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制禮以教天下 : 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
作者:張文昌
出版日期:2012
出版項: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集叢: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42
ISBN:9789860327335
主題關鍵詞:通禮唐代宋代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1) 博士論文(6)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1
期刊論文
1.戴建國(20050600)。唐宋時期法律形式的傳承與演變。法制史研究,7,103-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子健(1964)。封禪文化與宋代明堂祭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8,45-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倩描(1988)。宋代郊祀制度初探。世界宗教研究,4,75-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滿倉(2007)。太子冊禮的演變與中古政治--從《大唐開元禮》的兩種太子冊禮說起。唐研究,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佐立治人(2000)。『大周刑統』編纂にまつわる奇談。藝林,49(3),55-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文昌(2008)。論唐代後期之太常禮典。文史,4,169-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麗娛(2005)。營造盛世:《大唐開元禮》的撰作緣起。中國史研究,2005(3),73-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雷聞(2001)。祈雨與唐代社會研究。國學研究,2001(8),245-2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亮文(20100300)。論中國散藏書儀寫卷版本及P.3442《書儀》的定名與年代問題。敦煌學,28,73-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麗娛(2008)。唐代的皇帝喪葬與山陵使。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4,110-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高明士(2008)。評《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唐研究,2008(14),509-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祝建平(1997)。北宋官僚丁憂持服制度初探。學術月刊,1997(3),7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上山春平(198203)。朱子の《家禮》と《儀禮經傳通解》。東方學報,54,173-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華(2003)。論《開元禮》對鄭玄和王肅禮學的擇從。中國史研究,2003(2)=98,53-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源盛(20040600)。唐律不應得為罪的當代思考。法制史研究,5,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溢(2010)。唐宋時期太廟廟數的變遷。中華文史論叢,2010(2),123-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大津透(2007)。北宋天聖令の公刊とその意義--日唐律令比較研究の新段階。東方學,114,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戴建國(1999)。天一閣藏明抄本《官品令》考。歷史研究,1999(3),71-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登武(20030500)。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法」與「國法」--以「顏氏家訓」為中心。中臺學報.人文社會卷,14,65-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郭善兵(2004)。西漢元帝永光年間皇帝宗廟禮制改革考論。煙臺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4),54-57+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閻步克(1997)。史官主書主法之責與官僚政治之演生。國學研究,4,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子健(1979)。宋末所謂道統的成立。文史,7,129-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吳麗娛(2004)。試論唐後期中央長官的上事之儀--以尚書僕射的上事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惠萍(20051200)。唐代冥婚習俗初探--從敦煌書儀談起。敦煌學,26,155-1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進興(19930500)。權力與信仰--孔廟祭祀制度的形成。大陸雜誌,86(5),8-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吳錚強、杜正貞(2011)。北宋南郊神位變革與玉皇祀典的建構。歷史研究,5,47-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許懷林(1989)。陸九淵家族及其家規述評。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2),45-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須江隆(199406)。唐宋期における祠廟の廟額.封號の下賜について。中國--社會と文化,9,96-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周一良(1985)。敦煌寫本書儀中所見的唐代婚喪禮俗。文物,1985(7),17-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徐少錦(2000)。中國傳統家庭道徳教育的特殊形式--唐代家法初探。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36-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廖伯源(19950000)。秦漢朝廷之論議制度。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141-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金子修一(1978)。中國古代における皇帝祭祀の考察。史學雜誌,8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裘錫圭(19900600)。寒食與改火--介子推焚死傳說研究。中國文化(風雲時代),2,66-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趙永春(1993)。宋金關於受書禮的鬥爭。民族研究,6,81-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戶崎哲彥著(198610)。關於中唐的新《春秋》學派--以其家系、著作、弟子為中心。彥根論叢,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方百壽(200003)。唐代封襌活動特點述評。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方百壽(200201)。人類學視野下的《大唐開元禮》封襌儀式分析。甘肅社會科學,20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王三慶(2000)。《杜家立成雜書要略》及其相關問題研究。新國學,200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王立民(2002)。論唐律的禮法關係。浙江學刊,20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王立軍(200107)。試論司馬光禮學思想的基本特徵。唐都學刊,20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王立軍(2002)。司馬光禮學思想初探。中州學刊,20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王占通(1987)。奴隸社會法律制度不存在「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則。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王占通(1987)。論違禮是唐律的刑事責任依據--兼論中華法系的特點。社會科學戰線,198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王承略、楊錦先(199410)。李燾事迹編年。古籍整理研究論叢,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王明蓀(19900400)。唐宋時的寒食清明。故宮文物月刊,8(1)=85,50-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王美華(200807)。禮法合流與唐宋禮制的推行。社會科學輯刊,200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王啟發(201001)。朱熹的禮學及其相關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王德毅(19661200)。范祖禹的史學與政論提要。幼獅學誌,5(2),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王曉平(200312)。『杜家立成雜書要略--注釋と研究』商補。帝塚山學院大學人間文化學部研究年報,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王曉平(200605)。《社家立成雜書要略》箋注稿。域外漢籍研究集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孔學、李樂民(199807)。宋代全國性综合編敕纂修考。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8(4),6-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甘懷真(19871100)。略論唐代百官家廟。史原,16,55-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史廣全(2002)。春秋決獄對禮法融合的促動。哈爾濱學院學報,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安國樓(2005)。朱熹的禮儀觀與《朱子家禮》。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池田溫(196501)。唐朝氏族志研究--關於《敦煌名族志》殘卷。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朱溢(201110)。隋唐禮制史研究的回顧和思考。史林,20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朱溢(201201)。唐至北宋時期的太廟褅袷禮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朱重聖(19860900)。趙普對宋初國事之影響。史學彙刊,14,43-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朱桂昌(1996)。後漢洛陽東觀考。洛陽大學學報,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朱瑞熙(1988)。宋代的婚姻禮儀。文史知識,1988(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朱鴻林(199909)。國家與禮儀:元明二代祀禮典禮的儀節變化。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任爽(1998)。唐代禮制略論。史學集刊,199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汪聖鐸(1990)。宋朝禮與佛教。學術月刊,1990(5),52-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谷川道雄、李濟滄(2006)。「唐宋變革」的世界史意義--内藤湖南的中國史構想。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杜琪(200212)。書儀緣起蠡測及敦煌書儀概説。社科縱橫,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李俊(199809)。《宋刑統》的變化及法史料價值探析。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李弘祺(19790000)。宋代教育與科舉的幾個問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0(1),105-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李明德(199910)。「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考論。法律史論集,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李禹階(2004)。朱熹的家族禮儀論與鄉村控制思想。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李啟謙(1980)。「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嗎?--談先秦史研究中的一個小問題。齊魯學刊,198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李啟謙(1981)。再議「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中國古代史論叢,198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李福鐘(19850300)。「唐初修律諸臣本非律家」考--有關唐代律學家族的一些探討。史繹,19,45-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李樹桐(19780500)。開元盛世之研究。歷史學報,6,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李衡眉(198202)。「刑不上大夫」的真諦何在?--兼與陳一石同志商榷。史學集刊,19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李衡眉(199301)。唐朝廟制及其昭穆次序述評。人文雜誌,199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吳羽(200806)。論中晚唐國家禮書編撰的新動向對宋代的影響--以《元和曲臺新禮》、《中興禮書》 為中心。學術研究,200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吳羽(201012)。今佚唐《開元禮義鑒》的學術淵源與影響。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吳麗娛(200203)。敦煌P.3637《新定書儀鏡》中喪服圖年代質疑。中華文史論叢,20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吳麗娛(2003)。論九宮祭祀與道教崇拜。唐研究,2003(9),283-2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吳麗娛(200505)。中古書儀的型制變遷與社會轉型。史學月刊,200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吳麗娛(200605)。正禮與時俗--論民間書儀與唐朝禮制的同期互動。敦煌吐魯番研究,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吳麗娛(200611)。敦煌書儀中的奉慰表啟與唐宋朝廷的凶禮慰哀。燕京學報,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吳麗娛(200612)。兼融南北:《大唐開元禮》的冊后之源。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吳麗娛(200708)。試論唐五代的起居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吳麗娛(201005)。對《貞觀禮》淵源問題的再分析--以貞觀凶禮和《國恤》為中心。中國史研究,2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吳麗娛(201005)。試論唐宋皇帝的兩重喪制與佛道典禮。文史,2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吳麗娛(20100600)。推陳出新 : 關於《崇豐二陵集禮》的創作。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3,89-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吳麗娛(201012)。以法統禮:《大唐開元禮》的序例通則--以《開元禮•序例》中的令式制敕為中心。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吳麗娛(201102)。再造「國恤」--試論《大唐元陵儀注》的禮儀來源。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林茂松(19630325)。唐律之法律哲學--崇禮教。中國一周,674,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芮和蒸(19681200)。論宋太祖之創業開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8,237-2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周何(199611)。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論。國文天地,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牟潤孫(19680900)。唐初南北學人論學之異趣與影響。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50-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邢義田(19831200)。秦漢的律令學:兼論曹魏律博士的出現。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4),51-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余英時(19791100)。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轉變。食貨月刊,9(7/8),247-2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林慶彰(19900300)。唐代後期經學的新發展。東吳文史學報,8,159-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周法高(1961)。家訓文學的源流。大陸雜誌,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金子修一(2001)。唐代皇帝祭祀的特質--透過皇帝的郊廟親祭來檢討。中國社會歷史評論,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金子修一、徐谷芃(200807)。以國家祭祀為中心的魏晉南北朝隋唐研究史回顧與展望。中國社會と文化,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金子修一(200811)。《大唐元陵儀注》概說。文史,200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金中樞(19640800)。北宋科舉制度研究。新亞學報,6(2),163+165-243+左3-左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金中樞(19870300)。宋代學術發展之轉關:胡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13,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妹尾達彥(2009)。長安:禮儀之都--以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為素材。唐研究,15,385-4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姜伯勤(2004)。唐代城市史與唐禮唐令。唐研究,10,2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姚瀛艇(198206)。宋儒關於《周禮》的爭議。史學月刊,198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宮雲維(2002)。司馬光《書儀》版本考略。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3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宮澤知之、游彪(1999)。唐宋社會變革論。中國史研究動態,199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高明士(20060200)。論隋唐學禮中的鄉飲酒禮。玄奘人文學報,6,33-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高明士(2011)。中國中古法制化的發展及其歷史意義--儒教初次較全面性的具體實踐。唐研究,20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馬斗成(200101)。宋代眉山蘇氏家法試探。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桂羅敏(1991)。《文獻通考•經籍考》分類法新探。江蘇圖書館學報,200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孫昌武(1998)。唐代文人的「統合」三教思潮。中國佛學,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徐洪興、楊月清(1997)。試論歐陽修與北宋理學思潮的興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徐連達(1993)。唐人禮法、習俗中的避諱行為及其社會效應。史林,19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許敏、錢家先(2000)。略論唐太宗「禮法合一,依禮制法」的法治思想。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許哲娜(2004)。南宋時期理學家在閩南地區的勸俗活動。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3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郭東旭(199009)。宋代編敕制度述略。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張萍(200112)。唐長安官、私廟制及廟堂的地理分佈。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張文昌(19970500)。敬老優齒:試探唐代的優老措施。史原,20,213-2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張中秋(200505)。家禮與國法的關係、原理、意義。法學,200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張全民(1997)。「禮不下庶人」發覆。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張晉堯(1994)。關於「禮不下庶人」的幾點思考。內蒙古電大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張國剛(2004)。唐代婚姻禮俗與禮法文化。唐研究,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張蓓蓓(19901200)。世說新語別解--任誕篇。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8,17+19-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張穩蘋(20000400)。啖、趙、陸《春秋》學中的「制經論世」觀研究。大陸雜誌,100(4),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曹家齊(200511)。「愛元祐」與「遵嘉祐」--對南宋政治指歸的一點考察。學術研究,2005(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副島一郎(199705)。從「禮樂」到「仁義」--中唐儒學的演變及其背景。集刊東洋學,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陳來(1989)。朱子《家禮》真偽考議。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3),117-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陳靜(2000)。書儀的名與實。中國典籍與文化,20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陳韻(20000900)。敦煌寫本書儀之昏儀昏義研究(2)--「新集吉凶書儀」昏儀昏義與兩漢文獻昏儀昏義之比較。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3,165-1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陳一石(1981)。「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辨。法學研究,19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陳祚龍(19740600)。唐代軍禮講武儀式之梗概暨玄宗尚武立威之一斑。文藝復興,53,37-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陳榮捷、萬先法(19810400)。元代之朱子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4(4),9-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陳榮照(199008)。宋初教育家胡瑗--體用之學的實踐。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學術論文集刊,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陶晉生(19970100)。北宋士大夫家族的維持。簡牘學報,16,423-4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崔文印(1995)。《文獻通考.經籍考》散論。史學史研究,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湯起康(1984)。「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原意索解。文史知識,198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馮文龍(200104)。鄭樵《通志•藝文略》及其貢獻。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彭林(199805)。金沙溪《喪禮備要》與《朱子家禮》的朝鮮化。中國文化研究,1998(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粟品孝(2004)。文本與行為:朱熹《家禮》與其家禮活動。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2(1),99-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黃源盛(199208)。春秋折獄的方法論與法理觀。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傅樂成(19760100)。漢法與漢儒。食貨月刊,5(10),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雷聞(200106)。俄藏敦煌Дх.06521殘卷考釋。