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近二十年來明代江南社會經濟史研究之回顧(1991~2009)
書刊名:歷史教育
作者:陳烱智
作者(外文):Chen, Chiung-chih
出版日期:2010
卷期:16
頁次:頁111+113-135
主題關鍵詞:明代江南社會經濟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
  • 點閱點閱:69
期刊論文
1.范毅軍(20010400)。市鎮分佈與地域的開發--明中葉以來蘇南地區的一個鳥瞰。大陸雜誌,102(4),16-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仲(1995)。明清江南 勞動中婦女的角色地位。中國農史,14(4),49-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伯重(1996)。「人耕十畝」與明清江南農民的經營規模--明清江商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五。中國農史,15(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范毅軍(20040300)。明代中葉太湖以東地區的市鎮發展與地區開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1),149-217+219+2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曹樹基(1999)。洪武時期東南府、縣治城市人口數量研究--以京師、福建和江西為例。中國經濟史研究,1999(1),19-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孔潮麗(1997)。明清江南流動人口初探。安徽史學,1997(1),40-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孔潮麗(2002)。明清江南人口流動發展的五個階段。學海,2002(4),195-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新忠(1997)。從蘇州《彭氏宗譜》管窺明清江南的人口狀況--兼論譜牒與人口史研究。鐵道師院學報,14(2),50-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侯楊方(1998)。明清江南地區兩個家族人口的生育控制。中國人口科學,1998(4),23-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伯重(1996)。「最低生存水準」與「人口壓力」質疑--對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中兩個基本概念的再思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6(1),3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余同元、闕靜紅(2006)。創新的江南人口社會史研究--評《明清江南人口社會史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6(3),106-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馮賢亮(2000)。明代江南的爭田問題--以嘉興府嘉、秀、善三縣為中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0(4),2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范金民(1995)。江南重賦原因的探討。中國農史,14(3),46-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范金民(1996)。明代江南重賦問題述論。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3),108-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范金民(2002)。明代嘉靖年間江南的門攤稅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2(1),149-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尹玲玲(2002)。明清江南的河泊所與漁課雜稅--以寧鎮及揚州地區為例。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2(2),67-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蔣兆成(1993)。明代杭嘉湖地區役制的演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3(2),25-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學文(1991)。明清時期杭嘉湖地區的蠶桑業。中國經濟史研究,1991(4),91-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濱島敦俊(1992)。明末江南鄉紳的家庭經濟--關於南潯鎮莊氏的家規。明史研究,1992(2),83-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伯重(1996)。明清江南蠶桑畝產考。農業考古,1996(1),196-201+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伯重(1999)。明清江南地區肥料需求的數量分析。清史研究,1999(1),30-38+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唐立宗(19990200)。明清之際江南地區農業生產及其利潤--「補農書」研究史的檢討。史原,21,41-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榮琴(2003)。明清時期太湖地區蠶絲業的分布與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8(3),106-118+159-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伯重(2003)。十六、十七世紀江南的生態農業(上)。中國經濟史研究,2003(4),54-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伯重(2004)。十六、十七世紀江南的生態農業(下)。中國農史,2004(4),4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周邦君(2008)。明末清初江南農業生產與災害防治--以張履祥的視野為中心。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8(5),6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周邦君(2009)。明末清初江南作物栽培與災害防治問題--以《補農書》為中心。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1),9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汪家倫(1991)。明清長江中下游圩田及其防汛工程技術。中國農史,1991(2),96-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吳滔(1995)。明清江南地區的「鄉圩」。中國農史,14(3),54-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孫景超(2009)。潮汐灌溉與江南的水利生態(10-15世紀)。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4(2),45-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黃宗智(1991)。略論農村社會經濟史研究方法:以長江三角洲和華北平原為例。中國經濟史研究,1991(3),9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趙岡(1997)。過密型農業生產的社會背景。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3),130-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馮小紅(2004)。中國小農經濟的評判尺度--評黃宗智的「過密化」理論。中國農史,2004(2),79-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趙岡(2004)。過密型生產模式的提法錯了嗎?。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許檀(1999)。明清時期區域經濟的發展--江南、華北等若干區域的比較。中國經濟史研究,1999(2),2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邱業超(20030900)。評李伯重著《發展與制約:明清江南生產力研究》。史匯,7,271-2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何泉達(1993)。明代松江地區棉產研究。中國史研究,19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侯楊方(1997)。明清上海地區棉花及棉布產量估計。中國史研究,1997(1),158-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范金民(1993)。明代南京絲織業的發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3(2),44-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趙岡(19910300)。明清江南市鎮的絲業與棉業。大陸雜誌,82(3),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馬學強(1993)。試論明清江南社會經濟「內變遷」與勞動力轉移。史林,1993(1),3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孫競昊(1997)。明清江南勞動力的市場結構與功能探析。江漢論壇,1997(1),47-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吳建華(2004)。明清江南人口職業結構變動的思考。中國農史,2004(4),106-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樊樹志(2005)。明清江南市鎮的「早期工業化」。復旦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5(4),60-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余同元(2009)。江南市鎮早期工業化中工業行業與職業團體之發展。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7(2),214-2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周婷(2002)。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50-1850)》評介。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2(2),11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謝美娥、江長青、何淑宜(20020600)。評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50∼1850)》。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0,159-1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馬學強(1997)。論明清時期松江府的經濟特色。史林,1997(4),26-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王衛平(1998)。論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的市場體系。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4),26-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李琳琦、秦璐(2008)。蕪湖在明清江南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5(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金孝真(2008)。