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城市圖像的建構:近百年來明清城市史研究的轉折與拓展
書刊名:明代研究
作者:王鴻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Hung-tai
出版日期:2020
卷期:34
頁次:頁185-238
主題關鍵詞:資本主義萌芽城市社會市民階級社會文化史Sprouts of capitalismUrban societyUrban social classes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90
  • 點閱點閱:751
期刊論文
1.徐泓、劉子健(19841200)。明北京行部考。漢學研究,2(2)=4,569-5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忠平(1987)。明清時期江南市鎮的牙人與牙行。中國經濟史研究,1987(2),3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泓(1986)。明末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東亞文化,24,83-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重日、左雲鵬(1957)。對「牙人」、「牙行」的初步探討。文史哲,1957(8),33-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鴻(19880600)。從南京到北京:明初定都問題的探討。師大學報,33,259-2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唐文基(1983)。明代的鋪戶及其買辦制度。歷史研究,1983(5),140-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奕善(19841200)。明成祖政治權力中心北移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0/11,243-3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衛平(1994)。明清時期太湖地區的奢侈風氣及其評價--吳地民風嬗變研究之四。學術月刊,1994(2),56-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和惠(1990)。論晚明社會風尚。安徽史學,1990(3),23-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宮崎市定(1954)。明代蘇松地方の士大夫と民眾--明代史素描の試み。史林,37(3),219-2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泓(19800600)。明初南京的都市規劃與人口變遷。食貨月刊,10(3),82-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家範(1988)。明清江南消費風氣與消費結構描述--明清江南消費經濟探測之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2),32-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永成(1959)。試論清代蘇州手工業行會。歷史研究,1959(11),2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彭澤益(1963)。鴉片戰爭前清代蘇州絲織業生產關係的形式與性質。經濟研究,1963(10),63-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茂山(1989)。試論明代中後期的社會風氣。史學集刊,1989(4),3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志琴(1984)。晚明城市風尚初探。中國文化研究集刊,1,190-2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夫馬進(1986)。清代前期の育嬰事業。富山大學人文學部紀要,11,5-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學文(19941200)。論江南市鎮史的研究。九州學刊,6(3)=23,125-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彭澤益(1988)。中國行會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歷史研究,1988(6),3-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韓大成(1987)。明代的集市。文史哲,1987(6),17-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和田清(1922)。會館公所の起原に就いて。史學雜誌,33(10),808-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韓大成(1985)。明代的官店與皇店。故宮博物院院刊,1985(4),30-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劍英(1983)。明初營建中都及其對改建南京和營建北京的影響。歷史地理,3,86-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夫馬進(1980)。明末反地方官士變。東方學報,52,595-6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于志嘉(19931200)。日本明清史學界對「士大夫與民眾」問題之研究。新史學,4(4),141-1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景屏(1997)。清前期奢靡之風述論。清史研究,1997(2),106-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宋傳銀(1991)。論清前期「奢靡」之風。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5),93-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善仁(1992)。論清朝中期以後社會生活的反禮法趨勢。中國史研究,1992(2),117-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徐泓(19990300)。明代福建的築城運動。暨大學報,3(1),25-75+3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孟彭興(1994)。明代商品經濟的繁榮與市民社會生活的嬗變。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4(2),166-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宏鈞(1962)。反映明代北京社會生活的《皇都積勝圖》。歷史教學,1962(7),43-45+57-5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牛建強、汪維真(1990)。明代中後期江南地區風尚取向的更移。史學月刊,1990(5),30-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劉志琴(1992)。晚明世風漫議。社會學研究,1992(3),107-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樊樹志(1990)。江南市鎮文化面面觀。復旦學刊(社科版),1990(4),6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藍東興(1993)。明朝中後期奢侈浮靡之風芻議。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3(2),79-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常建華(1994)。論明代社會生活性消費風俗的變遷。南開學報,1994(4),53-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梁其姿(19860100)。明末清初民間慈善活動的興起--以江浙地區為例。食貨月刊,15(7/8),304-3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梁其姿(19890800)。清代慈善機構與官僚層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6,85-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盧漢超(2008)。美國的中國城市史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115-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鄧拓(1956)。從萬曆到乾隆--關於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一個論證。歷史研究,1956(1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趙毅(1985)。鋪戶、商役與明代城市經濟。東北師大學報,1985(4),34-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梁其姿(19940600)。清代的惜字會。新史學,5(2),83-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華繪(1935)。明代定都南北兩京的經過。禹貢半月刊,2(11),34-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范毅軍(19980900)。明清江南市場聚落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新史學,9(3),87-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劉石吉(19881100)。