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通與道統——王通學在宋代地位之變化及時代意義
作者:葛世萱
作者(外文):Shih-Hsuan Ke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何澤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王通《中說》道統文統古文運動理學三經皆史Wang T’ung“Zhong-shuo”the Confucian Orthodoxyliterary orthodoxythe ancient prose movementNeo-Confucianism“the three Classics are all His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
本文所關注之焦點是王通在道統中地位之升降,亦即後代儒者,特別是宋代儒者如何對其評價的問題。宋儒面對佛老興盛的社會現況,故非常重視對儒家正統之討論,但彼此對「道統」於孟子之後的繼承卻產生了不同的意見,這些不同的意見集中在荀子、董仲舒、揚雄、王通及韓愈五人身上。觀察他們的「道統」論述,可以發現王通於宋初時確立於「道統」之中,其後地位逐漸動搖,而理學發展成熟後,程頤以其兄程顥直承孟子之統,於是孟子以後的漢、唐諸儒,包括王通,便全數被排除於「道統」之外了。
北宋中期「理學」之統的確立,自然是「道統」觀念變化的一項重要指標,但細觀宋初學者之說,尤其是柳開、石介已然就「道」、「文」之兩種立場切入,並呈顯出王通入列與否之兩種不同論述,可見當時對「文」的考量已開始動搖王通之統緒地位。同時,宋初將王通立於「道統」中的學者(包括經學家、理學前驅者及佛僧),亦多兼具古文家之雙重身分;而他們的「道統」序列與論述,往往亦兼及「文」與「道」的關係。可見「文」、「道」關係乃為當時學者相當關注的議題,而宋初儒學復興運動與古文運動之發展密切相關,亦已是學界公認的事實。既然北宋初期學者對「文」之定義具有多重性,文化、經學與政治、文學領域往往兼而及之,使「道統」與所謂「文統」之重疊性極強。因此,「文統」與「道統」間的離合關係,道/文關係之發展如何影響王通的儒學地位,乃本文之第一項重要關懷。
其次,王通地位在南宋中期之再起,是本文所注目的第二個現象。然與北宋不同的是,南宋朱熹與陳亮之辯,及永嘉學者對王通的推崇,皆已是理學發展之內部議題。且雖伊、洛理學之統拒斥王通,朱熹對其之審視與評價仍可說相當全面與公允。永嘉學者固以「重事功」故標舉王通,而朱熹對王通之關注,除了欲與永嘉學者辯論之外,也仍有其學術上之內在原因。畢竟道統說之濫觴為孟子,其原初理論本就以「經世」為理想;而儒家經學之立,原本也與政治有著緊密的關係。因此,王通思想重「致用」,又有「續經」之作,他在北宋初期至南宋中葉儒學地位之升降趨勢,與宋朝學者對政治之關切程度,亦都是亟待進一步釐清的問題。
於是本文由兩端分說:其一為對王通本人思想之探討,其二為宋人對王通應否納入「道統」之意見。第一部份旨在說明王通經學、政治、哲學等各方面之主張,並嘗試釐清一些目前尚存疑議之細部考據問題。由於王通其人、其書之真偽等相關考據已有相當豐富的前人成果,故於此僅綜合整理、羅列前人之研究結果,惟就其中仍有疑義與不足的部分再行補充論述。另一方面,則以其著作《中說》為中心,全面地探討王通思想,包括其「三經皆史」之經史觀,及其政治學說、哲學觀點所展現出的儒、道融合色彩,思索其儒學與所謂「異端」(佛道思想)之交涉,及與當代其他學門(包括文學、經學、史學)間的交互關係。於釐清王通學說之價值與特色後,才能進一步觀察宋人對王通之詮釋與切入角度,分析王通學說本身與宋人所理解、想像之落差。除了補足學界對此相關論述之不足,這部分亦為本文據以論述之背景知識,以便於後文繼續推衍、比較宋代學者對王通應否納入「道統」之理論差異及其時代意義。
第二部分則專門討論王通在宋代「道統」中之地位變化,包括此變化所呈顯出的「道統」觀念歧異,及其與宋代經學、文學、政治與哲學思想發展間的關係。首先,將探索宋代學者認同王通之背景因素,除了上溯、思索晚唐學者皮日休等人對宋初學者的影響外,亦就《中說》一書在宋代科舉中之地位變化,觀察王通學在宋代社會中之流傳情形。本文特別蒐羅與王通相關之〈策問〉考題,檢視、歸納其出題者、內容重心與出題時間,發現出題者與其時間點都有特別的群聚現象,頗能與當時之學術風氣、時代背景相互呼應;由此可證,政治、社會之現實氛圍,對宋人詮釋王通及其重視程度確有具體影響,故王通學實足資為觀察有宋一朝之時代脈絡的特別視角。
其次,則針對宋初涵括王通之五家「道統」說法作細部比較。不僅探討其理論差異,也將每位學者之意見與其學思背景合併討論,由他們對王通之價值評判與其對儒家「正統」之定義,來觀察宋代「道統」定型以前的演變情形。而由於學者們所選取之評價角度實有「道」與「文」兩種切入點,且在評價王通之儒學地位時,對其「文」之臧否亦明顯地早於理學家所秉持之「道」的評判;可見早期古文運動的發展確實對王通「道統」地位造成影響,而這個部分尚少為學者提及。因此,宋代初期之文/道關係、「文統」與「道統」之重合與疏離對王通「道統」地位的影響,即成為本文重點議題之一。
