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隱地書話的社會意義及其價值:以人、事、書三面向為論述中心
書刊名:文史臺灣學報
作者:陳學祈
作者(外文):Chen, Shueh-chi
出版日期:2012
卷期:4
頁次:頁167-196
主題關鍵詞:隱地爾雅出版社書話出版史Yin-DiErya publisherBook chatHistory of publish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
學位論文
1.盧苒伶(2011)。爾雅版年度詩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秋霞(2008)。出版人的事業歷程之研究:六個本土案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文月(1986)。午後書房。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應鳳凰(200612)。五〇年代文學出版顯影。板橋: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隱地(1978)。我的書名就叫書。臺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愛玲(2004)。傾城之戀。皇冠叢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朱西甯(1975)。朱西甯隨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弢,姜德明主編(1996)。唐弢書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章亞昕(2003)。時光中的舞者:隱地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董橋(1980)。另外一種心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蕭、羅文玲編(2011)。都市心靈工程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泳(2010)。中國現代文學史料的搜集與應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隱地(1968)。一個里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隱地(1975)。快樂的讀書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隱地(1994)。出版心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隱地(1994)。作家與書的故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隱地(2010)。朋友都還在嗎?:《遺忘與備忘》續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隱地(2008)。春天窗前的七十歲少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隱地(2000)。漲潮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隱地(2002)。遺忘與備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隱地(1993)。翻轉的年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隱地(2006)。敲門:三十爾雅光與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隱地(1980)。誰來幫助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隱地(2009)。回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隱地(2012)。一棟獨立的台灣房屋及其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明‧張用賢。尚友錄‧卷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似倩(2009)。種文學的人:隱地及其散文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吳麗娟(2007)。臺灣文人出版社的經營模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汪淑珍(2009)。爾雅出版社出版品特色分析。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積萍(2002)。臺灣「爾雅」三十年短篇小說選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默(1990)。我的書名就叫書:側寫隱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趙普光(2011)。史料、理論及觀念:作為現代文學史料的書話及其研究意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欣芝(2011)。隱地及其作品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蘇靜君(2008)。爾雅漲潮日:隱地散文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