小城鎮經濟與資本主義萌芽:綜論近年來大陸學界有關明清市鎮的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171-1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牛建強(1996)。明代江南地區的早期社會變遷。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3),13-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暴鴻昌(1993)。論晚明社會的奢靡之風。明史研究,3,85-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李伯重(2001)。工業發展與城市變化:明中葉至清中葉的蘇州。清史研究,2001(3),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佐伯有一(1968)。1601年「織傭之変」をめぐる諸問題。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45,77-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熊月之、張生(2008)。中國城市史研究綜述(1986-2006)。史林,2008(1),21-35+1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川勝守(1979)。中国近世都市の社会構造--明末清初,江南都市について。史潮,6,65-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劉炎(1955)。明末城市經濟發展下的初期市民運動。歷史研究,1955(6),29-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尚鉞(1955)。中國資本主義生產因素的萌芽及其增長。歷史研究,1955(3),85-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徐泓(19931200)。明初南京皇城宮城的規劃、平面布局及其象徵意義。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7,79-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王翔(1994)。論明清江南社會的結構性變遷。江海學刊,1994(3),141-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許大齡(1959)。明代北京的經濟生活。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59(4),4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佐藤学(1983)。明初北京への富民層強制移住について--所謂「富戸」の軌跡を中心に。東洋学報,64(1/2),69-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川勝守(1981)。明末清初の訟師について:旧中国社会における無頼知識人の一形態。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9,111-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Von Glahn, Richard(1991)。Municipal Reform and Urban Social Conflict in Late Ming Jiangnan。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0(2),280-307。  new window
60.川勝守(1982)。明末清初における打行と訪行:旧中国社会における無頼の諸史料。史淵,119,65-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川勝守(1998)。江南市鎮の生産•流通•消費の歷史的位置:手工業生産と無頼•棍徒•脚夫。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26,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夫馬進(1977)。明末の都市改革と杭州民變。東方學報,49,215-2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孔經緯(1955)。中國封建社會中資本主義萌芽問題之研究。新史學通訊,1955(1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牛建強、汪維真(1991)。再論明代中後期江南地區社會風尚。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1),73-77+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牛建強、汪維真(1992)。明代中後期江南周圍地區風尚取向的改變及其特徴。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1),38-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王翔(1993)。明清商品經濟與江南市民生活。蘇州大學學報,1993(3),93-99+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王衛平(1993)。明清蘇州社會風尚的變遷:吳地民風嬗變研究之二。歷史教學問題,1993(4),17-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王衛平、董強(2010)。江南城市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1979-2009)。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王興亞(1989)。試論明代中後期河南社會風尚的變化。中州學刊,1989(4),107-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韓大成(1988)。明代交通運輸散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8(2),93-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翼然(1990)。十七世紀閩南社會經濟風習的變遷。福建學刊,1990(5),74-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韓大成(1956)。對黎謝同志「關於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考察」一文的幾點意見。歷史研究,1956(7),63-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朱子彥、張洁明(1988)。明清時期烏青鎮的經濟文化與社會風尚。學術月刊,1988(12),64-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吳奇衍(1985)。清代前期牙行制度試述。清史論叢,6,26-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吳唅(19351000)。明代靖難之役與國都北遷。清華學報,10(4),917-9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巫仁恕(19930200)。明清近代市鎮墟集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九州學刊,5(3)=19,95-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黎澍(1959)。中國的近代始於何時。歷史研究,1959(3),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李伯重(2002)。工業發展與城市變化:明中葉至清中葉的蘇州。清史研究,2002(1),62-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李伯重(2002)。工業發展與城市變化:明中葉至清中葉的蘇州。清史研究,2002(2),9-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李華(1978)。明清以來北京的工商業行會。歷史研究,1978(4),63-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汪槐齡(1959)。明萬曆年間的市民運動。歷史教學,1959(6),2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來新夏(1984)。清代前期的商人和社會風尚。中國文化研究集刊,1,248-2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尚鉞(1955)。清代前期中國社會的停滞、變化和發展。教學與研究,1955(6),28-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尚鉞(1955)。清代前期中國社會的停滞、變化和發展。教學與研究,1955(7),29-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尚鉞(1959)。中國人民大學討論《明清之際中國市民運動的特徴及其發展》。新建設,1959(6),63-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尚鉞(1959)。有關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二三事。歷史研究,1959(7),25-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侯仁之(1946)。北平金水河考。燕京學報,30,107-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侯仁之(1955)。北京都市發展過程中的水源問題。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1955(1),139-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侯仁之、吳良鏞(1977)。天安門廣場禮贊:從宮廷廣場到人民廣場的演變和改造。