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抗戰日軍「一號作戰」與中共敵後發展策略
書刊名:國防雜誌
作者:宋啓成
作者(外文):Sung, Chi-che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30:6
頁次:頁59-80
主題關鍵詞:一號作戰中共抗日戰爭敵後Operation ICHI-GOCCPChinese Communist Party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nemy-occupied area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2
  • 點閱點閱:1
會議論文
1.傅應川(1996)。抗戰時期國軍「游擊戰配合正規戰」之戰略涵義。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三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郭華倫(1982)。中共史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edemeyer, Albert、程之行(1959)。魏德邁報告。臺灣光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challer, Michael(1985)。The American Occupation of Japan: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in Asia。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中央檔案館(1992)。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Taylor, Jay、林添貴(2000)。蔣經國傳。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奎松(1997)。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日本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黃朝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7)。伊洛瓦底會戰--緬甸防衛的失敗。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虞奇(19800800)。抗日戰爭簡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榮趙(1978)。蔣委員長與羅斯福總統戰時通訊。台北:中國研究中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曾清貴(1987)。河南會戰。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吳玉貴(1989)。「捷」號作戰指導。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古屋奎二、中央日報(1977)。蔣總統秘錄。台北:中央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中央檔案館(1991)。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健民(1988)。中國共產黨史。台北:漢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納德、陳香梅(1952)。我與中國。臺北:華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Mitter, Rana、林添貴(2014)。被遺忘的盟友。台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郝柏村、傅應川、何世同、胡筑生、黃炳麟(2015)。郝柏村重返抗日戰場。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秦孝儀(1981)。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六編:傀儡組織。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編輯委員會、秦孝儀(1985)。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五編:中共活動真相。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廖運潘、日本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1988)。大戰前之華北「治安」作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新四軍戰史》編輯室(2006)。新四軍戰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1995)。新四軍‧文獻。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吉川事務官(1964)。伊姆法爾作戰。臺北:實踐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姜克夫(1991)。民國軍事史略稿。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秦孝儀(1981)。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二編:作戰經過。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齊錫生(2012)。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大年、武月星(1995)。中國抗日戰爭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蔣緯國(1978)。抗日禦侮。臺北: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巴巴拉.塔奇曼、萬里新(2007)。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北京: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日本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黃朝茂(1988)。大戰期間華北「治安」作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Tang, Tsou、王寧、周先進(2012)。美國在中國的失敗(1941-1950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野嶋剛(2014)。ラスト.バタリオン:蒋介石と日本軍人たち。東京:講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永發(1998)。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從革命奪權到告別革命。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毛澤東(1993)。毛澤東軍事文集。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張玉法(1998)。中華民國史稿。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Taylor, Jay、林添貴(2010)。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毛磊、范小方(1996)。國共兩黨談判通史。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Sheng, Michael M.(1997)。Battling Western Imperialism: Mao, Stalin, and the United States。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1943)。1968. The Conferences at Washington, 1941-1942, and Casablanca。  new window
其他
1.傅建中(20141219)。華府看天下--美國掀平反蔣介石風,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19000930-260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150719)。戦争日本兵たちは:インパ-ル作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范英(1985)。國軍與抗戰。抗戰勝利40周年論文集。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Eastman, Lloyd E.、周祖羲(1994)。中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5年。劍橋中華民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志讓、楊品泉(1994)。1927年前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劍橋中華民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Van Slyke, Lyman P.、汪朝光、李學通(1994)。中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1937-1945年。劍橋中華民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關中(1982)。戰時國共商談。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十輯:國共鬥爭。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