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證券交易法》的立法意旨:第1條學說的探討
書刊名:中華行政學報
作者:鄭明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g, Ming-te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
頁次:頁103-112
主題關鍵詞:證券交易法立法意旨保障投資Securities ActLegislative intent and meaningProtection of invest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6
  • 點閱點閱:7
本文透過三位學者對《證券交易法》第1條的學說,說明該法的立法意旨。學說原有不同內容與強調。隨著時代演變,特別是臺灣證券市場高度波動,「保障投資」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學者學說出現新的重點,該條文也有不同的解釋方式。《證券交易法》作為一部活的法律,由此可以得到部分的證實。隨著《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完成立法,「保障投資」可能成為立法意旨的新主軸,而原本的「發展國民經濟」已較不重要。
According to three scholars' doctrine on article 1 of Securities 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its legislative intent and meaning. We put more importance on protection of investment in changing societies and securities market, and scholars also put forward the new points and explanations. Securities Act as a living law. Along with the finish of Securities Investor and Futures Trader Protection Act must be the new spindle of legislative intent and meaning.
期刊論文
1.余雪明(19960800)。認識證券交易法(1)--證券交易法的立法意旨。月旦法學,15,86-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雪明、廖雅凰(19981100)。投資人保護法研討會(1)--公益(或獨立)董事制度之探討。月旦法學,42,88-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源河(19990600)。投資人保護法研討會(2)--團體、公益訴訟於證券暨期貨市場之適用。月旦法學,49,68-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慈陽(2005)。憲法學。陳慈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立法院秘書處(1968)。證券交易法案。立法院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雪明(1972)。證券管理。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平、興亞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9)。台灣股市大泡沫。北京:中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雪明(2016)。證券交易法:比較證券法。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余雪明(1990)。證券交易法。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市場發展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2005)。憲法--權力分立。新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連煜(2011)。新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台北:劉連煜。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賴英照(1990)。證券交易法逐條釋義。台北:賴英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臺灣證券交易所(2012)。50週年慶口述歷史專輯。臺北:臺灣證券交易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河本一郎、大武泰南、侯水平(2000)。證券交易法概論。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賴源河(1989)。證券管理法規。臺北:賴源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賴源河(2005)。證券法規。臺北:賴源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Merryman, John H.(1985)。The Civil Law。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5.賴英照(2006)。股市遊戲規則--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台北:賴英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Whittington, Keith E.(1999)。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Textual Meaning, Original Intent and Judicial Review。Lawrence:Kansas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7.Strauss, David A.(2010)。The Living Constitu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連煜(2014)。戰後台灣公司法與證券法學之發展--一甲子的觀察。戰後台灣法學史。台北市: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泰升、陳宛妤(2014)。美國法制的導入。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事件百選與法律史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立新(2005)。英美法的繼受與日本法的現代化。日本的法律繼受與法律文化變遷。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大穎(2003)。論證券市場與投資人自己責任制度。公司制度與企業金融之法理。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明德(2016)。論發展中國家的證券市場與管理。余雪明講座教授的證券法學說。新北:華立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宗珍(2004)。憲法的穩定與變動。現代憲法論。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賴源河(1997)。學習商事法與經濟法須有宏觀的企劃能力。財經法專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蘇永欽(1994)。合憲法律解釋原則。合憲性控制的理論與實際。臺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