在植物與幽靈之間》,台北:洪範書店,2003年。
林彧:《夢要去旅行》,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
林廣:《在時鐘裡渡河》,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2006年。
林國旭:《「莊子」與六朝文論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燿德:《迷宮零件》,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3年。
吳光明:《莊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再版。本書初版於1988年。
吳光明原著,蔡麗玲譯:〈莊子的身體思維〉,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頁393-414。
吳怡:《逍遙的莊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
周夢蝶:《孤獨國》,台北:藍星詩社,1959年。
周夢蝶:《還魂草》,台北:領導出版社,1978年。
周夢蝶:《約會》,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
周夢蝶:《十三朵白菊花》,台北:洪範書店,2002年。
周夢蝶:〈四月〉,陳義芝主編:《二OO四臺灣詩選》,台北:二魚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頁60-61。
周鼎:《一具空空的白》,台北:創世紀詩雜誌社,1991年。
尚永亮:《莊騷傳播接受史綜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金絲燕:《文學接受與文化過濾:中國對法國象徵主義詩歌的接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金榮權:〈「詩經」中的魚與性愛〉,《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10期(2004年10月),頁54-56。
宗明華:〈張衡「髑髏賦」解析--莊子對漢魏抒情賦的影響〉,《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8年10月),頁64-67。
雨弦:《機上的一夜》,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
邵雍:《皇極經世全書解•觀物外篇十二》,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編:《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下冊頁18。
孟樊:〈還碧果以真實--評碧果詩〉,《創世紀詩雜誌》,第107期(1996年7月),頁61-72。
武新軍:《現代性與古典傳統--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古典傾向』》,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洛夫:《詩人之鏡》,高雄:大業書店,1969年。
洛夫:《魔歌》,台北:中外文學雜誌社,1974年。
洛夫:《洛夫詩論選集》,台南:金川出版社,1978年。
洛夫:《時間之傷》,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1年。
洛夫:《釀酒的石頭》,台北:九歌出版社,1983年。
洛夫:《詩的邊緣》,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洛夫:《月光房子》,台北:九歌出版社,1990年。
洛夫:《天使的涅槃》,台北:尚書文化出版社,1990年。
洛夫:〈從儒俠精神到超越境界--序沈志方詩集「書房夜戲」〉,沈志方:《書房夜戲》,台北:爾雅出版社,1991年。
洛夫:《雪落無聲》,台北:爾雅出版社,1999年。
洛夫:《漂木》,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洛夫:《因為風的緣故》,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年。
洛夫:《背向大海》,台北:爾雅出版社,2007年。
洛夫:〈鏡中之象的背後--「洛夫詩歌全集」自序〉,《創世紀詩雜誌》,第156期(2008年9月),頁23-28。
紀小樣:《實驗樂團》,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紀小樣:《想像王國》,台北:詩藝文出版社,1998年。
紀小樣:《天空之海》,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0年。
侯吉諒:《洛夫石室之死亡及其相關評論》,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
侯吉諒:《交響詩》,台北:未來書城,2001年。
姜聲調:《蘇軾的莊子學》,台北:台灣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柯慶明:《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洪淑苓:〈橄欖色的孤獨--論周夢蝶《孤獨國》〉,曾進豐編:《娑婆詩人周夢蝶》,台北:九歌出版社,2005年,頁190-204。
洪湛侯:〈「詩經」中的魚文化〉,《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7卷第3期(2000年9月),頁1-11
施懿琳:〈從笠詩社作品觀察時代背景與詩人創作取向的關係--以「混聲合唱」為分析對象〉,《笠詩刊》,第226期(2001年12月),頁57-96。
夏宇:《腹語術》,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1年。
夏宇:《●摩擦●無以名狀》,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5年。
夏宇:《Salas》,台北:自費出版,唐山出版社發行,1999年。
唐捐:《無血的大戮》,台北:寶瓶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
奚密:〈解結構之道:德希達與莊子比較研究〉,收入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再版,頁201-241。new window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
徐望雲:《望雲小集》,台北:林白出版社,1987年。
徐莉娟:《蘇軾「和陶詩」莊學思想》,彰化:彰化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2003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五版。new window
