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道寧齋印考
書刊名:故宮學術季刊
作者:游國慶
作者(外文):Yu, Kuo-chi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32:4
頁次:頁47-89
主題關鍵詞:道寧齋奇字印文清代帝后璽印古文字研究Daoning StudySeals with unusual charactersQing imperial sealsEpi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27
本文從一方印文奇詭難辨的吉星福先生捐贈田黃石印發端。經由出土古文字與 傳抄古文的字形資料參比,以及文字歷史演變的規律勘察,將此印文隸定為「道寧 齋」三字,期望使印文研究擺脫猜謎射覆式的主觀臆想,走上較科學的軌道。 在考知字形、了解印文後,進一步查證文獻史料,證知為北京北海瓊華島白塔 下的一個齋館,於乾隆十八年修建完成,名為「道寧齋」。更搜尋清宮帝后用印之《寶 藪》,發現乾隆皇帝有一方同印篆的朱文印,形制略小,旁附「道寧齋」釋文。由 康雍乾諸清帝常鐫同文印章之例看,此贈印亦應為乾隆帝的一方用印,田黃石料, 印文兩側加雙龍紋,極其珍貴。 明清書家、印人的古文字知識、或古文奇字形體使用的來源,是一個頗大的議 題,許多書畫家鈐朱與收藏印記,往往見存這些難辨的奇字印文,因對其得形之由未 明,故傳抄致訛甚多。本文對印文「道」、「寧」、「齋」三字的字形偏旁考索, 或可作為此類印章印文研究的參考。 清宮帝后璽印散佚民間,屢見於各拍賣會,或可驗諸《寶藪》、或為當時編譜所 失收、或編輯前已佚失,此印可補《寶藪》之缺,為清宮帝后璽印研究增加一方寶 貴的實物資料。
期刊論文
1.游國慶(20080600)。三十二體篆書金剛經之研究。書畫藝術學刊,4,77-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游國慶(20071200)。宋夢英集篆十八體書碑及其相關問題。書畫藝術學刊,3,95-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瑛(20110400)。淺談「寄情人間」展兩方鳥蟲篆印。故宮文物月刊,337,78-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游國慶(20061100)。古漢字與雜體篆--以三十二體篆書盛京賦為例。書畫藝術學刊,1,7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游國慶(2011)。清代皇家寶璽與古篆。第三屆『孤山證印』西泠印社國際印學峰會。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387-4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杜從古(1935)。集篆古文韻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1985)。吉星福代表張振芳教授伉儷捐贈文物目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福祥(2003)。明清帝后璽印。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游國慶(2007)。印象深刻--院藏璽印展。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班固、顏師古(1983)。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夏竦(1981)。古文四聲韻。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郎瑛(1984)。新校七修類稿.續稿。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黄宗羲(1983)。金石要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官修。國朝宮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慶桂(1806)。國朝宮史續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季詮、孔達(1965)。明清畫家印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文鏡(1934)。古籀匯編。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唐蘭(1965)。古文字學導論。香港:太平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福祥(2005)。清代帝后璽印譜。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光遠(1995)。商代金文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俅(1985)。嘯堂集古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郭忠恕(198312)。汗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阮元(1965)。重刊宋本尚書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上海博物館(1987)。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北京故宮博物院(1996)。明清帝后寶璽。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徐在國(2006)。傳抄古文字編。北京: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司馬遷、瀧川龜太郎(1977)。史記會注考證。臺北:中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北平市政府秘書處(1935)。舊都文物略。北平:北平市政府第一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薛尚功、朱謀垔、于省吾(1935)。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德寬(200705)。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何琳儀(2003)。戰國文字通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7)。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許慎、段玉裁(1999)。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丹誠。忠烈比干公之裔,http://www.cnlin.org/Item/Show.asp?m=l&d=3971, 2014/03/10。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