最後,再回歸「道統」本身之學術、經世意義來論,關懷重點即為王通思想與理學之關係,及王通思想中強烈的經世企圖,這兩者如何影響宋人對王通之「道統」定位。若以宋代之學術發展來看,王通所以能夠進入宋初道統,與當時疑經、疑傳之學術風氣亦有密切關係,而這股學術風潮其實是從中、晚唐一直延續至此。雖然他最後被排除於「理學之統」外,但理學家對王通的看法卻並非就純粹一筆抹煞。於觀察其書在宋代科舉中之地位變化,及其如何藉此影響廣大士人群體,並嘗試理解不同領域學者們(文學家、理學家、心學家、永嘉學者等)對王通之詮釋,可以發現王通學並不如一般所設想般被宋代學者漠視,反而經常成為他們藉以詮釋己說之人物典型。然而,不可忽視的是,這些學者的關注往往已非王通學說本身,而是其說、其人如何印證、契合己說。
總而言之,本文經由對以上王通相關議題之探索,除了進一步梳理宋代儒學復興運動與古文運動間之發展細節,同時亦能全面整理宋人對王通之意見與詮釋,觀察王通學在宋代之流傳情形及其與時代變化之相互呼應,終得以再明確地評價王通的儒學地位。
This dissertation is concerned about the changing position in the Confucian Orthodoxy of Wang T’ung during the Sung Dynasty. The Sung Confucianists emphasizd the Confucian Orthodoxy when they faced the prosperity of Buddhism and Taoism.But they had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how the five Confucianists in the Han and Tang Dynasty inherited Mencius,who were Xun-zi, Dong Zhong-Shu, Yang Xiong, Wang T’ung and Han Yu.The position of Wang T’ung was stead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ung Dynasty,but wavered gradually. Finally, all the five persons were rejected by the Neo-Confucianism scholar,Cheng Yi.
The Neo-Confucianism Orthodoxy had influended the Confucian Orthodoxy,but schalors dur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Sung Dynasty had also considered about the literary issues at the same time.This was the great point wavered the status of Wang T’ung in the Confucian Orthodoxy.Since The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ancient prose movement were intently related,how the connection of the 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literary orthodoxy had effected the Confucian posion of Wang T’ung was very considerable.
The Confucian status of Wang T’ung was revival at the middle of the Southern Sung Dynasty.Different from the Northern Sung,the debate between Zhu Xi and Cheng Liang was issue inside the Neo-Confucianism.Great value of Wang T’ung from the schalors in Yongjia school was also the same.Feats was the reason why the schalors in Yongjia school valued Wang T’ung.In fact,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Confucian Orthodoxy from Mencius had included the ideal of statecraft.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had establishe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litics.Statecraft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Wang T’ung’s philosophy,and he had also made his own “Continued Classics”.So the changing of Wang T’ung’s Confucian position can possibly reflected how the Confucianists concerned about politics in the Southern Sung Dynasty.
