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福建臺灣總兵官印信考:附福建臺灣澎湖總兵官印信考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劉仁超
作者(外文):Liu, Jen-chao
出版日期:2014
卷期:21:1
頁次:頁219-263
主題關鍵詞:臺灣總兵澎湖總兵官印Taiwan division commanderPenghu division commanderOfficial sea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34
  • 點閱點閱:116
本文主要探討臺灣近代癩病醫學研究如何形成與發展,並關注醫學研究與政 策之間的關係,包括自戰前、以至戰後癩病政策推演的過程,及癩病醫學研究重 點與定位。首先,本文以十九世紀末國際間癩病控制的範型「挪威」為討論的切 入點,說明這種政策與醫學研究合作的管控模式之發展過程。其次,討論日本帝 國如何受到這種管控模式的影響,並基於帝國自身的特有考量而發展出其癩病隔 離政策與相關醫學研究。然後,以日本帝國在臺灣創設癩病控制機構:樂生療養 院的過程為討論重心,說明日本的癩病控制政策與研究如何影響殖民地臺灣,而 臺灣又如何發展有別於殖民母國日本的癩病研究。最後,分析1945 年之後臺灣的 癩病醫學,又如何歷經延續或斷裂的問題。本文重要結論是:樂生院的癩病研究 立足於日本癩病醫學移植的基礎,因此議題設定、研究方法及研究重點,均有類 似日本的部分,但因應殖民政策需求,也發展出有別於日本者,尤其闡明臺灣或 臺灣人癩病的特性。1945 年10 月臺灣因政權轉移,癩病政策與醫學研究也迎向 時代變動。1953 年起,因美援衛生計畫介入癩病議題,引進癩病化學治療,開啟 癩病政策從隔離封閉、轉向門診開放措施。癩病研究亦重新展開,美式醫學取代 戰前德、日式醫學,醫學知識及其實作也從戰前細菌學研究轉向戰後現代免疫學 發展。
期刊論文
1.杜家驥(2009)。清代官印的特點及其所反映的職官制度變化。歷史教學(高校版),22,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先得(1982)。北京市崇文區出土清代臺灣總兵官印。文物,1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莊滿禎(2006)。臺南官銀票、臺灣民主國股份票及臺南官錢票補遺。天下珍藏拍賣,11(2),166-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連景初(19590600)。乙未臺南抗日遺事。文史薈刊,1,53-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密察(19811200)。一八九五年「臺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8,83-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澤祿(19960900)。「臺灣民主國」的官銀票發行一百年。臺灣文獻,47(3),149-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韻竹(20060900)。從制度層面對清代臺灣總兵官的再析論。臺灣文獻,57(3),163-1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游國慶(20061100)。古漢字與雜體篆--以三十二體篆書盛京賦為例。書畫藝術學刊,1,7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饒金蘭(1992)。近代中國印信制度-行政之觀點(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片岡一忠(2008)。中国官印制度研究。東京:東方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北京故宮博物院、嚴勇(2002)。清史圖典(順治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光濤、李學智(1973)。明清檔案存真選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葆楨、吳元炳(1967)。沈文肅公政書。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季永海(2011)。滿語語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俞樾(2000)。茶香室叢鈔。北京:中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特登額(2000)。欽定禮部則例(道光朝)。海口: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崑岡、吳樹梅(1997)。欽定大清會典(光緒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崑岡、劉啟端(1997)。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爾巽(1983)。淸史稿。臺北:博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辰(1985)。國初事蹟。臺北: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錚雲(201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臺灣史料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羅香林(1968)。劉永福歷史草。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覺羅勒德洪(1964)。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覺羅勒德洪(1964)。大清仁宗睿(嘉慶)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覺羅勒德洪(1964)。大清穆宗毅(同治)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允祹(1983)。欽定大清會典則例(乾隆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莊吉發(1995)。故宮臺灣史料概述。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費宏(1966)。明武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文、黃彰健(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故宮博物院、故宮文獻編輯委員會(1974)。宮中檔光緒朝奏摺。臺北: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覺羅勒德洪(1964)。大清聖祖仁(康熙)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岸裡大社文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國立故宮博物院。軍機處檔摺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連雅堂(1920)。臺灣通史。臺南:臺北眾文圖書公司:臺灣通史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衍、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通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洪安全(1994)。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沈德符(1976)。萬曆野獲編。臺北:偉文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覺羅勒德洪等(1964)。大清世宗憲(雍正)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允祹(1983)。欽定大清會典(乾隆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托津(1991)。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臺北:文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雲林、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徐溥、李東陽(1983)。明會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董倫、李景隆、姚廣孝(1966)。明太祖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覺羅勒德洪(1964)。大清世祖章(順治)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覺羅勒德洪(1964)。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允祿(1994)。大清會典(雍正朝)。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托津(1994)。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高拱乾(1960)。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張廷玉(1975)。明史。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610)。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林焜熿(1960)。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郭廷以、李毓澍(1972)。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5)。光緒朝硃批奏摺。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李淑惠、李子寧、吳佰祿(2002)。黃虎旗的故事:臺灣民主國文物圖錄。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吳德功(1959)。戴案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許雪姬(19930000)。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洪安全(1996)。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覺羅勒德洪(1964)。大清宣宗成(道光)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伊桑阿(1993)。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許雪姬(19930000)。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許雪姬(19870000)。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施琅(1958)。靖海紀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日本天理大學贈送臺大圖書館天理大學參考館典藏岸裡大社文書[圖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招撫大將軍印,http://oldchinesebooks.wordpress.com/2012/01/02/southern-ming-calendars/, 2012/07/27。  new window
3.嘉義縣印,http://irs.ntm.gov.tw/cms/archive/metadata_page.jsp?dept=1&dtd_id=2&id=AH001695, 2013/11/29。  new window
4.清國時代官署印影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光緒十四年總鎮統領鎮海中軍萬「為札飭事」札恒春縣,http://irs.ntm.gov.tw/cms/archive/metadata_page.jsp?dept=1&dtd_id=2&id=AH000534-155, 2013/1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印信條例,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30011, 2013/11/29。  new window
7.淡新檔案,http://dtrap.lib.ntu.edu.tw/DTRAP/index.htm, 2013/11/29。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任萬平(1999)。清代官印制度研究綜論。明清論叢。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德功(1959)。讓臺記。割臺三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