夏可君:《幻像與生命--「莊子」的變異書寫》,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年。
孫家駿:〈散文詩一束〉,《創世紀詩雜誌》,第146期(2006年3月),頁87。
孫維民:《異形》,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7年。
翁文嫻:〈看那手持五朵蓮花的童子--讀周夢蝶詩集《還魂草》〉,周夢蝶:《還魂草》,台北:領導出版社,1978年,頁135-144。new window
翁文嫻:〈「難懂的詩」解讀方法示例--黃荷生作品析論〉,收入翁文嫻:《創作的契機》,台北:唐山出版社,1998年,頁237-261。
康士林:〈葉維廉訪問記〉,《中外文學》,第十九卷第四期(1990年9月),頁92-103。
陳大為:《治洪前書》,台北:詩之華出版社,1994年。
陳大為:〈在語字中安排宇宙--論洛夫《魔歌》,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9年,頁201-218。
陳大為:《盡是魅影的城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陳大為:《靠近 羅摩衍那》,台北:九歌出版社,2005年。
陳大為:《亞細亞的象形思維》,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
陳少明:《「齊物論」及其影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陳秋宏:《道家美學的後現代傳釋--葉維廉美學思想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啟佑:〈五十年代現代派中的古典〉,封德屏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頁123-147。
陳義芝:《青衫》,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
陳義芝:〈從時代的矛盾出發--戰後世代「笠」詩人的現實意識〉,《台灣詩學學刊》,第11號(2008年6月),頁35-66。new window
陳瑞山:〈紐約世貿大樓911劫後隨想•五〉,《藍星詩學》,第17期(2003年3月),頁90-97。
陳鼓應:《老莊新論》,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6年。new window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
陳慧樺:《我想像一頭駱駝》,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
陳鴻森:《陳鴻森詩存》,台北: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年。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陳鵬翔編:《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頁1-29。new window
張芬蘭:《當代「莊子試妻」故事之研究--以奚松、衛子雲、吳兆芬、高行健的劇本為例》,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張健:《屋裡的雪花》,高雄:德馨室出版社,1978年。
張健:《微笑的秋荷》,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年。
張健:〈莊子〉,向明編:《七三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4年),頁102。
張健:《世紀的長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張健:《春夏秋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張健:《忘名泉》,台北:藍星詩社,1997年。
張健:《青色山脈》,台北:藍星詩社,1997年。
張國治:《雪白的夜》,台北:詩之華出版社,1991年。
張善穎:《描金的影子》,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張萬民:〈試論葉維廉的比較詩學研究〉(上),《新亞論叢》,第5期(2003年5月),頁217-233;(下),《新亞論叢》,第6期(2004年6月),頁218-232。new window
張瑞君:〈超越有限的圖騰--論李白「大鵬賦」與莊子「逍遙遊」的繼承關係〉,《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4期(2005年12月),頁69-71。
張德明:《人類學詩學》,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
張默:《陋室賦》,台北:創世紀詩雜誌社,1980年。
張默:《愛詩:張默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8年。
張默:《光陰•梯子》,台北:尚書文化出版社,1990年。
張默:《落葉滿階》,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
張默:《無為詩帖》,台北:創世紀詩雜誌社,2005年。
張默:〈首訪寨下大峽谷--福建泰寧一景〉,《大海洋詩雜誌》,第76期(2008年1月),頁39。
許嫚佳:《「莊子」內篇畸人之研究》,台北: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陶東風:《從超邁到隨俗:莊子與中國美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陶保璽:〈對西方現代詩和東方古典詩的雙重逼近--論張默詩歌形式建構的妙諦及其音樂美〉,《創世紀詩雜誌》,第127期(2001年3月),頁106-132。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2004年。
章國鋒:《文學批評的新範式--接受美學》,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年。
商禽:《夢或者黎明》,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88年。
商禽:〈小評〉,洛夫等編:《八十三年詩選》,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5年,頁157。
彩羽:《不一樣的溶雪》,台北:詩藝文出版社,2000年。
梁秉鈞:〈葉維廉詩中的超越與現象世界〉,《創世紀詩雜誌》,第107期(1996年7月),頁81-94。
梁新怡:〈與葉維廉談現代詩的傳統和語言--維廉談訪問記〉,收入葉維廉:《葉維廉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5年,頁249-268。
渡也:《不准破裂》彰化:彰化縣文化局,1994年。