The first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 study of Wang T’ung’s philosophy.His theory of Confucian classics,politics and metaphysics were explained as much as possible.Some shortages of former evidential studies about Wang T’ung and his books were trying to inferenced.Then,according to “Zhong-shuo”, his theory of“the three Classics are all History”,and the claims of politics and metaphysics were discussed.Aft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Wang T’ung’s philosophy,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his thoughts were clarified,and the result revealed great fus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his philosophy.All the topics above will become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those following discussions.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comprehend why Wang T’ung’s Orthodoxy position had changed,which including to anyliz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fucian Orthodoxy,and to observe ho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sics,literature,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Sung Dynasty were interacted each other.First of all was discussions about the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se Sung intellectuals.The inferences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intellectuals like Pi Rixiu and Sikong Tu were noticed.Secondly,this dissertation also pay attation to the status of “Zhong-shuo” in the system of imperial examatation in Sung Dynasty,especially through those tse wen political questions.Generalizing the authors ,contents and times of tse wen could confirm that atmosphere of society and politics really inference how intellectuals commented Wang T’ung in Sung Dynasty.According to this,how intellectuals valued Wang T’ung was a great point of view to analyzing the schalorship progress of Sung Dynasty.
By comparing the Confucian Orthodoxy theories of the five intellectuals(Liu Kai, Zhiyuan Sun Fu,Shi Jie,,Qisong) at the beginning of Sung Dynast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literary orthodoxy was confirmed to effected the Confucian status of Wang T’ung.Although the Neo-Confucianism scholars in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rejected Wang T’ung from the Confucian Orthodoxy ,his metaphysics of Tao and the ideal of statecraft were still emphysized by some of them,especially Cheng Yi ,Zhu Xi and the schalors in Yongjia school.It looks like the values of Wang T’ung ‘s theory were not all nagitive at that time,and he still represented some kind of the Confucian foretype.Even though,the explainations of Wang T’ung’s philosophy were not focused on Wang T’ung himself anymore.Instead of that,the intellectuals during the Sung Dynasty were more concerned about how Wang T’ung’s concepts could support their own theories.
In conclusion,through out all the discussions above,not only some indistinct details of the developments between the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ancient prose movement were revealed and reconsidered,but also Wang T’ung’s position i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was revalued again.
一、王通相關文獻及研究資料
(一)王通文獻版本
隋.王通:《文中子中說》(台北:臺灣商務,1975年,四部叢刊三編,上海涵芬樓影江安傅氏雙鑑樓藏宋刻善本)
