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師友雅言》為中心考察魏了翁的治經特色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蔡育儒
出版日期:2012
卷期:8
頁次:頁579-597
主題關鍵詞:魏了翁師友雅言三禮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9
魏了翁(1178-1237),南宋人,字華父,學者尊之為鶴山先生,與真德秀(1178-1235)齊名,世稱「真魏」,《宋史》卷437及《宋元學案》卷80有傳。著作甚豐,除《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外雜抄》等書之外,尚有《鶴山先生大全文集》110卷,其中附有其與交遊談論學術的《師友雅言》一卷,內容為其觀覽群經的語錄。關於《師友雅言》,黃丕烈等先生對其版本均有所考察,然而鮮有學者對此深究魏了翁的治經內涵及特色。 研究魏氏經學,無可避免地須要參考《師友雅言》,是故引起筆者對此書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從《師友雅言》中,可以繫聯出鶴山經學的什麼脈絡?其經學根柢於何經?從其對前人注疏的批評之中,又有何思想意涵?其治經特色與宋代經學主要的同異為何?是如何又為何轉變?這些都是本文亟欲解決的問題,因此欲以此為探討核心,觀其治經特色。 本文先對《師友雅言》各條論及經典作一統計,以見其經學注力處;並擬就批判漢儒兼採本朝見解、貫通經義、以及經世致用三點,探討其治經特色。通過這些考察,發現魏氏經學根柢於《易》與三《禮》,概括其治經特色,可以發現其並不全然以己意說經,亦非盲目泥古,而是企圖從重返經文的過程中,尋得經義真正的理解,理解聖賢本心,進而應用於當世。
期刊論文
1.林繼平(19841100)。魏鶴山之生平學術及其特色。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7(11)=200,4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生楊(2003)。論魏了翁的易學思想。周易研究,3=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生楊(200305)。魏了翁研易歷程考。四川師範學院學報,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方鹿(19921000)。魏了翁的經學思想及其在中國經學史上的地位。孔孟月刊,31(2)=362,27-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仕侗(2001)。魏了翁及其春秋左傳要義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鍔(2001)。三禮研究論著提要。蘭州市:甘肅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弼、孔穎達(2004)。周易正義。台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魏了翁。春秋左傳要義。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魏了翁(1990)。學醫隨筆。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昭儀(2004)。宋代蜀學論集。成都市:四川出版集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方鹿(1993)。魏了翁評傳。成都市: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玄、孔穎達(2004)。禮記正義。台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玄、賈公彥(2004)。周禮注疏。台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俊、范立舟(2008)。南宋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脫脫(1982)。宋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玄、賈公彥(2004)。儀禮注疏。台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侯家駒(1987)。周禮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萬居、國立編譯館(1999)。宋代三禮學研究。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班固、顏師古、楊家駱(1986)。新校本漢書集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魏了翁。鶴山先生大全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