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再探簡牘編聯、書寫姿勢與習慣--以中研院史語所藏居延漢簡的簡側墨線為線索
書刊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作者:石昇烜
作者(外文):Shih, Sheng-shiua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88:4
頁次:頁643-715
主題關鍵詞:簡側墨線標尺簡分欄書寫簡冊編聯書寫姿勢與習慣Slip lateral ink linesMeasuring staff slipBiaochi jianColumn writingSlip arrangementWriting posture and habi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馬怡(2013)。中國古代書寫方式探源。文史,2013(3),147-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邢義田(20170300)。漢代邊塞隧長的文書能力與教育--對中國古代基層社會讀寫能力的反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8(1),85-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邢義田(20150900)。伏几案而書:再論中國古代的書寫姿勢。故宮學術季刊,33(1),123-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沛陽(2011)。簡冊背劃線初探。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4,449-4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壽仁(19781000)。居延漢簡中昌邑王國簡之斷代。簡牘學報,6,53-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壽仁(19770100)。居延漢簡中之昌邑王國簡及其有關問題。簡牘學報,5,351-3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籾山明(1995)。刻歯簡牘初探--漢簡形態論のために。木簡研究,17,165-1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角谷常子(2013)。論里耶秦簡的單獨簡。簡帛,8,161-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邢義田(2013)。秦漢平民的讀寫能力--史料解讀篇之一。第四屆國際漢學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41-2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怡(2013)。漢畫所見簡牘時代的書寫。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四屆年會。西安:三秦出版社。274-2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McManus, Chris、王惟芬(2005)。右手,左手:探索不對稱的起源。臺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勞榦(1992)。居延漢簡.圖版之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夢家(1980)。漢簡綴述。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冨谷至(2003)。木簡.竹簡の語る中国古代:書記の文化史。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孟龍(2013)。西漢侯國地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4)。居延新簡:甲渠候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中國簡牘集成編輯委員會(2001)。中國簡牘集成。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大庭脩(1992)。漢簡研究。京都:同朋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德芳(2013)。敦煌馬圈灣漢簡集釋。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謝桂華、李均明、朱國炤(1987)。居延漢簡釋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2011)。肩水金關漢簡。上海: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2012)。肩水金關漢簡。上海: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甘肅簡牘博物館(2013)。肩水金關漢簡。上海: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甘肅簡牘博物館(2015)。肩水金關漢簡。上海: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簡牘整理小組(2015)。居延漢簡。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簡牘整理小組(2016)。居延漢簡。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簡牘整理小組(2014)。居延漢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吳礽驤(2005)。河西漢塞調查與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邢義田(2014)。立體的歷史--從圖像看古代中國與域外文化。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莊天明(2014)。執筆的流變--中國歷代執筆圖像匯考。南京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勞榦(1986)。居延漢簡.考釋之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槃(2009)。漢晉遺簡識小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松長(2012)。帛書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謝桂華(2014)。漢晉簡牘論叢。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簡牘整理小組(2017)。居延漢簡。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嚴耕望(1990)。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冨谷至、劉恒武、孔李波(2007)。木簡竹簡述說的古代中國--書寫材料的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籾山明、佐藤信(2014)。文献と遺物の境界II--中国出土簡牘史料の生態的研究。東京:東京外国語大学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籾山明、佐藤信(2011)。文献と遺物の境界--中国出土簡牘史料の生態的研究。東京:六一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邢義田(2011)。治國安邦:法制、行政與軍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魏堅(2005)。額濟納漢簡。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1990)。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Loewe, Michael(1967)。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7.李均明、何雙全(1990)。散見簡牘合輯。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駢宇騫、段書安(2006)。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班固、王先謙、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2008)。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0)。居延漢簡甲乙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馬怡(20140307)。簡牘時代的書寫--以視覺資料為中心的考察,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馬怡(2013)。從 「握卷寫」到 「伏紙寫」--圖像所見中國古人的書寫姿勢及其變遷。形象史學研究(2013)。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素清(1998)。居延漢簡補編識小二則。居延漢簡補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勞榦(1976)。居延漢簡考證。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裘錫圭(2012)。從出土文字資料看秦和西漢時代官有農田的經營。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五卷:古代歷史、思想、民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邢義田(2011)。漢代簡牘的體積、重量和使用--以中研院史語所藏居延漢簡為例。地不愛寶:漢代的簡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