隋.王通:《元經》(四庫全書珍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二)專書研究(以姓名筆劃編排)
尹協理、魏明:《王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12月初版)
王立中:《文中子真偽彙考》(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年7月初版)
李小成:《文中子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初版)
李世傑、沈秋雄:《中國歷代思想家:杜順、王通》(臺北:臺灣商務,1987年8月三版)
汪吟龍:《文中子考信錄》(臺北:臺灣商務,1973年4月初版)
鄧小軍:《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9月初版)
駱建人:《文中子研究》(臺北:臺灣商務,1990年7月初版)

(三)期刊及單篇論文(以姓名筆劃編排)
1.中文期刊
尤煒、李蔚:〈略論王通的文學思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2期,2005年6月,頁89-94)
王明欽:〈王通主體思想管窺〉(《史學月刊》第11期,2005年,頁120-123)
吉炳南、蘇振宏:〈王通故里考〉(《運城高專學報》1991年第3期,頁56-60)
李小成:〈文中子研究述論〉(《唐都學刊》第25卷第1期,2009年1月,頁107-111)
李小成:〈王通的《續詩》與《詩經》〉(《齊魯學刊》2004年第6期,總第183期,頁25-28)
李邦國:〈王通的通變哲學〉(《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0年第3期,頁14-21)
李金河〈論王通在儒家思想發展史上的三大貢獻〉(《中華文化論壇》,1998年2月,頁90-95)
李威熊:〈王通擬經、續經及其「儒風變古」思想析論〉(《國文學誌》第15期,2007年12月,頁1-30)new window
李建軍:〈王通《春秋》學考述〉(《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6年6月,頁31-34)
周廣義:〈王通思想簡論〉(《齊魯學刊》1992年第6期,頁56-63)
段承校:〈論王通的道德觀〉(《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1期,2001年1月,頁42-44)
孫昊、李靜:〈王通與經學更新〉(《江淮論壇》2003年第3期,頁89-93)
徐朔方:〈王通門人辨疑〉(《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4期,1999年8月,頁5-8)
常裕:〈淺論河汾道統說的影響〉(《中國哲學史》2005年第3期,頁14-21)
張恒壽、馬濤:〈評一部有學術價值的新著——《王通論》〉(《晉陽學刊》1986年第6期,頁102-104)
張懷承:〈王通「道在五常」的思想簡論〉(《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11月,第35卷第6期),頁26-27。
陳成真:〈文中子新考〉(《臺北大陸雜誌》36卷1期,1968年1月15日出版,頁23-26)
陳啟智:〈王通生平著述考〉(《東岳論叢》1996年第6期,頁77-82)
傅揚:〈反思王通、儒學與隋唐思想史——評李小成著,《文中子考論》〉(《台大歷史學報》第43期,2009年6月,頁269-276)
景云:〈「中道」——王通哲學的基石〉(《船山學刊》,2000年第4期,頁47-51)王明欽〈王通主體思想管窺〉(《史學月刊》2005年第11期,頁120-123)
景云:〈論王通哲學對宋明理學的開啟〉(《晉陽學刊》2004年第二期,頁62-64)
童岳敏:〈河汾之學與初唐文學觀的建構〉(《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2期,2007年4月,頁69-73)
董虹凌:〈試論王通《中說》之「道」觀〉(《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2期,2004年4月,頁26-30)
劉寬亮、盧廣芬:〈論王通的思想特質〉(《晉陽學刊》1989年第4期,總第55期,頁61-64)
劉寬亮:〈王通政治思想簡論〉(《運城高專學報》1993年第2期,頁37-41)
劉寬亮:〈從《中說》看王通的思想體系〉(《運城高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1期,1997年3月,頁12-14)
劉寬亮:〈略論王通的「文以明道」思想〉(《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2期,2000年4月,頁7-8)
鄧小軍:〈《隋書》不載王通考〉(《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3期,1994年7月,頁77-84)
鄧小軍:〈河汾之學與貞觀之治的關係〉(《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第6期,頁59-66)
錢穆:〈讀王通《中說》〉,《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錢賓四先生全集.19》(台北:聯經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羅維明:〈王通及其《文中子》辨析〉(《台州學院學報》第28卷第1期,2006年2月,頁78-86)
龔鵬程:〈北朝最後的儒者:王通〉,《唐代思潮.上》(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

2.英文期刊
Ding Xiang Warner,“Wang Tong and the Compilation of the Zhongshuo : A New Evaluation of the Source Materials and Points of Controvers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21:3(2001,New Haven),pp.370-190.
Howard J.wechsler,“The Confucian Teacher Wang T’ung(584?-671):One Thousand Years of Controversy”,T’oung Pao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63:4(1977,Leiden),pp.225-272.
Wong Kwok-Yiu(王國堯),“Between Politics And Metaphysics On The Changing Reception Of Wang T’ung In The T’ang-Sung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Monumenta Serica(《華裔學志》):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55(2007,St. Augustin,Germany),pp.61-97.