敦煌學輯刊,20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雷聞(2001)。書評:陳戍國《中國禮制史•隋唐五代卷》、任爽《唐代禮制研究》。唐研究,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雷聞(200204)。唐代道教與國家禮儀--以高宗封襌活動為中心。中華文史論叢,200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雷聞(200312)。論唐代皇帝的圖像與祭祀。唐研究,2003(9),269-2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雷聞(2004)。唐代地方祠祀的分層與運作--以生祠與城隍神為中心。歷史研究,20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雷聞(2005)。唐宋時期地方祠祀政策的變化--兼論「祀典」與「淫祠」概念的落實。唐研究,11,269-2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雷慶、鄭顯文(1993)。貞觀時期的禮制改革。複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9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雷慶、鄭顯文(1993)。貞觀時期的禮制改革。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雷海宗(193410)。皇帝制度之成立。清華學報,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揚銘(1994)。一件有關敦煌陷蕃時間的藏文文書--兼及S.1438背《書儀》。敦煌研究,199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楊永良(19950100)。日本天皇即位禮儀之意義--與唐皇帝即位禮儀之比較。空大人文學報,4,107-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楊向奎(1958)。唐宋時代的經學思想--《經典釋文》、《十三經正義》等書所表現的思想體系。文史哲,1958(5),7-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楊志剛(1994)。論《朱子家禮》及其影響。朱子學刊,1994(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楊世文(199608)。啖助學派通論。中國史研究,19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楊世文、李國玲(2004)。宋儒對儀禮的注解與辨疑。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葉春芳(1993)。北宋皇帝葬禮探考。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葉春芳(1994)。北宋皇帝葬禮探考。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葉春芳(1994)。北宋與唐朝皇帝喪葬禮儀的關係及其對南宋的影響。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1(4),52-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趙瀾(1998)。武則天時代的禮儀與政治。福建學刊,199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趙瀾(200001)。唐代喪服改制述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趙瀾(2001)。唐代的三年之喪略論。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趙瀾(2002)。略論《開元禮》的制定與封建禮制的完備化。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趙克生(2004)。《大明集禮》的初修與刊布。史學史研究,2004(3),65-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趙和平(198711)。敦煌寫本《朋友書儀》殘卷整理與研究。敦煌研究,198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趙和平(199301)。晚唐五代時的三種吉凶書儀寫卷研究。文獻,199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趙和平(1998)。《敦煌寫本書儀研究》訂補。敦煌吐魯番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趙和平(200005)。晚唐時河北地區的一種吉凶書儀的再研究。中華文史論叢,200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蓋金偉(1999)。論郊祀與唐代儒學宗教化傾向的加深。昌吉師專學報,199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蓋金偉(2000)。論郊祀與唐代社會生活。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鄭曉江(19951200)。慈湖之「禮」論探微。國立中正大學學報. 人文分冊,6(1),55-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樓勁(200804)。宋初三朝的禮例與禮制形態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鄧廣銘(198609)。宋朝的家法與北宋的政治改革運動。中華文史論叢,198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蔣復璁(19541015)。宋代一個國策的檢討--聯合國中國同志會第一0四次座談會紀要。大陸雜誌,9(7),2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蔣復璁(19730300)。宋太祖時太宗與趙普的政爭。史學彙刊,5,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樂文華、陳志強(2000)。宋神宗與「祖宗家法」。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劉乾(1984)。論啖助學派。西南師範學院學報,198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劉秉果(1994)。宋代的賞花釣魚禮制。中國釣魚,199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劉信芳(2004)。「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辨疑。中國史研究,2004(1),23-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劉俊文(198703)。論唐後期法制的變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劉健明(19830500)。論呂溫的政治生涯及其政治思想。食貨月刊,13(1/2),5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劉曉東(2004)。明代的「社師」與基層社會--以黃佐《泰泉鄉禮》為中心。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霍存福(1987)。論《唐律》「義疏」的法律功能。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霍存福(1990)。論禮令關係與唐令的復原--《唐令拾遺》編譯墨餘錄。法學研究,199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霍存福(1993)。唐故事慣例性論略。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遲景德(19850300)。宋徽宗的決策避敵與內禪。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23-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閻步克(1993)。「禮治」秩序與士大夫政治的淵源。國學研究,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謝維揚(1980)。「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辨。學術月刊,198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0.戴建國(1992)。《宋刑統》制定後的變化--兼論北宋中期以後《宋刑統》的法律地位。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戴建國(199701)。宋代編敕初探。文史,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薛明揚(1990)。論唐代使職的功能與作用。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3.鍾肇鵬(1963)。「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說。學術月刊,196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4.高明(19820600)。朱子的禮學。輔仁學誌. 文學院之部,11,35-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5.高明士(19801200)。新舊唐書百官(職官)志所載官制異同的檢討--以學制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7,143-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6.梁滿倉(2001)。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五禮制度化。中國史研究,2001(4),27-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7.章群(19931100)。宗廟與家廟。中國唐代學會會刊,4,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8.陳韻(19990300)。敦煌寫本書儀之昏儀昏義研究(1)--「新集吉凶書儀」昏儀昏義與「儀禮.士昏禮」昏儀昏義之比較。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213-2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9.陳啟雲(19600200)。略論兩漢樞機職事與三臺制度之發展。新亞學報,4(2),127-157+左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0.游自勇(2009)。禮展奉先之敬--唐代長安的私家廟祀。唐研究,15,476-4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黃亮文(20080200)。《新定書儀鏡》相關問題的探討--附論其他書儀寫卷的綴補。敦煌學,27,435-4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2.葉淑珍(19960300)。敦煌寫本書儀中的「用雁」婚俗商榷。中華學苑,47,35-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3.蔡興安(19630228)。秦代九卿制度考。大陸雜誌,26(4),17-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4.顏淑君(19960900)。論張載之禮學思想。孔孟學報,72,175-1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5.瞿林東(198205)。論《通典》在歷史編纂上的創新。中國史研究,19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6.瞿林東(198410)。論《通典》的方法和旨趣。歷史研究,198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7.聶朋(1993)。劉敞禮制思想管窺。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8.竇雁詩(20100900)。敦煌文獻杜友晉《新定書儀鏡》婚書研究。東方人文學誌,9(3),143-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9.顧吉辰(1995)。宋太祖加強中央權威的舉措。學術月刊,199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0.土肥祐子(200311)。南宋期の占城の朝貢--『中興禮書』にみる朝貢品と回賜。史艸,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大隅清陽(199912)。日本律令制における威儀物受容の性格--養老儀制令13儀戈條• 15蓋條をめぐって。山梨大學教育人間科學部研究紀要,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2.大隅清陽(200103)。日本律令制における威儀物受容の性格--養老儀制令13儀戈條• 15蓋條をめぐって。山梨大學教育人間科學部研究紀要,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3.丸山裕美子(199611)。書儀の受容について--正倉院文書にみる「書儀の世界」。正倉院文書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4.丸橋充拓(2001)。「唐宋變革」史の近況から。中國史學,11,149-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5.丸橋充拓(2005)。唐宋變革期の軍禮と秩序。東洋史研究,6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6.丸橋充拓(201103)。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における「軍禮」確立過程の概觀。社會文化論集:島根大學法文學部紀要•社會文化學科編,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7.小林義廣(199003)。宋代における宗族と郷村社會の秩序--累世同居を手がかりに。東海大學紀要•文學部,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8.山口智哉(200406)。地方の士大夫と鄉飲酒禮。アジア遊學,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山內弘一(1981)。北宋時代の國家と玉皇--新禮恭謝天地を中心に。東方學,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山根三芳(198011)。司馬光冠禮說考。東洋學術研究,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川村康(1990)。宋代折杖法初考。早稻田法學,65(4),77-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2.戶崎哲彥(198912)。唐代における太廟制度の變遷。彥根論叢,262/2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3.戶崎哲彥(199006)。唐諸帝號玫(上)--皋陶から餐宗まで。彥根論叢,2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4.戶崎哲彥(199007)。唐代における褅袷論爭とその意義。東方學,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5.戶崎哲彥(199010)。唐諸帝號玫(下)--殤皇帝から哀帝まで。彥根論叢,2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6.王仲殊、熊倉浩靖(2005)。唐長安城圓丘の日本交野圓丘への影響について。東アジ アの古代文化,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7.中野昌代(200102)。唐代の釋奠について。史窓,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8.內藤乾吉(193612)。唐六典の行用について。東方學報,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9.穴澤彰子(200403)。唐代皇帝生誕節の場についての一考察--門樓から寺院へ。都市文化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0.永田知之(200703)。唐代喪服儀禮の一斑--書儀に見える「禪」をめぐって。敦煌寫本研究年報,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石見清裕(1998)。唐の國書授與儀禮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57(2),243-2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2.古瀬奈津子(199111)。唐禮繼受に關する覺書--地方における儀禮儀式。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研究報告,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3.古瀬奈津子(199505)。「國忌」の行事について。古代文化,4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4.守屋美都雄(1952)。六朝時代の家訓について。日本學士院紀要,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5.江川式部(200107)。唐朝祭祀における玄酒と明水--『大唐開元禮』の記載とその背景。駿台史學,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6.江川式部(200803)。南北朝隋唐期禮制關連研究文獻目錄。法史學研究會會報,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7.江川式部(200903)。南北朝隋唐期禮制關連研究文獻目錄(中文篇1/1980--2000年)。法史學研究會會報,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8.江川式部(200103)。南北朝隋唐期禮制關連研究文獻目錄(中文篇2/2001--2009年)。法史學研究會會報,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9.江川式部(201007)。唐代の上墓儀禮--墓祭習俗の禮典編入とその意義について。東方學,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0.江川式部(201010)。貞元年間の太廟奏議と唐代後期の禮制改革。中國史學,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西岡市祐(199412)。『大唐開元禮』「薦新于太廟」の儀禮復元--玄宗朝から憲宗朝までの準備。國學院中國學會報,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2.西岡市祐(199611)。『大唐開元禮』の七祀について。國學院雜誌,97(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3.西岡市祐(199603)。唐代「薦新于太廟」の儀禮復元大唐開元禮』を中心として。國學院雜誌,9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4.西岡市祐(199608)。釋蕨•笋•蒲白•韭--『大唐開元禮』の薦新物のについて。國學院雜誌,9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5.西岡市祐(199903)。鑾駕の構成--「天寶元年二月甲午、親享太廟」の解讀。國學院大學紀要,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6.西岡市祐(199910)。省牲器•晨裸儀禮の差異--時享儀禮の比較。國學院雜誌,100(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7.西岡市祐(199912)。卜日•斎戒•陳設儀禮の差異--時享儀禮の比較。國學院中國學會報,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8.西岡市祐(200102)。釋莖•眢豆•小豆•荑荷•菱人--『大唐開元禮』薦新于太廟禮の薦新物•その三。國學院雜誌,1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9.西岡市祐(200112)。南北朝•隋朝の時享。國學院中國學會報,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0.西岡市祐(200202)。饋食儀禮の差異--唐代時享儀禮の比較。國學院大學紀要,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西岡市祐(2002)。南北朝•隋朝•唐朝の親耕藉田。國學院雜誌,1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2.西岡市祐(200402)。薦新禮(『大唐開元禮』)の薦物。國學院大學紀要,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3.西脇常記(197906)。唐代葬俗研究序說--特に埋葬法について。東洋學術研究,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4.李承妍(199602)。朝鮮禮學と『朱子家禮』--韓國の禮學研究の動向。江戶の思想,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5.那波利貞(196201)。『元和新定書儀』と杜友晉の編する『吉凶書儀』とに就いて。史林,4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6.吾妻重二(1999)。「家禮」の刊刻と版本--「性理大全」まで。關西大學文學論集,4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7.吾妻重二(201003)。日本における『家禮』の受容--林鵞峰『泣血余滴』、『祭奠私儀』を中心に。東アジア文化交涉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8.貝塚茂樹(194810)。威儀--周代貴族生活の理念とその儒教化。史林,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9.佐野公治(199206)。中國の郊祀と日本の大嘗祭--神々の座をめぐって。中國--社會と文化,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0.佐藤和彥(200003)。唐代における皇后•皇太后の冊位に間する一問題--『太唐開元禮』所 見の「皇后正殿」を手がかりに。立正大學大學院年報,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1.佐藤和彥(200503)。『大唐開元禮』に見る皇太子の師傅尊崇儀禮について--儀禮から見る東宮機構の變化。立正史學,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2.佐藤和彥(200803)。『大唐開元禮』からみる立皇后儀禮について。立正大學東洋史論集,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3.佐藤和彥(200809)。唐皇太子考--皇太子冊立儀禮をてがかりに。立正大學東洋史論集,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4.佐佐木愛(199811)。毛奇齢の『朱子家禮』批判--こ宗法を中心として。上智史學,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5.佐佐木愛(200312)。『朱子家禮』における家族親族の構造とその大きさについて。社會システム論集:島根大學法文學部紀要•社會システム學科編,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6.坂本太郎(194103)。儀式と唐禮。日本諸學振興委員會研究報告(歷史學),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7.青山宏(1987)。宋代「寒食.清明」詞と風土。日本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紀要,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8.松浦千春(199304)。漢より唐に至る帝位繼承と皇太子--竭廟の禮を中心に。歷史,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9.松浦千春(199312)。唐朝後半期の即位儀禮について。一關工業高等專門學校研究紀要,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0.金子由紀(200211)。北宋の大朝會儀禮。上智史學,47,49-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金子由紀(200712)。『大唐元陵儀注』に見る唐皇帝の埋葬儀禮。中國史研究(大邱),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2.金子修一(198809)。唐代皇帝祭祀の親祭と有司攝事。東洋史研究,4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3.金子修一(1994)。唐の太極殿と大明宮--即位儀禮におけるその役割について。山梨大學教育學部研究報告,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4.金子修一(199602)。唐の太宗•粛宗等の即位について--讓位による即位の手續きの檢討。山梨大學教育學部研究報告,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5.金子修一(1996)。唐後半期の郊廟親祭について--唐代における皇帝の郊廟親祭.その。東洋史研究,55(2),323-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6.金子修一(199902)。中國古代の即位儀禮の場所について。山梨大學教育人間科學部研究報告,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7.金子修一(200203)。大唐元陵儀注試釋。山梨大學教育人間科學部紀要,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8.金子修一(200303)。大唐元陵儀注試釋。山梨大學教育人間科學部紀要,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9.金子修一(200403)。大唐元陵儀注試釋。山梨大學教育人間科學部紀要,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0.金子修一(200503)。大唐元陵儀注試釋。山梨大學教育人間科學部紀要,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1.金子修一(200509)。大唐元陵儀注試釋。山梨大學教育人間科學部紀要,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2.金子修一(200703)。大唐元陵儀注試釋。國學院大學大學院紀要--文學研究科,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3.金子修一(200803)。大唐元陵儀注試釋。國學院大學大學院紀要--文學研究科,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4.金子修一(200902)。大唐元陵儀注拊祭註釋。國學院大學大學院紀要--文學研究科,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5.妹尾達彥(199203)。唐長安城の儀禮空間--皇帝儀禮の舞台を中心に。東洋文化,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6.妹尾達彥(1992)。鹽池の國家祭祀--唐代河東鹽池•池神廟の誕生とその變遷。中國史學,2,175-2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7.妹尾達彥(200803)。萬仁の長安--9世紀の中國都城と王權儀禮。中央大學文學部紀要,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8.神矢法子(1978)。晉時代における王法と家禮。東洋學報,6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9.神矢法子(1986)。晉時代における違禮審議--その嚴禮主義的性格。東洋學報,67(3/4),215-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0.宮川尚志(197902)。唐の玄宗と道教。東海大學文學部紀要,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1.島一(199703)。貞觀年間の禮の修定と「禮記正義」。立命館文學,5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2.兼田信一郎(200003)。梁律編纂の背景--南齊永明律の檢討を含めて。