從明清話本小說考察江南的商業活動。潮州師範學院學報,30(6),55-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張海英(1991)。明清江南地區棉布市場分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1),167-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張隆志(19910600)。明清時期松江地區棉業產銷路線之研究。史原,18,181-1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陳學文(1995)。明清時期江南商品的流通與水運業的發展。浙江學刊,90,3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趙金鵬(1995)。明代江南糧、布對北部地區的貢獻。社會科學,1995(5),6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李伯重(2001)。明清江南的出版印刷業。中國經濟史研究,2001(3),94-107+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郭孟良(2009)。書船略說--明清江南圖書貿易的個案分析。中國出版,2009(9/10),97-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宋立中(2006)。論明清封建政府的消費政策及其對江南服務業的影響。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4),44-48+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宋立中(2006)。論明清江南旅館業的經營實態及其變遷。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3(2),97-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宋立中(2007)。論明清江南游船業的經營空間、服務方式及其變遷。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4),50-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常紅萍、張磊、王亞軍(2007)。明清江南地區農村牙行組織的社會學分析。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1720-117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常紅萍、王亞軍(2008)。明清江南地區農村典當探析。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252-12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張海英(2001)。明清江南與江西地區的經濟聯繫。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3),81-86+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張海英(2002)。明清江南與閩粵地區的經濟交流。社會科學,2002(1),68-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張海英(2003)。明清江南與華北地區的經濟交流。歷史教學問題,2003(2),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張海英(2003)。明清江南地區與其他區域的經濟交流及影響。社會科學,2003(10),93-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范金民(2004)。明清時期江南與福建廣東的經濟聯繫。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17-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張海英(2005)。明清江南商路的經濟內涵。浙江學刊,2005(1),100-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孫競昊(1996)。明清江南商人資本市場結構與功能初探--兼析該地區貨幣財富形態的品性。浙江學刊,99,97-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孫競昊(1995)。明清江南地區商品生產結構窺測。學術界,1995(3),43-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孫競昊(1996)。明清江南商品經濟與分配結構關係探析。史林,1996(4),29-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孫競昊(1996)。明清江南商品市場結構與市場機制探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5),93-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黃敬斌(2009)。明清以來江南蠶桑區葉市上的遠期交易。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19-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范金民(2003)。明清地域商人與江南市鎮經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3(4),52-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鄭衛榮(2003)。近十年來明清江南區域經濟研究綜述。湖州師範學院學報,25(4),6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夏明方(2005)。老問題與新方法:與時俱進的明清江南經濟研究。天津社會科學,2005(5),116-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王家範(2006)。明清江南研究的期待與檢討。學術月刊,38(6),148-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馮賢亮(2008)。史料與史學:明清江南研究的幾個面向。學術月刊,40(1),134-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李伯重(1994)。「天」、「地」、「人」的變化與明清江南的水稻生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4),105-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千里(1993)。「過密型增長」理論--江南社會經濟史研究的一把鑰匙《1368-1988年間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讀後。中國經濟史研究,1993(1),87-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趙岡(1995)。評黃宗智過密型增長的理論。中國經濟史研究,1995(2),113-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范金民、夏維中(1992)。明代江南絲綢的國內貿易。史學月刊,1992(1),3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陳學文(1998)。論明清江南流動圖書市場。浙江學刊,113,107-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孫競昊(1995)。明清江南商品經濟與消費結構關係探析。齊魯學刊,1995(4),55-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陳劍峰、陳國燦(2003)。明清時期浙北杭嘉湖市鎮的徽商。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2),179-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范毅軍(20020900)。明中葉以來江南市鎮的成長趨勢與擴張性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443-5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李伯重(1991)。簡論「江南地區」的界定。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1),10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范毅軍(199809)。明清江南市場聚落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新史學,9(3),87-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宋立中、范金民(20011200)。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一部力著--評李伯重著《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50-1850》。新史學,12(4),193-2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李伯重(1996)。從「夫婦並作」到「男耕女織」--明清江南農家婦女勞動問題探討之一。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3),99-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李伯重(1997)。「男耕女織」與「婦女半邊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農家婦女勞動間題探討之二。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3),5-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羅麗馨(19910200)。明代蘇州織染局。興大歷史學報,1,91-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王業鍵(19760200)。清代經濟芻論。食貨月刊,2(11),541-5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劉石吉(19780900)。明清時代江南地區的專業市鎮。食貨月刊,8(6-8),274-2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建華(2005)。明清江南人口社會史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麗馨(1997)。十六、十七世紀手工業的生產發展。台北:稻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蔣兆成(2002)。明清杭嘉湖社會經濟史研究。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海英(2001)。明清江南商品流通與市場體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伯重(2003)。多視角看江南經濟史(1250-1850)。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伯重(2002)。發展與制約:明清江南生產力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伯重(2000)。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50-185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范金民(1998)。明清江南商業的發展。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石吉(1987)。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建華(2006)。人力所至與明清江南人口社會系統的漸變。明清時期江南社會史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伯重(2004)。工業發展與城市變化:明中葉至清中葉的蘇州。江南的城市工業與地方文化(960-1850)。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