(四)學位論文(依姓名筆劃排列)
王志剛:《王通思想的人學轉向》(河南大學中國哲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8月)
胡萍:《王通的哲學思想及其歷史地位》(湘潭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3月)
夏長樸:《王安石的經世思想》(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0年7月)new window
張漢中:《王通與貞觀詩風》(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張曉瓊:《透析《中說》的思想體系》(陝西師範大學專門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8月)
楊云:《抉擇與會通——王通「三教可一」思想研究》〈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哲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11月〉
盧用章:《文中子《中說》政治思想探究》(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
戴鳳如:《王通經世思想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5月)
鍾永興:《王通儒學思想及其在學術史上的意義》(銘傳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

二、其他文獻資料
(一)原典(依時代先後排列)
漢.鄭玄注、賈公彥疏:《附釋音周禮注疏》(清.阮元用文選樓藏本校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漢.班固:《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92年)
吳.汪榮寶撰:《法言義疏》(台北:世界書局,1981年)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上海涵芬樓影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闕卷以明聞人詮覆宋本配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南朝梁.沈約等撰:《宋書》
南朝梁.蕭子顯撰:《南齊書》隋.王績著,康金聲、夏連保校注:《王績集編年校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初版)
隋.王績著,金榮華校注:《王績詩文集校注》(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初版)
唐.姚思廉撰:《梁書》
唐.劉禹錫:《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3月),
唐.韓愈著、馬通伯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
唐.李延壽:《新校本北史并附編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99年)
唐.劉知幾著、浦起龍釋、白玉崢校點:《史通通釋.內篇卷4.序例第十》(板橋:藝文印書館,1978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冊三).卷33.志第28.經藉二》(四部備要,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1年)
唐.司空圖著,祖保全、陶禮天箋校:《司空表聖詩文集箋校》(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宋.李昉編:《文苑英華》(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宋.柳開:《河東柳仲塗先生文集》(清.胡寓年曙戒軒鈔本,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宋集珍本叢刊.第一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宋.孫復:《孫明復先生小集》(清.徐坊校跋鈔本,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宋集珍本叢刊.第三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宋.石介:《徂徠文集》(清.張位鈔本,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宋集珍本叢刊.第四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宋.釋智圓:《閑居編》(《頻伽大藏經》第154冊,北京:九洲圖書,2000年)
宋.李覯:《李覯集》(台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10月)
宋.司馬光著、楊家駱主編:《新校資治通鑑注》(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11月)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宋.歐陽脩、宋祁等合撰:《新唐書》
宋.釋契嵩:《鐸津文集》(王雲五編:《四庫珍本十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宋.釋契嵩:《鐔津文集》(元.釋正傳、彌滿所刻,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宋集珍本叢刊.第五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宋.司馬光撰,李文澤、霞紹暉點校:《司馬光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
宋.王安石著,李之亮箋注:《王荊公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台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
宋.楊時:《楊龜山先生全集》(光緒癸未七月延平府古燕御國正重刊板藏郡署,台北:學生書局,1974年)
宋.陳亮:《陳亮集》(台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12月)
宋.葉適:《葉適集》(台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5月初版)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初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宋.朱熹著,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宋.陳師道:《後山談叢》(百部叢書集成選寶顏堂祕笈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何薳撰、張明華點校:《春渚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祖無擇:《龍學文集》(四庫全書珍本五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上海涵芬樓影印北平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宋淳祐袁州刊本,四部叢刊廣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宋.李心傳撰、徐規點校:《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宋.邵博著,劉德權、李劍雄點校:《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宋.王觀國:《學林》(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王陽明著、陳榮捷集評:《王陽明傳習錄詳注集評》(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
清.董誥等撰:《欽定全唐文》(台北:大通書局,1979年)
清.傅山:《霜紅龕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初版)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李偉國點校:《甕牖閒評.考古質疑》(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初版)
清.王應麟撰、清翁元圻注:《翁注困學紀聞、中》(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
清.章學誠撰、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校讎通義校注》(樹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
清.戴震:《東原錄》(百部叢書集成選藝海珠塵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百部叢書集成據乾隆聚珍版叢書本影印,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景印乾隆丁未洞涇草堂刻本,台北:廣文書局1980年)
清.紀昀編:《欽定四庫全書總目(七).四庫提要辨證》(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清.紀昀編:《欽定四庫全書總目(三)》(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初版)
清.李道平撰:《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板橋:藝文印書館,1987年),
清.徐松輯:《宋會要》(《續修四庫全書》據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梁叔任撰:《荀子約注》(台北:世界書局,1982年)黃永武新編:《敦煌古籍敘錄新編.集部一》(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佚名輯:《新刊國朝二百家名賢文粹》(據北京圖書館藏宋慶元三年書隱齋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二)近人學術論著(以姓名筆劃編排)
孔令宏:《宋代理學與道家、道教》(上)、(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初版)
孔令宏:《儒道關係視野中的朱熹哲學》(上),台北市:中華大道文化出版社,2000年11月
王更生:《文心雕龍管窺》(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
王雲五:《宋元政治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包弼德:《斯文》