獨協中學•高等學校研究紀要,17/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3.野田俊眧(2000)。家格と「清議」。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4.滋賀秀三(198108)。民事的法源の概括的檢討情•理•法。東洋史研究,4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5.須江隆(200009)。宋代における祠廟の記録--「方臘の亂」に關する言説を中心に。歷史,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6.須江隆(200403)。徽宗時代の再檢討--祠廟の記錄が語る社會構造。人間科學研究--日本大學生物科學資源部.人文社會系紀要,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7.山內弘一(1985)。北宋時代の郊祀。史學雜誌,92(1),40-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8.山內弘一(1985)。北宋時代の神御殿と景靈宮。東方學,70,46-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9.江川式部(2006)。唐朝祭祀における三獻。駿臺史學,129,2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0.池田溫(1996)。唐日喪葬令の一考察--條文排列の相異爲中心として。法制史研究,45,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1.新城理惠(199303)。先蠶儀禮と唐代の皇后。史論,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2.新城理惠(1994)。唐代先蠶儀禮の復元--『大唐開元禮』先蠶條譯註を中心に。史峯,7,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3.新城理惠(199812)。唐代における國家儀禮と皇太后--皇后•皇太后受朝賀を中心に。社會文化史學,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4.新海—(197303)。貞觀儀式元正受朝賀儀管說--唐禮との比較研究上の二 •三問題。漢文學會會報,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5.新海—(198010)。神位考--『大唐開元禮』釋奠從祀私記。國學院雜誌,8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6.福井康順(1958)。正倉院御物「杜家立成考」。東方學,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7.廣瀨憲雄(200602)。書儀と外交文書--古代東アジアの外交關係解明のために。續日本紀研究,3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8.廣瀨憲雄(200907)。唐後半期から北宋の外交儀禮--「對」の制度と關連して。史學雜誌,11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9.榮新江、森部豐(200309)。唐寫本中の「唐律」「唐禮」及びその他。東洋學報,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0.稻田奈津子(200707)。奈良時代天皇喪葬儀禮--大唐元陵儀注の檢討を通して。東方學,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1.瀧川政次郎(192909)。唐禮と日本令。法學協會雜誌,4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2.瀧川政次郎(1962)。江都集禮について。法制史研究,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3.瀧川政次郎(200210)。中國の禮制と日本の儀式。儀禮文化,3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4.藤川正數(195806)。唐代における母親主義的服紀改制について。東方學,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5.礪波護(1961)。三司使の成立について--唐宋の變革と使職。史林,44(4),125-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6.張文昌(2008)。論唐宋禮典中的佛教與民俗因素及其影響。唐史論叢,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7.張文昌(20080300)。中國禮典傳統形成與禮官職能演變之關係--以魏晉南北朝為探索中心。興大人文學報,40,207-2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8.張文昌(200803)。唐宋時代における禮書の意義を論ずる--中國における儀禮發展の視角から。高知大學教育學部研究報告,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張文昌(200912)。中國中古における書儀の發展と『溫公書儀』--『朱子家禮』の前奏。高知大學學術研究報告,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張文昌(20100600)。中國中古家禮的編纂與發展。東吳歷史學報,23,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1.張文昌(201012)。《大周通禮》與《開寶通禮》內容與體例試探--以「通禮」為切入點。早期中國史研究,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2.陳榮捷、萬先法(19741200)。朱熹集新儒學之大成。中華文化復興月刊,7(12),46-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3.陳榮捷(198009)。朱門之特色及其意義。中國文化月刊,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4.張文昌(20071100)。唐德宗重建禮制秩序與《大唐郊祀錄》的編纂。興大歷史學報,19,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5.錢新祖(19881200)。儒家傳統裏的「正統」與多元以及個人與「名分」。臺灣社會研究,1(4),211-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6.朱溢(20071200)。論唐代的山川封爵現象--兼論唐代的官方山川崇拜。新史學,18(4),71-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7.勞榦(19571215)。秦漢九卿考。大陸雜誌,15(1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8.陳志信(20040500)。禮制國家的組構--以《二戴記》的論述形式剖析漢代儒化世界的形成。臺大文史哲學報,60,1-3+5-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9.李宗侗(19651100)。史官制度--附論對傳統之尊重。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4,119-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0.吳麗娛(2005)。禮用之辨:《大唐開元禮》的行用釋疑。文史,2005(2),97-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1.桂齊遜(20041200)。中國中古時期「經義折獄」案例初探。通識研究集刊,6,57-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2.高明士(19990600)。隋唐使臣赴倭及其禮儀問題。臺大歷史學報,23,199-2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3.楊俊峰(20100600)。五代南方王國的封神運動。漢學研究,28(2)=61,327-3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4.井上徹(1986)。黃佐「泰泉鄉禮」の世界--鄉約保甲制に關連して。東洋學報,67(3/4),81-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5.內藤湖南(1922)。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歷史と地理,9(5),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6.陳國燦(20040900)。俄藏敦煌ДX12012號《書儀》疏證。敦煌學,25,407-4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7.金子修一(1976)。唐代の大祀.中祀.小祀について。高知大學學術研究報告.人文科學編,25(2),13-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8.郭長城(19861200)。敦煌寫本朋友書儀試論。漢學研究,4(2)=8,291-2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9.竇雁詩(20100600)。《新定書儀鏡》成書年代考察。雲漢學刊,21,14-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0.劉安志(2005)。關於《大唐開元禮》的性質及行用問題。中國史研究,2005(3),95-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1.趙瀾(1994)。《大唐開元禮》初探--論唐代禮制的演化歷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5),87-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2.甘懷真(20020600)。「舊君」的經典詮釋--漢唐間的喪服禮與政治秩序。新史學,13(2),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3.陳啟雲(19770800)。中國中古「士族政治」考論之1--淵源論。新亞學報,12,143-1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4.陳識仁(19990200)。北魏崔浩案的研究與討論。史原,21,111-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5.游自勇(20041200)。漢唐時期「鄉飲酒」禮制化考論。漢學研究,22(2)=45,245-2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6.黃源盛(19971200)。唐律中的禮教法律思想。政大法學評論,58,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7.趙旭(200808)。唐宋時期私家祖考祭祀禮制考論。中國史研究,20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8.甘懷真(19950400)。中國中古期「國家」的型態。東吳歷史學報,1,71-1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9.朱溢(20090600)。唐至北宋時期的大祀、中祀和小祀。清華學報,39(2),287-3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0.鄭顯文(1995)。唐代禮學的社會變革。人文雜誌,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1.雷聞(20031200)。論隋唐國家祭祀的神祠色彩。漢學研究,21(2)=43,111-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2.雷聞(2003)。論中晚唐佛道教與民間祠祀的合流。宗教學研究,20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3.金子修ー(1992)。唐玄宗の謁廟の禮について。山梨大學教育學部研究報告,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4.高明士(19801100)。唐代的釋奠禮制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大陸雜誌,61(5),20-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5.常建華(2001)。明代宗族祠廟祭祖禮制及其演變。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60-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6.蓋金偉(199807)。唐代郊祀制度初論。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3),109-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7.阮芝生(19741000)。司馬遷的心。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3,197-2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8.呂光華(19831000)。張載之禮學。孔孟月刊,22(2)=254,27-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9.周法高(19610228)。家訓文學的源流。大陸雜誌,22(4),1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0.周法高(19610215)。家訓文學的源流。大陸雜誌,22(3),22-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1.陳弱水(19970600)。公德觀念的初步探討--歷史源流與理論建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2),39-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2.李貞德(19881100)。Conflicts and Compromise between Legal Authority and Ethical Idea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venge in Han Times。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359-408。new window  new window
363.孫曉暉(2003)。《新唐書.禮樂志》的史料來源。中國音樂學,2003(4),26-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4.余英時(19590800)。漢晉之際士之新自覺與新思潮。新亞學報,4(1),25-144+左1-左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5.高明士(20031200)。從律令制的演變看唐宋間的變革。臺大歷史學報,32,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6.江乾益(20060600)。后倉與兩漢之禮文化。興大中文學報,19,145-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7.小島毅(1989)。郊祀制度の變遷。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08,123-2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8.Faure, David(1999)。國家與禮儀:宋至清中葉珠江三角洲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5),65-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9.朱溢(20101200)。唐至北宋時期太廟祭祀中私家因素的成長。臺大歷史學報,46,35-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0.朱溢(20090600)。從郊丘之爭到天地分合之爭--唐至北宋時期郊祀主神位的變化。漢學研究,27(2)=57,267-3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1.甘懷真(19860400)。鄭玄、王肅天神觀的探討。史原,15,173-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2.祝總斌(1985)。略論晉律之「儒家化」。中國史研究,1985(2),109-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3.堀敏一(1980)。晉泰始律令の成立。東洋文化,60,23-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4.高明士(19930600)。皇帝制度下的廟制系統--以秦漢至隋唐作為考察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0,53+55-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5.林耀曾(19771100)。唐宋喪禮禮數之比較研究。高雄師院學報,6,3-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6.高明士(2008)。唐代禮律規範下的婦女地位--以武則天時期為例。文史,2008(4),121-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7.陳弱水(20031200)。中國歷史上「公」的觀念及其現代變形--一個類型的與整體的考察。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7,87-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8.江天健(19890300)。北宋英宗濮議之剖析。文史學報. 中興大學,19,209-2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9.邱添生(19860600)。唐代設館修史制度探微。歷史學報,14,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0.程光裕(19610331)。澶淵之盟與天書。大陸雜誌,22(6),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1.孫國棟(19590800)。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新亞學報,4(1),211-304+左7-左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2.余英時(19560200)。東漢政權之建立與士族大姓之關係。新亞學報,1(2),209-2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3.陳啟雲(19580200)。兩晉三省制度之淵源、特色及其演變。新亞學報,3(2),99-229+左3-左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4.王維先、宮雲維(2003)。朱子《家禮》對日本近世喪葬禮俗的影響。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5.余英時、盛勤、唐古(20000400)。軸心突破和禮樂傳統。二十一世紀,58,17-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6.毛漢光(19810900)。從士族籍貫遷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3),421-5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7.漆俠(1992)。范仲淹集團與慶曆新政--讀歐陽修〈朋黨論〉書後。歷史研究,1992(3),126-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8.朱溢(20060600)。漢唐間官方山嶽祭祀的變遷--以祭祀場所的考察為中心。東吳歷史學報,15,69-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9.阮芝生(20001200)。司馬遷之心--〈報任少卿書〉析論。臺大歷史學報,26,151-2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0.金中樞(19841200)。宋代的經學當代化初探再續(1):种明逸、穆伯長、李挺之、黃景微等的經學。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11,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1.陳登武(20030600)。復讎新釋--從皇權的角度再論唐宋復讎個案。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1,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2.吳麗娛(2008)。關於《貞觀禮》的一些問題--以所增「二十九條」為中心。中國史研究,2008(2),37-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3.王三慶、黃亮文(20040900)。《朋友書儀》一卷研究。敦煌學,25,2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4.柳立言(2006)。何謂「唐宋變革」?。中華文史論叢,81,125-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5.張廣達(2005)。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說及其影響。唐研究,11,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6.甘懷真(20051200)。秦漢的「天下」政體--以郊祀禮改革為中心。新史學,16(4),13-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7.山內弘一(1990)。北宋時代の太廟。上智史學,35,91-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8.黃彰健(19820100)。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 (中篇之四):14、論曹魏西晉之置十九博士,並論秦漢 魏晉博士制度之異同。大陸雜誌,64(1),1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9.金中樞(19640200)。北宋科舉制度研究。新亞學報,6(1),205-207+209+211-281+左4-左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0.朱溢(20101100)。唐至北宋時期的皇帝親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4,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1.丁煌()。唐代道教太清宮制度考。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7,177-2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2.須江隆(2001)。熙寧七年の詔--北宋神宗朝の賜額・賜号。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8,54-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3.池田溫(1971)。盛唐之集賢院。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4.魏恤民(1995)。試論《唐律疏義》中的有關養老敬老思想。咸寧師專學報,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5.姜伯勤(2001)。唐敦煌城市的禮儀空間。文史,2001(2)=55,229-2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6.金子修一(1979)。魏晉より隋唐に至る郊祀.宗廟の制度について。史学雑誌,88(10),22-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7.戶崎哲彥(1991)。唐代君主号制度に由来する「尊号」とその別称--唐から清,および日本における用語と用法。彥根論叢,270/271,123-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8.戶崎哲彥(1991)。唐代皇帝受冊尊號儀の復元--唐代皇帝即位儀禮の復元に向かって(上)。彥根論叢,2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9.戶崎哲彥(1991)。唐代皇帝受冊尊號儀の復元--唐代皇帝即位儀禮の復元に向かって(下)。彥根論叢,273/2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0.戶崎哲彥(1992)。唐代尊號制度の構造。彥根論叢,2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1.Xiong, Victor Cunrui(1996)。Ritual Innovations and Taoism Under Tang Xuanzong。T'oung Pao,82,258-316。  new window
412.吳麗娛(2005)。新制入禮--《大唐開元禮》的最後修訂。燕京學報,19,58-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3.袁剛(2002)。漢官太常寺的組織學分析。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6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4.丁波(2002)。試析春秋戰國之際史官群體的演變分化。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2(6),93-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5.小林聰(2005)。泰始禮制から天監禮制へ。唐代史研究,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6.高明士(1998)。隋唐教育法制與禮律的關係。唐研究,4,156-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7.王立軍(2002)。宋代的民間家禮建設。河南社會科學學報,10(2),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8.吳麗娛(2008)。唐代的禮儀使與大禮使。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集刊,5,127-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樓勁(2007)。關於《開寶通禮》若干問題的考察。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集刊,4,411-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江川式部(2001)。唐朝祭祀における五齊三酒。明治大學文學研究論集,14,187-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1.松浦千春(1997)。玄宗朝の國家祭祀と「王權」のシソボリズム。古代文化,49(1),47-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2.McMullen, David L.(1989)。The Cult of Ch'i T'ai-kung and T'ang Attitudes to the Military。T'ang Studies,7,59-103。  new window