文物,1977(9),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洪煥椿(1980)。論明清蘇州地區會館的性質及其作用:蘇州工商業碑刻資料剖析之一。中國史研究,1980(2),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宮崎市定(1951)。明清時代の蘇州と輕工業の發達。東方學,2,64-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徐现(2018)。從「軍七民三」到「軍三民七」和「官三民七」:明代廣東的築城運動。中國地方誌,2018(1),75-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張正明(1995)。明中葉以來山西民風的變化。晉陽學刊,1995(3),95-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張其昀(1926)。金陵史勢之鳥瞰。東方雜誌,23(13),73-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張其昀(1926)。金陵史勢之鳥瞰。東方雜誌,23(15),7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張其昀(1928)。首都之國防上價值。地理雜誌,1(2),53-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張其昀(1929)。明清間金陵之都市生活。史學雜誌,1(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張其昀(1929)。明清間金陵之都市生活。史學雜誌,1(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張其昀(1930)。首都之地理環境。地理雜誌,3(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張其昀(1930)。首都之地理環境。地理雜誌,3(4),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張其昀(1930)。首都之地理環境。地理雜誌,3(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陳橋驛(1980)。讀《中國王朝時代晚期的城市》的兩篇書評。杭州大學學報,1980(4),3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彭雨新(1962)。明清時期的鋪戶作坊和資本主義萌芽。江漢學報,1962(5),36-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彭澤益(1958)。《織工對》史料能說明中國手工業資本主義萌芽的問題嗎?兼論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在運用史料與論證方法上存在的問題。經濟研究,1958(4),75-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賀樹德(1990)。明代北京城的營建及其特點。北京社會科學,1990(2),111-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新田牧雄(1977)。明清時代北京にみる都市区画考。埼玉地理,1,15-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楊其民(1994)。買賣中間商人「牙人」、「牙行」的歷史演變:兼釋新發現的《嘉靖牙帖》。史林,1994(4),8-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齊功民(1957)。明末市民反封建鬥爭。文史哲,1957(2),38-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劉永成(1958)。解釋幾個有關行會的碑文。歷史研究,1958(9),63-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劉敏(1986)。商人包買主產生的歷史條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3),53-59+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翦伯贊(1955)。論十八世紀上半期中國社會經濟的性質:兼論《紅樓夢》中所反映的社會經濟情況。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1955(2),79-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鄭克晟(1982)。明代的官店、權貴私店和皇店。明史研究論叢,1,173-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鄭鴻笙(1925)。中國工商業公會及會館、公所制度概論。國聞周報,2(19),19-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黎澍(1956)。關於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考察。歷史研究,1956(4),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橫山英(1952)。中國における商工業勞動者の發達と役割:明末における蘇州を中心として。歷史學研究,160,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王新(1990)。明清時期社會風尙變革舉隅。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0(3),4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夫馬進(1982)。同善会小史--中国社会福祉史上における明末清初の位置づけのために。史林,65(4),511-5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韓大成(1986)。明代牙行淺論。社會科學戰線,1986(2),153-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左雲鵬、劉重日(1957)。明代東林黨爭的社會背景及其與市民運動的關係。新建設,1957(10),33-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上田信(1981)。明末清初・江南の都市の「無頼」をめぐる社会関係 : 打行と脚夫。史学雑誌,90(11),1619-16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王家範(1988)。明清江南消費性質與消費效果解析:明清江南消費經濟探測之二。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88(2),157-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王宏鈞、劉如仲(1979)。明代後期南京城市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生活的變化--明人繪「南都繁會圖卷」的初步研究。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79(1),99-106+146+148-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吳仁安(1987)。明代江南社會風尚初探。社會科學家,1987(2),39-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徐泓(1989)。明代後期華北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社會風氣的變遷。第二次中國近代經濟史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07-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志琴(1982)。試論萬曆民愛。天津人民出版社。678-6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森正夫(1981)。奴変と抗租--明末清初を中心とする華中•華南の地域社会における民衆の抵抗運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怡行(2005)。明代的福州:一個傳統省城的變遷(1368-1644)(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韓東洙(1994)。清代府城的城制與營建活動之研究--以省城分析為主(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澎生(1995)。商人團體與社會變遷:清代蘇州的會館公所與商會(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力鵬(1991)。福州城市發展史研究(博士論文)。華南理工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仲麟(1991)。明代北京都市社會的變遷(1368-1644)(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蔣兆成(1994)。明清杭嘉湖社會經濟史研究。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學文(1993)。明清時期杭嘉湖市鎮史研究。群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巫仁恕(2011)。激變良民:傳統中國城市群眾集體行動之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鞠清遠(1978)。唐宋官私工業。臺北:食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韓大成(1991)。明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敏聰(1980)。明清北京的城垣與宮闕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傅崇蘭(1985)。中國運河城市發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一星(1994)。明清佛山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Finnane, Antonia(2004)。Speaking of Yangzhou: A Chinese City, 1550-1850。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new window