渡也:《攻玉山》,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6年。
斯人:《薔薇花事》,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5年。
焦桐:《蕨草》,台北:蘭亭書店,1983年。
費勇:《洛夫與中國現代詩》,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彭邦楨:《彭邦楨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
彭林祥:〈論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畸人形象〉,《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4期(2008年7月),頁101-104。
黃國彬:《莊子的蝴蝶起飛後--文學再定位》,台北:九歌出版社,2007年。
黃琬瑜:《夢想的文明:羅智成新詩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74年。
傅道彬:《晚唐鐘聲:中國文化的原型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曾進豐編:《娑婆詩人周夢蝶》,台北:九歌出版社,2005年。
喻麗清:《未來的花園》,台北:爾雅出版社,2002年。
閔丙三:《司空圖詩品運用莊子思想之研究》,台北:台灣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1991年。new window
馮學成:《禪說莊子(一):《齊物論》》,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8年。
無名氏:《大劈棺》,收入大錯述考、鈍根編次:《戲考(顧曲指南)第五冊》,台北:里仁書局,1980年,頁810-821。
葉笛:〈生命在時間裡的回音--「陳鴻森詩存」的光與影〉,收入《陳鴻森詩存》,台北: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年,頁170-195。new window
葉舒憲編:《神話-原型批評》,陜西: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葉舒憲:《莊子的文化解析》,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葉維廉:《賦格》,台北:現代文學社,1963年。
葉維廉:《野花的故事》,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75年。
葉維廉:《飲之太和--葉維廉文學論文二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
葉維廉:《萬里風煙》,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
葉維廉:《松鳥的傳說》,台北:四季出版公司,1982年。
葉維廉:《驚馳》,台北:遠景出版公司,1982年。
葉維廉:《一個中國的海》,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葉維廉:《三十年詩》,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葉維廉:《中國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new window
葉維廉:《從現象到表象--葉維廉早期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new window
葉維廉:《紅葉的追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葉維廉:《冰河的超越》,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
葉維廉:《比較詩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年。
葉維廉:《道家美學與西方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葉維廉:〈為了活潑潑的整體生命〉,《創世紀詩雜誌》,第119期(1999年6月),頁126-132。
葉珊:《非渡集》,台北:晨鐘出版社,1972年。
楊平:《空山靈雨》,台北:唐山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楊平:《處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3年。
楊平:《永遠的圖騰》,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
楊平:《內在的天空》台北:唐山出版社,2005年。
楊佳嫻:《屏息的文明》,台北:木馬文化,2003年。
楊佳嫻:《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6年。
楊牧:《瓶中稿》,台北:志文出版社,1978年。
楊牧:《涉事》,台北:洪範書店,2001年。
楊柳:《漢晉文學中的「莊子」接受》,成都:巴署書社,2007年。
楊建宏:〈論魚文化與古代知識分子的魚情節〉,《求索》,2003年6月,頁250-252。
楊建宏、薛其林:〈論中國傳統士大夫的魚文化情結〉,《長沙大學學報》,第17卷第1期(2003年3月),頁48-51。
楊喚:《楊喚詩集》,台北:光啟出版社,1988年第15版。
楊儒賓:〈支離與踐形--論先秦思想裡的兩種身體觀〉,收入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頁415-449。new window
落蒂:〈漁歌〉,《創世紀詩雜誌》,第145期(2005年12月),頁28-31。
管管:《荒蕪之臉》,台中:普天出版社,1972年。
管管:《管管詩選》,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
管管:《管管世紀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2000年。
管管:〈名字長壽秘方〉,《創世紀詩雜誌》,第139期(2004年6月),頁47。
管管:〈絲〉,《創世紀詩雜誌》,第156期(2008年9月),頁37。
碧果:《碧果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碧果:《碧果人生》,台北:采風出版社,1988年。
碧果:《一個心跳的午後》,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
碧果:《說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
碧果:《一隻變與不變的金絲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碧果:〈嘔吐--致兩位我最喜歡的詩友〉,《創世紀詩雜誌》,第157期(2008年12月),頁86。