423.黃寬重(2005)。科舉社會下家族的發展與轉變--以宋代為中心的觀察。唐研究,11,337-3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4.須江隆(2003)。唐宋期における社會構造の變質過程--祠廟制の推移を中心として。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9,247-2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5.吳羽(2009)。今佚唐代韋彤《五禮精義》的學術特點及影響--兼論中晚唐禮學新趨向對宋代禮儀的影響。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5,148-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6.金子由紀(2003)。南宋の大朝會儀禮--高宗紹興15年の元會を中心として。紀尾井史學,23,25-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7.張國風(1992)。《家禮》新考。北京圖書館館刊,1992(1),6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8.崔大華(2006)。儒學的一種缺弱:私德與公德。文史哲,2006(1)=292,30-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9.兼永芳之(1958)。朱文公家禮の一考察。支那學研究,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0.樋口勝(1987)。『文公家禮』の成立についての一考察。東洋の思想と宗教,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1.劉豐(2005)。論家禮中的政治意識及其政治作用--以《禮記》為中心。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4),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2.楊志剛(1993)。司馬氏書儀和朱子家禮研究。浙江學刊,1,108-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甘懷真(2001)。《大唐開元禮》中的天神觀。第五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懷林(1991)。《鄭氏規範》剖析--兼論「義門」聚居的凝聚力。中日宋史研討會。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53-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明士(1993)。論武德到貞觀禮的成立。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明士(1989)。唐代的武舉與武廟。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臺北:中華民國唐代學者聯誼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土田徤次郎(1991)。制度與人--王安石對《周禮》的解釋。國際宋代文化研討會。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三慶(1995)。敦煌書儀載錄之節日活動與民俗。全國敦煌學研討會。民雄: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吉林(1997)。唐德宗的危機處理。第三屆中國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國唐代學會。311-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德毅(1990)。范仲淹與慶曆政局。范仲淹一千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木田知生(2002)。略論宋代禮俗思想--以司馬光《書儀》和《家範》為主。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甘懷真(199806)。制禮觀念的探折。史學:傳承與變遷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甘懷真(200206)。西漢郊祀禮的成立。法制與禮俗--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池田溫(1981)。古代日本攝取中國典籍問題。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汪聖鐸(1991)。宋朝禮與道教。國際宋代文化研討會。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19-2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邱添生(1997)。由杜佑通典管窺唐代史學的創新。第三屆中國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國唐代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金子修一(1993)。關於唐代後半的郊祀和帝室宗廟。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金中樞(198809)。李泰伯的禮論。國際宋史研討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金中樞(200010)。宋朝館閣的建置和職始考。轉變與定型:宋代社會文化史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金耀基(1995)。中國人的「公」、「私」觀念。中國人的觀念與行為:第四屆現代化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胡戟(200109)。唐代家禮述論。第五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高明士(199304)。時代區分論與隋唐史教學。隋唐史教學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高明士(2000)。唐代敦煌官方的祭祀禮儀。1994年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35-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高明士(200206)。唐代律令制度與盛唐政治。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倪士毅(1996)。論北宋奔競的士風。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希清(199208)。宋代貢舉科目述論。國際宋史研討會。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陶晉生(199603)。北宋士人的起家。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陶晉生(199806)。宰相之家--韓琦家族。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品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崔根德、金聖基(1993)。《朱子家禮》在韓國之受容與展開。國際朱子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鄧文寬(198609)。唐前期三次官修譜牒淺析。唐史學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鄧文寬(199109)。近十年唐代士庶問題研究述評。中國唐史學會。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蔣義斌(1988)。宋代的葬俗--儒家與佛教的另一戰場。國際宋史研討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蔣義斌(199603)。朱熹對宗教禮俗的探討--以塑像、畫像為例。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盧建榮(198307)。唐代通才型官僚體系之初歩考察--太常卿、少卿人物的任官分析。第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臺北: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謝海平(1995)。從應用文教學觀點看伯三四四二杜友晉《吉凶書儀》。全國敦煌學研討會。民雄: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277-2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龔鵬程(198409)。唐宋族譜之變遷。第一屆亞洲族譜學術研討會。臺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山野善郎(199208)。律令からみた唐と日本の祭儀空間。日本建築學會1992年度大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山野善郎(199407)。動線からみた唐と日本の神祭の場の構造--大唐開元禮と皇大神宮儀式帳の諸規定の比較から。日本建築學會1994年度大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樋口勝(198512)。『文公家禮』に現われた死者觀念について--喪禮を中心として。第一屆中國域外漢籍國際學術會議。臺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張文昌(200907)。唐代國家禮典脈絡下之私撰禮書--以《新唐書•藝文志》為考察中心。中國中古社會與國家史料典籍研讀會。板橋: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吳麗娛(200612)。改撰《禮記》:《大唐開元禮》的創作更新。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慶祝沈文倬先生九十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史睿(200105)。敦煌吉凶書儀與東晉南朝禮俗。敦煌文獻論集--紀念敦煌藏經洞發現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高明士(1991)。從律令制度論隋代的立國政策。唐代文化研討會。臺北:文史哲。359-3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桂齊遜(2000)。我國固有律對於「禮」、「法」衝突的因應之道--以唐代的「復仇」案件為例。1998法門寺唐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629-6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吾妻重二(2001)。宋代の家廟と祖先祭祀。京都:朋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永昇(1994)。宋代士庶人之喪葬禮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公彥(1988)。禮學之內涵與北宋禮學的發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靜梅(1989)。唐代德順憲三朝翰林學士及其與政局的關係(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美惠(1986)。朱子學禮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碧琴(1993)。聶崇義《三禮圖》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彩紋(1991)。李覯禮學析論(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長臺(1990)。唐代喪禮研究(博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美華(2000)。司馬光《書儀》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崔京玉(1996)。唐宋史書的禮治思想--以『通典』與『資治通鑑』為中心(博士論文)。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美圓(1981)。張載之禮學(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淑珍(1996)。敦煌寫本書儀中應用文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慧瑛(1980)。論宋真宗「大中祥符」策略之運用(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志鴻(1993)。宋代祠廟與祠祀--一個社會史的考察(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惟貞(1999)。魏明帝曹叡之朝政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明哲(1994)。宋初三朝政局之演進與學術變遷之關係(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師瓊珮(2002)。朱子《家禮》對家的理解--以祠堂為探討中心(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金相範(1994)。唐代封襌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鄭雅如(1999)。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及其體制化(博士論文)。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亮文(1997)。敦煌寫本張敖書儀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甘懷真(1993)。唐代京城社會與士大夫禮儀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金相範(2001)。唐代禮制對於民間信仰觀形成的制約與作用--以祠廟信仰為考察的中心(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嚴茹蕙(2010)。唐日令中所見節假生活初探(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呂敦華(1995)。唐代婚禮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蕭夙雅(2003)。禮與非禮:北宋士大夫對郊廟祭祀的議論(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寶三(1992)。五經正義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孫致文(2003)。朱熹《儀禮經傳通解》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沈宗憲(2000)。國家祀典與左道妖異--宋代信仰與政治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西嵨定生(1961)。中國古代帝國の形成と構造--二十等爵制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統、李善(1994)。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俊文(1999)。唐代立法研究。唐代法制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學檬(1993)。五代十國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明士(1990)。中國史研究指南II 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國剛(1996)。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源盛(2009)。春秋折獄的方法論與法理觀。漢唐法制與儒家傳統。台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小豔(200706)。敦煌書儀語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史廣超(2009)。《永樂大典》輯佚述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滋賀秀三(2003)。法典編纂の歷史。中國法制史論集。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東一夫(1970)。王安石新法の研究。東京:風間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太常寺、徐松(2002)。中興禮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豐(2003)。先秦禮學思想與社會的整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彭林(2005)。中國禮學在古代朝鮮的播遷。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野間文史(199810)。五經正義の研究--その成立と展開。東京都:研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明光(1999)。唐代財政史新編。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袁剛(1994)。隋唐中樞體制的發展演變。台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渡邊信一郎(1996)。天空の玉座--中國古代帝國の朝政と儀禮。東京:柏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元稹、冀勤(1983)。元稹集。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宋晞(1983)。宋史研究論文與書籍目錄。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小野勝年(1989)。入唐求法巡禮行記の研究。京都:法藏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歐陽修(1990)。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薛居正、邵晉涵(1992)。舊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朱開宇(200408)。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明間的徽州(1100-1644)。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之亮(2001)。北宋京師及東西路大郡守臣考。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啟雲、高專誠(2000)。荀悦與中古儒學。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郭成偉(2000)。大元通制條格。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冬君(20040400)。孔子聖化與儒者革命。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玉生(2005)。唐令與中華法系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國燦、劉健明(1997)。《全唐文》職官叢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堯臣、錢東垣(197807)。崇文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周密、傅林祥(2001)。武林舊事。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恆鶴(2000)。大唐傳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韋絢、陽羨生(2000)。劉賓客嘉話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王定保、姜漢樁(2003)。唐摭言校注。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劉靜貞(1996)。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北宋前期。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郁賢皓、胡可先(2003)。唐九卿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姚振宗(1936)。隋書經籍志考證。上海: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郭聲波(2000)。宋朝官方文化機構研究。成都:天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陳振孫、徐小蠻、顧美華(2006)。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蕭嵩、池田溫(1972)。大唐開元禮。東京:古典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1976)。大元聖政國朝典章。臺北: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魯士春(1998)。先秦容禮研究。臺北:天工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越智重明(1982)。魏晉南朝の貴族制。研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曾資生、陶希聖(1979)。中國政治制度史。臺北:啟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高承、李果(1966)。事物紀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范攄(1957)。雲谿友議。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錢大群、艾永明(1996)。唐代行政法律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李延壽(1977)。南史。台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1974)。令義解。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高明士(2003)。東亞教育圈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高明士(2003)。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陳寅恪(1982)。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尾形勇(1979)。中國古代の「家」と國家--皇帝支配下の秩序構造。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姚思廉(1980)。梁書。臺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陶晉生(1986)。宋遼關係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McMullen, David L.(1988)。State and Scholars in Tang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8.范攄(1991)。雲谿友議。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牛潤珍(1999)。漢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張榮芳(1984)。唐代的史館與史官。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藤川正數(1960)。魏晉時代における喪服禮の研究。京都:東京:敬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常盤大定(1982)。支那に於ける仏教と儒教道教。東洋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李隆基、刑昺(1999)。孝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聶崇義(197111)。析城鄭氏家塾重校三禮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司馬光(1985)。司馬氏書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左丘明、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1980)。國語。臺北:宏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司馬光、標點資治通鑑小組(1992)。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彭百川(1989)。太平治蹟統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王梂、誠剛(1982)。燕翼詒謀錄。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王夫之、舒士彥(1984)。宋論。樹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吳任臣(1990)。十國春秋。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趙翼、欒保群、呂宗力(200312)。隙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姚振宗(199103)。隋書經籍志考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王隆、胡廣(1990)。漢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應劭、孫星衍(1990)。漢官儀。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蔡質、孫星衍(1990)。漢官典職儀式選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王溥、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古代史研究室(1991)。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司義祖(199712)。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王頲(1992)。元婚禮貢舉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王涇(197211)。大唐郊祀錄。東京:古典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歐陽修(1985)。太常因革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葉宗魯、徐松(2002)。中興禮書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廖廷相(1985)。太常因革禮校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藤原佐世(197207)。日本國見在書目錄。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祕書省、葉德輝(196304)。祕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陳騤、趙士焯(196304)。中興館閣書目。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宋敏求(178710)。長安志。臺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徐兢(197110)。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范成大、陸振岳、薛正興(1999)。吳郡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周應合(198710)。景定建康志。臺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談鑰(1987)。嘉泰吳興志。臺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俞希魯(1987)。至順鎮江志。臺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王懋竑、何忠禮(1988)。朱子年譜。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徐漢昌(1976)。慎子校注及其學說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程大昌、黃永年(2002)。雍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李涪(1988)。李涪刊誤。臺北: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李匡乂(1985)。資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洪邁、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1981)。容齋隨筆。臺北:大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費袞、金圓(2001)。梁溪漫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于慎行、呂景琳(1997)。穀山筆塵。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周中孚(1989)。鄭堂讀書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孫逢吉(1986)。職官分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章如愚(198206)。群書考索。京都: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劉肅、許德楠(198410)。大唐新語。