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北市樂齡游泳者休閒涉入、休閒效益與休閒阻礙之研究
書刊名: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作者:江雯晴畢璐鑾 引用關係郭正德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0:2
頁次:頁116-132
主題關鍵詞:樂齡者吸引力生理效益結構性阻礙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1
  • 點閱點閱:130
本研究目的探討臺北市民運動中心樂齡游泳者休閒涉入、休閒效益與休閒阻礙之分布情形、差異性與相關性。 方法:以臺北市民十二家運動中心從事游泳之樂齡者為主要研究對象,採用分層比例抽樣方法,計算後得知各運動中心發放數量為 404份,以便利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共發放 404份,刪除無效問卷,有效問卷共 395份,有效回收率 97%。資料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平均數分析、獨立樣本 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及皮爾森相關分析。 結果:一、樂齡游泳者女性佔多數、年齡以 70-74歲較多、居住地以大安區與南港區佔多數、婚姻狀態已婚者較多、教育程度以國中以下佔多數、參與年資以 1年以下佔多數、每週參與頻率以 3次佔多數。二、休閒涉入中以吸引力最重要,休閒效益以生理效益最顯著,休閒阻礙最高的是結構性阻礙。三。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其休閒涉入達顯著差異,參與年資愈高、參與頻率越高,對於休閒涉入愈認同。四、休閒涉入對休閒效益相關程度為顯著低度正相關;休閒涉入對休閒阻礙與休閒效益對休閒阻礙相關程度為無顯著相關。五、休閒涉入之中心性對休閒效益有較大的預測力。 結論:參與游泳運動,可提升生理、心理與社交,休閒效益,相關單位應大力鼓勵樂齡者到市民運動中心從事游泳運動。
期刊論文
1.林春豪、張少熙、張良漢(20080600)。高齡婦女晨間休閒運動涉入與身心健康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1),121-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樹旺(20051200)。登山自行車參與者活動參與涉入程度與流暢體驗之相關研究。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3(2),153-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avitz, Mark E.、Dimanche, Frederic(1997)。Leisure involvement revisited: Conceptual conundrums and measurement advance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9(3),245-278。  new window
4.Wiley, C. G. E.、Shaw, S. M.、Havitz, M. E.(2000)。Men's and women's involvement in sports: An examination of the gendered aspects of leisure involvement。Leisure Sciences,22(1),19-31。  new window
5.Jackson, E. L.、Rucks, V. C.(1995)。Negotiation of leisure constraints by junior-high and high-school stud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7(1),85-105。  new window
6.張少熙(20030800)。如何活絡學校體育活動。學校體育,13(4)=77,27-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Raymore, L. A.、Godbey, G. C.、Crawford, D. W.、Von Eye, A.(1993)。Nature and process of leisure constraints: An empirical test。Leisure Sciences,15(2),99-113。  new window
8.Crawford, Duane W.、Godbey, Geoffrey C.(1987)。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Leisure Sciences,9(2),119-127。  new window
9.McIntyre, N.(1989)。The personal meaning of participation: Enduring involvement。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1(2),167-179。  new window
10.McIntyre, Norman、Pigram, John J.(1992)。Recreation specialization reexamined: The case of vehicle-based campers。Leisure Sciences,14(1),3-15。  new window
11.Havitz, M. E.、Dimanche, F.(1999)。Leisure Involvement Revisited: Drive Properties and Paradoxe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31(2),122-149。  new window
12.Rothschild, Michael L.(1984)。Perspectives on involvement: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directions。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11(1),216-217。  new window
13.Ajzen, I.(1991)。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179-211。  new window
14.Alexandris, K.、Carroll, B.(1997)。Analysis of leisure constrains based on different recreational sport participation levels: Results from a study in Greece。Leisure Sciences,19(1),1-15。  new window
15.Nakamura, Y.(1989)。A method for dynamic characteristies estimation of subsurface using microtremor on the ground surface。QR of RTRI,30(1),25-33。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劃處(201009)。2010年至2060年臺灣人口推計。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肇芳(2007)。大學校院學生休閒運動參與、涉入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心炎(2003)。舞蹈休閒活動參與歷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惠玲(2008)。參與登山健行之高齡者其休閒涉入、休閒效益及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市郊山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麗芷(2008)。老人休閒運動動機、休閒涉入對休閒流暢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益晟(2008)。桃園市高齡者運動休閒涉入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姚代平(2005)。以休閒為動機之業餘戲劇參與者之態度、涉入與休閒效益之探討--以台北地區的大學戲劇社員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鈺婷(2002)。大學生對運動項目主觀聲望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新勝(2007)。衝浪活動參與者之休閒動機、涉入程度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振聲(2003)。銀髮族自覺健康狀況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以團體國外旅遊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欣宏(2004)。台中市中老年人休閒阻礙與休閒需求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永發(2006)。路跑運動參與者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宜蔓(2004)。游泳者持續參與在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梁月春(2009)。女性休閒運動自我效能、休閒動機、休閒阻礙與休閒涉入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參加有氧舞蹈休閒運動課程之學員為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建安(2007)。臺北市綜合公園晨間運動者深度休閒與休閒效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邱皓政(2004)。量化硏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運動人口倍增計畫。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Ellis, G. W.、Witt, P. A.(1989)。The leisure diagnostic battery user manual。State College, PA。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