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北宋古文家繼承「道統」而非「文統」說
書刊名:文與哲
作者:王基倫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Chi-lu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24
頁次:頁25-56
主題關鍵詞:道統文統道學家古文家DaoThe WayGuwenDao orthodoxyWen orthodoxyDao learning scholarsClassicis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0
會議論文
1.孫欽善、曾棗莊、安平秋、倪其心、劉琳(1991)。國際宋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國際宋代文化研討會。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秦觀(1979)。淮海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8)。卍續藏經。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東潤(1971)。中國文學批評家與文學批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敦頤(1966)。濂洛關閩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伯行(1966)。唐宋八大家文鈔。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伯行(1966)。道統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紹虞(1980)。中國歷代文論選。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預衡(2000)。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編.宋遼金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鞏(1988)。元豐類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程顥、程頤(1966)。二程語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羅聯添教授八秩晉五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2011)。羅聯添教授八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汪琬、李聖華(2010)。汪琬全集箋校。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彭亞非(2007)。中國正統文學觀念。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湘(1966)。南陽集。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羅立剛(2005)。史統、道統、文統--論唐宋時期文學觀念的轉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郭紹虞(1982)。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杜牧(1979)。樊川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朱熹(1976)。四書集注。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朱熹(1979)。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蘇軾、郎曄、龐石帚(1979)。經進東坡文集事略。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時(1965)。楊龜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何薳、張明華(1983)。春渚紀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羅宗強(1986)。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漆俠(2004)。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朱熹、黎靖德、王星賢(1986)。朱子語類。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郭紹虞(1985)。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臺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弱水(2009)。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柳開(1979)。河東先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楊慶存(2011)。宋代散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羅立剛(1999)。宋元之際的哲學與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永瑢、紀昀(198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蘇洵、曾棗莊、金成禮(1993)。嘉祐集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曾棗莊(2008)。宋文通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水照、朱剛(2004)。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張毅(1995)。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何寄澎(1992)。北宋的古文運動。幼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韓愈、朱熹(1979)。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柳宗元、吳文治(1979)。柳宗元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蘇軾、茅維、孔凡禮(1986)。蘇軾文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何晏、邢昺、阮元(1989)。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葛曉音(1990)。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歐陽脩(1979)。歐陽文忠公集。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左丘明、杜預、孔穎達(1989)。春秋左傳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