臺北:新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趙璘(195704)。因話錄。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杜光庭(1985)。錄異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劉崇遠、陽羨生(2000)。金華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范鎮、汝沛(199712)。東齋記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宋敏求、誠剛(1997)。春明退朝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文瑩、楊立揚(199712)。玉壺清話。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鄭克、楊奉琨(198811)。折獄龜鑑校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權德與(1975)。權載之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呂溫(1975)。呂和叔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李翱(1975)。李文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蘇洵、曾棗莊、金成禮(200104)。嘉祐集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王安石、李之亮(2005)。王荊公王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周必大(1997)。周益國文忠公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方豪(198812)。宋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方建新(200606)。二十世紀宋史研究論著目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王善軍(2000)。宋代宗族和家族制度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王崇峻(200209)。維風導俗--明代中晩期的社會變遷與鄉約制度。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任育才(1970)。唐德宗奉天定難及其史料研究。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宋晞(200302)。宋史研究論文與書籍目錄續編。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宋衍申(199001)。司馬光傅。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杜維運(1998)。中國史學史。臺北:杜維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杜維運(2004)。中國史學史。臺北:杜維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李書吉(200203)。北朝禮制法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李振興(1980)。王肅之經學。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李晉華(1966)。明代敕撰書政附引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李晉華(193102)。明代敕撰書政附引得。北平:燕京大學圖書館引得編纂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呂文郁(200603)。周代的釆邑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林美惠(2009)。朱子的政治禮攝系統。臺南:復文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林美惠(2011)。吉祭禮與宋代郊祠符號。臺南:復文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林春梅(2010)。宋代家禮家訓的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周德良(200712)。白虎通暨漢禮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竺沙雅章、方建新(198805)。宋太祖與宋太宗。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高紀春(2000)。《宋史.本紀》考證。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倪士毅(1998)。中國古代目錄學史。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徐先堯(2003)。二王尺牘與日本書紀所載國書之研究--隋唐期中日關係史之一章。新店:藝軒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梁天錫(1978)。宋代祠祿制度考實。香港:龍門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張復華(1991)。北宋中期以後官制改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陳戍國(2001)。中國禮制史.宋遼金夏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陳桐生(1993)。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汕頭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黃熾霖(2002)。曹魏時期中央政務機關之研究--兼論曹操與司馬氏對政制之影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黃錦君(199705)。兩宋后妃事蹟編年。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趙小華(201105)。初盛唐禮樂文化與文士、文學關係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蔡崇榜(199310)。宋代修史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鄭欽仁(1999)。征服王朝論文集。板橋: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劉柏宏(200911)。開創與影響:王肅禮學義理及中古傳播歷程。板橋: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霍存福(2009)。唐式輯佚。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戴顯群(200102)。唐五代政治中樞研究。廈門:厦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薛宗正(1995)。安西與北庭--唐代西陲邊政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嚴杰(200506)。顏真卿評傅。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顧吉辰(1987)。《宋史》比事質疑。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李肇(1957)。唐國史補。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何澤恆(1980)。歐陽修之經史學。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胡志佳(2005)。門閥士族時代下的司馬氏家族。臺北:文史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張文昌(2008)。唐代禮典的編纂與傳承:以《大唐開元禮》為中心。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陳戍國(1993)。秦漢禮制研究。長沙:湖南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陳戍國(1995)。魏晉南北朝禮制研究。湖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陳戍國(1998)。中國禮制史.隋唐五代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謝元魯(1992)。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謝保成(1995)。隋唐五代史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小島毅(199906)。宋學の形成と開展。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小野勝年(1988)。中國隋唐長安寺院史料集成‧史料篇。京都:法藏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久保田和男(200202)。宋代開封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日中文化交流史研究會(199402)。杜家立成雜書要略--注釋と研究。東京:翰林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內藤虎次郎(1969)。內藤湖南全集.第十一卷.支那史學史。東京:筑摩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石見清裕(200904)。唐代の國際關係。東京:山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伊原弘(199304)。中國開封の生活と歳時--描かれた宋代の都市生活。東京:山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多賀秋五郎(1953)。唐代教育史の研究--日本學校教育の源流。東京:不昧堂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谷川道雄(1989)。中國中世社會と共同體。東京:國書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來村多加史(200111)。唐代皇帝陵の研究。東京:學生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那波利貞(197701)。唐代文化史研究。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荒木敏一(1969)。宋代科擧制度研究。京都:東洋史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諸橋轍次(197506)。諸橋轍次著作集•第一卷•儒學の目的と宋儒慶曆至慶元百六十年間の活動。東京:大修館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Moore, Oliver J.(2004)。Ritual of Recruitment in Tang China: Reading an Annual Programme in the Collected Statements by Wang Dingbao (870-940)。Leiden:Brill。  new window
178.井上徹(2000)。中國の宗族と國家の禮制:宗法主義の視點からの分析。東京:研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溝口雄三(1995)。中國の公と私。研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Xiong, Victor Cunrui(2000)。Sui-Tang Chang'an: A Study in the Urban History of Medieval China。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new window
181.朱剛(1997)。唐宋四大家的道論與文學。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趙璘(1991)。因話錄。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李德裕、傅璇琮、周建國(2000)。李德裕文集校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陳祥道(1986)。禮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曾慥、王汝濤(199601)。類說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林素珍(200809)。魏晉南北朝家訓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姜伯勤(1992)。敦煌社會文書導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石見清裕(1998)。唐の北方問題と國際秩序。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李延壽(1975)。北史。臺北市: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0.令狐德棻(1974)。周書。臺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張鷟、趙守儼(1997)。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Ebrey, Patricia Buckley(1991)。Chu Hsi's Family Rituals: A Twelfth-century Chinese Manual for the Performance of Cappings, Weddings, Funerals, and Ancestral Rit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93.楊樹藩(1986)。兩漢中央政治制度與法儒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4.陳寅恪(199412)。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重慶: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5.韓星(2005)。儒法整合:秦漢政治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6.陳壽(1984)。三國志。臺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7.陸游、孔凡禮(1993)。家世舊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8.龔延明(1991)。宋史職官志補正。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9.葉夢得、宇文紹奕、侯忠義(199712)。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0.陸贄、王素(2006)。陸贄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楊天宇(200704)。鄭玄三禮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2.趙爾巽、啓功(1998)。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3.王立民(200706)。唐律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4.宗懍、王毓榮(199206)。荊楚歲時記校注。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5.呂大臨、陳俊民(1993)。藍田呂氏遺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6.高明士(1984)。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7.司馬遷(1986)。史記。臺北:宏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8.姚思廉(1974)。陳書。臺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9.徐一夔(1986)。明集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0.馬端臨(1991)。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高明士(1996)。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修訂版)。臺北: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2.魏徵(1993)。隋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3.岳珂、吳企明(1997)。桯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4.薛梅卿(1997)。宋刑統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5.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2006)。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正(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6.麓保孝(1967)。北宋に於ける儒學の展開。東京:書籍文物流通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7.范曄、班固(1978)。後漢書。臺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8.林慶彰、蔣秋華、張穩蘋(2002)。啖助新春秋學派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Wechsler, Howard J.(1985)。Offerings of jade and silk:ritual and symbol in the legitimation of the T'ang Dynasty。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20.宋濂(1980)。元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脫脫(1980)。金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2.高明士(2003)。中國傳統政治與教育。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3.李昉(2003)。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4.竇儀、薛梅卿(1999)。宋刑統。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5.趙和平(1997)。敦煌表狀箋啟書儀輯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6.邱衍文(1984)。唐開元禮中喪禮之研究。臺北:財團法人郁氏印書及獎學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7.周一良、趙和平(1995)。唐五代書儀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8.任爽(1999)。唐代禮制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9.蕭嵩(1986)。大唐開元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0.鄭樵、王樹民(1995)。通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甘懷真(2003)。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2.饒宗頤、姜伯勤(1994)。敦煌邈真讚校錄并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3.梁滿倉(2009)。魏晉南北朝五禮制度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4.余英時(2003)。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5.陳俊強(2005)。皇恩浩蕩:皇帝統治的另一面。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6.鄭居中(1986)。政和五禮新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7.寧志新(2005)。隋唐使職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8.吳自牧(1986)。夢粱錄。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9.晁公武、孫猛(2006)。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0.葉紹翁、沈錫麟、馮惠民(1997)。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徐堅、司義祖、許逸民(2004)。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2.金子修一(2001)。古代中國と皇帝祭祀。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3.杜正勝(1985)。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4.鄭玄、孔穎達、龔抗雲、王文錦(1999)。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5.脫脫、楊家駱(1994)。宋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6.趙岐、孫奭(1999)。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7.唐長孺(199212)。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中國封建社會的形成和前期的變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8.李百藥(1974)。北齊書。臺北市: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9.魏收(199310)。魏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0.林寶、岑仲勉、郁賢皓、陶敏、孫望(1994)。元和姓纂(附四校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陳振(2003)。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2.陶晉生(2003)。女真史論。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3.李昉(1997)。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4.秦蕙田、盧文弨、姚鼐(19940500)。五禮通考。聖環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5.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6.瞿同祖(1947)。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7.許敬宗、羅國威(2001)。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8.鄭玄、賈公彥、彭林(1999)。儀禮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9.陶晉生(1981)。女真史論。食貨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0.盧仁淑(2000)。朱子家禮與韓國之禮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1.李昌憲(200212)。司馬光評傅。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2.甘懷真(1991)。唐代家廟制度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3.韓琦、李之亮、徐正英(2000)。安陽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4.錢大群、錢元凱(1989)。唐律論析。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5.鄭麟趾(1972)。高麗史。臺北: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6.山根幸夫、田人隆、黃正建(2000)。中國史研究入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7.長孫無忌、劉俊文(1993)。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8.仁井田陞、池田溫(1997)。唐令拾遺補--附唐日兩令對照一覽。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9.劉餗、程毅中(1997)。隋唐嘉話。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0.劉子健、趙冬梅(2002)。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胡戟、張弓、李斌城、葛承雍(2002)。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2.嚴耕望(1956)。唐僕尚丞郎表。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3.朱振宏(2009)。大唐世界與「皇帝‧天可汗」之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4.陳仲安、王素漢(1993)。唐職官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5.杜正勝(1990)。編户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6.Bol, Peter K.、劉寧(2001)。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7.葉夢得、徐時儀(200112)。避暑錄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8.鄧廣銘(1997)。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9.葛兆光(2000)。中國思想史: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0.宮崎市定(199208)。九品官人法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1.歐陽修、李偉國(199712)。歸田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2.莊綽、蕭魯陽(1997)。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3.房玄齡(1992)。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4.歐陽修、宋祁、洪北江(1977)。新唐書。台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5.徐洪興(199612)。思想的轉型--理學發展過程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6.吳曾(198001)。能改齋漫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7.蔡世明(1986)。歐陽修的生平與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8.李心傳(2000)。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9.傅璇琮、辛文房(2000)。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0.孟元老、鄧之誠(198403)。東京夢華錄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1.吳麗娛(2002)。唐禮摭遺:中古書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2.司馬光、王宗志(1995)。溫公家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3.左丘明、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1978)。