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專運動員運動偏差行為之探究
書刊名: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作者:王建興 引用關係古雯婷方怡潔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2:3
頁次:頁89-99
主題關鍵詞:大專運動員偏差行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
  • 點閱點閱:216
本研究旨在瞭解大專運動員對於運動偏差行為的主觀認知情形,並檢驗不同人口特性之大專運動員在運動偏差行為上之認知差異情形。研究對象為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之228名學生,研究工具為「大專運動員運動道德調查問卷」,問卷於2011年1月6日至1月14日進行發放與回收,資料經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一)運動偏差行為以受傷參賽為最高,其次依序為團隊壓力、違規欺騙與外力影響;(二)性別在「受傷參賽」、「違規欺騙」、「外力影響」上達顯著差異;(三)入學管道在「受傷參賽」因素上達顯著差異;(四)系所在「受傷參賽」、「違規欺騙」、「外力影響」上達顯著差異;事後檢驗結果顯示體育系在受傷參賽高於休閒、運健、舞蹈等系所,競技系高於舞蹈系;體育系在違規欺騙高於運健系與舞蹈系;競技系在外力影響高於舞蹈系;(五)年級在運動偏差行為之各構面上均未達顯著差異。根據結果,建議教育單位應持續灌輸運動員對於運動訓練的正確觀念與應有的倫理道德規範,並應考量運動員的背景特性給予不同的教育方式,以減少運動偏差行為的發生。
期刊論文
1.Boardly, I. D.、Kavussanu, M.(2007)。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moral disengagement in sport scale。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29,608-628。  new window
2.陳志明、林子恩、李森源(2001)。運動競賽偏差行為之探討。美和技術學院學報,19,109-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其昌、王俊明(2010)。大學運動員的運動價值觀、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團隊規範對運動道德判斷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2(3),34-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良漢(19971100)。如何杜絕職棒賭博歪風。臺灣省學校體育,7(6)=4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家銘、邱恩慈、陳威勳(2009)。大專院校學生運動偏差行為認知對運動彩卷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3),4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俊傑、羅鴻仁、管世弘(20120300)。運動道德解離量表之編製。大專體育學刊,14(1),40-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聶喬齡、陳其昌、賴世烱、張宏亮(20090900)。運動心理學:心理學在運動與健康之間的連結。應用心理研究,43,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士範、張家銘(2008)。運動偏差行為對於臺灣運動彩券投注標的決策影響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7(3),173-1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戴偉謙(20010400)。體育的倫理。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1(2),43-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英亮(20011200)。論運動的道德倫理體系--由球場暴力事件及防患談起。大專體育,57,43-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洪嘉文(2000)。運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4(3)=55,8-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簡曉菁(19970600)。家庭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文獻探討分析。教育資料文摘,39(6)=233,145-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芃諭(2013)。大專籃球選手運動道德之探討-以第五區甲二級男子籃球隊為例(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虹妤(2003)。國內外運動員偏差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威勳(2009)。運動偏差行為認知對運動觀賞者之涉入程度、運動彩券消費動機與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以我國大專院校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明偉(1998)。賭博犯罪之研究 : 一般性犯罪理論與社會學習理論整合觀點之測試(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江良規(1988)。體育學原理新論。臺北市: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家銘(2012)。運動的偏差行為。新編運動社會學。臺中:華格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維杉(2009)。運動社會學。臺北:華都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Nixon, H. L.、Frey, J. H.、王宗吉(2004)。運動社會學。臺北市:紅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金松(1989)。運動社會學。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Merton, Robert King(1968)。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Free Press。  new window
7.宋鎮照(1997)。社會學。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