10.Meyer-Fong, Tobie(2003)。Building Culture in Early Qing Yangzhou。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何一民(1994)。中國城市史綱。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淼泰(1991)。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學文(1985)。嘉興府城鎮經濟史料類纂。社會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朱偰(1947)。明清兩代宮苑建置沿革圖考。商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安東籬、李霞、李恭忠(2007)。說揚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國城市。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全漢昇(1978)。中國行會制度史。臺北:食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胡曉真、王鴻泰(2011)。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樊樹志(1990)。明清江南市鎮探微。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郭蘊靜、涂宗濤(1989)。天津古代城市發展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Fei, Si-yen(2009)。Negotiating Urban Space: Urbanization and Late Ming Nanjing。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1.Rowe, William T.、魯西奇、羅杜芳(2008)。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衝突和社區(1796-1895)。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施堅雅、王旭(1991)。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城市研究:施堅雅模式。吉林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趙岡(19950000)。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Rowe, William T.、江溶、魯西奇(2005)。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楊寬(1993)。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朱偰(1934)。金陵古蹟圖考。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謝敏聰(1983)。宮殿之海紫禁城。世界地理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Rowe, William T.(1984)。Hankow: 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89。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9.戴均良(1992)。中國城市發展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巫仁恕(20130000)。優游坊廂: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閑消費與空間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朱偰(1938)。北京宮闕圖說。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巫仁恕(20070000)。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Farmer, Edward L.(1976)。Early Ming Government: The Evolution of Dual Capital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4.牛建強(1997)。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Rowe, William T.(1989)。Hankow: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6.梁其姿(19970000)。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劉石吉(1987)。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怡行(2017)。從晚明到清初的福州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王煥鑣(1934)。明孝陵志。南京:鍾山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Siren, Osvald(1924)。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John Lane The Bodley Head Limited。  new window
41.今西春秋(1941)。京師城內河道溝渠圖說。建設總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羅曉翔(2018)。陪京首善:晚明南京的城市生活與都市性研究。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王曼犀(1933)。金陵後湖志。翰文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陳學文(1989)。湖州府城鎮經濟史料類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程演生(1970)。故都紀念集。古亭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奧斯伍爾德•喜仁龍、許永全(1985)。北京的城牆和城門。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葛定華(1933)。金陵明故宮圖考。國立中央大學出版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李孝悌(20050000)。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Wakeland, Joanne Clare(1988)。Metropolitan Administration in Ming China: Sixteenth Century Peking。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new window
50.程子良、李清銀(1993)。開封城市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Meyer-Fong, Tobie、朱修春(2005)。清初揚州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鄧拓(19950109)。論〈紅樓夢〉的社會背景和歷史意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華(1987)。明清以來北京的工商業行會。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研究論文集。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ote, Frederick W.(1977)。The Transformation of Nanking, 1350-1400。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夫馬進(1990)。清末の保嬰會。シリ--ズ世界史ヘの問い(5)--規範と統合。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煥椿(198709)。明清蘇州地區資本主義萌芽初歩考察--蘇州工商業碑刻資料剖祈。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研究論文集。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熙遠(20050000)。人去樓坍水自流--試論座落在文化史上的黃鶴樓。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958)。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Wright, Arthur F.(1977)。The Cosmology of the Chinese City。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8.夫馬進(1983)。善會、善堂の出發。明清時代の政治と社會。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其姿(1984)。十七、十八世紀長江下游之育嬰堂。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森正夫(1977)。一六四五年太倉州沙溪鎮における烏龍會の反亂について。中山八郎教授頌壽記念明清史論叢。