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4.屈萬里(1986)。尚書集釋。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5.林瑞翰(1992)。宋代政治史。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6.趙超(1998)。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7.劉俊文(1999)。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8.荀況、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1992)。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9.王小甫(1992)。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0.張廷玉(1994)。明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1.徐松、高敏(1994)。河南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2.柳宗元、吳文治(1990)。柳宗元集。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3.王欽若(1984)。冊府元龜。臺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4.毛亨、鄭玄、孔穎達、杜預(1999)。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5.裴庭裕、田廷柱(1994)。東觀奏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6.劉昀(1977)。舊唐書。台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7.宋濂、羅月霞(1999)。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8.釋圓仁、顧承甫、何泉達(1986)。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9.吳兢、謝保成(2003)。貞觀政要集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0.昌彼得、潘美月(1991)。中國目錄學。臺北:文史哲。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1.紀昀、四庫全書研究所(199701)。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2.吳處厚、李裕民(1985)。青箱雜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3.劉義慶、劉孝標、余嘉錫、周祖謨(1993)。世說新語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4.王夫之、舒士彥(1964)。宋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5.楊伯峻(1993)。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6.公羊壽、何休、徐彥、浦衛忠、楊向奎(1999)。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7.范寧、楊士勛(199912)。春秋榖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8.孫光憲、賈二強(2002)。北夢瑣言。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邵博、劉德權、李劍雄(1997)。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白居易、朱金城(2003)。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1.鄧小南(2006)。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2.楊寬(2003)。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3.莫友芝、傅增湘、傅熹年(1993)。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4.王應麟(1986)。玉海。京都: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5.姚寬、孔禮凡(199312)。西溪叢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6.蘇頌、王同策(2004)。蘇魏公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7.劉兆祐(1984)。宋史藝文志史部佚籍考。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8.金子修一(2006)。中國古代皇帝祭祀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9.王安泰(2009)。開建五等--西晉五等爵制成立的歷史考察。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0.蔡宗憲(20080000)。中古前期的交聘與南北互動。臺北縣板橋市: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1.查屏球(2005)。從游士到儒士--漢唐士風與文風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2.雷聞(2009)。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3.劉俊文(1999)。唐代法制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4.趙汝愚、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1999)。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5.任繼愈(1998)。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篇)。河北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6.黃正建(2006)。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7.蔣義斌(19880000)。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8.安作璋、熊鐵基(2007)。秦漢官制史稿。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9.祝總斌(1990)。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0.史應勇(2007)。鄭玄通學及鄭王之爭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1.邱添生(1999)。唐宋變革期的政經與社會。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2.李華瑞(2004)。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3.吳宗國(1992)。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4.陳來(1996)。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5.李肇(1991)。唐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6.孫廣德(1972)。晉南北朝隋唐俗佛道爭論中之政治課題。臺北:臺灣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7.王葆玹(1994)。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8.王葆玹(1997)。今古文經學新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9.簡博賢(1986)。今存三國兩晉經學遺籍考。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0.章權才(1996)。魏晉南北朝隋唐經學史。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1.章權才(1999)。宋明經學史。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2.閻步克(1996)。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3.王栐、誠剛(1981)。燕翼詒謀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4.周一良(1985)。魏晉南北朝史札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5.久保田量遠(1943)。支那儒道佛交涉史。東京:大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6.曾敏行、朱杰人(2001)。獨醒雜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7.班固(199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8.沈約(1993)。宋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9.趙和平(1993)。敦煌寫本書儀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0.譚蟬雪(1998)。敦煌歲時文化導論。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1.徐揚杰(1995)。宋明家族制度史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2.郭東旭(1997)。宋代法制研究。保定市: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3.皮錫瑞(1989)。經學通論。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4.蔡方鹿(2004)。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5.朱熹、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6.孟元老、鄧之誠(1982)。東京夢華錄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7.高明士(1999)。隋唐貢舉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8.賴瑞和(20040000)。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9.汪暉(2004)。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0.雷家驥(1995)。隋唐中央權力結構及其演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1.王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2.李弘祺(19940000)。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3.趙翼、杜維運(1977)。廿二史劄記。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4.楊志剛(2001)。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5.韓愈、屈守元、常思春(1996)。韓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6.錢穆(1992)。宋明理學概述。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7.金春峰(19980000)。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8.劉復生(1991)。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臺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9.黃正建(2011)。《天聖令》與唐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0.李昉、汪紹楹(1961)。太平廣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1.阮元、鄧經元(1993)。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2.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1990)。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3.嚴可均(1995)。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4.姜波(2003)。漢唐都城禮制建築研究。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5.吳曾(1982)。能改齋漫錄。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6.唐代劍(2003)。宋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7.朱熹(1999)。四書章句集注。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8.寺地遵、劉靜貞、李今芸(1995)。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9.孫克寬(1965)。宋元道教之發展。臺中: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0.顧炎武、徐文珊(1979)。原抄本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1.王壽南(1986)。隋唐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2.李昉(1987)。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3.束景南(2001)。朱熹年譜長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4.劉子健(1984)。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5.鄧國光(1990)。摯虞研究。香港:學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6.楊向奎(1997)。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7.劉燕儷(2007)。唐律中的夫妻關係。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8.李燾、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9.唐臨、方詩銘(1992)。冥報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0.張厭弓(2005)。漢傳佛教與中古社會。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1.邵伯溫、李劍雄、劉德權(1997)。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2.漆俠(2002)。宋學的發展與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3.丁凌華(2000)。中國喪服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4.Ebrey, Patricia Buckley(1991)。Confucianism and Family Rituals in Imperial China: A Social History of Writing About Rit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05.程顥、程頤、王孝魚、吳廷棟(1983)。二程集。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6.方勺、許沛藻、楊立揚(1997)。泊宅編(三卷本‧十卷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7.大庭脩、林劍鳴(1991)。秦漢法制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8.許兆昌(2006)。先秦史官的制度與文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9.夏炎(2004)。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0.汪惠敏(1989)。宋代經學之研究。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1.何寄澎(1992)。北宋的古文運動。幼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2.歐陽詢、汪紹楹(1999)。藝文類聚。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3.董誥、陸心源(1987)。全唐文及拾遺。臺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4.卜憲群(2002)。秦漢官僚制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5.江少虞、瞿濟蒼(1981)。宋朝事實類苑。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6.元稹、冀勤(1982)。元稹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7.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籍總目。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8.高明士(20050000)。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程倶、張富祥(2000)。麟臺故事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程頤、程顥、王孝魚(1981)。二程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1.瞿同祖(19840000)。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2.劉肅、許德楠、李鼎霞(1984)。大唐新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3.李心傳(1988)。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4.孟淑慧(20030000)。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5.賈志楊(1995)。宋代科舉。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6.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2001)。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7.劉兆祐(1998)。中國目錄學。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8.曾鞏、陳杏珍、晁繼周(1998)。曾鞏集。中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9.吳萬居、國立編譯館(1999)。宋代三禮學研究。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0.柳宗元、吳文治(1979)。柳宗元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1.范仲淹、李勇先、王蓉貴(2002)。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2.陳振孫(1978)。直齋書錄解題。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3.左丘明、杜預、孔穎達、浦衛忠、龔抗雲、胡遂(1999)。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4.趙彥衛、傅根清(1996)。雲麓漫鈔。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5.蘇軾、孔凡禮(1996)。蘇軾文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6.錢易、錢明逸、黃壽成(2002)。南部新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7.仁井田陞、栗勁、霍存福、王占通、郭廷德(1989)。唐令拾遺。長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8.徐松、孟二冬(2003)。登科記考補正。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9.孔安國、孔穎達、廖名春、陳明、呂紹剛(1999)。尚書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0.韓非子、陳奇猷(2000)。韓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1.蕭子顯(1974)。南齊書。洪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2.釋道世、周叔迦、蘇晉仁(2003)。法苑珠林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3.杜佑、王文錦、王永興(1992)。通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4.洪邁、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1978)。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5.劉海峰(1991)。唐代教育與選舉制度綜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6.王健文(19950000)。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7.顏真卿、凌家民(1993)。顏真卿集。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8.鄭玄、賈公彥(1999)。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9.李林甫、陳仲夫(1992)。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0.宋敏求、洪丕謨(1992)。唐大詔令集。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1.王讜、周勛初(1997)。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2.李錦繡(1998)。唐代制度史略論稿。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3.王闢之、呂友仁(1997)。澠水燕談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4.徐松(1976)。宋會要輯稿。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5.藤川正數(1985)。漢代における禮學の研究。東京:風間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6.李之亮(2003)。宋代京朝官通考。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7.尤雅姿(2005)。顏之推及其家訓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8.康世昌(2009)。漢魏六朝「家訓」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9.馮曉庭(2001)。宋初經學發展述論。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0.Mizubayashi, Takeshi(2006)。天皇制史論:本質・起源・展開。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仁井田陞、栗勁(1989)。《唐令拾遺》序論。唐令拾遺。長春:長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東旭(2001)。宋代編敕制度述略。宋朝法律史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建國(2000)。《宋刑統》制定後的變化--兼論北宋中期以後《宋刑統》的法律地位。宋代法制初探。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建國(2000)。宋代編敕初探。宋代法制初探。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啟雲(1997)。兩漢樞機職事與三臺制度之發展。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度--中華中古前期史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勞榦(1976)。秦漢九卿考。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臺北:藝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閻步克(2001)。史官主書主法之責與官僚政治之演生。樂師與史官--傳統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和平(1995)。敦煌寫本鄭餘慶《大唐新定吉凶書儀》殘卷研究。唐五代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榮新江(199609)。敦煌本《書儀鏡》為安西書儀考。潘石禪先生九秩華誕敦煌學特刊。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甘懷真(2003)。《大唐開元禮》中的天神觀。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堀敏一(1994)。晉泰始律令の成立。律令制と東アジア世界--私の中國史學。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榮捷(1988)。朱熹集新儒學之大成。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予同(1996)。群經概論。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乾(2002)。論啖助學派。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源盛(2009)。唐律中的不應得為罪。漢唐法制與儒家傳統。台北:元照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滋賀秀三(1984)。民事的法源の概括的檢討--情.理.法。清代中國の法と裁判。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戴建國(2000)。天一閣藏明抄本《官品令》考。宋代法制初探。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宋家鈺(2006)。明鈔本北宋天聖令(附唐開元令)的重要學術價值。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趙大瑩(2006)。唐假寧令復原研究。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雷聞(2003)。五嶽真君祠與唐代國家祭祀。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陶晉生(2001)。士大夫家族的維持。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谷川道雄、李濟滄(2005)。六朝士族與家禮--以日常禮儀為中心。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柳立言(2008)。何謂「唐宋變革」。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池田溫、孫曉林(1999)。盛唐之集賢院。唐研究論文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雷聞(2009)。論隋唐國家祭祀的神祠色彩。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黃進興(1994)。權力與信仰:孔廟祭祀制度的形成。