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伯遠帖》之傳藏與董其昌跋文真偽析辨
書刊名:師大學報. 語言與文學類
作者:王振邦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Jen-bang
出版日期:2016
卷期:61:2
頁次:頁59-102
主題關鍵詞:伯遠帖真偽富春山居圖董其昌跋文Boyuan TieAuthenticityDwelling in the Fu-Chun MountainsChi-Chang Dong's postscrip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9
  • 點閱點閱:31
期刊論文
1.穆棣(2002)。王珣《伯遠帖》真迹之謎解密。書畫藝術,2002(6),24-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穆棣(19990300)。王珣「伯遠帖」考。故宮學術季刊,16(3),35-66+左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盧錫銘、宋浩、林放(2015)。兩卷跋文真偽考。收藏/拍賣,2015(5),56-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臣彬(1985)。王珣《伯遠帖》。紫禁城,1985(3),23-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緯中(19971200)。談現存「伯遠帖」後董其昌跋的真偽。故宮文物月刊,15(9)=177,126-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冠男(2015)。重探碑拓新價值--香港中大文物館「北山汲古--碑帖銘刻拓本」公開講座紀實。典藏古美術,279,124-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長虹(2006)。明末清初江南藝術市場與藝術交易人。故宮博物院院刊,2006(2),20-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惠鎮(2011)。《富春山居圖‧子明卷》疑系董其昌作偽。國畫家雜誌,2011(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軍(2011)。《富春山居圖》離散錄。文史精華,2011(8),5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郁周(20061100)。〈祭姪稿〉中的「丹陽縣」與「仁兄」兩詞問題。中華書道,54,10-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光煦(1982)。明收藏家吳廷、吳楨。上海博物館集刊,1982,2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小紅(2011)。《富春山居圖》原貌考。書畫世界,2011(148),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福權(2011)。《伯遠帖》釋文新論。青少年書法,2011(14),48-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穆棣(2008)。論吳廷暨其《餘清齋法帖》。明清書法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燕翼(2011)。黃公望繪畫的時空意義。區域與網路--近千年來中國美術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171-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陶玉璞(2016)。「三希帖」於明清時期之流傳與誤傳 (計畫編號:MOST 103-2410-H-260-050)。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何傳馨(2011)。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靳治荊、吳苑(1985)。歙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于玉安(1999)。中國歷代書法論著匯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駿富(1991)。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南謙受堂。餘清齋法帖。臺南謙受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廷福、楊同甫(2004)。明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惇(2007)。中國書法全集。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程渤(2004)。明《餘清齋帖》研究。南京市:南京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啟功、王靖憲(2002)。中國法帖全集。武漢市:湖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邦達(2005)。古書畫過眼要錄:晉隋唐五代宋書法。北京市: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松清秀仙(1992)。吳昌碩書法字典。北京市: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3.0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寶文(2012)。淳化閣帖。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東南光(1999)。宋四家書法字典。北京市: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赤井清美(1998)。行草大字典。東京都:東京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玉珉、何炎泉、邱士華(2016)。妙合神離--董其昌書畫特展。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西泠印社(2015)。西泠印社2015年春季拍賣會‧中國古代書畫作品專場。杭州市:西泠印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白謙慎(2006)。傅山的世界:17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古谷蒼韻(2009)。明清行草字典。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孔頊(2015)。王珣伯遠帖。吉林市: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中島皓象(2005)。何紹基字典。天津市: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上海博物館(1996)。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任道斌(1988)。董其昌繫年。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宗羲、全祖望、陳金生、梁運華(1986)。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房玄齡(1974)。晉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顧復、林虞生(2011)。平生壯觀。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啟功(2003)。從《戲鴻堂帖》看董其昌對法書的鑑定。啟功書法叢論。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啟功(2003)。晉代人書信中的句逗。啟功書法叢論。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彥焱(2002)。《汝帖》述略。中國法帖全集。武漢市:湖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玉珉(2016)。董其昌的書畫鑒藏。妙合神離--董其昌書畫特展。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靖憲(2002)。《大觀帖》敘略。中國法帖全集。武漢市:湖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