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六朝、唐代「詠荊軻」詩之創造思維辨析
書刊名:奇萊論衡
作者:陳俊偉
出版日期:2016
卷期:1
頁次:頁1-24
主題關鍵詞:詠史詩燕丹子詠荊軻詩陶潛詠荊軻柳宗元詠荊軻史記.剌客列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179
期刊論文
1.張高評(20111200)。王昭君和親故事與宋詩之創造思維。國文學報,50,245-2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丹鳳(201110)。談詠「荊軻」詩。衡水學院學報,13(5),2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賀根民(201101)。荊軻形象的文學移位與道德人格的嬗變。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1),87-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君輝(201110)。試論陶淵明《詠荊軻》詩的創作主旨。韓山師範學院學報,32(5),58-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海明(2013)。司馬遷作《易水歌》獻疑。文藝研究,2013(4),43-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路雲亭(2002)。荊軻熱文化探源。太原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2(1),46-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齊益壽(200803)。多重「對話」與「讀者」反應--陶淵明三首「以史為體」的詠史詩探微。中國詮釋學,2008(5),183-2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石昌渝(1995)。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昉、李穆、徐鉉、夏劍欽(2000)。太平御覽。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星衍、王根林(1999)。燕丹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陶潛、楊勇(1970)。陶淵明集校箋。臺北:中國袖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司馬遷、裴駟、司馬貞、張守節(2004)。新校本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星衍、王根林(1999)。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義(2004)。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逯欽立(1983)。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清聖祖、彭定求(2003)。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