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羅香林(1974)。唐代天可汗制度考。唐代文化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大隅清陽(1992)。唐の禮制と日本。唐と日本。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貝塚茂樹(1976)。威儀--周代貴族生活の理念とその儒教化。貝塚茂樹全集.第五卷.中国古代の傳承。東京:中央公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小島毅(1993)。婚禮廟見考-毛奇齢の家禮批判。柳田節子先生古稀紀念:中國の傳統社會と家族。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金子修一(1997)。皇帝制度。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高明士(1999)。唐代的武舉與武廟。隋唐貢舉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羅香林(1974)。唐代三教講論考。唐代文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大津透、王啟發、張玉元(1996)。日本天皇制對唐律令與禮的承襲--以「衣服令」為中心的考察。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2).法制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山口智哉(2006)。南宋鄉飲酒禮考。科舉制的終結與科舉學的興起。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戶崎哲彥、王青(200209)。關於中唐的新《春秋》學派--以其家系、著作、弟子為中心。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王立民(1992)。唐律的禮法關係透視。儒學與法律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王立民(1993)。唐律的禮法關係透視。唐律新探。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王吉林(1999)。唐德宗的危機處理。唐代宰相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王利器(1991)。《文筆要決》解題。文筆要決校箋。臺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王承略、楊錦先(2004)。李燾事迹編年。李燾學行詩文輯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王曾瑜(1991)。《宋會要.禮》校勘札記。宋遼金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王智勇(2000)。讀《宋史•張方平傳》--北宋中期士人交際論考。宋代文化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王壽南(1999)。陸贄與德宗時代的政治。唐代人物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王壽南(1999)。李訓與甘露之變。唐代人物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甘懷真(200302)。制禮觀念的探折。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甘懷真(2003)。漢唐間的喪服禮與政治秩序。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甘懷真(2003)。先秦禮觀念再探。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史睿(199712)。北周後期至唐初禮制的變遷與學術文化的統一。唐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史睿(200709)。《顯慶禮》 所見唐代禮典與法典的關係。唐代宗教文化與制度。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池田溫(2005)。《文公家禮》管見。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衣本鎮(2004)。淺談佛教戒律對朱熹禮學的影響。覺群.學術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朱瑞熙(1998)。宋朝的禮制與宗法。兩宋文化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沈文倬(1999)。從漢初今文經的形成說到兩漢今文《禮》的傳授。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汪兵(2002)。「共」--中國人的公私觀--兼論血緣群體私有制。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史論--陳捷先、馮爾康教授古稀紀念論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汪籛(198409)。唐玄宗朝時期吏治與文學之爭--玄宗朝政治史發微之二。汪籙隋唐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汪聖鐸(2000)。宋代西南兩京的帝后神御殿。宋代歷史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邢義田(198206)。中國皇帝制度的建立與發展。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束景南(1991)。朱熹《家禮》真偽考辨。朱熹佚文輯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李零(2000)。秦漢禮儀中的宗教。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李玉生(200802)。唐令與禮的關係析論。唐史論叢。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李玉福(2002)。從禮刑分離到禮法結合。秦漢制度史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李弘棋(1980)。宋代教育與科舉的幾個問題。宋代教育散論。臺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李斌城(1994)。唐代上朝禮儀初探。唐文化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李華瑞(200404)。論宋初的統治思想。宋史論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李衡眉(1999)。「刑不上大夫」的真諦何在?--兼與陳一石同志商榷。先秦史論集。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李衡眉(1999)。唐朝廟制及其昭穆次序述評。先秦史論集。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李衡眉(2003)。「刑不上大夫」之「刑」為「肉刑」說補證。先秦史論集。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吳麗娛(2002)。敦煌P.3637《新定書儀鏡》中喪服圖年代質疑。唐禮摭遺--中古書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吳麗娛(200802)。《顯慶禮》與武則天。唐史論叢。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余英時(1980)。東漢政權的建立與士族大姓的關係。中國古代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余英時(198902)。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尚揚(1998)。裼襲禮與「禮不下庶人」解。慶祝揚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論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周何(199809)。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論。說禮。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周一良(1991)。兩晉南朝的清議。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周一良(199512)。敦煌寫本書儀中所見的唐代婚喪禮俗。唐五代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周一良(199512)。敦煌寫本書儀考。唐五代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周一良(198706)。敦煌寫本書儀考。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周一良(1995)。書儀源流考。唐五代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周一良(199111)。書儀源流考。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邱立波(200310)。試論漢魏晉禮律關係的演進。中國法律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金子修一、徐谷芃(201105)。以國家祭祀為中心的魏晉南北朝隋唐研究史回顧與展望。日本中國史研究年刊(2008年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金中樞(199507)。宋代的經學當代化初探崇義的三禮圓學。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金中樞(2003)。宋朝館閣的建置和職始考。宋史研究集。臺北:蘭臺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金相範(2006)。唐代祠廟政策的變化--以賜號賜額的運用為中心。宋史研究論叢。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金景芳(198107)。論禮治與法治。古史論集。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祝總斌(1998)。略論晉律之「儒家化」。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姜伯勤(1993)。唐貞元、元和間禮的變遷--兼論唐禮的變遷與敦煌元和書儀文書。隋唐史論集。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姜伯勤(1996)。沙州儺禮考。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敦煌心史散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姜伯勤(1996)。高昌胡天祭祀與敦煌祆祀--兼論其與王朝祭禮的關係。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敦煌心史散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姜伯勤(1998)。王涯與中唐時期的令與禮。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慶祝韓國磐先生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胡戟(2004)。唐代家禮述論。胡戟文存2--隋唐歷史與敦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姚瀛艇(1993)。宋儒關於《周禮》的爭議。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俞鹿年(2003)。唐代使職制度考。中國法制史考證.甲編第四卷.歷代法制考.隋唐法制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高恆(2004)。張斐的《律注要略》及其法律思想。律學考。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高明士(2005)。唐代的釋奠禮制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高明士(2005)。新舊唐書百官(職官)志所載官制異同的檢討:以學制為中心。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高明士(199603)。時代區分論與隋唐史教學--秦漢至隋唐為「中古」的初歩看法。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臺北: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高明士(200303)。政制與法制。中國傳統政治與教育。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高明士(198805)。政制與法制。中國文明發展史。蘆洲: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高明士(200003)。從廟制看治統與道統的關係。中國傳統政治與教育。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高明士(2003)。東亞古代士人的共通教養。東亞文化圏的形成與發展--政治法制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高明士(2010)。《天聖令》的發現及其歷史意義。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論集。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馬作武、楊昂(2001)。泰始年間士族集團的爭鬥與晉律的儒家化。繼承與創新--中國法律史學的世紀回顧與展望。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孫國楝(1980)。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唐宋之際社會轉變研究之一。唐宋史論叢。香港:龍門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孫毓棠(199503)。漢代的太常。孫毓棠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徐復觀(1990)。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躍動。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徐復觀(1990)。以禮為中心的人文世紀之出現,及宗教的人文化。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徐復觀(199002)。漢代一人専制政治下的官制演變。兩漢思想史•卷一 •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梁天錫(1989)。宋宰輔領禮儀諸差遣之分析。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梁天錫(1987)。宋宰輔領禮儀諸差遣之分析。唐宋史研究:中古史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章群(1996)。宗廟與家廟。唐代祠祭論稿。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章群(1996)。天地與諸神。唐代祠祭論稿。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章炳麟(198502)。喪服依開元禮議。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郭偉川(200202)。隋朝之統一乃建基於南北文化之統一需家禮治在南北統一進程中的作用。儒家禮治與中國學術--史學與儒、道、釋三教論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郭聲波(1993)。宋大禮五使繫年。宋代文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郭聲波(1998)。中華書局本《宋史》禮志標點正誤舉隅。宋代文化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張文昌(1999)。《唐律疏議》與「三禮」。唐律與國家社會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張文昌(200506)。唐宋禮書及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張文昌(201001)。服制、親屬與國家--唐宋禮法之喪服規範。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論集。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張中秋(2005)。家禮與國法的關係和原理及其意義。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張國剛(200601)。漢唐「家法」觀念的演變。社會與國家關係視野下的漢唐歷史變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張榮芳(198904)。考證得失•懲惡勸善--史官制度。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 立國的宏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張穩蘋(2002)。啖、趙、陸《春秋》學中的「制經論世」觀研究。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曹家齊(2006)。「愛元祐」與「遵嘉祐」--對南宋政治指歸的一點考察。宋史研究叢稿。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曹清華(2001)。王安石禮學思想述略。宋代文化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副島一郎、王宜璦(2005)。從「禮樂」到「仁義」--中唐儒學的演變及其背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陳俊民(1993)。關於藍田呂氏遺著的輯校及其《易章句》之思想。藍田呂氏遺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陳弱水(200509)。中國歷史上「公」的觀念及其現代變形--一個類型的與整體的考察。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陳登武(200909)。中古時期的「家法」與「國法」--以《顏氏家訓》為中心。地獄•法律•人間秩序--中古中國宗教、社會與國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陳智超(1991)。宋史禮志糾謬。宋遼金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陳喬見(200812)。私與公:自治與法治--兼論儒家「齊家」與「治國」之分際。儒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陳榮捷(1988)。元代之朱子學。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陳榮捷(1988)。朱子之宗教實踐。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陳榮照(1995)。宋初教育家胡瑗--體用之學的實踐。宋史研究集。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陶晉生(2001)。士人的起家。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陶晉生(200102)。宰相之家--韓琦家族。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黃俊傑(198702)。舊學新知百貫通--朱子《孟子集注》看中國學術史上的注疏傳統。中國文化新論•學術篇•浩瀚的學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黃進興(2001)。武廟的崛起與衰微(七迄十四世紀) : 一個政治文化的考察。聖賢與聖徒 : 歷史與宗教論文集。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黃進興(200207)。武廟的崛起與衰微(七迄十四世紀):一個政治文化的考察。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黃源盛(1998)。董仲舒春秋折獄。中國傳統法制與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黃源盛(2009)。春秋折獄的當代詮釋。漢唐法制與儒家傳統。臺北:元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黃彰健(1992)。論曹魏西晉之置十九博士,並論秦漢魏晉博士制度之異同。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傅璇琮(199602)。楊炯考。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傅樂成(198707)。迴紇馬與朔方兵--唐朝與迴紇外交關係的討論。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傅樂成(195312)。迴紇馬與朔方兵--唐朝與迴紇外交關係的討論。邊疆文化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傅樂成(198707)。漢法與漢儒。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逯耀東(200705)。太史公自序的「拾遺補藝」。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雷聞(200905)。祈雨與唐代社會研究。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雷聞(200905)。唐代道教與國家禮儀--以高宗封襌活動為中心。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雷聞(200905)。五嶽真君祠與唐代國家祭祀。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雷聞(200905)。論中晚唐佛道教與民間祠祀的合流。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雷聞(200905)。論唐代皇帝的圖像與祭祀。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雷聞(200905)。唐代地方祠祀的分層與運作--以生祠與城隍神為中心。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雷聞(200905)。唐宋時期地方祠祀政策的變化--兼論「祀典」與「淫祠」概念的落實。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雷海宗(2002)。皇帝制度之成立。伯倫史學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袭錫圭(200001)。寒食與改火--介子推焚死傳說研究。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楊鴻年(2005)。博士。漢魏制度叢考。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葛兆光(2005)。文化史與文明史--以宋代中國的歷史為例。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董金裕(1993)。呂大鈞的鄉村改革運動。宋儒風範。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漆俠(1999)。宋太宗與守內虛外。探知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漆俠(1999)。范仲淹集團與慶曆新政--讀歐陽修〈朋黨論〉書後。探知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廖伯源(2003)。秦漢朝廷之論議制度。秦漢史論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趙和平(1995)。敦煌寫本《朋友書儀》殘卷整理與研究。唐五代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趙和平(199005)。敦煌寫本鄭餘慶《大唐新定吉凶書儀》殘卷研究。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趙和平(1995)。敦煌寫本書儀略論。唐五代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趙和平(199006)。敦煌寫本書儀略論。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論文集。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趙和平(1995)。晚唐五代時的三種吉凶書儀寫卷研究。唐五代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趙和平(1995)。敦煌表狀箋啟書儀略論。唐五代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趙和平(199606)。敦煌表狀箋啟書儀略論。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論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趙和平(1995)。敦煌寫本書儀中所看到的部分唐代社會文化生活。唐五代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趙和平(201103)。敦煌寫本書儀中的口頭用語問題初探。趙和平敦煌書儀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趙和平(1996)。敦煌寫本書儀中的口頭用語問題初探。慶祝潘石襌先生九秩華誕敦煌學特刊。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趙和平(199512)。《敦煌寫本書儀研究》訂補。趙和平敦煌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趙和平(199512)。晚唐時河北地區的一種吉凶書儀的再研究。趙和平敦煌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鄧小南(2004)。「內外」之際與「秩序」格局:宋代婦女。中國歷史中的婦女與性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鄧廣銘(1997)。宋朝的家法與北宋的政治改革運動。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蔣集耀(2004)。中國古代魏晉律學研究。律學考。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蔣復璁(1980)。宋代一個國策的檢討。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蔣義斌(1991)。中國宗教與史的起源。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臺北:法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劉真(1980)。宋代的學規與鄉約。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劉真(195610)。宋代的學規與鄉約。中國學術史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劉子健(198711)。封襌文化與宋代明堂祭天。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劉長東(2005)。宋代神御殿考。宋代佛教政策論稿。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劉俊文(199906)。唐律與禮的關係試折。唐代法制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劉俊文(1999)。論唐後期法制的變化。唐代法制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劉徤明(1993)。論唐玄宗時期的集賢院。隋唐史論集。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劉篤才(2004)。論張斐的法律思想--兼及魏晉律學與玄學的關係。律學考。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閻步克(2001)。樂師、史官文化傳承之異同及意義。樂師與史官:傳統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0.錢穆(1971)。朱子之禮學。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錢穆(1976)。周公與中國文化。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錢穆(198510)。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3.