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性、啟蒙與歷史債務:李永平《大河盡頭》的創傷和敘事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作者:高嘉謙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o, Chia-cia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1
頁次:頁35-60
主題關鍵詞:李永平大河盡頭歷史債務慾望雨林Lee yongpingThe End of the RiverHistorical debtsDesireRainfores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30
會議論文
1.黃錦樹(2008)。最後的戰役--金枝芒與李永平。東亞移動敘事:帝國.女性.族群國際研討會,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主辦 (會議日期: 2008年11月8-9日)。台中:中興大學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龍應台(2009)。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溫廣益、蔡仁龍、劉愛華、駱明卿(1985)。印度尼西亞華僑史。北京:海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田思(20080629)。「書寫婆羅洲」vs砂華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展平(2005)。前進婆羅洲:臺籍戰俘監視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香林(1961)。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延(J. J. M. De Groot)著,袁冰凌譯(1996)。婆羅洲華人公司制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永平(2010)。大河盡頭‧上卷/溯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永平(2010)。大河盡頭‧下卷/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永平(2012)。大河盡頭‧上卷/溯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永平(2012)。大河盡頭‧下卷/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大為(200108)。躍入隱喻的雨林:導讀當代馬華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大為(2006)。當代馬華文學的三大板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沈慶旺(2004)。雨林文學的迴響:論當代馬華散文的雨林書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鍾怡雯。憂鬱的浮雕:論當代馬華散文的雨林書寫。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鍾怡雯(2009)。砂華自然寫作的在地視野與美學建構。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錦樹(2003)。從個人的體驗到黑暗之心:論張貴興的雨林三部曲及大馬華人的自我理解。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錦忠(20080713)。南洋少年的奇幻之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德威(1999)。原鄉神話的的追逐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德威(2010)。大河的盡頭,就是源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錦樹(2012)。石頭與女鬼:論《大河盡頭》中的象徵交換與死亡。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Mary Somers Heidhues, Golddiggers, Farmers(2003)。Chinese District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錦樹(1998)。流離的婆羅洲之子和他的母親、父親--論李永平的「文字修行」。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