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運動文化資產數位典藏之探討
書刊名: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作者:陳奕霈倪子翔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Yi-peiNi, Tzu-hsia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2
頁次:頁186-202
主題關鍵詞:數位典藏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運動文化資產Digital archiveE-learning and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Sports culture asse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4
  • 點閱點閱:58
期刊論文
1.馬立懿、廖信、張書禮(20080300)。數位典藏發展之探討--以數位出版業者之觀點。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008,434-4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嘉彬(20060800)。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之探討。圖書與資訊學刊,58,7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銘洋、趙義隆、陳曉慧(20081200)。數位典藏之保護與授權加值應用相關法律問題探討。藝術教育研究,16,77-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彩惠、陳泰穎(20091200)。從文明科技發展看數位典藏的時代意義--本質、迷思與發展趨勢。國家圖書館館刊,98(2),85-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信成、林瑜嫻(20071200)。臺灣棒球維基館網站推展成效探討。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5(2),199-2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莊育振、楊東翰(20101200)。鄧雨賢數位典藏加值應用研究--以文化產品設計為例。圖書資訊學刊,8(2),95-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百薰、項潔、姜宗模、洪政欣(20020700)。數位博物館探討。博物館學季刊,16(3),15-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永祿(2010)。我國體育運動數位典藏政策發展現況與構想。體育文化資產數位典藏發展研討會。新北市: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義雄(2006)。運動文化資產之保存。棒球文化資產保存研討座談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錚雲、洪一梅(1996)。數位學術研究平臺建置之架構與技術:以清代檔案研究為例。第三屆清代檔案國際學術研討會:清代檔案整理與館際合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陸銘澤(2005)。台灣地區建置棒球博物館前置構想與芻議(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何慧儀(2011)。博物館數位典藏學習系統品質對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2013)。當科技與人文相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的歷程。臺北市: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ampbell-Kelly, M.、Aspray, W.、梁應權、胡頂立(1999)。我的名字是電腦。臺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2013)。數位遊臺灣: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網站資料庫手冊。臺北市: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7)。數位典藏技術彙編2007年版。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嵐,張繼峰,常鳳榮(2007)。體育文化的市場競爭力,http://www.cnhubei.com/200701/ca1248557.htm, 2007/0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