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由符號指涉邁向詩意創造--從海德格中後期語言與藝術觀點探討武俠小說中的招式書寫
書刊名:興大人文學報
作者:翁小珉
作者(外文):Weng, Hsiao-ming
出版日期:2017
卷期:58
頁次:頁1-26
主題關鍵詞:武俠小說招式海德格詩意創造符號Martial arts novelZhaoshiMovesMartin HeideggerPoeticizationSymbo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7
會議論文
1.林保淳(1998)。蒙塵的明珠--司馬翎的武俠小說。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47-2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岡崎由美(1998)。「劍客」與「俠客」--中日兩國武俠小說比較。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301-3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奕德(2006)。Cultural Bodies in Gu Long。古龍與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91-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保淳、葉洪生(2005)。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平原(1995)。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洪生(1994)。葉洪生論劍--武俠小說談藝錄。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古龍(2008)。誰來跟我乾杯。台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石玉崑、俞樾、楊宗瑩(1983)。七俠五義。臺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平江不肖生、葉洪生(1984)。近代俠義英雄傳。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古龍(2009)。多情劍客無情劍。臺北:風雲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金庸(2003)。射鵰英雄傳。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羽生(2009)。七劍下天山。臺北:風雲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Sartre, Jean-Paul、Frechtman, Bernard(2001)。What Is Literature?。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Heidegger, Martin、孫周興(1996)。藝術作品的本源。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eidegger, Martin、孫周興(1996)。語言的本質。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eidegger, Martin、Krell, David Farrell(2008)。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The Basic Writings。New York:HarperCollins。  new window
4.Heidegger, Martin、Hertz, Peter D.(1971)。The Nature of Language。On the Way to Language。New York:Harper & Row。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