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般人對有機農產品應有的認識
書刊名:休閒保健期刊
作者:陳鎰明曾智檉
出版日期:2011
卷期:5
頁次:頁69-76
主題關鍵詞:有機農產品認證經濟效益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7
有機農產品,是指以推持自然生態体系的農業生產方式所生產出來的有機農產品而言; 且以嚴格的規定在農地上至少有三年以上未施用任何化合物,包括:農樂、化學肥料、生長調節劑、殺草劑及抗生素等農作品而言。因此,本研究建議,為提高農產品的經濟效益之策略為:一、資訊要透明化二、從小學教育著手三、市場要區隔化四、改變一般人的消費型態五、提供更多元的行銷通路等。這才是提高一般人對有機農產品應有的認識。
期刊論文
1.楊倩蓉(2005)。有機米之認識。有機誌,3,16-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妙娟、黃山內(1996)。有機農產品的特質。自然農法,2,27-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俊義(2002)。永續農業未來之研究方向。永續農業,1,46-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柴松林(2008)。健康飲食從校園開始。有機誌,9,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順吉(2008)。無毒蔬果有機農耕。有機誌,1,140-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彰如(2004)。歐洲有機農業之發展政策與產銷狀況。農政與農情,150,68-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詹達穎、歐玉華(2008)。台灣地區有機農產銷售結構之初探。農政與農情,181,74-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伯恩(1997)。國外有機農業發展概况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碧玉(2004)。有機食品消費知識與態度影響因素之探討--以台南高雄地區國小教師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建文(2005)。消費者對有機食品信任問題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游仲恆(1999)。有機農產品認證問題分析--以消費層面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于建華(2003)。建立連鎖加盟機制之研究。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新鐘(2002)。有機農產品消費意願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慧菁(1996)。環境台灣。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茲羽、三王文豪(2005)。休閒農業概論。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董時叡(2007)。有機之談-有機農業的非技術思考。台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08)。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http://orgahic.supergood.com.tw/category。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行政院農委會(2003)。有機農產品全國銷售管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行政院農委會(2010)。台灣地區有機裁培農民數及種植面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