穆宇(2004)。張斐法律思想述評。律學考。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4.陳弱水(2005)。公德觀念的初步探討--歷史淵源與理論建構。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5.陳登武(2008)。白居易《百道判》試析--兼論「經義折獄」的影響。傳統中國法律的理念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6.瞿同祖(1998)。中國法律之儒家化。瞿同祖法學論著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7.瞿同祖(1948)。中國法律之儒家化。國立北京大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文學院第四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8.瞿林東(1989)。論《通典》在歷史編纂上的創新。唐代史學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9.瞿林東(1989)。論《通典》的方法和旨趣。唐代史學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0.韓國磐(1993)。關於漢唐時士庶的幾個問題。隋唐史論集。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Lamouroux, Chr1st1an、顧良(199812)。禮儀、空間與財政--11世紀中國的主權重組。法國漢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2.羅彤華(201011)。唐代官人的父母喪制。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論集。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3.嚴耀中(2004)。從行香看禮制演變--兼析唐開成年間廢行香風波。論史傳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4.龔鵬程(1986)。唐宋族譜之變遷。思想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5.大隅清陽(201102)。儀制令と律令國家--古代國家の支配秩序。律令官制と禮秩序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6.大隅清陽(199410)。制令と律令國家--古代國家の支配秩序。中國禮法と日本律令制。東京:東方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7.大隅清陽(201102)。唐の禮制と日本。律令官制と禮秩序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8.大隅清陽(201102)。儀制令における禮と法--律令法系の構造的特質をめぐって。律令官制と禮秩序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9.大隅清陽(199309)。儀制令における禮と法--律令法系の構造的特質をめぐって。日本律令制論集。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0.大隅清陽(201102)。日本律令制における威儀物受容の性格--養老儀制令13儀戈條• 15蓋條をめぐって。律令官制と禮秩序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大隅清陽(201102)。座具からみた朝禮の變遷--養老儀制令12廳座上條の史的意義。律令官制と禮秩序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2.大隅清陽(200203)。座具からみた朝禮の變遷--養老儀制令12廳座上條の史的意義。日中律令制の諸相。東京:東方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3.大隅清陽(201102)。禮と儒教思想。律令官制と禮秩序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4.大隅清陽(200605)。禮と儒教思想。列島の古代史1 •信仰と世界觀。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5.丸山裕美子(200903)。敦煌寫本「月儀」「朋友書儀」と日本傳來『社家立成雜書要略』--東アジアの月儀•書儀。敦煌•吐魯番出土漢文文書の新研究。東京:東洋文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6.上山春平(1995)。朱子の『家禮』と『儀禮經傳通解』。上山春平著作集第七卷•傳教と儒教。京都:法藏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7.小島毅(199410)。宋代の國家祭祀--『政和五禮新儀』の特徴。中國禮法と日本律令制。東京:東方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8.小島毅(1996)。『家禮』の構造。中國近世における禮の言說。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山根三芳(1996)。司馬光の「婚儀」說。宋代禮說研究。廣島:溪水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山根三芳(198009)。司馬光婚禮說考。池田末利博士古稀記念•東洋學論集。廣島:池田末利博士古稀記念事業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山根三芳(1996)。司馬光の「冠儀」說。宋代禮說研究。廣島:溪水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2.山根三芳(199602)。司馬光の「居家雜儀」考。宋代禮說研究。廣島:溪水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3.山根三芳(198112)。司馬光の「居家雜儀」について。荒木(見悟)教授退休記念•中國哲學史研究論集。福岡:葦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4.內藤乾吉(1963)。唐六典の行用について。中國法制史考證。東京:有斐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5.石川重雄(199305)。宋代祭祀社會と觀音信仰--「迎請」をめぐって。柳田節子先生古稀記念•中國の傳統社會と家族。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6.石見清裕(200506)。唐代凶禮の構造--『大唐開元禮』官僚喪葬儀禮に中心を。福井文雅博士古稀記念論集--アジア文 化の思想と儀禮。東京:春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7.石見清裕(200808)。唐代の官僚喪葬儀禮と開元二十五年喪葬令。東アジアの儀禮と宗教。東京:雄松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8.古瀬奈津子(199802)。唐禮繼受に關する覺書--地方における儀禮儀式。日本古代王權と儀式。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9.古瀬奈津子(199802)。「國忌」の行事について。日本古代王權と儀式。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0.古瀬奈津子(199802)。儀式における唐禮と繼受:奈良末--平安初期の變化を中心に。日本古代王權と儀式。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古瀬奈津子(199410)。儀式における唐禮と繼受:奈良末--平安初期の變化を中心に。中國禮法と日本律令制。東京:東方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2.古瀬奈津子(1999)。雨乞いの儀式について--唐の祠令と日本の神祇令。東アジア史における國家と地域。刀水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3.宇野精一(1974)。朱子と禮。朱子學大系第一卷:朱子學入門。東京:明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4.守屋美都雄(1968)。晉故事について。中國古代の家族と國家。京都:東洋史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5.池田溫(1972)。大唐開元禮解說。大唐開元禮。東京:古典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6.池田溫(198108)。大唐開元禮第二版附記。大唐開元禮。東京:古典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7.衣川強(199607)。兩宋王朝をめぐる國際關係--時代の俯瞰圖。宋元時代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8.西本昌弘(199702)。日本古代禮制研究の現狀と課題。日本古代儀禮成立史の研究。東京:熇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9.西脇常記(2000)。唐代の葬俗--特に葬法について。唐代の思想と文化。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0.西嶋定生(198308)。漢代における即位儀禮とくに帝位繼承のぼあいについて。中國古代國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西嶋定生(197511)。漢代における即位儀禮とくに帝位繼承のぼあいについて。榎(一雄)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論叢。東京:山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2.杉本憲司(1967)。唐代の葬制について--唐代墓葬考序節。末永先生古稀記念.古代学論叢。吹田:末永先生古稀記念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3.吾妻重二(200503)。近世家族研究における問題點--祠堂•始祖祭祀•大家族主義。宋一明宗族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4.吾妻重二(200605)。近世儒教の祭祀儀禮と木主•位牌--朱熹『家禮』の一展開。國際シンポジウム•東アジア世界と儒教。東京:東方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5.吾妻重二(200610)。宋代の景靈宮について--道教祭祀と儒教祭祀の交差。道教の斎法儀禮の思想史的研究。東京:知泉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6.吾妻重二(200808)。儒教儀禮研究の現狀と課題--『家禮』を中心に。東アジアの儀禮と宗教。東京:雄松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7.尾形勇(198210)。中國の即位儀禮。東アジア世界における日本古代史講座•第9卷•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儀禮と國家。東京:學生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8.佐立治人(1993)。『清明集』の「法意」と「人情」--訴訟當事者による法意解釋の痕跡。中國近世の法制と社會。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9.坂本太郎(198903)。儀式と唐禮。律令制度--坂本太郎著作集。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0.板野長八(197609)。前漢末に於ける宗廟•郊祀の改革運動。中國古代における 人間觀の展開。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松本浩一(198802)。葬禮•祭禮にみる宋代宗教史の一傾向。宋代の社會と文化。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2.岡野誠(1993)。宋刑統。中國法制史--基本資料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3.阿部吉雄(193604)。文公家禮に就いて。服部(宇之吉)先生古稀祝賀記念論文集。東京:冨山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4.牧野巽(198009)。司馬氏書儀の大家族主義と文公家禮の宗法主義。牧野巽著作集•第三卷.近世中國宗族研究。東京:御茶の水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5.牧野巽(198009)。東洋の族制と朱子家禮。牧野巽著作集•第三卷近世中國宗族研究。東京:御茶の水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6.近藤一成(200902)。宋代の士大夫と社會--黄榦における禮の世界と判語の世界。宋代中國科舉社會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7.近藤一成(199607)。宋代の士大夫と社會-- 黄榦における禮の世界と法の世界。宋元時代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8.金子修一(2001)。則天武后の明堂の政治的役割。古代中國と皇帝祭祀。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9.金子修一(2001)。唐代皇帝祭祀の二つの事例。古代中國と皇帝祭祀。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0.金子修一(198807)。唐代皇帝祭祀の二つの事例--太宗貞觀一七年の場合と玄宗開元一一年の場合。中國古代の法と社會-- 栗原益男先生古稀記念論集。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1.金子修一(199410)。玄宗朝の皇帝親祭について。中國禮法と日本律令制。東京:東方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2.金子修一(1992)。唐太宗--睿宗の郊廟親祭について--唐代における皇帝の郊廟親祭。中國の都市と農村。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3.金子修一(200101)。中國古代皇帝の特質。古代中國と皇帝祭祀。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4.金子修一(199511)。中國の皇帝制--とくに唐代の皇帝祭祀を中心に。講座 •前近代の天皇•第5卷•世界史のなかの天皇。東京:青木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5.金子修一(200101)。中國古代の皇帝制度の諸問題。古代中國と皇帝祭祀。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6.金子修一(1999)。皇帝祭祀の展開。岩波講座.世界歴史9.中華の分裂と再生.3〜13世紀。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7.金子修一(1999)。中國古代の即位儀禮の場所について。古代中國と皇帝祭祀。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8.金子修一(200703)。大唐元陵儀注試釋。「東アジア世界における王權の態様--陵墓•王權儀禮の視點から」報告集。東京:國學院大學文學部古代王權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9.妹尾達彥(198602)。唐代の科舉制度と長安の合格儀禮。律令制--中國朝鮮の法と國家。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0.狩野直喜(1980)。我朝に於ける唐制の模倣と祭天の禮。讀書籑餘。東京:みすず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宮川尚志(1983)。唐の玄宗と道教。中國宗教史研究.第一。京都:同朋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2.梅原郁(1985)。宋代の館職。宋代官僚制度研究。京都:同朋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3.梅原郁(1986)。皇帝.祭祀.國都。歷史のなかの都市--續都市の社會史。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4.麥谷邦夫(200502)。唐代封襌議小考。中國文明の形成。京都:朋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5.渡邊信一郎(199609)。元會の構造--中國古代國家の儀禮的秩序。天空の玉座 --中國古代帝國の朝政と儀禮。東京:柏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6.滋賀秀三(198412)。法源としての経義と禮、および慣習。清代中國の法と裁判。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7.菊池克美(199410)。神祇令における法繼受の問題。中國禮法と日本律令制。東京:東方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8.羅仲輝(1997)。論明初議禮。明史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9.奥村郁三(199302)。大唐六典。中國法制史--基本資料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0.彌永貞三(199812)。古代の釋奠について。日本古代の政治と史料。東京:高科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1.彌永貞三(197202)。古代の釋奠について。續日本古代史論集。東京:吉川弘文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2.瀧川政次郎(193109)。唐禮と日本令。律令の研究。東京:刀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3.瀧川政次郎(196306)。江都集禮と日本の儀式。岩井博士古稀記念•典籍論集。東京:岩井博士古稀記念事業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4.藤川正數(1960)。魏晉時代の喪服禮說と開元禮との關係。魏晉時代における喪服禮の研究。東京:敬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5.礪波護(1986)。三司使の成立について--唐宋の變革と使職。唐代政治社會史研究。京都:同朋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6.McMullen, David L.(1989)。The death rites of Tang Daizong。State and court ritual in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87.張文昌(200806)。唐宋禮書及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8.張文昌(201009)。唐代以降國家禮儀發展之變遷--以國家禮典為中心。張廣達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9.陳榮捷(1988)。朱門之特色及其意義。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0.西嶋定生(1970)。皇帝支配の成立。岩波講座「世界歷史」4--《東ァジァ世 界の形成》。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1.西嶋定生(1983)。皇帝支配の成立。中國古代國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2.沈文倬(199004)。從漢初今文經的形成說到兩漢今文《禮》的傳授。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3.黃源盛(20090000)。唐律中的禮刑思想。漢唐法制與儒家傳統。臺北:元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4.吳麗娛(2005)。唐宋之際的禮儀新秩序--以唐代的公卿巡陵和陵廟薦食為中心。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5.黃正建(2004)。王涯奏文與唐後期車服制度的變化。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6.高明士(2003)。隋唐使臣赴倭及其禮儀問題。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7.余英時(1980)。古代知識階層的興起與發展。中國古代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8.邢義田(1987)。中國皇帝制度的建立與發展。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9.巫鴻(1989)。從「廟」至「墓」--中國古代宗教美術發展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慶祝蘇秉琦先生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0.高明士(20050000)。東亞古代的明法與律學教育。東亞傳統教育與法制研究 (1):教育與政治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1.楊世文(2002)。啖助學派通論。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2.姜伯勤(1996)。唐禮與敦煌發現的書儀--《大唐開元禮》與開元時期的書儀。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敦煌心史散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3.逯耀東(1998)。漢晉間對經書解釋的轉變。魏晉史學及其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4.陳啟雲(19970000)。中國中古「士族政治」淵源考。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度 : 中華中古前期史研究。臺北:新文豐。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5.高明士(1993)。隋代的制禮作樂--隋代立國政策研究之二。隋唐史論集。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6.高明士(199901)。導論:唐律研究及其問題。唐律與國家社會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7.邢義田(198706)。從「如故事」和「便宜從事」看漢代行政中的經常與權變。治國安邦--法制、行政與軍事。臺北: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8.歐陽修(200103)。正統論。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9.張蓓蓓(1991)。世說新語任誕篇別解。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市: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0.牟潤孫(1990)。唐初南北學人論學之異趣及其影響。注史齋叢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1.邢義田(1987)。秦漢的律令學。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2.李樹桐(1979)。開元盛世之研究。唐史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3.嚴耕望(1991)。論唐代尚書省之職權與地位。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臺北:聯經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4.宇都宮清吉(1986)。顏之推研究。中國古代中世史研究。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5.守屋美都雄(1968)。六朝時代の家訓について。中國古代の家族と國家。京都:東洋史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6.余英時(1980)。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7.內藤湖南(1992)。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8.金子修一(1986)。則天武后の明堂について--その政治的性格の探討。律令制--中國朝鮮の法と國家。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余英時(1980)。漢晉之際士之新自覺與新思潮。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高明士(2005)。禮法意義下的宗廟--以中國中古為主。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1.姜伯勤(1996)。唐貞元、元和間禮的變遷--兼論唐禮的變遷與敦煌元和書儀文書。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敦煌心史散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2.顏之推、王利器(1993)。歸心篇。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3.寧欣(1995)。唐代選官研究。唐代的荐舉。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4.陳啟雲(19970000)。兩晉三省制度之淵源、特色及演變。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度 : 中華中古前期史研究。臺北:新文豐。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5.李豐楙(2002)。朱子〈家禮〉與閩臺家禮。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6.毛漢光(1988)。從士族籍貫遷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7.劉子健(1987)。宋末所謂道統的成立。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8.高明士(2008)。法文化的定型:禮主刑輔原理的確立。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之形成與轉變。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9.金中樞(1979)。北宋科舉制度研究。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0.金中樞(1980)。北宋科舉制度研究。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1.司馬光、張希清、鄧廣銘(1989)。第153條:馮拯。涑水記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2.鄭金生、張同君(1992)。[食療本草譯注]前言。食療本草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3.甘懷真(2003)。西漢郊祀禮的成立。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4.錢穆(1989)。兩漢博士家法考。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5.李學勤(1994)。秦律與周禮。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6.梅原郁(1993)。唐宋時代の法典編纂。中國近代の法制と社會。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7.福島正(2001)。濮議と興獻議。中國の禮制と禮學。京都:朋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8.McMullen, David L.(1987)。Bureaucrats and Cosmology: The Ritual Code of T’ang China。Ritual of Royally: Power and Ceremony in Traditional Societi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39.黃俊傑(2005)。東亞近世儒者對「公」「私」領域分際的思考:從孟子與桃應的對話出發。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0.葛兆光(2003)。最終的屈服--關於開元天寶時期的道教。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1.王德毅(1993)。范祖禹的史學與政論。宋史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