田浩著,姜長蘇譯:《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何忠禮:《科舉與宋代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初版)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new window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下)(台北:允晨文化,2003年6月初版)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研究》(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肖瑞峰、方堅銘、彭萬隆著:《晚唐政治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辛旗:《中國歷代思想史‧魏晉南北朝隋唐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周予同:《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
周夢江:《葉適與永嘉學派》(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東英壽:《復古與創新——歐陽脩散文與古文復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初版)
林岩:《北宋科舉考試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初版)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林素芬:《北宋中期儒學道論類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邱敏:《六朝史學》(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
金毓黼:《中國史學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洪淑芬:《儒佛交涉與宋代儒學復興——以智圓、契嵩、宗杲為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8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夏長樸:《李覯與王安石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祖保全、陶禮天:《司空表聖文集箋校》(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祖保全:《司空圖的詩歌理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祝尚書:《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11月初版)
祝尚書:《宋代文學探討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初版)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初版)
郝潤華:《六朝史籍與史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馬積高:《宋明理學與文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初版)
常裕:《河汾道統──河東學派考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初版)
張少康:《文心雕龍新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張少康:《司空圖及其詩論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張心澂《偽書通考》(台北:明倫書局,1972年)
張利群:《文心雕龍體制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張興武:《宋初百年文學復興的歷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張興武:《宋初百年文學復興的歷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5月初版)
張錫厚:《王績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1月初版)
敏澤編,李誠、劉漢忠、胡大雷、張海明、唐曉敏著:《中國文學思想史》上卷(武漢:湖南教育出版社,年)
曹在松:《葉適「經世」思想研究》(台大歷史所博士論文,1989年初版)new window
許悤:《宋明理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郭鵬:《文心雕龍的文學理論和歷史淵源》(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陳安仁:《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陳克明:《司馬光學述》(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初版)
曾棗莊:《宋代文學與宋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初版)
焦桂美:《南北朝經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馮志弘:《北宋古文運動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黃信二:《陸象山哲學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9年)
楊玉華:《文化轉型與中國古代文論的嬗變》(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初版)
楊慶存:《宋代文學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初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葛煥禮:《尊經重義:唐代中葉至北宋末年的新春秋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初版)
趙吉惠等編:《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劉方:《文化視域中的宋代文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年6月)
劉成國:《荊公新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劉紹瑾:《復古與復元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初版)
劉澤華、葛荃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
潘立勇:《朱子理學美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12月)
鄧瑩輝:《兩宋理學美學與文學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初版)
盧敦基、陳承革主編:《陳亮研究——永康學派與浙江精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2年)
錢穆:〈綜論南北朝隋唐的儒學〉,《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錢賓四先生全集.19》(台北:聯經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錢穆:〈讀契嵩《鐔津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錢賓四先生全集.19》(台北:聯經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韓經太:《理學文化與文學思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9月初版)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三)——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中國古代史學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簡恩定:《中國文學復古風氣探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初版)
聶崇岐:《宋史叢考》(:華世書局,年初版)
羅立剛:《史統、道統、文統:論唐宋時期文學觀念的轉變》(上海:新華書店,2005年5月初版)
羅立剛:《宋元之際的哲學與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龔鵬程:《唐代思潮》(上)、(下)(宜蘭市: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6月初版)

(三)期刊論文(以姓名筆劃編排)
何冠彪:〈清代“浙東學派”問題平議〉,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初版),頁333-403
李文澤:〈王十朋詩文繫年〉(《宋代文化研究》第五輯,成都:巴蜀書社出版,1995年)
李福標:〈從皮陸文集看他們研習經學的路徑〉(《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期第4期,2003年7月,頁12-15)
周予同:〈章學誠「六經皆史」說初探〉,《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林安梧:〈章學誠「六經皆史」及其相關問題的哲學反省〉,《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頁265-289)
林瑞翰:〈宋太祖至仁宗鄉貢考〉(《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6期,1979年12月,頁69-92)new window
林瑞翰:〈宋代制科考〉(《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8期,1981年12月,頁67-82)new window
張永儁:〈宋儒之道統觀及其文化意識〉(《文史哲學報》卷38期,1990年12月,頁275-312)new window
張亨〈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頁285-349。new window
張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頁3-19)
陳志信:〈從文以載道到文道合一〉(《鵝湖月刊》第233卷第5期,總號第281,1998年11月,頁33-47)new window
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第3期,1981年3月,頁79-116)
陳寅恪:〈論韓愈〉(《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頁285-397)
錢鐘書:〈章實齋與隨園.附說二十〉,《談藝錄》(台北:書林,1999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