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書評:張文昌,《制禮以教天下--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書刊名:漢學研究
作者:尹承
作者(外文):Yin, Che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32:4=79
頁次:頁331-337
主題關鍵詞:禮書禮典唐代宋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
期刊論文
1.劉安志(2005)。關於《大唐開元禮》的性質及行用問題。中國史研究,2005(3),95-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樓勁(2007)。關於《開寶通禮》若干問題的考察。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集刊,4,411-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姜伯勤(1996)。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敦煌心史散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兆祐(1984)。宋史藝文志史部佚籍考。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麗娛(2002)。吉凶書儀溯源--家禮的形成和書儀製作。唐禮摭遺。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一良(1998)。敦煌寫本書儀研究序言。周一良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甘懷真(2002)。禮制。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1. 評Leigh K. Jenco, «Making the Political: Founding and Action i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Zhang Shizhao» (為政:章士釗政治理論中的建立與行動)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 評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
3. 評Shih-shan Susan Huang, «Picturing the True Form: Daoist Visual 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a» (圖畫真形:傳統中國的道教視覺文化)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2)
4. 評Hyunhee Park, «Mapping the Chinese and Islamic Worlds: Cross-cultural Exchange in Pre-modern Asia» (描摹中國與伊斯蘭世界:前近代亞洲的跨文化交流)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5. 永明詩學的另一面向--「文」的形構
6. 郭店〈太一生水〉「[木甫]」的語文分析與思想義蘊
7. 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
8. 古代漢語的命題態度與照應複句
9. 華語思維與文字動勢
10. 六書學說的現象學詮釋
11. 從洪堡特語言哲學傳統論在漢語中的漢字思維
12. 「漢字與思維」專輯導言
13. Book Review: Florian C. Reiter, ed., «Affiliation and Transmission in Daoism: A Berlin Symposium» (道教的傳承與流變) (Wiesbaden: Deutsche Morgenländische Gesellschaft, Harrassowitz Verlag, 2012)
14. 評陳國球,《抒情中國論》(香港:三聯書店,2013)
15. 評照那斯圖、薛磊,《元國書官印匯釋》(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1)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