蔣勳:《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台北:東潤出版社,1992年。
趙衛民:《猛虎和玫瑰》,台北:九歌出版社,1997年。
趙衛民:〈靈山〉,《二OO三臺灣詩選》,台北:二魚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頁135-137。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一)》、《聞一多全集(二)》,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熊國華:〈「詩魔」的藝術魅力--論洛夫的「詩魔之歌」〉,收入瘂弦、簡政珍編:《創世紀四十年評論選》,台北:創世紀詩社,1994年,頁233-248。
熊國華:〈回歸傳統,融匯中西--論張默的詩路歷程〉,收入蕭蕭主編:《詩痴的刻痕:張默詩作評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頁107-120。
熊國華:《從奔放到澄明--張默詩作研究鑒賞》,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廖炳惠:〈洞見與不見--葉維廉對「莊子」的新讀法〉,《中外文學》,第十一卷十一期(1983年4月),頁98-145。
廖棟樑、周志煌主編:《人文風景的鐫刻者--葉維廉作品評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樊星:〈當代文學與莊子〉,《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1期(2004年3月),頁125-131。
鄧心強:〈「莊子」畸人形象的人學意蘊〉,《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3期(2008年6月),頁112-116。
劉介民:《道家文化與太極詩學》,佛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
劉正忠(唐捐):《軍旅詩人的異端性格--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瘂弦為主》,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劉生良:《鵬翔無疆--「莊子」文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劉再復:《人論二十五種》,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年。
劉光義:《莊學蠡測》,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劉永毅:《周夢蝶--詩壇苦行僧》,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劉若愚原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
劉振維:〈論莊子「物化」的哲學意蘊〉,《朝陽學報》,第13期(2008年9月),頁379-403。new window
劉紹瑾:《莊子與中國美學》,長沙:岳麓書社,2007年。
劉智濬:《蘇軾與莊子--東坡文學作品中的莊子思想》,台北:輔仁大學中文所
碩士論文,1985年。
鄭愁予:《刺繡的歌謠》,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7年。
鄭慧如:《現代詩的古典觀照--一九四九~一九八九•台灣》,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new window
鄭樹森等編:《中西比較文學論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
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再版。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台北:夏林含英,1982年。
蕭長志:《蘇軾及其文學作品中之道家風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蕭蕭:《悲涼》,台北:爾雅出版社,1982年。
蕭蕭:《緣無緣》,台北:爾雅出版社,1996年。
蕭蕭:《雲邊書》,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蕭蕭:《凝神》,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龍應台:《百年思索》,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簡光明:〈中國戲曲小說中的莊子形象〉,《高雄餐旅學報》,第六期(2003年12月),頁243-253。
簡政珍:〈洛夫作品的意象世界〉,收入蕭蕭主編:《詩魔的蛻變》,台北:詩之華出版社,1991年,頁61-98。new window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
簡政珍:〈詩的嬉戲與遊戲〉,《創世紀詩雜誌》,第142期(2005年3月),頁24-25。
魏義霞:〈魚在「莊子」中的象徵意義--「北冥有魚」與莊子的動物情結〉,《黑龍江社會科學學報》,第96期(2006年第3期),頁40-44。
藍雲:《燈語》,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羅青:《水稻之歌》,台北:大地出版社,1981年。
羅智成:《擲地無聲書》,台北:少數出版工作室,1989年。
羅智成:《傾斜之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
嚴忠政:《黑鍵拍岸》,台中:生活力人文工作室,2004年。
嚴忠政:〈儀式〉,《創世紀詩雜誌》,第145期(2005年12月),頁57。
蘇青:〈曉夢〉,《創世紀詩雜誌》,第131期(2002年6月),頁54。
Carl Gustav Jung(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台北:久大文化公司,1990年。
David Attenborough(大衛•艾登堡)著,唐文娉譯:《神奇的大自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
Hans Robert Jauss(漢斯•羅伯特•耀斯)著,顧建光等譯:《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
H•R•姚斯、R•C•霍拉勒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Robert E•Allinson(愛蓮心)著,周熾成譯:《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