燎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學文(1990)。明代中葉民情風尚習俗及一些社會意識的變化。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呂作燮(1983)。試論明清時期會館的性質和作用。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論文集。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佐伯有一、欒成顯(1993)。明末董氏之變。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六卷「明清」。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杜黎(1983)。鴉片戰爭前上海行會性質之嬗變。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論文集。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永成、赫治清(1983)。論我國行會制度的形成和發展。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論文集。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川勝守(1964)。明末•南京兵士の叛亂:明末の都市構造について素描。星博士退官記念中國史論集。星斌夫先生退官記念事業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夫馬進(1980)。明代南京の都市行政。前近代における都市と社會層。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孔經緯(1987)。中國封建社會手工業中的資本主義萌芽。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87)。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三次全體會議1984年10月20日通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日根(1996)。緒論:令人夢斷魂牽的郷土情結。鄉土之鏈:明清會館與社會變遷。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韓大成(1986)。明代權貴經營的工商業。明代社會經濟初探。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加藤繁(1925)。唐宋時代の商人組合「行」に就いて。白鳥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論叢。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田中正俊(1960)。民變•抗租奴變。世界の歷史。筑摩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吳大現(1960)。評〈明清之際中國市民運動的特徵及其發展〉。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續編)。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福鐘(1993)。到改革開放之路。改造一個共和國。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尚鉞(1957)。清代前期中國社會之停滞、變化和發展。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黎澍(1960)。中國的近代始於何時。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續編)。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尚鉞(1984)。有關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二三事。尚鉞史學論文選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岸本美緒(1996)。「五人」像の成立。明末清初の社會と文化。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邱澎生(1990)。[十八、十九世紀蘇州城的新興工商業團體]導言。十八、十九世紀蘇州城的新興工商業團體。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侯仁之(1979)。北京都市發展過程中的水源問題。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施堅雅、余葦青、黃飛虎(1986)。中國城市與地方系統的等級。國外中國學研究譯叢。青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施堅雅、余葦青、王東生(1988)。十九世紀中國的區域城市化。國外中國學研究譯叢。青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倉持德一郎(1965)。明初における富民の京師移徙:所謂「富戶」の設定。石田幹之助博士頌壽記念東洋史論叢。石田博士古稀記念事業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徐新吾(1981)。商人資本在棉手工業中的發展與資本主義萌芽。鴉片戰爭前中國棉纺織手工業的商品生產與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徐新吾(1987)。商人資本在棉手工業中的發展與資本主義萌芽。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栗林宣夫(1976)。萬曆十年の杭州民變について。木村正雄先生退官記念東洋史論集。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正祥(1985)。北平的城市發展。中國文化地理。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傅衣凌(1982)。明代蘇州織工、江西陶工反封建鬥爭史料類輯:附論手工業勞動者在農民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問題。明清社會經濟史論文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傅衣凌(1986)。明代江南的纺織工業與織工暴動。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傅衣凌(1986)。論明清時代的棉布字號。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傅衣凌(1989)。生産、交換、市場。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傅築夫(1987)。中國古代城市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經濟史論叢。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彭雨新(1987)。明清時期的鋪戶作坊和資本主義萌芽。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研究論文集。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彭澤益(1987)。《織工對》史料能說明中國手工業資本主義萌芽的問題嗎?兼論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在運用史料與論證方法上存在的問題。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彭澤益(1987)。鴉片戰爭前清代蘇州絲織業生產關係的形式與性質。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研究論文集。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黃佩瑾(1957)。關於明代國內市場問題的考察。明清社會經濟型態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楊向奎(1985)。[中國運河城市發展史]序言。中國運河城市發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劉永成(1960)。解釋幾個有關行會的碑文。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續編)。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劉炎(1987)。明末城市經濟發展下的初期市民運動。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劉重日、左雲鵬(1987)。對「牙人」、「牙行」的初步探討。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研究論文集。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翦伯贊(1957)。論十八世紀上半期中國社會經濟的性質:兼論《紅樓夢》中所反映的社會經濟情況。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鄧拓(1957)。論《紅樓夢》的社會背景和歷史意義。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鄧拓(1960)。從萬曆到乾隆:關於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一個論證。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續編)。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黎澍(1957)。關於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考察。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傅衣凌(1986)。明代後期江南城鎮下層士民的反封建運動。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